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A.水中的倒影 B影子的形成 C.雨后的彩虹 D.钢勺好像折断辽宁省营口市实验学校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共 29 分,1-10 为单选题每题 2分,11- -13为多选题每题 3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 25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 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 1.5 m2. 小明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 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 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 均速度是( )A.
2、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3.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4.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3、6.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105 m/s D光从透明物质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8如图所示, 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30、30 B60、60 C30、60 D60、30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210小明身高为
4、1.5 m站立在平面镜前 2 m处,他以 0.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1.5 m,像变大 B2 m,像变小 C3.6 m,像不变 D4.4 m,像不变11.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不属于阻止噪声传播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2.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B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C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D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3.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
5、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 2s内,小华跑得快C8s 内,小明和小华的平均速度都是 5m/sD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3分)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 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 _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 _的,卡车是_ 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 _。1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
6、是由于缶面的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 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全国各地。17.女高音歌唱家轻声吟唱,这里的“高音”是指_ _,这里的“轻声”是指_ _ 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8. 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_3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 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成小水滴落下来。19. 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7、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 ,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 ,也就加快 了从人体 热,而没有改变室内空气的 。20.小海在家中做 “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21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_ _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_ _形成的妈妈指着水中的 鱼问小明,这又是光的什么形成的呢?小明
8、告诉妈妈这是光的_ _形成 的三、作图题(每题 2分,共 4分)22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 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3.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四、简答题(4 分)24.如图所示,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 的?4“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五、计算题(14 分)25.沈大高速公路贯穿我市,轿车司机于上午 8点时整进入某高速入口处时见到路边立有如图 1所示的标
9、志牌,当轿车行驶到图 2地时司机又看到路边立有如图 2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点 30分,问:沈阳120km沈阳75km100图 1 图 2(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图 2 地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2)牌中“100”的含义是_ _,(3)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还需多久到达沈阳?26.一汽车以 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 s 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 340m/s):(1)汽车行驶的路程?(2)声音传播的距离?(3)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六、实验题(26 分)27. 某班同学进行“测量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0、的实验:(4 分)5(1)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2)你选用的主要实验器材是:手表、_。(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 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 _(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 A、B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 _m/s。28. (8 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是一种 。(2)在第 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的时间为: 分钟。图象中
11、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 _ _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还是要不断_ _。(3)C D段该物质为_ _态,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会_ _.29.(4 分)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1) 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 弹开,说明它也在振动发声,由此说明 (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3)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0(10 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ABCD是白色硬纸板
12、制成的光屏,并能沿 ON折转,ON 垂直于 CD.6(1)实验时,将光屏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 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与法线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次实验的数据,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实验过程共进行了 6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4)由上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的规律: _.(5)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出现的实验器材外,还应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6)若将一束光贴着光屏沿 FO射到 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
13、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7)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整个实验过程应在较_(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次数 1 2 3 4 5 6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7八年物理参考答案一、ABCBC DBBAD 11.BD 12.BD 13.BC二、14.1mm 3.80cm 15.静止 运动 长途汽车 16.振动 空气 17.音调 响度 18. 升华 凝华 熔化 19.31 不变 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 吸热 温度 20折射 同种均匀介质 21.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三、略四、24.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白气”向下
14、飘。因为“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白 气”向下飘。五、25.解:(1)t30min0.5h s=120km75km45km vs/t45km/0.5h90km/h (2)本路段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 100km/h (3)t=s/v=75km/100km/h0.75h 26.80m 1360m 680m 六、27. (1) 路程 时间 (2) 刻度 尺 (3)先变大后不变 0.1628.(1)50 晶体 (2)固态 30 熔化 吸热(3) 液态 升高29.(1)音叉;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把音叉的微小振动 进行放大;(3)转换法30(1)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 (2)4 平面镜 (3)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并且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量角器 (6)OE 可逆 (7)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