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目 录高频电子线路 E 型实验箱总体介绍 1实验一 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 5实验二 场效应管谐振放大器 10实验三 集成选频放大器 12实验四 场效应管、三极管倍频器 14实验五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17实验六 集成功率放大器 20实验七 宽带功率放大器 22实验八 三点式 LC 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 24实验九 石英晶体振荡器 28实验十 RC 振荡 30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振荡器 32实验十二 二极管环形混频 34实验十三 三极管混频 36实验十四 场效应管混频 38实验十五 乘法器混频 40实验十六 集电极调幅 42实验十七 模拟乘法器调幅(AM、DSB、SSB)
2、44实验十八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 48实验十九 同步检波 50实验二十 小信号检波 52实验二十一 调幅语音通话 54实验二十二 变容二极管调频 57实验二十三 直接调频 60实验二十四 间接调频(选做) 62实验二十五 锁相环调频 64实验二十六 集成调频电路 66实验二十七 锁相环鉴频 68实验二十八 脉冲计数式鉴频 70实验二十九 乘法器鉴频 72实验三十 相位鉴频器 74实验三十一 斜率鉴频器 76实验三十二 集成鉴频电路 78实验三十三 调频语音通话 80实验三十四 自动增益控制(AGC) 82实验三十五 自动频率控制(AFC) 84实验三十六 LC 串并联谐振回路(选做) 86实验
3、三十七 LC 低通、LC 集中选择性滤波器(选做) 88实验三十八 RC 有源(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 90实验三十九 石英晶体、陶瓷、表面声波滤波器 95实验四十 T 型网络及型网络 97实验四十一 数字锁相环路法频率合成器 100实验四十二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 102II实验四十三 CPLD 电路(数字基带信号的产生) 104实验四十四 ASK 调制与解调 105实验四十五 FSK 调制与解调 107实验四十六 PSK/DPSK 调制与解调 109实验四十七 波形变换 111实验四十八 加法器 115实验四十九 音乐芯片及话筒耳机电路 117实验五十 视频传输 119实验
4、五十一 调频/调幅接收实验 121实验五十二 红外编解码实验 123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及应用 125第一节 OrCAD 简介 125第二节 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 127第三节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仿真 135第四节 LC 振荡器的仿真 138第五节 乘法器调幅的仿真 1391高频电子线路 E 型实验箱总体介绍一、概述高频电子线路 E 型实验箱的实验内容主要是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频电子线路一书而设计的(作者张肃文) ,其中还参考了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 (作者谢嘉奎) 、 高频电子线路 (作者曾兴雯)等教材的部分内容。本实验箱由主机和 14 个模块组成,共设置了 52 项硬件实验和
5、 4 项软件实验。实验箱采用“积木式”结构,将实验所需的直流电源、频率计、信号源(带简易扫频源)设计成一个公共平台。使用前请仔细阅读实验箱主板上的使用注意事项。实验模块以插板的形式插在实验箱主板上,除需调节和拨动的元件外,其它元件均焊接在 PCB 板的反面。模块正面印有实验电路图,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反面使用透明盒罩,一方面便于学生观察元件,另一方面又可对元件加以保护。二、主板简介主机提供实验所需的直流电源、信号源(带简易扫频源) 、频率计,它们作为实验工具不开设实验内容。各单元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直流电源本实验箱提供的直流电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求而设计的。主机提供四路直流电源:+12
6、V、 +5V、 12V、5V,共直流地。每路电源都有两个输出端口,分别放置在主板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实验时,用实验箱所配置的单相三极电源线,连接 220V 交流电源和实验箱上侧的电源插座,打开实验箱左侧的船形开关,若正确连接则主板上的电源指示灯 LEDf9 和 LEDf11 亮。此时,各直流电源端口均有相应的直流电压输出。实验时,应根据模块的位置就近选择所需的直流电源输出端口。2、低频信号源本实验箱提供的低频信号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求而设计的。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频率范围分别为:1Hz10MHz 、1Hz1MHz、1Hz1MHz 。数码管 LED900LED907 用于显示输出信
7、号的频率,单位为 Hz。LED900LED907 依次为10MHz、MHz、100KHz 、10KHz、KHz、100Hz、10Hz 和 Hz 位。若输出信号频率为 Hz 级,则LED900LED906 不显示。若输出信号频率为 10Hz 级,则 LED900LED905 不显示。输出信号频率为其它情况时以此类推。本低频信号源带简易扫频源的功能,可产生扫频信号用于定性检测外部网络的频率特性,共有两个扫频频段,分别为 10KHz100KHz 和 100KHz1MHz 。Vout 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扫频信号的输出端口,Vi 和 Vo 分别为扫频源的检波输入端和检波输出端。将 Vout 处扫频
