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8724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PT 页数:329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9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9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9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9页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组 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 编 高鸿业 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版 宏观经济学,黄亚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宏观经济学,美格里高利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 宏观经济学,美罗伯特霍尔,约翰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4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2、 Keynes) 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学著作。,讲授内容,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教材第十二章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教材第十三章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IS-LM模型教材第十四章 第四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材第十七章 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教材第十六章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教材第十七章 第七章 开放经济的短期经济模型教材第十八章 第八章 经济增长教材第十九章,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二

3、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含义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宏观经济现象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分析的任务是通过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维持充分就业,消除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保持外汇平衡,以达到全社会福利最大的目的。,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对象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

4、、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宏观经济基本问题,物价或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 就业或失业问题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对比,(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

5、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

6、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几个相关问题,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生产与销售 流量与存量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7、 股票买卖的价格。 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 私人向贫困大学生的捐赠。 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 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与福利,人均GDP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但是人均GDP并不能全面和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所享

8、受的经济福利。如不能反映非市场活动和地下经济的状况、军火和消费品所占比例以及闲暇、环境、治安等经济福利的构成要素。,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 NI(狭义)NNP间接税 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PI个人所得税,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法,支出法E

9、xpenditur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 消费C 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M GDP=C+I+G+(XM),二、收入法,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收入” GDP包括: 工资、利息、租金。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 间接税。 资本折旧。,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两部门: 厂商和居民户。 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基本恒等关系: 总支出总收入,居民户,厂 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10、,中 间 产 品,居民户,厂 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储蓄,投资,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总支出消费投资 C + I 总收入消费储蓄 C + S 恒等关系:C + I = C + S I = S,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加进政府收支的作用。 三部门: 厂商、居民户和政府,居民户,厂 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储 蓄,投 资,政 府,税 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 收,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 + I + G 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C

11、 + S + T 恒等关系:I + G = S + T 或 I = S + (T G)投资 =私人储蓄+ 政府储蓄,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再加上国际收支的作用。 四部门: 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外国,居民户,厂 商,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购买最终产品,金融机构,储 蓄,投 资,政 府,国 外,税 收,转移支付,出 口,进 口,关 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税 收,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C + I + G + XM 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税收+对外转移支付 C + S + T + Kr 恒等关系:I + G + (XM) = S + T + Kr 或 I

12、 = S +(TG) +(MX+ Kr)投资 =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和实际GDP,2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关系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第六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1失业的衡量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劳动力=就业人数+失业人数,2

13、物价水平的衡量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或者说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值。这个加权平均值就是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价格水平。,(1)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计算公式为:,(2)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含义。 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4、的区别及其折算方法。 4.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5.运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6.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7.失业与物价水平,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 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一、均衡产出概念,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出。Y=C+I (C+I=总支出E)Y收入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总支出E= Y总收入E=C计划消费+I 计划投资Y =C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I = S计划投资 计划储蓄

15、,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E,Y,100,0,45,。,教材P396 图13-1(a),100,E,E,Y,100,0,45,。,教材P396 图13-1(b),100,YE=UI(非计划存货),UI0,UI0,E,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消费函数概念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递增函数。 CC(Y),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

16、比例。,C Y,dC dY,MPC()=,或=,C Y,APC=,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 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 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 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自发消费(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 Y引致消费。 C + Y 0, 0 若消费函数为线性, 为常数。,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C,Y,0,CC(Y),45,。,教材P398 图13-2,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C,YD,0,C + Y,45,。,教材P399,线性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储蓄函数概念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递增函数。

17、 SS(Y),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总储蓄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边际储蓄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S Y,dS dY,MPS,或,S Y,APS,S,0,S =S(Y),Y,储蓄曲线边际储蓄倾向递增,教材P400 图13-4,S,0,S = + (1) Y,S=YC=Y(+Y)= + (1)Y,Y,教材P400 图13-5,线性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 + YS = + (1) YC+S= + Y +YY=YYCS APCAPS1YCS MPCMP

18、S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C S,0,45,。,Y, ,CC(Y),SS(Y),YC+S,教材P400 图13-6,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总消费函数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相加。,五、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假说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

