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408687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神权下的自我内容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能力:期人文主知道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以及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认识文艺复兴时义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以及所学知识,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课堂上,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从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理,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教学重点:人文主义的内涵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艺复兴

2、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回忆前面初中时候所学的知识,在讲述西欧经济的时候金字塔等级制度,从国王到骑士,从形式上看,国王是国家的最大封建主,但在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教会,由此导出: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人类始祖被赶出伊甸园,罚他们在满是荆棘的大地上辛苦劳作,只有压抑自己的情欲和欢乐,真心忏悔,来世才会获得幸福。总之,人是卑贱的,人性被压抑,被束缚,人性解放的曙光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从宗教神学中把人性解放出来, “神权下的自我” 。文艺复兴(一)背景:1、在黑暗的中

3、世纪,基督教建立起神权统治。2、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人们生活观念发生改变。(二)发源地:意大利(原因: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人才众多。 )(三)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四)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旗帜:人文主义(六)矛头:基督教神学(七)过程:1、初期:意大利文艺复兴 前 三杰(1)但丁(1265-1321),彼特拉克(1304-1374),薄伽丘(1313-1375)。但丁与神曲 ,但丁,意大利诗人。 神曲原意是神圣的喜剧 。但丁原来只取名为喜剧 ,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

4、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 神曲全长 14000 多行,分为地狱 、 炼狱 、 天堂三部分。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期以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游览,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自然风光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3)薄伽丘和十日谈:1348 年,鼠疫(人称“黑死病” )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教会借机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击人文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成了文艺复兴运

5、动中的一次逆流。此时,薄伽丘的十日谈问世,它以对现实幸福的大胆追求,给禁欲主义神学以迎头痛击,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2、高潮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 。(八)意义: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改革(一) 、背景:(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

6、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二) 、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 16 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三) 、代表人物及主张:(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2)导火线:1517 年,教会大量出售赎罪卷。(3)主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

7、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4)意义: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四):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理科班学生了解即可,做简单阐述)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

8、经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小结:回顾本节课锁讲得内容,重点讲述文艺复兴改革的背景、形式、性质、旗帜、过程,也想以及宗教改革的背景、代表人物、主张、意义。让学生体会从宗教神学下解放人性,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