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MCL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4054861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CL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MCL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MCL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MCL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MCL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MCL 离心式主风机紧急停机维修预案组 长 :刘 新 国副 组 长 :鲍 华指 导 员 :王 文 军安 全 员 :郭 剑成 员 :张 巍 、黄 东 生 、许 瑞 瑞 、王 建 刚 、张 兆 收机 修 车 间二 一 二 年 六 月机修车间 11. 维修预案领导小组职责及分工1)车间组织机构如下:组 长:刘新国副组长:鲍华安全员:郭剑指导员:王文军成 员:张巍 许瑞瑞 王建刚 张兆收 黄东生 应急维修人员名单如下:一 班 二 班 三 班 四 班班 长 王建刚 张兆收 许瑞瑞 黄东升李勇 刘乃军 王雅华 张爱平毛勇 宋乐 徐忠杰 侯庆文马玉刚 魏志庆 郝军 燕经海成 员赵子军 周阳 巩志强 王小超

2、2)组织机构人员职责:组长职责:负责应急处理全过程的决策和指挥,并有权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发生状况及处理情况。指导员职责:协助组长指挥应急处理的全过程,指挥带领应急处理人员进行各项应急工作,在组长不在的情况下,代替组长进行应急处理过程的指挥和决策。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指挥应急处理的全过程,指挥带领应急处理人员进行各项应急维修工作,在组长和指导员不在的情况下,代替组长进行应急处理过程的指挥和决策。安全员职责:协助主任完成装应急处理全过程,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负责各项安全相关工作,为抢险维修过程提供安全保障。班长职责:服从领导指挥,带领本班人员按预案规定程序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汇报维修及处理情况。班组成员

3、职责:接受各级应急指挥人员的领导,在班长的带领下完成应急机修车间 2维修措施。2、参与部门、人员和联系方式参与部门联系方式:部 门 电 话生产调度 8395208 8395209公司消防队 8395116火 警 119急救中心 120公司消防队 8395116学校公安处报警台 8392553 或(110)中心医院急救电话 8552222校医院急诊室电话 8392666胜利医院急救电话 8811120催化车间 8036常压车间 8016动力车间 8395030成品车间 8045车间领导及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姓 名 办公电话 手机刘新国 8395353 13854652504鲍华 8395074 1

4、3954607202王文军 8395074 13954678283郭 剑 8395307 13954660821张巍 8395307 13589973855机修车间 32.检修前准备根据有关图纸资料、上次检修和本周期运行情况编写好检修方案并办好审批手续。备齐检修所需的零部件、工具及相应的材料:工具类: 65、55、46、36-41、30-32、24-27、17-19、50(特制盘车用) 、内六角(12、10、6、5) 、找正专用表架、吊转子专用支架、管钳、活扳手、撬杠、螺丝刀、刮刀、锉刀、手钳、铜锤、锤子、锯条、砂纸。量具类:卡尺、千分尺、块规、框式水平仪、合像水平仪、百分表、塞尺。杂品类:胶

5、皮、石棉板、塑料布、面粉、密封胶、毛巾头、棉布、柴油等。对起吊设备进行检查,应符合安全规定。准备齐全规定的检修记录表格(见附录) 。3.机组拆卸及测量步骤在符合安全拆卸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工作,拆卸前将机组电源切断;机组润滑油退出油系统;机组冷却到常温。3.1 主机部分将机组处各输油管及主机上缸盖气线拆掉,各管线的进出口用塑料布裹上,防止杂物进入。3.1.2 拆卸前的对中检查对电机与变速箱联结的联轴器进行轴向及径向同心度找正。将找正用表架分别安装在电机侧和变速箱侧。百分表安装在电机侧支架上。由于电机窜量较大,应均匀盘车几次使得盘车回位表每次读数为零方可记录数值。对主机和变速箱进行同轴度找正。测量方