19、ncome Hypothesis,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最简单经济体系的基本假定,两部门(居民户和企业)经济,不考虑政府和对外贸易的作用;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考虑利率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企业利润全部分配,没有折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GDP=Y=C+SAD =C+I,二、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假定投资为自发投资,即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C=+Y E C + I = ( + I )+ Y,总支出,自 发 总支出,引 致 总支出, Y=C + I(收入恒等式) C=+Y(消费函数) Y=( + I ) + YY Y=+ I,+

20、 I 1,Y=,E C+I,E=C+I,Y=E,E,Y,Y0,0,C,I,45,。,教材P404 图13-7,自发总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E,E0,Y=E,E0,Y,Y0,0,E2,E1,Y2,Y1,E2,E1,45,。,E,E0,Y=E,E0,Y,Y0,0,E2,E1,Y2,Y1,E2,E1,45,。,边际消费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节约悖论” Paradox of Thrift,节约悖论,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

21、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S,0,S = + (1)Y,I,E,Y0,Y,三、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教材P405 图13-8,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S,0,S0,I,E0,Y0,Y,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S1,E1,Y1,Y2,E2,S2,四、乘数理论,乘数Multiplier 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22、Y= E= (+I) + Y, (+I) =Y Y,Y= (+I),Y 1 (+I),=,=,K乘数,K= =,1 1 1MPC,1 1 MPS,1 1 1 ,1 1 1 ,例:乘数 Yt= +It+ Yt-1,乘数理论的代数说明 : 几何级数等比级数pqn-1 =p + pq + pq2 + pqn-1 p0如果|q| 1,limSn = = p 收敛设p =(+I) ,q= ,n=t则: limSn = (+I) = Y,n=1,n,p,1-q,1,1-q,C Y,t,1,1-,C Y,AD C+I,C+I,E0,Y,Y0,0,C+I,。,45,Y1,E1,Y,I,乘数理论的几何说明:,K

23、I =,Y I,教材P407 图13-9,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 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1,1,C Y,K=,乘数理论小结:,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假定: 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公司利润全部分配;没有进出口;投资是自发的。 Yd=YT Yd可支配收入 总支出:AE=C+I+G 总收入:Y=Yd+T=C+S+T,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总支出AE= Y总收入 C + I + G = C + S+ T I + G = S + T I S = T G,计划投资与 计划储蓄差额,财

24、政收支 差 额,二、税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税收函数:T=T0 + tY T总税收, T0 自发税收(定量税), tY 引致税收(比例所得税), t 边际税率(比例税率), 净税收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 净税收= T TR TR 转移支付。,Yd YT YT0 tY Y(1 t )T0 C +Yd + Y(1 t )T0 T0 +(1 t )Y,假定TR =0,截 距,斜 率,税收与消费函数,C,C +Y,Y,0,C=T0+(1 t )Y,T0,储蓄加税收 S =+(1) Yd 储蓄加定量税: S+T0 = +(1) (YT0 )+T0 =+T0 +(1)Y储蓄加比例所得税: S+tY=

25、+(1)(YtY) +tY= +(1)(1t) +tY,截 距,斜 率,截 距,斜 率,0,IG,E,Y0,Y,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定量税),教材P408 图13-10,S+T0,S+T,+T0,0,(S+T)0,IG,E0,Y0,Y,定量税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教材P408 图13-11,S+T,E1,Y1,E2,Y2,(S+T)1,(S+T)2,0,IG,Y,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比例税),S+T,E,Y0,S+tY,0,(S+tY)0,IG,E0,Y0,Y,S+T,E1,Y1,E2,Y2,(S+tY)1,(S+tY)2,税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三、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A

26、E,E1,Y,Y1,0,45,。,(C+I+G)0,(C+I+G)2,(C+I+G)1,E0,Y0,E2,Y2,假定C和I不变。,T0+I+G,四、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理论,C+ Yd Yd YT T T0 + tYYd T0 +(1 t)Y CT0+(1 t)YY T0 +(1 t)Y+I+G,T0 +I+G1(1 t ),Y ,1,1,1,1(1 t ),1,1,YG,K=,不考虑比例税收:,K=,考虑比例税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增加减少税收所减少增加的总需求消费,等于税收的增加减少量乘以边际消费倾向。,1,1 ,YT,=,1,C = T,Y = 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C =