8、信号接到外部网络的输入,再将外部网络的输出与 Vi 连接,就可用示波器在 Vo 处定性观察外部网络的频率特性曲线。低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开机接通主机电源,按下开关 Power1 和 Power2,则信号源的电源指示灯 D100 和 D101 亮。数码管LED900LED903 不显示,LED904LED907 分别显示 1、0、0、0,即开机默认输出 1KHz 的正弦波信号。(2)波形选择按键 TYPE 用于改变输出信号的波形,在正弦波输出情况下,按一次 TYPE 键,则输出信号变为三角波;在三角波输出情况下,按一次 TYPE 键,则输出信号变为方波;在方波输出的情况下,按一次
9、TYPE 键,则输出信号变为正弦波。依此顺序按动 TYPE 键,则循环输出这三种波形。(3)频率选择按键 RIGHT 和 LEFT 用于选择当前需修改位,开机默认当前修改位为 KHz 位(LED904) 。在非扫频输2出的状态下,按一次 RIGHT 键则修改位右移一位;按一次 LEFT 键则修改位左移一位。被选中的当前修改位会闪烁显示。按键 UP 和 DOWN 用于修改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在选中当前修改位的情况下,按一次 UP 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加 1;按一次 DOWN 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减 1。当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所需的数值时,按下ENTER 键确定操作,当前修改位会停止闪烁,则 Vo
10、ut 处输出所需频率的信号。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 9 的情况下,按一次 UP 键,则当前修改位数值为 0,其左边显示数值加 1 且当前修改位不变。如在显示频率为 1999Hz 且当前修改位为 10Hz 位时,按一次 UP 键,则显示频率变为2009Hz 且当前修改位仍为 10Hz 位。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 1,且当前修改为最高位、当前修改位右边第一位的数值不为 0 的情况下,按一次 DOWN 键,则当前修改位自动右移一位且原当前修改位不显示。如在显示频率为 1100Hz 且当前修改位为 KHz 位时,按一次 DOWN 键,则显示频率变为 100Hz 且当前修改位为 100Hz 位。在当前修改位
11、的数值为 1,且当前修改为最高位、当前修改位右边第一位的数值为 0 的情况下,按一次DOWN 键,则当前修改位自动右移一位(且该位数值变为 9)且原当前修改位不显示。如在显示频率为1000Hz 且当前修改位为 KHz 位时,按一次 DOWN 键,则显示频率变为 900 且当前修改位为 100Hz 位。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 0 的情况下,按一次 DOWN 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变为 9 且当前修改位左边显示的数值减 1。如在显示频率为 100Hz 且当前修改位为 Hz 时,按一次 DOWN 键,则显示频率变为 99Hz且当前修改位不变。(4)幅度调节双刀三掷开关 U70 用于选择输出信号幅度的衰
12、减量, U70 拨到最上端、中间和最下端时,衰减量分别为0dB、20dB 和 40dB。即 U70 用于输出信号幅度的粗调。“幅度调节”电位器用于对输出信号的幅度进行细调,当衰减量为 0dB 时,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则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范围为 1.5V15V ;当衰减量为 20dB 时,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则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范围为 150mV1.5V;当衰减量为 40dB 时,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则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范围为80mV150mV。说明:当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较小时,由于噪声干扰相对较大,输出信号波形会有抖动,属于正常现象。(5)占空比调节在输出信号为方波的情况下,调节“占空比调
13、节”电位器可改变方波的占空比。说明:严格地说,方波是指占空比为 50的矩形波,当占空比不为 50时,只能称为矩形波。本实验指导书此处不做区别。(6)直流电平调节在任意波形输出或扫频输出的情况下,调节“电平调节”电位器,可改变输出信号的直流量。(7)扫频输出在点频输出的情况下,按一次 SWEEP 键,则 Vout 输出 10KHz100KHz 的扫频信号;连续按两次SWEEP 键,则 Vout 输出 100KHz1MHz 的扫频信号;连续按三次 SWEEP 键,则回到输出扫频前的状态。(8)复位在通电后的任意情况下,按下 RESET 键,则信号源复位,恢复到输出 1KHz 正弦波信号的状态。3、
14、高频信号源本实验箱提供的高频信号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求而设计的。可输出 10MHz120MHz 的正弦波。Power3 为高频信号源部分的电源开关,D1 为电源指示灯。数码管 LED6LED1 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单位分别为 100MHz、10MHz、MHz、100KHz、10KHz、KHz。电位器“幅度调节”用于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插孔 AGND 为主板地孔,OUT1 用于输出 20MHz 以下的信号(未经放大) ,OUT2 用于输出50MHz 以下的信号, OUT3 用于输出 50MHz120MHz 的信号。当输出信号的频率较高时,建议使用射频线连接。TYPE 键:按一次该键信号源