6、法及步骤同电机与变速箱的找正(注意百分表安装在变速箱轴上) 。考虑到主机转子的窜量,应多盘几次后测量。机修车间 43.1.3 电机轴向窜量测量测量完毕后,拆卸掉找正支架及联轴器上螺栓,断开联轴器。用吊装带从联轴器套下穿过挂在行吊的 1 吨倒链上,分别拆下防护套的上下部分,然后将联轴器齿套取下。将拆下的零部件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标号,螺栓应按位置分类放入事前准备好的瓶子内。用百分表打在电机轴向端面,使用撬杠轴向撬动电机轴,测量电机轴向移动量,测量数值为11.3mm。3.1.4 主风机拆卸与检查。对主风机进行机壳的拆卸。拆卸时,首先应拆卸机壳的连接螺栓或机壳与端盖的联结螺栓(主机四个角上的定位螺栓应保

7、留) 。机壳起吊时,用 2 个 35 吨倒链挂在行吊上,机壳东西两端分别挂一条载重 5 吨的钢丝绳或吊装带,吊装带的另一端都挂在倒链上。慢慢拉起倒链,对吊装带找平,使得四个角上的带子紧度均匀。吊装带持力后开始慢慢紧机壳顶丝,边紧边拉倒链。机壳离开一定距离后,要边拉倒链边用撬杠撬动机壳四角,保证机壳在上升过程中无卡涩现象。机壳吊起后慢慢平移下放到制定的载重区域的枕木上(注意不要将气封油封位置与枕木接触) 。然后使用两个 35 吨倒链挂在行吊上,两条 5 吨吊装带分别挂在两个倒链上,吊装带的另一端挂在机壳的四角,慢慢将汽缸盖翻过来。汽缸盖吊下后应用石棉板盖住下缸盖,以免维修测量时杂物进入。3.1.

8、5 检查气封油封间隙、转子各部跳动、转子轴向窜量。测量气封油封侧面间隙。用小斜塞尺测量叶轮口环、平衡鼓等处气封的侧面间隙。测量数值见检修记录表,12 级、23 级气封间隙过小需要对其进行刮研。转子径向及轴向跳动量的测量。用百分表打在需要测量部位,均匀转动转子,分别记录对应 180 度的最大及最小数值。考虑转子的轴向窜量,应多盘车几次进行测量。测量位置及数据见检修记录表。机修车间 5转子径向间隙的测量。断开变速箱与主机的联轴器,拆卸下的零部件及螺栓按要求放好。用两块百分表打在靠近两端轴瓦(轴瓦盖不能拆卸掉)轴径处,将作好的抬轴径的支架放于轴的两端,用钢丝绳分别栓住轴,慢慢拧紧支架横梁上的螺栓,使

9、轴慢慢上移,观察百分表的读数并记录。 (具体数值见检修记录表)主机转子轴向窜量的测量。用百分表打好轴的端面,用撬杠轴向撬动转子至一端,然后撬向另一端。记录百分表读数。3.1.6 主机轴瓦紧力、间隙的测量轴瓦盖拆卸及轴瓦紧力的测量如同齿轮轴瓦紧力测量方法。 (具体数值见检修记录表)测完后将轴瓦及轴瓦盖放在指定位置。可倾支撑瓦磨损不明显,推力瓦瓦块损坏严重(疑为进油管压力表失灵,缺油造成) ,对其需要进行更换。3.1.7 主机上缸盖气封着色刮研对上缸盖间隙过小的气封拆下,旋下螺钉,用木锤(或锤子把)轻轻从气封一侧敲出,将拆出气封置于转子对应处(轻轻涂抹一层着色粉) ,轻轻旋转转子一周,观察气封着色

10、情况,对气封有着色粉处进行刮研重新着色直至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的气封及时安装到上缸盖。并对上缸盖进行清理干净。3.1.8 主机转子的吊出用两个 3 吨倒链挂在行吊上,两根吊装带的一端分别挂在转子两端的轴径上,另一端分别挂在两个倒链上。慢慢拉起倒链对吊装带进行找正,保证转子水平吊出。转子吊出平移到事先准备好的 v 型枕木上,对转子进行清理。3.1.9 主机转子窜量的调整将新轴瓦放于主受力侧(东侧) ,旧轴瓦(未损坏轴瓦)放于西侧。百分表垂直打在转子轴端面上,用撬杠将转子撬向一侧,表针调为零,然后再撬向另一侧读出表盘读数。通过轴瓦背部增加铜垫片来调整此间隙为 0.32mm。在增垫垫片时注意固定螺钉

