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2 届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生物周练十二一、选择题(50 分)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 A、T、C、G、U 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别约为35%、0、30%、20%、15%。推测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D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开成纺锤体C利用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D结合 mRNA,合成蛋白质2. 已知 tRNA 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 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 )A、GAT B、GAA C、CUA D、CTA3.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质或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的合成场所只有细胞核B
2、彻底水解的产物种类最多的为C在细胞中,共有 64 种D可由胃蛋白酶水解4、右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过程共涉及 5 种核苷酸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相同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 ATP 的消耗5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 c )A 15N标 记 的 DNA在 14N培 养 液 中 复 制 三 次 , 子 代 中 不 含 15N的 DNA与 含 15N的 DNA数 量 之 比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酵 母 菌 有 氧 呼 吸 与 无
3、 氧 呼 吸 消 耗 葡 萄 糖 量 相 同 时 吸 入 O2的 量 与 两 者 产 生 的 CO2总 量 之 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6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 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生物体内Bc 过程需要三种 RNA 同时参与C某种 RNA 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途径可能为 b、c、d、eD原核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发生 c、d、e7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 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
4、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 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d )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 8.圆叶牵牛有蓝 紫 色 和 紫 红 色 花 , 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 A、a 与 B、b 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A B )时,表现为蓝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是紫红色的。亲本蓝紫花与紫红花杂交,得到子一代蓝紫花:紫红花3:5,亲本组合为( d)A 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9 某 育 种 专 家 在 农 田 中 发 现 一 株
5、大 穗 不 抗 病 的 小 麦 , 自 花 授 粉 后 获 得 160 粒 种 子 , 这 些 种子 发 育 成 的 小 麦 中 有 30 株 大 穗 抗 病 和 若 干 株 小 穗 抗 病 , 其 余 的 都 不 抗 病 。 若 将 这 30 株大 穗 抗 病 的 小 麦 作 为 亲 本 自 交 , 在 其 F1 中 选 择 大 穗 抗 病 的 再 进 行 自 交 , 理 论 上 F2 中 能稳 定 遗 传 的 大 穗 抗 病 小 麦 占 F2 中 所 有 大 穗 抗 病 小 麦 的 ( d )A 2/10 B 7/10 C 2/9 D 7/910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6、是( c )A图 I 表示的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4 个染色体组B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C图中的 a、b、c、d 4 个细胞不可能有三个极体D若 a 细胞内有 5 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 出现异常11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 ZZ,雌家蚕为 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 Z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纯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 对 t,G 对 g 为显性。现有一杂交组合:ggZ TZT GGZtW,F 1 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与 F2 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
7、 c )A1/2, 1/16 B1/3, 3/16 C1/2, 3/16 D2/3, 1/1612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的疾病。下图示人体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 细胞中的苯丙氨酸 酪氨酸 3,4二羟苯丙氨酸黑色素A此过程表明酶是影响性状的根本原因B控制酶 1 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苯丙酮尿症C此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D控制酶 1、2、3 合成的基因任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性状改变13某实验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去侵染
8、 32P 标记的细菌;乙组用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去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则甲乙两组新产生的众多噬菌体中的元素情况分别为(c 2)A甲:全部含有 32P 和 35S; 乙:部分含有 32P 和 35SB甲:部分含有 32P,全部含有 35S;乙:全部含有 32P,全部不含 35SC甲:全部含有 32P,全部不含 35S;乙:部分不含 32P,全部含有 35SD甲:部分含有 32P,全部不含 35S;乙:全部含有 32P,全部含有 35S14.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
9、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 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15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遗传信息没有位于甲上,甲上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有 64 种 B乙由三个核苷酸组成C显然,甲、乙的合成均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D乙可能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16.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 DNA 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CCC、C
10、CU 苏氨酸 ACU、ACC、ACA 甘氨酸 GGU、GGA、GGG 缬氨酸 GUU、GUC、GUAA这段 DNA 中的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 AUG、CCC、ACC、GGG、GUAC这条多肽链中有 4 个“CONH”的结构D若这段 DNA 的链右侧第二个碱基 T 被 G 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17.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 况,统计情 况如下表:(控制耳垂的基因用 A、a 表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从第二组的调查结果无法判断显隐性,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B从第一、 三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
11、,隐性性状是 无耳垂C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 3:1,主要是抽样的样本太少D如果要进一步判断耳垂的遗传方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18. 下表表示某真核生物酶 X 的基因,当其序列的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替换时的假设性蛋白质产物(用甲、乙、丙、丁表示) ,根据此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相对于酶 X 的活性 相对于酶 X 的氨基酸数目甲 100% 不变乙 50% 不变丙 0% 减少丁 150% 不变蛋白质甲的产生是由于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对应的密码子没有改变蛋白质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单一碱基替换现象无法解释蛋白质丙的产生蛋白质乙和蛋白质丁的氨基
12、酸序列一定不同A B C D19.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B甲分子上有个 m 密码子,乙分子上有个 n 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 m+n-1 个氨基酸C甲、乙分子上含有 A、G、C、U 四种碱基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20. 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共同获得 2010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核糖体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当今医学上很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根据以上材料,推测下列有关核糖体的说法中,不正
13、确的是 CA. 抗生素抑制了病菌核糖体的功能,病菌无法存活B. 抗生素可能是通过抑制遗传信息的翻译来抑制核糖体功能的C. 可用抗生素抑制核糖体功能达到治疗甲型 R1N1 流感的目的D. 治疗用抗生素应该对人体的核糖体功能无抑制作用321. 正常细胞合成 DNA 有两条途径,a 通路(主通路)和 b 通路(旁路) ,用于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骨髓瘤细胞是 DNA 合成 b 通路的缺陷型细胞株,让 B 淋巴细胞与这种缺陷型细胞融合,再在加入 DNA 合成 a 通路阻断剂(氨基蝶呤)的培养液中培养,这种培养会产生哪些效果 ( B )促进细胞融合 淘汰 B 淋巴细胞 淘汰骨髓瘤细胞 选择杂交瘤细胞A.
