收藏 分享(赏)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6978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京剧定军山选段)小学四年级京剧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京剧定军山选段)学科 音乐 学段 36 年级 年级 4 年级相关领域核心领域:表现领域中的演唱其他领域:音乐表现要素、综合性艺术表演教材 书名:校本课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年 月是否已实施 已实施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课件制作者其他参与者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表现中指出:“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的相关要求和学校对于课程的安排,并结合自己多年京剧舞台表演经验。使学生能够接受并培养对京剧国粹艺术的喜爱感和鉴赏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

2、定基础。在充分调动学生对京剧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其京剧基础和接受能力,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法,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京剧唱腔片段、了解京剧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京剧的美,正确看待国粹艺术,尊重传统文化。二、教学背景分析(一) 学习内容分析1.定军山是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回。作为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故事中人物众多,场面宏大,英雄辈出,每个人物,每个故事都极具特色,十分精彩。通过听看学等方式学习京剧片段,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喜爱。故事讲述魏蜀交战,夏侯渊把黄忠的部将陈式擒去,黄忠抓了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

3、。于是夏侯渊派人给黄忠送来书信,约定两军阵前互换人质。黄忠见信大喜,便设下一计,斩杀夏侯渊,夺取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段是黄忠看见夏侯渊的书信十分欣喜,定下计谋,部署计划时的一段老生唱腔。2 定军山是京剧一代宗师谭派创始人谭鑫培的代表剧目,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的电影,被广为流传的一出极具特色的经典京剧剧目。3京剧传统剧目在唱念中大多使用韵白,唱念中包含上口字,也是京剧唱腔艺术中的特点。上口字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的古音、方言字。京剧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属普通话,不属于普通话的音就是上口字。本段唱腔中还包含上口字中的“尖字” 。4西皮流水:特点:1/4 节拍的形式,西皮唱腔的调式比较

4、活泼有力,轻快紧凑。流水是唱段的板式,板式决定了唱腔的节奏。西皮流水板式叙述性强,适合激昂慷慨的情绪,节奏是中快速。5.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这段唱腔整体难度不是很高。唱腔旋律优美,故事情节精彩,唱段长度适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于古典历史的兴趣和热爱,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二)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总体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学年的京剧课,对京剧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京剧知识。本班学生对于京剧课十分感兴趣,学习兴趣强烈。由于京剧唱腔在学习中的特殊性,学习方法不以视唱为主,以听唱,模仿为主,本班学生能够适应接受以口传心授为主的学习方法。

5、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逐渐加强,对于京剧的表现形式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强,对于京剧的唱腔感受慢慢深入。本课前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唱段、念白都学习了解过,每个行当不同的发声方式、演唱方法都有过练习。京剧行当较为特殊,男女表演差异大。本课学习唱段为京剧老生行当,用真声演唱,适合男女生共同学习。2.学生能力情况分析:本课前本班学生学唱过六段京剧唱段,其中三段现代戏唱段,三段传统戏唱段。具备一定的学唱能力。本课所学“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段是一出传统剧目,唱段中运用的是京剧中的“韵白” ,包括很多“上口字” 。本课前学习过传统戏唱段三家店 ,对“上口字”有过了解和练习。唱段的板式为“西皮

6、流水” ,本课前学习过两段“西皮”调式唱段,具备较好的基础。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京剧唱腔学习的习惯。本班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对京剧表演兴趣浓厚,喜演唱京剧,能够与老师积极互动。京剧剧目中十分重视在故事情节和人物造型中弘扬民族的美德,从伦理道德方面给人以熏陶、教益和启迪。适合目前具有一定基础的四年级学生学习。(三) 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教师以口传心授为主,学生听唱、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学习本课唱段。(四)技术准备1剧中人物服装(黄色靠、白色髯口等) ;2制作 PPT;3制作视频短片;(四)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前期教学状况之前京剧唱段教学中,学习过京剧老生传统剧目选段。对于京剧“韵白”和“