11、不能高出瓦背部支撑平片平面,上下轴瓦的支撑平片不能顶上。机修车间 63.1.10 推力轴瓦的刮研将瓦块按顺序拆卸下来,注意拆卸的瓦块顺序不能混淆。瓦块按轴旋转方向(进油方向)刮研宽度为 1012mm,深度为 0.50mm 左右的宽边。然后将刮研后的轴瓦安装原处进行着色。着色情况要上下轴瓦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可能因为一个瓦块造成他 7 个瓦块都需要刮研) ,对需要处理的瓦块进行刮研重新着色观察直至符合要求。按进油方向,用锯条在瓦块上划出斜向上与斜向下直线构成的菱形,然后用刮刀沿各直线刮出一条导油槽。注意:将推力轴瓦放置推力盘与叶轮侧的轴瓦处,否则测不出真实数据。3.1.11 转子的吊装与轴瓦的安装

12、对定子及转子用净化风将灰尘吹净后,用锯条将定子流道和转子叶轮流道内打磨干净(包括各密封面) 。清理干净后,要用面团将其粘净。将可倾轴瓦的下轴瓦安装原处,并在其上浇一层润滑油。按拆卸顺序将转子吊装原处,然后将上轴瓦及推力轴瓦安装好并上紧轴瓦盖。3.1.13 主机上缸盖的吊装在主机下缸盖密封接触面涂上 704 密封胶,涂胶时注意涂在螺栓后部,封油与封气定子中间接触面一定涂抹,防止气污染润滑油。然后,按照拆卸上缸盖的方法将其吊装原位。并按照拆卸顺序对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对主机与变速箱重新进行轴同心度找正。联结好主机与变速箱的联轴器,并对其进行找正。测量调整主机固定螺栓的膨胀间隙。3.1.16 推力瓦间

13、隙测量主机转子轴向位移 0 点的设置。将百分表打在转子的轴向端面,用撬杠将转子撬向一端,然后再撬向另一端,表的读数为转子轴向窜量 0.32mm,将转子轴向移动0.16mm,即推力盘在两推力轴瓦中间,这时将表设置为 0 点。3.2 变速箱部分拆掉变速箱盖上螺栓并放于指定瓶子,用一 3 吨倒链挂在行吊上。用两根吊装带,一端挂在变速箱盖两侧,一端挂在倒链上。用顶丝慢慢顶开箱盖,用倒链慢慢拉起,拉机修车间 7起的过程中撬动盖子保证盖子不卡。3.2.1 检查两齿轮转子外观,压啮合间隙齿轮侧隙与顶隙的测量。将铅丝放入两齿轮之间,按电机的转动方向旋转主动齿轮,铅丝按旋转方向旋出。测量铅丝被齿轮顶部与侧部所压

14、的厚度。 (具体数值见检修记录表) 。也可以用百分表测量齿轮的侧隙。将百分表垂直打在小齿轮的轮齿上,然后用活动扳手紧住小齿轮非轴伸端的方头,用冲击力旋转小齿轮,保证大齿轮不动。此时百分表的读数即为侧隙值。3.2.2 齿轮轴跳动量、轴向窜量大齿轮的轴向窜量的测量。用百分表打好齿轮的轴向端面,用撬杠轴向撬动转子至一端,然后撬向另一端。记录百分表读数齿轮径向与轴向跳动量的测量。将百分表分别打在检修记录要求的位置(注意垂直) ,慢慢旋转齿轮轴,分别读出测量数据。为消除齿轮径向窜量,应多盘几次齿轮。3.2.3 检查轴承间隙及过盈量齿轮轴瓦紧力的测量。拆下齿轮轴瓦的轴瓦压盖上螺栓,在各轴瓦盖上标上记号并放

