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4075853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一、经济学的产生,矛盾,作出选择,经济学,稀缺,二、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指那些用于生产经济物品所必须投入的资源。 土地 资本 劳动 企业家才能,三、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经济单位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两个基本概念 1、选择 选择特点:1、选择是指对稀缺资源的选择,自由物品不存在选择;2、稀缺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3、

2、选择意味着放弃,选择需要付出代价。 2、选择的代价机会成本 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收益就是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注意:1、机会成本是从被放弃的选择中进行考察;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3、机会成本不是被放弃的多种选择可能带来的收益加总,而只是其中最大的可能收益;4、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二、四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谁做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做出决策 三、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 1、资源配置: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

3、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的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资源配置的方式: 计划:指政府的力量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市场:指市场的力量(价格变化、供求变化、竞争变化等)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各自的优点与缺点,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区别: 两者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上。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实

4、证经济学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 1、理论的组成 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2、理论的形成,三、实证分析方法:实证的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 均衡是指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均衡又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法: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

5、需要具备的条件。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的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法: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3、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特定经济现象中相关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结构,是对经济理论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是对经济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一般是用由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或方程组来表示的。既是方程或方程组,则变量就是基本要素。 基本

6、要素 1、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一般是指因变量与自变量。 2、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一般指可变的参数,或者说,是方程组的系数。 表示方法 文字法:用文字来描述。例如: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点 几何法:用几何图形来描述。 解析法:用数学解析式来描述(使用最多的方法),第四节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产生背景:这一时期正是技术进步引发生产力大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确立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十分迫切,遂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 主要思想: (1)特别强调国家财富的重要性,并把货币财富作为财富的

7、唯一形态; (2)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的唯一来源,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吸收他国财富(金银)才能增加本国财富。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产生时期 产生背景:技术进步进一步引发了工业革命;企业制度确立引发劳动生产组织效率的提高;海外新大陆发现激发了商机无限。 主要思想:古典经济学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它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他们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生产。而社会生产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动“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三、庸俗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产生背景:以私人产权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8、,财富总量迅速增大,收入分配的两级化也迅速拉大。资产阶级急需要代言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 主要思想: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而是决定于商品的效用,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决定于商品的稀缺性,决定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代表人物:萨伊、马尔萨斯、穆勒,四、“边际革命”: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定 产生背景: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和数学发展。西方经济学以萨伊、西尼尔、约翰穆勒的庸俗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当时心理学和数学发展的某些成果,将心理分析和增量分析引进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9、边际效用分析和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分析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一般均衡理论三部分。这些理论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标志着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代表人物: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马歇尔,五、“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产生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前,在古典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萨伊定律。凯恩斯抛弃统治西方经济学达150年之久的萨伊定律,指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用递减和灵活偏好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经常存在“非自愿失业”,从而提出了“非充分就业的均衡论”以反对新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均衡论”。在政策

10、主张上,主张实行国家干预,以反对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主义。他认为只有通过国家干预,实行“需求管理”,才能有效地克服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六、后凯恩斯时代的经济学 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的滞涨,使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遇到理论障碍,无法解释和解决这种经济问题,动摇了新古典综合派的主体地位,出现了许多新自由主义学派。 主要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弗里德曼)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供给学派(拉弗)新制度经济学(科斯、诺斯)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第五节 微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章节安排,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二、微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均衡价格理论(第二章) 2、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三章) 3、生产者行为理论 (1)投入-产出理论(第四章) (2)成本-收益理论(第五章) (3)市场实现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第六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 4、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第八章) (2)生产要素的供给理论(第九章) 5、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章) 6、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十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梁小民),经济数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瓦里安),动态最优化基础(蒋中一),运筹学(李庆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