15、输出扫频信号(实验不使用,可用于自主开发) 。SELECT 键:用于修改位,开机默认当前修改位为 KHz 位。3UP、DOWN 键:用于修改当前修改位的数值,注意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字为 1 时,按一次 DOWN 键则当前修改位 9。ENTER 键:用于确定操作。RESET 键:用于复位单片机。如要输出 10.7MHz 的信号,操作步骤如下:按下开关 Power3,则电源指示灯 D1 亮,数码管显示010700。按两次 ENTER 键,用示波器在 OUT1 处观察,所测信号为 10.7MHz 正弦信号,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OUT1 处信号的幅度相应变化。4、频率计本实验箱提供的频率计是基于本实
16、验箱实验的需要而设计的。它适用于频率范围为 10Hz100MHz ,峰峰值 Vp-p=100mV5V 的信号。开关 Power4 为频率计部分的电源开关,LEDf10 为电源指示灯。信号从“频率输入”处的二号台阶插座或射频座输入。测试高频信号源输出的较高频率信号时,需使用实验箱所配置的射频线进行连接。开关 Sf1 用于给不同频段的信号选择输入匹配通道。当输入信号频率低于 10MHz 时,Sf1 向下拨;当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于 10MHz 时, Sf1 向上拨。一般情况下 Sf1 向上拨即可。数码管 LEDf1LEDf8 用于显示所测信号的频率。其中,前 6 个数码管显示有效数字,第 8 个数码管
17、显示 10 的幂,单位为 Hz。第 7 个数码管显示“”,用于间隔前 6 个数码管和第 8 个数码管(如显示10.70006,则频率为 10.7MHZ) 。若输入信号频率为 10MHz 以上,则测试精度为 50ppm;若输入信号为 10MHz 以下,则测试精度为20ppm。三、模块介绍基本模块:1、小信号放大器模块:(1)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单级单调谐、单级双调谐、两级单调谐、两级双调谐)(2)实验二 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3)实验三 集成选频放大器(4)实验四 三极管、场效应管倍频器2、高频功率放大器模块:(1)实验五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2)实验六 集成高频功率放大器(3)实验七
18、宽带功率放大器(4)实验十六 集电极调幅3、正弦波振荡器模块:(1)实验八 三点式 LC 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2)实验九 石英晶体振荡器(3)实验十 RC 振荡器(4)实验十一 集成电路振荡器(5)实验二十二 变容二极管调频4、混频器模块(1)实验十二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2)实验十三 三极管混频器(3)实验十四 场效应管混频器(4)实验十五 乘法器混频5、幅度调制与解调模块:(1)实验十七 乘法器调幅(AM、DSB、SSB)(2)实验十八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4(3)实验十九 同步检波(4)实验二十 小信号检波6、角度调制模块:(1)实验二十三 直接调频(2)实验二十四 间接调频(选做)(3)实
19、验二十五 锁相环调频(4)实验二十六 集成调频电路7、角度解调模块:(1)实验二十七 锁相环鉴频(2)实验二十八 脉冲计数式鉴频(3)实验二十九 乘法器鉴频(4)实验三十 相位鉴频器(5)实验三十一 斜率鉴频器(6)实验三十二 集成鉴频电路扩展模块:1、面包板模块可与综合模块、选频网络模块、角度调制模块等相结合用于二次开发实验的调试和设计。2、综合模块(1)实验四十七波形变换:二极管限幅、三角波变正弦波、任意波变方波、方波变脉冲波、方波变三角波、脉冲波变锯齿波(2)实验四十八加法器(3)实验四十九音乐芯片及话筒耳机电路3、选频网络模块(1)实验三十六 LC 串并联谐振回路(2)实验三十七 LC
20、 低通滤波器、 LC 集中选择性滤波器(3)实验三十八 RC 有源滤波器(4)实验三十九 陶瓷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5)实验四十 T 型网络、型网络4、频率合成模块(1)实验四十一 数字锁相环路法频率合成器(2)实验四十二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3)实验三十四 AGC(4)实验三十五 AFC5、数字调制与解调模块(1)实验四十三 CPLD 电路(数字基带信号的产生)(2)实验四十四 ASK 调制与解调(3)实验四十五 FSK 调制与解调(4)实验四十六 PSK/DPSK 调制与解调电路6、视频传输模块(1)实验五十 视频传输7、红外调频收发模块(1)实验五十一 调频/
21、调幅接收实验(2)实验五十二 红外编解码实验说明:用户可对各模块进行组合,开发出新的实验,也可挂接自己开发的模块。做实验时应把具有相应实验内容的模块插在主板上。5第一章 硬件部分实验实验一 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二、实验内容1、 测量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2、 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与矩形系数(选做) ;3、 测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选做) 。三、实验仪器1、BT-3 扫频仪(选做) 一台 2、20MHz 示波器 一台3、数字式万用表 一块4、调试工具 一套四
22、、实验基本原理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C17R28Q2R30 C18C19R31CC2R27W3T2+12V TT2TP5图 11 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10.7MHz)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或高频信号源提供。信号从 TP5 处输入,从 TT2 处输出。调节电位器 W3 可改变三极管 Q2 的静态工作点,调节可调电容 CC2 和中周 T2 可改变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62、单级双调谐放大器C17R28Q2R30 C18C19R31CC2R27C21C22CC3C20W3T2+12V T3 TT2TP5 TP7 TP11TP12图 12 单