15、在指定位置。在压盖两侧各放 0.20.3mm 的测量垫片,然后在上瓦与瓦压盖之间放置大于测量垫片厚度的铅丝,然后将轴瓦盖压上拧紧螺栓压紧铅丝(铅丝不要过长约2cm) ,最后松开螺栓(螺栓用力要均匀) ,取出测量垫片及铅丝测量其差值(垫片的厚度大于铅丝的厚度)即为紧力值。对不合要求可调整垫片或刮研轴瓦进行调整。齿轮轴瓦侧隙的测量。将上轴瓦取下,用小斜塞尺分别测量轴瓦侧隙数值。齿轮轴瓦顶隙的测量。在下轴瓦两侧各放 0.20.3mm 的测量垫片,然后在轴径顶放置大于测量垫片厚度的铅丝,然后将上轴瓦及轴瓦盖压上拧紧螺栓压紧铅丝(铅丝不要过长) ,最后松开螺栓(螺栓用力要均匀) ,取出铅丝测量铅丝与垫片

16、差值(铅丝的厚度大于垫片的厚度)即为间隙值。也可以用内径千分表和千分尺测量轴瓦内径及轴径作差得出间隙值。机修车间 83.2.4 检查两转子平行度、中心距、交叉度齿轮平行度及倾斜度的测量。用块规放在箱体水平中分面上量出两端的尺寸,并考虑轴径的偏差,测量出齿轮两轴的平行度。以水平中分面为基准,用百分表测量各轴径求得倾斜度,也可以用合相水平仪放在大小齿轮轴径进行测量求出。 3.2.5 轴瓦的着色及刮研涂色检查齿面接触斑迹。着色前应先擦净齿轮上的润滑油,涂抹着色粉时注意要轻,不能过厚,着色粉要涂抹在主动轮的啮合面上。然后轻轻转动主动轮,检查齿轮啮合斑迹。接触斑迹的位置不应偏向凹齿齿顶。齿轮吊后(保证齿

17、轮轴吊出时要保持水平) ,齿轮轴瓦着色刮研。齿轮各轴瓦侧隙测量完毕后,对侧隙小的轴瓦要进行刮研。用手触摸下瓦瓦壁两侧,能感觉到一线凸肚,用着色粉沿凸肚涂抹,用刮刀对凸肚进行刮研。刮研方向沿轴转动方向进行,轴转入的一侧应刮研深一些,转出的一侧要轻一些。刮研完毕后,将齿轮吊回轴瓦处时要保证齿轮轴两侧水平并在轴瓦正上方,然后用倒链慢慢下放齿轮轴,在下放过程中轴两端要扶好,避免齿轮歪斜碰撞。齿轮放好后,在轴径部轻轻涂抹一层着色粉(要轻要薄) ,均匀转动转子,然后将转子吊出。观察轴瓦着色情况,轴瓦与轴径的接触面积可以通过着色检测出,轴侧有着色处应重新刮研,反复进行,直至符合要求。 (根据旋转方向因为给止

18、推轴瓦进油,主动轮西侧轴瓦无瓦口。主动轮东侧轴瓦受伤变形,刮研修复,对瓦底进行刮研,以调整交叉度。3.3 电机部分电机轴瓦检查。按照齿轮箱轴瓦盖拆卸方法将电机前后轴瓦打开并检查前后轴瓦磨损情况。电机西侧轴瓦原来上下瓦背各垫了一层塑料皮。检查轴瓦良好,测量紧力及间隙(具体数值见检修记录表) 。4.检修质量标准4.1 机壳及地脚机修车间 9检查地脚螺栓应无松动。宏观检查和调整底座的变形情况及焊接情况,必要时复查水平度。检查机壳、隔板有无裂纹和腐蚀等缺陷,有疑问时应进一步采用合适的无损伤方法进行检查。把机壳水平剖分面上紧 1/3 螺栓,用塞尺检查水平剖分面间隙,0.03 的塞尺在水平剖分面的任何处均

19、不能通过,或自由状态 0.05 的塞尺在水平剖分面的任何处均不能通过。机壳不应受到过大的外力。在装拆进出口法兰时轴中心变化量不大于0.03,可在联轴器处用百分表测量。打开下机壳下部排凝阀,将机壳内粉尘杂质吹扫干净。支腿螺栓热膨胀间隙可用垫片调整,预留间隙进侧 0.1-0.15,排气侧 0.2-0.25。与键槽的两侧平行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0.03/100,导向键侧间隙为 0.03-0.04。复查机壳水平剖分面,一般纵向水平允许偏差不大于 0.05/1000;横向水平不大于 0.1/1000。4.2 径向轴承用煤油或其他清洗剂将轴承清洗干净,检查轴承有无损伤、变形;检查轴承衬有无异常磨损、有无裂

