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姓名:马 泽满分 100 分一、辩析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答:正确。(1)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都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2)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又有软弱性、妥协性一面。(3)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2、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答:错误。次命题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实践是人类认识
2、的最终目。3、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答:正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
3、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对资方人员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量材使用,适当照顾” ,把企业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答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创 立 是 哲 学 史 上 的 伟 大 革 命 , 它 使 哲 学 在 内 容 、 对 象 和 作 用 方 面 都 发生 了 革 命 性 的 变 革 , 成 为 全 新 的 、 科 学 的 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是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史 唯 物 主 义 的
4、 统 一 ,是 关 于 自 然 、 社 会 和 思 维 发 展 的 普 遍 规 律 的 科 学,是 无 产 阶 级 和 革 命 人 民 认 识 世 界和 改 造 世 界 的 锐 利 武 器 。 科 学 性 、 实 践 性 和 阶 级 性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本 质 特 征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是 科 学 的 哲 学 。 它 第 一 次 使 哲 学 获 得 了 真 正 科 学 的 性 质 。 它 的 科 学 性 就 在 于正 确 地 反 映 了 客 观 世 界 的 本 质 及 其 运 动 、 发 展 、 变 化 的 一 般 规 律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体
5、 现 着 唯 物 主义 和 辩 证 法 的 统 一 ,唯 物 辩 证 的 自 然 观 和 历 史 观 的 统 一,科 学 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的 统 一 。 因 而 在 人 类 认 识史 上把 哲 学 变 成 了 一 门 严 密 而 完 备 的 科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具 有 革 命 的 实 践 性 。 它 第 一 次 把 实 践 引 入 哲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全 部 理 论 都 要付 诸 实 践 ,指 导 实 践 ,成 为 无 产 阶 级 和 人 民 群 众 手 中 的 思 想 武 器,化 为 改 造 客 观 世 界 的 巨 大 物 质 力 量 。
6、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3、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构想包含以下基本点:一个中国。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
7、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 两制并存。祖国统一后, 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 高度自治。祖国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 它不仅不同于其他一般省区,也不同于现有的各经济特区。它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财政独立;自行制定适合于特别行政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教育等政策;同各国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继续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和平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政府不作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三、分析题
8、(第 1 题 10 分,第 2、3 题每题 15 分,共 40 分)1、试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及坚持这个原则的重要性。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其实质是坚持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权。坚持这个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是主要的,因此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否则,民族斗争就不能胜利。坚持这个原则,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才有利于合作,否
9、则就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坚 持 这 个 原 则 , 是 把 抗 日 战 争 引 向 胜 利 的 中 心 环 节 。 共 产 党 在 统 一 战 线 中 只 有 坚持 独 立 自 主 的 原 则 , 才 能 保 存 自 己 的 力 量 , 发 展 自 己 的 力 量 , 保 证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并 使 之 成 为 人 民 的 胜 利 。坚持这个原则,是为了反对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抗战开始后,党内出现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倾向。为了反对这种错误倾向,必须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2、论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 : 否 定 之 否 定 规 律 揭
10、 示 事 物 发 展 的 辩 证 内 容 是 事 物 的 自 我 发 展 、 自 我 完 善 , 它 揭 示 事 物 发展 的 形式 是 波 浪 式 前 进 或 螺 旋 式 上 升 。事 物 的 辩 证 发 展 过 程 是 一 个 由 肯 定 到 否 定,又 到 否 定 之 否 定 的 过 程 。 事 物 发 展 经 过 两 次 否 定,三 个 阶 段(肯 定 、 否 定 、 否 定 之 否 定), 就 呈 现 出 一 个 周 期 ,否 定 之 否 定 阶 段 会 重 复 肯 定 阶 段 的 某 些 特 征 、 特 性 ,好 像 又 回 到 了 原 来 的 出 发 点 , 表 现 出 一 定
11、的 回 复 性 或 重 复 性 , 也 正 是 事 物 发 展 的 这 种 周 期 性 、 回复 性 , 使 发 展 的 道 路 是 近 似 圆 圈 的 螺 旋 , 是 有 波 浪 起 伏 的 曲 线 。 然 而 , 这 种 回 复 性 是 在 新 的 、 更高 阶 段 上 的 回 复 , 是 形 式 的 重 复 , 而 内 容 却 发 展 了 。 所 以 发 展 的 方 向 又 是 上 升 的 、 前 进 的 。 因 为 ,辩 证 的 否 定 是 扬 弃 , 每 一 次 否 定 都 既 吸 收 了 前 一 阶 段 的 积 极 成 分 , 又 舍 弃 了 过 时 的 消 极 的 东 西 ,并
12、产 生 了 新 内 容 , 把 事 物 推 向 更 高 的 发 展 阶 段 。 因 而 , 发 展 的 周 期 性 不 是 简 单 循 环 , 而 是 在 更 高水 平 上 的 新 东 西 的 形 成 。 事 物 的 发 展 总 是 沿 着 螺 旋 曲 线 而 上 升 , 在 波 浪 起 伏 中 前 进 的 。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掌 握 事 物 发 展 前 进 性 和 曲 折 性 统 一 的 原 理 对 于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事 业 有 重 要 意
13、 义 。 首 先 , 它 使 我 们 对 社会 主 义 建 设 事 业 充 满 必 胜 信 心。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一 定 要 向 前 发 展 , 共 产 主 义 必 然 在 全 世 界 实 现 , 这 是确 定 不 移 的 , 是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其 次 , 这 一 原 理 告 诉 我 们 , 同 任 何 事 物 一 样 , 社 会 主义 社 会 的 发 展 不 是 直 线 , 而 是 曲 线 , 我 们 要 时 刻 保 持 清 醒 的 头 脑 , 看 到 前 进 中 的 困 难 , 要 准 备 走曲 折 的 路 。 总 之 , 前 途 是 光 明 的
14、, 道 路 是 曲 折 的 。 在 顺 利 时 不 忘 曲 折 , 在 出 现 曲 折 时 更 要 看 到 光 明 。3、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所说的“两个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人们,我们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是在于对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我们已搞清楚的问题主要有:社会发展趋势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是主观意愿而是客观规律;社会发展层次上,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15、,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社会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占领导地位的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劳动人民由被剥削,被奴役成为国家主人。还 没 有 完 全 搞 清 楚 的 问 题 主 要 有 : 社 会 主 义 的 目 标 模 式 如 何 同 社 会 主 义 现 阶 段 相统 一 , 相 衔 接 ; 社 会 主 义 的 共 性 如 何 与 不 同 国 家 的 国 情 和 民 族 特 点 相 结 合 , 社 会 主义 基 本 制 度 如 何 通 过 不 同 的 体 制 体 现 出 来 ; 基 础 条 件 不 同 的 国 家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阶 段会 有 什 么 区 别 ; 在 生 产 资 料 私 有 制
16、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完 成 后 ,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主 要 矛 盾 是什 么 , 根 本 任 务 是 什 么 等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搞清楚的是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定位,目标模式的共性特征。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是社会主义的国情特点,社会主义的具体运行方式、发展的具体道路等。搞清楚问题的客观存在,才有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追求,没搞清楚问题的客观存在,才出现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过程中的指导失误和曲折。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摒弃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改变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条主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