23、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 12 所示,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和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共用了一部分元器件。两个谐振回路通过电容 C20(1nF)或 C21(10 nF )耦合,若选择 C20 为耦合电容,则 TP7 接 TP11;若选择 C21 为耦合电容,则 TP7 接 TP12。3、双级单调谐放大器C17R28Q2R30 C18C19CC2R27R33Q3R35 C24C25CC4R32W3C23FL3TT2R31T2 T4W4+12VTP5 TP14 TP15 TP16图 13 双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 13 所示,若 TP5 处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几百毫伏,经过第一级放大
24、器后可达几伏,此信号幅度远远超过了第二级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从而使第二级放大器无法发挥放大的作用。同时由于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输出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谐波成分,经过第一级谐振放大器后,由于谐振回路频率特性的非理想性,放大器也会对残留的谐波成分进行放大。所以在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又加了一个陶瓷滤波器(FL3) ,一方面滤除放大的谐波成分,另一方面使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满足要求。实验时若采用外置专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第一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使第一级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满足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要求,则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可不用再经过 FL3。4、双级双调谐放大器7C17R28Q2R30 C1
25、8C19CC2R27C20C22CC3C21R33Q3R35 C24C25CC4R32C26C27CC5W3C23FL3TT2R31T2 T3 T4 T5W4+12VTP5TP7 TP11TP12TP14TP15 TP16图 14 双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图如图 14 所示,第一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C20、C21 )可选,第二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不可选(固定为 C26,1nF) ,两级放大器之间是否接 FL3 及相应原因与两级单调谐放大器相同。五、实验步骤1、计算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范围若谐振回路的电感量为 1.8uH2.4uH ,回路总电容为 105 pF125pF
26、(分布电容包括在内) ,根据公式计算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的范围。LCf20f2、单级单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 K1、K2 、K3、K5 向左拨,主板 GND 接模块 GND,主板12V 接模块12V。TP9 接地, TP8 接 TP10。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左侧的船形开关,K5 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 LED4 亮。(2)静态工作点调节K5 向左拨(即关闭电路电源) ,TP5 接地,然后 K5 向右拨。用万用表测三极管 Q2 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 W3 使此电压为 5V。说明:本实验箱的所有实验,改接线的操作均要在断电
27、的情况下进行,以后关于断电改接线的操作步骤不再重复说明。(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去掉 TP5 与地的连线,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或高频信号源提供输入信号 Vi。1)输入信号 Vi 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提供,参考实验九产生 10.7MHz 的正弦波信号 Vi,操作步骤如下: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该模块开关 K1、K9 、K10、K11、K12 向左拨, K2、K3、K5、K7、K8 向下拨,K4 、K6 向上拨。主板 GND 接该模块 GND,主板12V 接该模块12V,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开关 K1 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该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 LED1 亮。用示波器在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
28、TT1 处测量,输出信号应为正弦波,频率为 10.7MHz。调节该模块的W2 可改变 TT1 处信号的幅度 (注意 W2 不要调到两个最底端) 。此信号即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 Vi,从 TP5处引出。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 TP5 接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P5,调节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 W2 使小信号放大器模块 TP5 处信号 Vi 的峰峰值 Vip-p 为 400mV 左右。8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T2 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 W3,使 TT2 处信号 Vo 的峰峰值 Vop-p 最大不失真。记录各数据,填表 11。2)输入信号 Vi 由高频信号源提