20、纹、夹渣、气孔、脱壳、重皮等缺陷,发现缺陷后,可根据其部位和严重程度修复或更换新轴承;检查上、下两水平面的接触情况,自由间隙不大于 0.05。检查测量轴承衬的磨损情况,若表面有严重磨痕或轴承衬的圆度、圆柱度偏差超过规定值,在补焊耐磨合金后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消除或更换。轴承衬脱壳的检查可用小锤轻轻敲击听声应判断或用液体渗透法检查,应无脱壳现象。检查轴承衬背于轴承底孔的接触面积,要求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大于 75%。检查轴颈与轴承衬的接触情况,应接触均匀,接触角在 60-90 度,接触角内接触点不少于 2-3 点。4.3 转子检查转子各部轴颈处有无划痕、拉毛、腐蚀等情况,检查叶轮叶片的冲蚀及阻塞情况

21、,转子应做无损伤探伤检查;各轴颈、推力盘、叶轮应做着色检查。轴颈的圆度、圆柱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0.01。转子各测点的圆跳动、全跳动测量部位值见下表:转子圆跳动、全跳动要求机修车间 10检查部位 圆跳动 全跳动轴颈 0.01 -止推盘 0.03 0.02轴上振动测点 0.03 0.10平衡毂外圆 0.01 -叶轮轮盘密封处 0.03 -叶轮轮盖密封处 0.03 -叶轮外圆 (1/2000)D -叶轮外缘处端面 - (1/1000)D联轴器 0.02 0.024.4 止推轴承检查各瓦块表面巴士合金上的工作痕迹应相同,瓦块表面应无损伤,合金层不应有裂纹;检查衬背内外弧及销钉孔应无磨亮痕迹;检查定位销

22、钉应无磨损、弯曲或松动;检查轴承外壳和轴承座轴向间隙;止推衬块脱壳检查可用液体渗透法检查。检查衬块巴士合金,应无裂纹、腐蚀、剥脱、脱层、气孔、夹渣、电腐蚀、麻点及烧灼等缺陷。用千分尺检查各衬块的厚度差不大于 0.02。推力衬块的接触点应分布均匀,其余止推盘的接触面积应占衬块面积的 80%以上,接触点不少于 23 点。4.5 迷宫密封清洗除垢后检查应无裂纹、卷边、磨损等情况,回油孔畅通;密封齿应无裂痕、卷边、磨损等情况。密封水平剖分面自由间隙不大于 0.05;间隙调整:气封间隙应符合规定,若局部间隙过小用专用刮刀修刮。4.6 变速器检查地脚螺栓应无松动;检查底座的变形和焊接情况;检查上、下箱体应

23、无变形裂纹和腐蚀缺陷,必要时可进一步用合适的无损伤探伤方法进行检查。自由状态时,上下箱体结合面用 0.05 的塞尺检查在任何部位均不得通过。与底座连接,自由状态下检查机修车间 11箱体与底座的接触情况,用 0.05 的塞尺塞入。水平度:复查箱体水平,纵、横向水平偏差均不大于 0.05mm/m。检查转子各步骤轴颈处应无裂痕、磨损等情况,检查齿轮应无磨损和裂纹等情况。检查测量转子轴颈起圆度、圆柱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0.01。检查齿轮轴心线的平行度。中心矩允许偏差中心距 5、6 级精度 备注80-120 0.017120-180 0020180-250 0.023250-315 0.026315-40

24、0 0.029400-500 0.032轴承衬背过盈量应在 00.02 之间,止推间隙应在 0.200.30 之间。齿轮副的侧间隙:法向模数为 4 时侧间隙为 0.160.32;法向模数为 6 时侧间隙为 0.240.48。径向轴瓦间隙具体要求见下表:间隙值要求值轴颈间隙 100 110 120-130 140 150 160-170定间隙 0.20.25 0.220.25 0.260.3 0.280.35 0.30.37 0.340.4侧间隙 0.10.13 0.110.14 0.130.15 0.140.18 0.150.19 0.170.2检查齿轮啮合斑迹时,应在齿轮辐的一个齿轮上(通常

