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405847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与名师对话》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二十七) 温 馨 提 示 对 应 课 时 作 业 53页(时间:3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1(2009上海高考)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 0.5%HCl 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解析:要证明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感受器是完成反射必不可少的 环节, 实验变量是感受器的正常与否。反射弧中其他结构应是完好的,不能破坏牛蛙的脊髓。要剪去牛蛙的大脑避免大脑对脊髓反射实验的影响。答案:B2(2010南京质检)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

2、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解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 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答案:B3(2010浙江理综)下图 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表示甲乙两

3、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解析:图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 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 A项错误;由于电流方向为甲乙,所以 图中乙为受刺激部位,而甲为静息电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 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 B 项错误;与图类似,图电流方向为乙甲,说明乙处已经恢复为 静息电位,甲 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 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项错误;图电流表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部位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甲乙两

4、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D 项正确。 注:去极化兴奋(即动作电位形成)答案:D4(2010北京理综)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膝跳反射中的传出神经元和传入神经元属于典型的神经元,一个典型的神 经元具有一条长而分枝少的 轴突和多条短而分枝多的树突,因此 A 项和 B 项正确。C 项,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递质 将

5、被酶分解。 D 项, 肽类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因而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答案:C5(2010潍坊质检)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 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 4 个完整的突触C在 b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 f 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 e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 a、b、d 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 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 经 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

6、以当在 a 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都偏转 2 次;图 中共有 3 个完整的突触;在 e 点施加一强刺激,d 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答案:C6(2010山东日照质检)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 23 厘米的电极 a 和 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如图所示) 。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解析:电刺激传到 a 时,a 点变为负电位,然后恢复原来的正电位。 电刺激传到 b 时,b点变成负电位,然后恢复原来的正 电位。答案:C7(2010青岛质检)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7、 )Aa 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 a bc 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解析:在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 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细胞膜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信息传递, 图中兴奋的传递即属于此作用;某些麻醉 药可以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阻断 兴奋的传递过程,神 经递质是由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属于胞吐(外排) 。答案:B8(2010龙岩质检)对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B脊髓胸段

8、以下损毁,排尿反射消失C膀胱传入神经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解析:排尿反射的初级神经中枢在脊髓,大 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 还存在,只是不受高 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膀胱传入神经受损或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则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排尿反射。答案:B9(2010合肥一调)2007 年 5 月, 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

9、受体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 BC D解析:兴奋在突触中传递靠突触前膜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并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起作用。答案:D10(2010南通九校联考)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 a、c 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析: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b 为兴奋部位、a、c 为未兴奋部位。答案:C11(201

10、0南京模拟)如果将人脑比成森林,那么神经元就是一棵棵大树,有趣的是,这些大树都只有一根“树根”细长的轴突;但都拥有许许多多的“树枝”树突,而神经元之间就是通过树突来连接成网络的。为什么会只有一根“树根”?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研究,证明了蛋白质的局部降解与神经元“长相”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含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B轴突末端含有大量线粒体C树突末端含有神经递质D蛋白质的局部降解与只有一根 “树根”有关解析:树突末端没有突触小体,不含神经递质,故 C 项错误。答案:C12(2010滨州模拟)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离子转运载

11、体抑制剂 )后,是如何变化的(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 胞中钾离子外流,出 现膜外正 电荷较多,膜内负电荷较多(即外正内 负) ,从而在膜的内外形成电位差,产生静息电位。钾离子的外流与 Na 离子转运载体无关。答案:A13(2010宁波模拟)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A使细胞膜外电位变负,膜内电位变正B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C使细胞膜外电位变正,膜内电位变负D抑制细胞兴奋解析:在没有受到刺激时,细 胞膜外带

12、正电荷,膜内 带负电 荷,受到刺激时,膜内带正电荷,膜外带负电荷。如果神经递质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膜内电荷更负,会抑制细胞 兴奋。答案:D二、非选择题14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 ab 长度相同)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_浓度高于膜内,膜内_浓度高于膜外。(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3)如甲图所示,当 a 处受到刺激时,电流计将怎样偏转?_。(4)现同时在甲、乙图中 a 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

13、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图,原因是_。(5)如图是神经纤维上某点静息时的电位,画出它受刺激以后的电位变化。答案:(1)外正内负 Na K (2)把灵敏电流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3)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4)乙 甲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乙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化学信号转换( 突触延搁作用)(5)如图15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1、2 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 为突触,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如果图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_(填字母) 。(2)若刺激图中 1 处,图中伸肌_屈肌_ 。( 收缩/

14、舒张) 。(3)若某药物可以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第一步:_;第二步:_。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_。实验结论:_。解析:(1)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表示静息状态,图中 C 处“表示抑制,而 A 处和 B 处 表示兴奋。(2) 刺激图中 1 处,则兴奋由 B 处(兴奋性 递质)传到伸肌而收缩,C 处( 抑制性递质) 传到屈肌而舒张。(3)1 为传入神经,2 为伸肌对应的传出神经,根据实验目的,药物的作用位置(B 处和神经纤维 2 处)为实验变量,观察指标为伸肌是否收缩。作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一致,将 药物置于 B,刺激神经纤维 1 时伸肌收缩;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 2 处,刺激神经纤维 1 时伸肌不收 缩。答案:(1)C(2)收缩 舒张(3)第一步:将药物置于 B,刺激神经纤维 1 处第二步: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 2 处,刺激神经纤维 1 处实验现象:将药物置于 B,刺激神经纤维 1 时伸肌收缩;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 2 处,刺激神经纤维 1 时伸肌不收缩实验结论:该药物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