14、B. C. D. 22. 下图是一哺乳动物某种分裂过程简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已经加倍B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C细胞与在基因组成上的差异不只是基因重组导致的D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基因型只有 1 种23.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I、II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 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
15、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 I、II 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 100 次实验后,统计的 Dd、AB 组合的概率均约为 50%24.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 A 控制合成酶 1,基因 B 控制合成酶2,基因 b 控制合成酶 3。基因 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 1 活性,基因 a 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 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
16、4 种B.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 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AaBBAaBB。C.基因型为 AaBb 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D.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5如图所示是一个白化病(A、a)和色盲(B、b)的遗传系谱图(5、12 号为同一种遗传病患者,10号为两病兼患患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由 8、12 号个体可分析得出 5 号个体患的是白化病B1 号和 10 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Xb、aaX bYC6 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1/6D
17、13 号个体为 7、8 号夫妇刚生的儿子,该个体不患病的概率为 9/32二、填空题26.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1)将 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 S 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 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写三种)(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 A 或 B 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
18、蚊(aabb)交配,F1 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F 2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3)将 S 基因分别插入到 A、B 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 11) ,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 ,原因是 。27甲地的品种猪“霸王猪”个头大、产量高(G ) ,但口感差(H) 。乙地的品种猪“两头乌”产量低(g) ,但口感好(h)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1 )农技工作者用纯种“霸王猪 ”和纯种“两头乌”作杂交亲本,在 F2 中培育出了产量高、口感好的杂交优良品种。在 F2 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该优良品种占 。(2 )某省农科院将 -3
1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中的一条染色体上,成功培育出了10 头能合成大量的 -3 脂肪酸的转基因保健猪。4该转基因保健猪的培育原理是 。在该转基因保健猪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3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四分体的每个单体上 C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断裂形成的染色体上 D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多对上述转基因保健猪交配产生的能合成 -3 脂肪酸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下列甲图和乙图是与 -3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有关的生理过程。甲图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乙图中起始密码子位于的 端;-中含有核糖的有 。28. 某雌雄异株植物为 XY 型性别
20、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 A 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 、B 和 b(位于 X 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现用蓝花雄株(aaX 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 Fl 中的雄株全为紫花。(1 )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 ,F l 中的雌株表现型为 。若 Fl中产生一株蓝花雄株(AaX BXbY) ,则产生它的原因是 。(2)若该蓝花雄株(aaX BY)与另一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 Fl 的表现型及比例 。(3)图中紫花的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以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请写出图中过程遗传信息流动途径 。29. 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 2N=24) 。有一种三体,
21、其 6 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番茄多了一条 6 号染色体) 。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一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3 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 2 条随意配对联会,另 1 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 1 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如 5 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右图所示)(1)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 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则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2)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 ,形成的原因是 。(3)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
22、或 DDD)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 D(或 d)基因不在第 6 号染色体上,使 F1 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假设 D(或 d)基因在第 6 号染色体上,使 F1 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2012 届高三生物周练十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 分)1-5DADDC 6-10 BDDDC 11-15 CACDC 16-20 DCABC 21-25 BADBD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26、 (1)受精卵 S 基因、由 S 基因转录的 mRNA、 S
23、蛋白(2)50% 60%(3)减少 S 基因表达的 S 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27、 (1)1/6 (2 ) 基因重组; D 1/3细胞核; a 端; 28、 (1)AAX bXb 蓝花, 父方(亲本中的雄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必须强调父方,MI)(2 )紫花雄株:蓝花雄株:蓝花雌株=1:1:2(3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DNAmRNA蛋白质29. (1)ABB:ABb:AB:Ab=1 :2:2:1 AABBb(2)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而是移向了同一极,这样形成的异常配子和正常减
24、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只写到减和减分裂异常即可得分)(3)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 =1:1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2012 届高三生物周练十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 分)1-5DADDC 6-10 BDDDC 11-15 CACDC 16-20 DCABC 21-25 BADBD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26、 (1)受精卵 S 基因、由 S 基因转录的 mRNA、 S 蛋白(2)50% 60%(3)减少 S 基因表达的 S 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27、 (1)1/6 (2 ) 基因重组; D 1/3细胞核; a 端; 28、 (1)AAX bXb 蓝花,
25、 父方(亲本中的雄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必须强调父方,MI)(2 )紫花雄株:蓝花雄株:蓝花雌株=1:1:2(3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DNAmRNA蛋白质29. (1)ABB:ABb:AB:Ab=1 :2:2:1 AABBb(2)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而是移向了同一极,这样形成的异常配子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只写到减和减分裂异常即可得分)(3)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 =1:1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62012 届高三生物周练十二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 (1) (2) (3) 27、 (1) (2) ; ; ; 28、 (1) , (2 ) (3 ) 2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