25、为小齿轮)均匀的涂抹一层薄薄得红丹,转动齿轮观察斑迹,当齿轮副啮合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改变齿轮中心线的位置,研刮轴承或加工齿形等方法调整。当啮合正确的接触面积较小时,可在齿面上加研磨剂,转动跑和,达到足够的接触面积。机修车间 12齿轮接触斑迹值齿斑迹中线距齿顶尺寸项目 齿宽斑迹a/B %齿高斑迹n 平均 /n 工作 % 凹齿 凸齿Mn=6 Mn=4 Mn=6 Mn=4要求值 90 704.51.2 30.6 2.71.2 1.80.84.7 联轴器联轴器两个内齿圆接外齿圆的联接处,加工时有定位线或定位孔,拆装时定位线或定位孔必须重合。清理和检查半联轴器外齿圆内孔与轴端外圆表面应无划痕、毛刺。粗

26、糙度要达到 Ra1、6,并测量各部配合尺寸应符合要求,其过盈量应在规定范围内。清洗外齿圈,待清洗油挥发干净后,在锥形轴端的外表面薄薄的涂上一层红丹油,使外齿圈内孔接触面积不小于 80%。组装完毕后,应检查径向圆跳动,允许的径向圆跳动见下表:转速 r/min 5000 2000-5000 1000-2000 500-1000 500径向圆跳动/mm 0.01 0.02 0.02 0.03 0.05D、螺栓力矩 N/m部位 主风机-变速器 变速器-电机拧紧力矩 20-23 34-384.8 附录:检修记录表机修车间 11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测 定 值测 定 值标 准 值测 定 部 位 转 子

27、径 向 跳 动 量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机修车间 12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测 定 值测 定 值标 准 值测 定 部 位 转 子 端 面 跳 动 量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机修车间 13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测 定 值测 定 值标 准 值测 定 部 位 转 子 与 定 子 各 部 位 间 隙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机修车间 14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检 修 前 小 齿 轮 轴 瓦 、 油 封 间 隙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小 齿 轮 南 瓦 ( 80)大 齿 轮 北 瓦 ( 80)紧 力 紧 力检 修 后 刘 军 峰机修车间

28、15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检 修 前齿 轮 轴 瓦 间 隙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大 齿 轮 南 瓦 ( 120)大 齿 轮 北 瓦 ( 120)紧 力 紧 力检 修 后 刘 军 峰机修车间 16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测 定 值测 定 值标 准 值测 定 部 位齿 轮 径 向 跳 动 量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大 齿 轮小 齿 轮机修车间 17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测 定 值测 定 值标 准 值测 定 部 位齿 轮 径 向 跳 动 量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大 齿 轮小 齿 轮机修车间 18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检 修 前 0.23齿 轮 轴

29、心 线 偏 差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偏 差检 修 后 平 均工 作中 心 距 偏 差 测 长 偏 差 平 行 度 倾 斜 度0.241齿 侧 间 隙0.16-32接 触 斑 迹按 齿 宽检 修 前测 定 部 位 按 齿 高 平 均 /工 作检 修 后标 准 值机修车间 19测 定 部 位标 准 值北 轴 瓦 顶 间 隙电 机 轴 瓦 、 油 封 间 隙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 刘 军 峰东 间 隙 西 间 隙检 修 前 检 修 后南 轴 瓦 顶 间 隙 东 间 隙 西 间 隙紧 力 紧 力南 轴 封 检 修 后检 修 前 西东下北 轴 封标 准 值测 定 部 位 下 东 西机修车间 20测 定 部 位检 修 前检 修 后转 子 同 轴 度 测 定 值制 图核 对审 核电 机 与 大 齿 轮 轴 风 机 与 小 齿 轮 轴百 分 表 装 于 电 机 轴 打大 齿 轮 联 轴 器允 差 :径 向 0.5 轴 向 3 百 分 表 装 小 齿 轮 轴 打风 机 联 轴 器允 差 :径 向 0.5 轴 向 3电 机 与 大 齿 轮 轴 风 机 与 小 齿 轮 轴 刘 军 峰机修车间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