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突破+对点精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 (2012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韩愈师说)(5)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中的句
2、子,多出于课文。注意(1)中的“德” ,(2) 中的“当” ,(3)中的“作” ,(4)中的“惑” ,(6)中的“惘” 。来源:gkstk2 (2011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5)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吴兢贞观政要任贤)(6)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解析 本题(1)(2)(6)(7)为所学高中课本中的名句, (3)(4)为初中课本中的名句, (8)为现代文名句,(5)为课外名句。试题总体难度不大,需注意以下几个字:(1) “泠”不能写成“冷” ;(2)“骋”不能写成“聘” 。3 (2010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此
4、言末路之难也。( 战国策秦策)(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解析 名句名篇的默写,不要出现错别字。特别注意“涟” “砺” “知” “疑” “嵬” “阙”等字的书写。1 江苏考试说明对“名句名篇默写”的要求是什么?答案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共 39 篇(高中 14 篇初中 25 篇) 。2 江苏名句名篇默写命题上有何特点?答案 ( 1)题 型 稳 定 。 采 用 文 句 识 记 题 型 , 或 给 出 上
5、 句 , 写 出 下 句 ; 或 给 出 下 句 , 写 出 上 句 。(2)四个兼顾,四个突出。课内与课外兼顾,突出课内。初中与高中兼顾,突出高中。诗、词、文兼顾,突出诗、词。从先秦到近现代,时代兼顾,突出先秦、唐宋。(3)特别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既强调不漏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又在每个空中暗设考生容易写错的字,这个字就是关键字。(4)课外名句仅占 2 分,内容富有现实意义。一、课内重点篇目名句默写1 屈原离骚(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 李白蜀道难(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2)黄鹤之飞尚不得
6、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 杜甫登高(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5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6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7 荀子劝学(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7、而致千里。(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 苏轼赤壁赋(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知识储备 对于课内 39 篇诗文,要求全文背诵,不提倡只背名句。只要是名篇,无论哪一句都有可能考到。背诵要讲究方法。如分散记忆与集中记忆相结合、个人记忆与同伴互相提问相结合。不妨试一下“逐步缩小包围圈”战术,即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二、课外重点篇目名句默写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11仰不愧
8、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1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礼记)1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劝学)14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1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稼说送张琥)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8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知识储备 对于课外名句,一定要抓重点:从时间上要偏重先秦,聚焦唐宋;从人物上要偏重孔子、孟子、杜甫、苏轼。来源:gkstk如何掌握名句名篇中关键字的书写?来源:gkstk下面名句名篇默写中含有错别字、倒序字、漏字等问题,请你改正。1 遥想公谨当年,
9、小乔出嫁了。改正:谨瑾,出初2 落霞与孤骛齐飞。改正:骛鹜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改正:常长4 假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改正:舆,至致5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改正:诗歌歌诗6 见贤思齐也,见不贤内自省也。改正:(齐) 也( 齐)焉, “贤”后加“而”字7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改正:辨辩8 今年欢笑复明年,春风秋月等闲度。改正:春风秋月秋月春风默写名句名篇最大的问题不是背不出,而是写错别字。为此,在背诵过程中必须加强关键字的书写,因为这些关键字往往是命题者有意考查的。一、关键字的确认示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
10、其曲中规。虽 槁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 ,车 柔 有 暴 车 柔 砺 利君子博学而日 省乎 ,则 明而行无过 。参 己 知 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登高而招,臂非也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千里;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 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跃,不能十步; 马十驾,功在不舍。至 骐 骥 驽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11、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锲 镂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 ,非蛇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也。螯 鳝 躁为什么加框的字是关键字呢?因为它们反映了命题及默写的特点和规律。易写同音别字。如“致” “至” 。易写通假错字。有时通假本字与通假字易混淆。如“车柔(煣) ”“有(又)” “暴( 曝)” “知(智)”“生(性) ”等。易写错冷僻难写字。如“驽” “螯”等。来源:gkstkgkstk易丢掉语助词或混淆语助词。如“矣” “也” 。需要强化成语记忆的。成语是中华语言瑰宝,凡是必背篇目中含有成语的句子都很重要。如本文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关键字的记忆与书写(一)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
12、下四个环节:1 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如:“为人性僻耽(dn,入迷) 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 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 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查背诵,而且还要抽查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4 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
13、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二)做名句名篇默写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是写错别字、丢字和倒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复习和应试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 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 “槊”都是生僻字。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2 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得意的“设伏点” ,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 ,常误写为“做”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 ,常误写为“尽” ;“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 ,常误写为“才” 。这就
14、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3 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的本字。4 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丢掉。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 “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 ,而句末的“也”丢的次数更多。这就要求在背诵散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5 留意词句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颠倒
15、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 “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 。对此,最根本的办法是准确理解文意。一、填空型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规范导引 这是江苏乃至全国默写
16、采用的最主要题型填空型。看似简单,只要求写出上句或下句,其实,难点在于给出下句写出上句来。因为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句意规律重下句轻上句。遇到这种类型,考生记忆特别容易短路,除需要花大力气识记外,靠回忆整段内容来确定上句也是不错的方法。二、情境理解式按要求补写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孟子向齐宣王陈述治国之道时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9李密在陈情表中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景时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至孝之情感动古今,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
17、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0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许多诗歌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作离骚是缘于怨愤;杜甫则借慨叹诸葛亮壮志未酬以自况,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人震撼。12荀子在劝学中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韩愈在师说中则阐明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从师标准。规范导引 这是默写的另一种题型,叫情境理解式默写。其特点是注重了“两个结合”:一是与考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和掌握相结合,二是与作家、作品等文学
18、常识相结合。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将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与文学常识的诵读和记忆结合起来。默写的审题似乎很简单,但有两点需要注意:看清要求。假如命题是三选二,答题时应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依次做两题就够了,最好不要三题全做。看清出处。有时出处不同,默写的内容也不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到了韩愈师说中引用则成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答题时,除注意到关键字的书写外,最好使用楷体书写,因为笔画太潦草,阅卷老师易误判。如“夭”与“天” 、 “日”与“曰” ,易辨认不清。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做“全程回放” ,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遗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来源:gks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