27、TR Y =TR,Y TR,=,1,1,1,平衡预算乘数 Y =C+G=Yd+G=(Y-T) +G T =G Y =(Y-G) +GY - Y=G - G,Y G,=,1,1,=1,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四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Yd=YT Yd可支配收入 总支出:AE=C+I+G +X - M 总收入:Y=Yd+T=C+S+T,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总支出AE= Y总收入 C + I + G + X - M = C + S+ T I + G + X - M = S + T I S = T G + M - X,计划投资与 计划储蓄差额,财政收支 差 额,进出口 差 额,

28、二、净出口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净出口=出口进口= X - M Y=AE=C+I+G+X - M假定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均不变,则: 净出口( X M)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净出口( X M)减少,国民收入减少。,三、边际进口倾向 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边际进口倾向 当收入增加后,增加的进口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重。 m边际进口倾向,M Y,m=,AE=C+I+G+X-M=C+I0+G0+X0-M C =+Yd Yd =Y - T+TR0 T =T0+tY M=M0+mY m=边际进口倾向 AE=+Y - (T0+tY)+TR0+I0+G0+X0 - (M0+mY) AE=+I0+G0 - T0

29、+TR0+X0 - M0+(1 - t) - mY,假定出口、投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均不受收入的影响。,截 距 自发总支出AE0,斜 率 边际支出倾向,AE,Y,0,45,。,E0,Y0,E1,Y1,E2,Y2,+I0+G0 -T0+TR0 + X0 -M0,AE0,AE1,AE2,假定和t不变,m越大,斜率越小; m越小,斜率越大 。,四、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Y=C+I+G+X - M= C+I0+G0+X0 - M C =+Yd Yd =Y - T+TR0 T =T0+tY M=M0+mY m=边际进口倾向 Y=+Y-(T0 +tY)+TR0+I0+G0+X0-(M0+mY),Y=

30、,+I0+G0 - T0 + TR0 + X0 - M01 - (1 - t) +m,假定出口、投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均不受收入的影响。,五、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理论,1,1(1 t) +m,K=,不考虑进口:,K=,考虑进口:,对外贸易乘数,1,1(1 t),Y X,=,1(1t)+m,1,乘数理论总结,E边际支出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t边际税率; m边际进口倾向。 两部门经济:E= 三部门经济:E=(1-t) 四部门经济:E=(1-t)-m,1,1E,K=, 1t0 ; 1m0,1(1t) +m,1,1,1(1 t ),1,1,总结,1.均衡产出概念。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含义。 3

31、.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S的含义。 5.消费和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6.乘数的含义、作用及其计算方法。 7.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8.净出口和边际进口倾向对总支出的影响。,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 ISLM模型 IS-LM Model,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 物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第五节 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经济学中的投资主要是指厂房、设备等的增加。 重置

32、投资为补偿资本折旧而进行的投资。 净投资追加资本的投资。 总投资由净投资和重置投资组成。,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水平 实际利率=市场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既定,投资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利息是投资的成本或机会成本。利率既定,投资则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投资风险,投资函数,投资量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i=i(r) i=edr e自发投资, r利率, 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二、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与净现值,本金、利率与本利和 R0 本金 r 年利率 R1 , R2 , , Rn 第1,2,n年本利和 R1 = R0 (1+r) R2 = R1 (1+r) = R0 (1+r)2

33、 R3 = R2 (1+r) = R0 (1+r)3 Rn = Rn-1 (1+r) = R0 (1+r)n,例: (教材P411),本利和的现值,现值Present Value将来的一笔现金或现金流在今天的价值。已知利率与n年后的本利和求本金,也就是求n年后本利和的现值。 R1 = R0 (1+r); R0 = R1/(1+r) R2 = R0 (1+r)2;R0 = R2 /(1+r)2 Rn = R0 (1+r)n;R0= Rn /(1+r)n,例: (教材P420),投资收益的现值与净现值,CI投资成本Costs of an Investment RI投资收益Returns of an

34、 Investment(各年份投资收益不一定相等) n 使用年限 J资本品残值 r年利率Rate of Interest PV现值Present Value NPV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PV= + + + + +,RI 11r,NPV=PVCI,RI 1 (1 r)2,RI 1 (1 r)3,RI 1 (1 r)n,J 1 (1 r)n,例:(教材P420),NPV= + + 30000=0,11000 1110%,12100 1 (110%)2,13310 1 (110%)3,三、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

