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4062637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模块选练编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贏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贏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2、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3、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

2、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4、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殴大父母 (祖父母).黥为城旦舂。”(城旦舂: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厉行轻罪重罚 B.保留原始习俗C.条文细密完备 D.维护伦理秩序5、秦代竹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的现象十分严重C.

3、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6、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7、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8、秦汉

4、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9、20 世纪 90 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

5、突出的特点是( )A.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

6、(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1.根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

7、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 30 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摘编自詹子

8、庆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秦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谋反罪、以古非今与挟书罪、诅咒诽谤罪、妄言与非所宜言罪、不敬国君罪、投书罪、降敌罪都作了非常严厉的惩罚规定,其死刑名就包括戮、磔、弃市、定杀、生埋、枭首、腰斩等。对于破坏伦理纲常不孝、乱伦罪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盗窃罪也都给予重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打击破坏政治稳定行为而设定的,且执行时是不予赦免的,连秦国名相商鞅、李斯等都以上述罪名之一被治罪处死。摘编自罗爱华秦律的制度分析1.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2.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

9、历代王朝所沿用。2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B、C 三项是其相同之处,可排除。另外,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并未实现高度的集中,“王”仅是天下的共主,而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始皇为了与以前有所区别,开始使用“皇帝”称号,这是本质的不同。故答案选择 D 项。点评: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1)理解秦始皇创立的皇权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或对相关材料作出正确的解读;(2)正确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辩证分析其历史作用及影响。3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基层组织。乡里不是自治机关,故 A 项错误;秦汉时期乡里

10、不属于中央官制任免的范围.故 B 項错误;“狱讼治安选举教化”多数属于司法、行政管理的范畴.故 C 项错误; “地方赋役征派、献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既包含有宗法的职能.也有行政管理的职能,故 D 项正确。4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法律,材料中“杀子”不能称为轻罪.故 A 项错某材料所述凸显的是法治.而不是原始习俗.故 B 项措误:两条法律条文体现不了细密完备,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严厉惩罚父杀子.子殴打父母.体现了法律维护家庭伦理.故 D 项正确.5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官僚政治。由材料无法得知当时社会秩序比较稳定,故 A 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当时地

11、方官员存在失职现象,但是仅凭材料无法确定失职现象严重.故 B 项错误: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若有“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故 C 项正确:地方官员不仅负责地方治安,维护社会稳定.还要负责地方经济、行政等各个方面的事务,故 D 项错误。6 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秦朝太尉一职的认识,秦朝皇权至上,太尉一职虚设.是巩固专制皇权的表现.故 A 项正确: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央官职.故 B 项错误;秦朝虚设太尉一职不能说明秦朝政局稳定.故 C 项错误;秦朝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这一官制基本稳定. 故 D 项错误。7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

12、。根据题干信息“郡县政治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可知,郡县制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 项符合题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不选 A 项;B、D 两项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8 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可知,A 项中“由朝臣议定”的说法、C 项中“限制皇权”的说法均是错误的;君臣共同解决军国大事也反映不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因此 B 项错误;群臣共同参与讨论国家大事,有利于集思广益,为皇帝决策提供参考,D 项正确。9 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据题干中的郡县名称信息可判断,这些秦代封泥可印证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事实。10 答案及解析:答案:B

13、解析:分析题意,首先排除 A,A 所述情况是指奴隶制时期周朝的情况,C 项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是 B 项皇权至高无上的典型表现,D 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有力的文化措施,是为保障皇权服务的,B、C、D 三项比较,B 项是最根本最突出的,答案 B。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注意分析各个选项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和题干密切联系,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11 答案及解析:答案: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3.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4.地方

14、自主性(或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第一小问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意图来考虑,西周通过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西周统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来概括。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汉之刺史不能用本地人”“属吏必为本地人”来概括;第二小问从郡县制的作用这一角度来回答。3.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央地

15、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12 答案及解析:答案:1.秦律具有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规范社会经济活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等职能2.秦律内容繁复缜密,体现法家思想,严刑酷法,轻罪重刑,维护皇权专制解析:1.要求根据材料归纳秦律的具体职能,考生需要阅读材料,严格依据材料涉及的领域进行归纳,如“盗 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 30 天劳役”反映的是保护私有财产。2.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考生需要对两则材料进行详细阅读和对比分类,然后总结出不同特点,如材料中有多处涉及对违法者的惩罚,而且比较严重,这反映出的特点是严刑酷法,轻罪重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