7、西皮流水”板式,有过了解和练习。2问题在学习传统戏唱段中,以学习剧目选段为主,故事情节不完整,学生对于故事背景及其唱词的理解不深入,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一味的梳理故事背景,分析唱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并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大大减少学习效率。3对策根据情节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把学生带入情节,教师并变身于剧中人物,以生动的讲述方式,让学生置身其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讲故事中梳理情节,讲解唱词,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并减少了课堂过多的无效时间,把之前比较难处理的教学环节“变废为宝”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段,使学生到体会到京剧唱腔的美,感受老生的表演魅

8、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聆听了解剧目情节背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学习唱段,通过视唱乐谱,对比唱腔和乐谱,引导学生对于京剧唱腔“韵味”的感受和理解。(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准确演唱京剧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段。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京剧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段的学唱。(二)教学难点有韵味的演唱京剧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段。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阶段目标:集中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引入所学剧目。 1. 通过动画短片集中学生注意力,以愉悦的状态开始本课。2. 以动画中出现的人物提问,逐渐引入与本课相关的背景。师:

9、动画中出现的都是哪个故事中的人物?生:三国演义 。师: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深深的影响了我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一段关于三国的故事。3. 以“穿越”的形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营造课堂气氛,导入所学剧目。师:让我们把时光倒转,跟随京剧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起穿越回到那古老的历史当中,一起看一看那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4观看视频,营造“时光倒流”的状态,欣赏定军山片段,引入所学唱段。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对本课有所期待,能够自然而然地集中精力。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学生们带入到故事当中,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开始本节课。(二)了解剧目背景及相关知识阶段目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绪,

10、解析唱词,让学生对于唱段有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1教师以剧中人物“黄忠”出现,吸引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剧情之中。师:欢迎大家回到三国时期,猜到我是谁了吗?生:黄忠。2剧中人物“黄忠”亲自讲述,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了解故事情节。3逐句范唱解析唱词,了解唱段表达的意思,感受黄忠在故事中的情绪状态。4对剧目和唱段有了初步了解,再次欣赏定军山片段。设计意图:营造穿越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剧情,通过主人公幽默有趣的讲述,回顾当时发生的情节,从中了解黄忠和解析唱词,继续在一个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本课,保持着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三)学习唱段阶段目标:了解唱段板式及唱词中的上口字,通过唱、听、看,反复练习唱段,加强对于

11、唱腔的印象,从而对唱段基本掌握。1穿越回来,带着学生浓厚的兴趣在之前营造的气氛中开始学习唱段。师:刚才黄将军讲的精不精彩啊?生:精彩。师:光听故事不过瘾,想不想一起学习一下这个唱段啊?生:想。2了解唱段板式,复习“西皮流水”板式及其特点。师:西皮指是唱段的什么?生:调式。师:流水指的是唱段的?生:板式。师:板式决定了唱段的?生:节奏。3练习唱段中的“上口字” ,要求演唱的时要做到清楚准确,注意“尖字” 。师:字正腔圆,首先就是要把这些“上口字”唱标准,是学好唱段第一步。4逐句学习唱段,讲解“上口字” 、 “湖广音”在唱段中的发音及唱法,注意人物情绪。5再次聆听音频,加深对唱段旋律的印象。6老师

12、带领学生再次演唱唱段,继续巩固唱腔旋律。设计意图:以京剧传统教学口传心授的方法学习唱段,既练习学生听唱、模唱能力,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四)巩固唱段,拓展延伸阶段目标:继续巩固唱腔同时增加师生互动,说一说京剧唱腔和音乐歌唱的区别,了解京剧定军山相关知识。通过识读乐谱(已学唱腔)对比已学唱腔旋律,说说感受,从而进一步了解京剧演唱的特点及唱腔中的“韵味” 。1请学生说一说京剧唱腔和音乐歌唱的区别。师:唱了好几遍了,对唱腔又增加了印象。京剧的唱腔和唱歌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说感受。生:京剧有上口字,发音不一样;跟唱歌感觉不一样;京剧唱起有味道,有韵味。2介绍京剧唱腔“韵味” ,强调要想唱出“韵味”