35、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即净现值为零。,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可行的;如果一项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低于实际利率,则该项投资是不可行的。如果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既定,投资与否及社会投资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即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 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MEI 随投资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资本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四、投资需求曲线,投资需求曲线Investment d

36、emand curve 表示投资的总数量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例:利率对投资量的影响,NPV= + 10000=-28.70,5900 1112%,5900 1 (1 12%)2,假定随投资量的增加投资收益将递减。例如:每一台设备的价格均为10000元。假定投资第一台设备的收益为5900元;投资第二台设备的收益为5600元;投资第三台设备的收益为5300元。,厂商的投资需求曲线,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一、IS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S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I=edr e 自发投资,r利率, d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储蓄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S=YC

37、=Y(+Y)=+(1)Y 自发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I=S 均衡条件I=I(r) 投资函数S=S(Y) 储蓄函数, + e 1,d 1 1,1 d, +e d,Y = r,r = Y,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I=S=YC edr = +(1)Y,例:(教材P424),Y = - r r=1, Y=3000; r=2, Y=2500; r=3, Y=2000; r=4, Y=1500; r=5, Y=1000; ,500 + 125010.5,250 1-0.5,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0,Y,r,IS,利息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投资与总需

38、求同方向变动;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国民收入与利息率 反方向变动。,1 d, + e d,r = Y,0,I,r,0,I,S,45,。,0,Y,r,IS,0,Y,S,I=S,S=Y-C(Y),I=I(r),I(r)=Y-C(Y),1000,1000,1000,1,1000,3000,750,750,750,750,2500,2,3,500,500,500,500,2000,教材P425,1,2,3,3000,2500,2000, + e + G0T0 1(1t),d 1 1(1t),1(1t) d, + e + G0T0 d,Y = r,r = Y,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表达式:,消费函

39、数:C=+(YT)投资函数:I=edr 税收函数: T=T0 + tY 政府支出: G=G0Y=C+I+G Y = + Y(T0 + tY)+edr+G0 Y = + YT0tY+edr+ G0 Y Y + tY = T0 +edr +G0 1 (1t)Y= +e +G0T0dr,二、IS曲线的斜率,1(1t)d,=,1 d,1 11 1 1(1t),=,1 1 dK,1 1 1(1 t),K=, + e + G0T0 1(1t),d 1 1(1t),1(1t)d, + e + G0T0 d,Y = r,r = Y,影响IS曲线斜率大小的因素:,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 d投资对利率变化的

40、反应越敏感d越大,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乘数K的大小乘数K越大,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K越大,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反之则越大。边际税率t越大,乘数K越小,IS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反之则越小。,Y,r,IS1,IS2,1 (1t) 11 d, + e + G0T0 111111d,r = Y,利率下降同样的幅度,投资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变小或乘数变小,则收入的增加量减少。,三、IS曲线的移动,自发性消费增加、自发性投资e增加、政府支出G0增加或自发性税收T0减少,IS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1 (1t) d,

41、+ e + G0 T0 d,r = Y,斜率的绝对值,截距,Y,r,IS1,IS2,1(1t) 11 d, + e + G0T0 111111d,r = Y,四、产品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0,Y,r,IS,rE,YA,A,B,rA,IS,IS,B0,A0,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古典经济学认为,利率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而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种:,所谓货币的需求就是人

42、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货币的要求。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它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因素。,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二、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三、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M

43、,r,流动偏好,流动性陷阱,2,4,6,8,10,M1,M2,M3,M3,M5,四、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1,L1 实际货币需求1 货币需求1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预防需求 货币需求1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L1= L1 (Y) k货币需求1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假定L1只受收入的影响: L1=kY,货币需求2,L2 实际货币需求2 货币需求2货币投机需求 货币需求2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L2 = L2 (r) h货币需求2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J常数(参见教材P491注释) 假定L2只受利率的影响: L2 =Jhr,货币总需求函数,实际货币总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L=L1(Y)+L2(r) L1 收入的递增函数; L2 利率的递减函数。 线性实际货币总需求函数: L = kY+ Jhr k货币需求1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h货币需求2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J常数。,五、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利率的决定,现代货币分类 现金Cash = 纸币Paper Money + 铸币Mint 存款货币=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企业定期存款Time Deposit和储蓄存款Saving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Near Money 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和商业票据等。 M1 = 现金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M3 = M2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