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语文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仿真卷四.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1675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语文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仿真卷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语文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仿真卷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语文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仿真卷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语文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仿真卷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重组优化卷》2016高考语文复习系列(真题+模拟)专题重组:仿真卷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仿真卷四第卷 (阅读题 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网络文学的新贡献桫 椤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 。从甲骨文到当代长篇小说,从希腊神话到后现代主义诗歌,我们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变化,文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并无太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其“新”也在形式上。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文学要以“书”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网络成为文学的载

2、体,文学的传播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文字的黑白意境为光怪陆离的光电幻境所取代。如同从原始岩画、陶器到青铜,从竹木简到帛和纸,文学又一次迎来了载体形式的变化,这是文学最典型的“当代性” 。除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变化,网络文学为当代文学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本形式的变化。从早期的悟空传到改编为电视剧走红的甄嬛传 ,它们都在以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本样式发挥着吸引读者的优势。叙述以对话为主,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模仿网络聊天的样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号分段,每一句话都成为一段,令读者从冗长、复杂的文本段落中解脱出来,以轻松、快捷的愉悦体验完成阅读。受此影响,当代文学作品在文本形式上正在悄然变革,

3、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对话和叙述。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另一个贡献,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吸收和运用,这主要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用语和对网络语言的大量运用上。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完全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特别是在大量的对话描写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语的翻版,具有鲜活的现实元素。当然,任何艺术形式都不会是纯粹的形式艺术,即便是那些“无厘头”的篇章,也一定在表达某种意义。望文生义地理解“网络文学”,仿佛网络是形式,而文学是内容,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网络文学也不是文学在网络上流传这样简单。在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中,网络文学为当

4、代文学进行着新的探索。以网络小说为例。网络文学的某些类型正走在一条文学的“返祖”道路上,诸如那些神魔、仙侠、玄幻等类型化作品,它们的创作甚至直逼文学源头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所不同的是它们的作者并非像文学的祖先们那样,以懵懂的目光认知世界,而是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不过在所谓“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文学性思考,将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信息时代来临,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网络文学也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争论和质疑,网络文学也亟待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努力呈现

5、出新的面貌。(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1关于“网络文学”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它作为互联网技术下的文学样式, “新”在形式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B它的载体形式发生变化,由以“书”为载体转为以网络为载体,传播方式由静态转为动态。C它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使传统文学期刊的作品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D网络文学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没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都是日常口语的翻版。2关于网络文学的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本样式上,网络文学的叙述以对话为主,段落容量短小,阅读体验轻松、快捷。B在语言形式上,网络文学大量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网络语言,具有鲜活的现

6、实元素。C在寻求意义表达上,网络文学某些类型的作者怀揣现代科技重新审视人的存在。D它将文字背后的意义直接呈现,读者不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晓作品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是“常量” ,文学的形式是“变量” ,文学的变化多是形式上的变化。B在文学的“返祖”方面,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和简朴随意的表达。C “快餐阅读”时代,网络文学作者代替读者进行思考,因为语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D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面对争论和质疑,要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革。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

7、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8、。 ”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 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

9、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节选自旧唐书 杜景俭传 ,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近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B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近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C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 /河内王武懿宗将近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D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近论其罪/ 景

10、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5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B “季秋 ”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 “ 春秋 ”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 书 礼 易合称为“五经” 。D “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B “遇徐、杜者必生

11、,遇来、侯者必死” ,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译文:_(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译文:_(二) 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

12、面的题目。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注】 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8这首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6 分)答:_9后两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 分 )答:_(三) 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 ”(2)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

13、3)白居易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_,_。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 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明月寺叶 弥“山上有一座明月寺,寺里头就只有住持夫妇两人。两人本是城里人,七零年春天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来了快三十年了,从来不见有亲戚来看他们男的叫罗师傅,女的叫薄师傅。两个人虽说是寺院住持,但从来就是俗家打扮,一直夫妇相称。你说奇怪不奇怪?”因了这话,我走进了竹林掩映里的明月寺。这是一座小庙,进了

14、门,眼前一黑,过了片刻才看清室内的陈设。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摆在屋子正中的木龛里。薄师傅从木龛后面走出来。一看见她,我就知道这是薄师傅。她是个清瘦的老妇人,薄薄的身体,薄薄的头发,皮肤是暗白的,带着一点灰,与这幽暗的屋子很相配。她的眼神很特别,清而亮。她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让人感到里面仿佛有许多要紧的内容,但仔细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她看了我一眼,说道:“要不要求签?”又补充了一句:“我这寺里的签,和别处不一样,不分上中下签。只要签上说的话对你有些用处,那就是上签。 ”于是我在观音面前焚香,磕头,在竹筒里抽了一支签,上面说道:海市蜃楼过眼云烟落花流水浮生若梦我突然无可抑制地感到悲戚。薄师傅又注意地看我一眼,说:“求签就像读书,在信与不信之间,最好。 ”我问她:“那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她素白的脸上略略有些笑容了,她说:“这个我说不清楚。 ”又说,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像你这样喜欢泾渭分明。 ”我突然有个感觉,薄师傅以前可能是个教师,如果她是个教师的话,她一定是语文老师。我立刻把我的感觉对薄师傅说了。我看见她先惊后喜,喜悦之色在脸上一掠而过,代之以淡淡的悲戚。当我陷入无言的时候,薄师傅却说话了:“我领你看我种的花去。”薄师傅对我说,大部分是她从山上移下来的。譬如这种花,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