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 “横看” “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扑面而来,给你“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中考作文如同观山,只有当你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素材和运思谋篇时,你的文章才能脱颖而出。2002 年中考优秀作文构思立意上的创新笔法,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一、变异式构思。 “循规蹈矩” 、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2002 年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 ,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 我真 ”。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
2、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 ,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 , “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 , “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 。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情个性的切人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入丝人扣,不同凡响。二、反向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烛辟蹊径,熠熠生辉。2002 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关
3、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 ,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 ,以“反”写“正” ,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更深广的内容,发人思考,新人耳目。三、另类式构思。开放性文题往往在提示语中提供若干范围或范例,借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 ;一般考
4、生只能“靠船下篙” ,所写文章难免选材和构思雷同,成为人云亦云的“大路货” 。思维灵活的考生则能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 ,把目光投向“另类” ,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才能。2002 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题为“我发现” 。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有位考生避开例举中涉及的“发现”对象理、法、情,将“发现”的目光投向自我,拟题“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智” ,把“发现”的内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 16 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
5、”这道“难解的人生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启示我们,如能摆脱趋同思维桎梏,采用另类式构思,往往能使文章闪耀出求异和创新的亮色。四、就虚式构思。以实写实易,以虚写实难,但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往往http:/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要求: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很多考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以具体实事演绎主题时,有位考生却别具一种眼光,他没有把大部分文字用于实事的叙述,而是以“色彩”为文题,以“绿色” 、 “白色” 、 “红色”为小标题,将“幸福”虚化为种种色彩,做到了以“虚”带“实” 、 “实”寓“虚”中,显示出以“虚”驭“实” 、耐人寻味的哲理思考和欢快活泼的审美情趣。读
6、这种运用“就虚式”构思的文章,顿觉一股清新睿智之风扑面而来。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总结 2002 年中考作文形式上的创新技法,定会使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五、答题式构思。2002 年的南京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自拟题目自证对与错 ,除首尾简约的环境描写外,文章主体部分由“已知” 、 “求证” 、 “证明” 、 解答”这四部分组成,作者以这种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罚抄 500 遍”的认识,文章的主题罚抄的“对与错”和拒绝罚抄而“与老师斗智”的“对与
7、错” ,通过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表现得轻松而幽默。2002 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设问“幸福是什么”为文题,以孩子的发问“妈妈, 幸福是什么呀”开篇,运用答题法运思谋篇,主体部分一口气用了 10 处“幸福就是”这样的句子铺排作答,例如“幸福就是小熊猫尝过了黄连的苦涩,又吃到蜜糖时咂着嘴巴品呀品出的滋味” , “幸福就是雏燕展翼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后朝向母亲的回眸”等等,对“幸福”作出了新颖、形象、生动、立体、直觉的诠释,正是这种答题式的创新构思,为作者尽情抒写对幸福的独特感悟提供了合适的舞台。六、剧本式构思。随着中考作文文体要求的放开,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
8、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错? 对!和 选择堪称代表作。 错?对!抓住初三学生爱好写作“究竟对还是错”构思剧情,具备独幕剧的各种要素,序幕交代背景,学生涵静和李老师这两个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涵静的内心独白声情并茂,舞台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 “不语,扯衣角” 、 “抬头” 、 “站起” 、 “向右走两步,灯光变白些”等舞台说明准确得当。剧本通过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表现当代教育体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和反思,取得了其他文体难以收到的表达效果。四幕剧选择的表现形式同样具有创意。该剧本开篇以“旁白”点题,接着以”上学” 、 “举报” 、 “受贿” 、 “入狱
9、”这四幕表现主人公王民由朴素廉洁到腐败堕落的过程,虽然时间跨度达 30 年,但矛盾冲突的层次清晰,反腐倡廉的主题鲜明,这些和作者采用的话剧形式达到较为和谐的统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七、组接式构思。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2002 年河北省中考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 ,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 、 “夏” 、 “秋” 、 “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 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
10、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 ,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http:/ ,文中用“你”作呼告达 42 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 、 “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力” 、 “发现你自己的兴趣”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九、标题式构思。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陕西一位考生以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为文题,以“喜” 、 “怒” 、 “哀” 、 “乐”为小标题,分别描述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 “怒发冲冠,凭栏处”(岳飞)、 “寻寻觅觅”(李清照)、 “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等四首诗词后的情感起伏,揭示自己痴迷”唐宋诗词的内在动因。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巧持彩练当空舞 ”让我们中考作文的构思在内容和形式上“亮出你自己” ,描绘出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的奇岭异峰,编织出一条条凌空飞舞令人着迷的神奇彩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