29、供,参考高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用高频信号源产生频率为 10.7MHz,峰峰值 400mV 的正弦信号,将此信号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P5。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T2 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 TT2 处信号 Vo 的峰峰值 Vop-p 最大不失真。记录各数据,填表 11。表 11Vip-p(V) Vop-p(V) 电压增益(dB)(4)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矩形系数(选做)放大器通频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扫频法和逐点法。扫频法即用 BT-3 扫频仪直接测试。使用 BT-3 扫频仪测试时,扫频仪的输出接放大器的输入,放大器的输出接扫频仪检
30、波头的输入,检波头的输出接扫频仪的输入。在扫频仪上观察并记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频率与相对放大倍数的关系曲线) ,从频率特性曲线上读取并记录放大器的通频带。注意:扫频仪的输出不要太大以免超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检波头的方向不要接反。逐点法即用外置专用信号源做扫频源,用信号源输出幅度相同频率逐步变化的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逐点记录相应输出信号的大小,然后描绘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在频率特性曲线上读取并记录放大器的通频带。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上读取相对放大倍数下降为 0.1 处的带宽 或 0.01 处的带宽 。则1.02f01.2f矩形系数 , ,其中 为放大器的通频带。7.011.02fKr
31、7.0101.2fr7.02f3、单级双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 K1、K2 、K3、K5 向左拨,主板 GND 接模块 GND,主板12V 接模块12V。TP6 接 TP13,TP7 接 TP11(选择 C20 为耦合电容) ,TP14 接 TP10。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左侧的船形开关,K5 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 LED4 亮。(2)静态工作点调节TP5 接地,用万用表测 Q2 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 W3 使此电压为 5V。(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去掉 TP5 与地的连线,参考实验步骤 2(3) ,产生 10.7M
32、Hz 的输入信号 Vi(V ip-p 约 400mV) 。将 Vi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P5 处。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T2 处观察,调节该模块的 T2、T3、CC2、CC3 ,并适当调节该模块的 W3,使 TT2 处信号 Vo 的峰峰值 Vop-p 最大不失真。记录各数据,填表 12。表 12Vip-p(V) Vop-p(V) 电压增益(dB)注意:不要用示波器探头直接在耦合电容(C20 、C21 )的两侧测量,因为示波器探头的输入电容会影响谐振回路的特性。4、双级单调谐放大器(1)连接实验电路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 K1、K2 、K3、K5 向左拨,主板 G
33、ND 接模块 GND,主板12V 接模块12V。TP9 接地,TP17 接 TP6,TP20 接地, TP19 接 TP10。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9箱左侧的船形开关,K5 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 LED4 亮。(2)静态工作点调节TP5 接地,用万用表测 Q2 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 W3 使此电压为 5V。TP16 接地,用万用表测Q3 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 W4 使此电压为 5V。(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去掉 TP5 与地及 TP16 与地的连线,TP8 接 TP15。参考实验步骤 2(3) ,产生 10.7MHz 的输入信号Vi1(V i1p-p 约 400mV) 。将 Vi1 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 TP5 处。用示波器在 TP8 处测量,调节 T2、CC2 ,使 TP8 处信号 Vo1 的峰峰值 Vo1p-p 约为 4V。用示波器在 TT2 处测量,调节 T4、CC4 使 TT2 处信号最大不失真,记录此时输出信号 Vo2 的峰峰值Vo2p-p。用示波器在 TP16 处测量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 Vi2 的峰峰值 Vi2p-p,记录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