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他提出,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为丝绸之路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新目标和新路径。和平合作,就是通过坦诚对话、深入沟通进行平等交流,不断深化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以和平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合作是手段、是方法,和平是保障、是前提;和平孕育希望、创造和谐,合作产生效益
2、、升华友谊。今天,我们提出弘扬丝路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 ,就是要积极提倡新型安全观,坚守人道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通过和平对话、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国际分歧和争端,做到不称霸、不搞对抗,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秉承和平合作精神,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必将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开放包容,就是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是丝绸之路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开放是一种姿态、一种思维,包容是一种气度、一种涵养。任何一种封闭保守排外的机制,都不会具有生命力,都将被历史潮流所淹没。弘扬开放包容的
3、精神,不仅要“开眼看世界” ,还要主动“走出去”融入世界,更要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承认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在文化习俗、发展道路等方面的不同选择,进而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习近平主席指出,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世界各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各不相同,有权选择符合各自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在深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中,应坚持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互学互鉴,就是在尊重文明多样性、道路多样化和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丝绸之路把中
4、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介绍到中国,这些都是丝绸之路推动互学互鉴的例证。作为横跨中西、连接欧亚的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不仅实现了货物商品的贸易往来,更实现了文化的交流融合。沿线各国在交流中尊重彼此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建设“一带一路” ,应消除疑虑和隔阂,以虚心的态度和包容的精神,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互利共赢,就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互惠合作,共
5、同应对威胁和挑战,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 “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当前,沿线各国之间贸易额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融合度日益加深。丝绸之路经济带把欧亚大陆的不同区域连接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共同繁荣,形成共谋发展、共享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深化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持久动力,更是凝聚发展合力的利益纽带。应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加快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
6、平合作是前提,开放包容是根本,互学互鉴是手段,互利共赢是目的。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共有的价值追求,作为欧亚各国在彼此交往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总结,丝绸之路精神对于建设“一带一路” ,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的心灵交融,意义十分重大。大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就要按照习近平主席讲话所要求的,做到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弘扬丝路精神 点亮筑梦之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身处今天的太空时代,我们早已无需牵着骆驼、驾着木船行走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演进,将人类文明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繁荣的暗影里,贫富分化还在加剧;在“流淌着牛奶与蜂蜜”
7、的地方,儿童伏尸偷渡的海滨,妇孺丧生于恐袭的炮火;而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竞争冲突,将越来越小的地球搅得昼夜不宁。人类向哪里去?世界该怎么办?“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建“一带一路” ,正是要继承丝绸之路留给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人类社会摆渡向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的彼岸。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和平合作。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包括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
8、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历史融合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各国应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立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并携手创建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开放包容。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这就是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平等交流将使得世界变
9、得丰富多彩。各国共同努力,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建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进入 21 世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新时代的主题,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各国互学互鉴定,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一带一路”是应对全球治理困境的新理念,将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相反,通过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国也能学习别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互利共赢。这就是说,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 ,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是互利共赢的全球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各国一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使合作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文明不分优劣,只有封闭与开放之别;发展不论早晚,奋力前行就有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论坛欢迎宴会致辞时所说, “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沿着“一带一路”这条古道新程,丝绸之路精神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正在塑造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