13、首先掌握旋律。师生分句合作演唱唱段。 3介绍京剧定军山相关知识。了解京剧大师谭鑫培及“谭家七代” 。师: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片段,由谭鑫培扮演。4出示唱段中一段乐谱,请学生们视唱乐谱。5让学生们是判断是哪一句,并进行对比。师:这段谱子唱完之后大家觉得熟悉吗?生:就是刚学的“头通鼓,战饭造”那一段。师:唱谱子对比唱腔,旋律都是一样的,但是少了什么?生:韵味。6介绍京剧唱腔特殊性,强调唱出“韵味”要注意人物情绪把控和唱腔中小旋律的处理。设计意图:之前的环节学生们一直在练习唱段,本环节利用讲解剧目相关知识的时间让学生休息一下。同时通过识读乐谱对比出京剧唱腔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乐谱无法呈现出唱腔

14、的“韵味” ,京剧唱腔的“韵味”需要对唱段的理解和练习。(五)完成唱段,教学小结阶段目标:能够跟随伴奏完成唱段,配合唱段学习身段动作,学生能够完整呈现唱段。总结一下课堂收获。1介绍“过门” ,让学生了解“过门”旋律,跟伴奏演唱唱段。师:京剧中的“过门”是什么意思?生:间奏;“过门”之后再唱。2结合唱段逐句学习身段动作,并完整完成唱段。师:京剧四功包括哪些?生:“唱、念、做、打”师:这么精彩的唱段,光唱过瘾吗?生:不过瘾。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身段动作。3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历史书籍的阅读兴趣,学习京剧唱段不仅仅是会唱,更重要的是感受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设计意图:通

15、过学习身段动作带动学生进入人物状态,利用唱段和身段结合增加学生京剧的“韵味” ,同时通过歌唱和动作相结合练习学生整体协调性,提高学生表现欲。完整完成唱段,也要让学生理解,京剧作为国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美的表演,更多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观察和学生最后演唱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在对本课设定的知识技能方面,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到准确演唱,并可以加入身段动作完整表演本段唱腔,达到预设的目标。但是一节课的时间,还无法做到非常有“韵味”的演唱,需要以后课堂上继续练习巩固。本课设定的学习方法方面,学生课后反馈与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交流互动等方面来看,对于本课教

16、学上的整体设计,学生给予了肯定,通过之前课程的积累,学生能够适应口传心授的这种教学方法学习唱段,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学中,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设定的教学活动,表现出了对于本课的兴趣,通过反复的演唱、聆听和表演,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理解了京剧唱腔的特点。本堂课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价,以师评为主,引导、鼓励性评价贯穿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状态为主。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结合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以“穿越”的形式创设情境,教师以剧中人物形象出现讲述,以幽默好玩的方式了解故事背景,创造快乐的课堂氛围,整堂课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一

17、改学生对于京剧枯燥无味的印象,学习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上来。通过穿戴人物服装和老师的示范演唱,多角度近距离感受京剧艺术的美。京剧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和其他课程教学方法不太一样,京剧艺术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采用老师口头传授和学生内心领悟的方式,通过口授、眼观、耳听、心悟,用口来传授,用心来感受。在现代教学中这一方法可能已无用武之地。但是对于京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传承至今,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学习京剧唱段让学生感受体验这种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听唱,模唱和领悟感受的能力。在多元化的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本课在设计上并没有整堂课全凭老师口传,学生心记,但是也不能不能只通过乐谱来学习唱段,因为乐谱没有办法完全体现出京剧唱腔的特点。为此我增加了对比环节,利用识读部分唱段中乐谱的方式,既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京剧唱腔的韵味,也巩固了唱腔旋律的印象,通过课堂实践来看,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达到较好的效果。即达到了学习京剧唱段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辅助音乐课练习训练学生音乐方面的技能,迎合了音乐校本课程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