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面管教之班会一:概念因为学生的人数比老师多,而且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能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当他们被允许和鼓励发表见解时,他们会有很多杰出的想法。最终,许多管教问题就被消除了,因为,当他们被倾听并被认真对待时,而且他们的想法被认可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感觉受到了鼓励。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还获得了主人翁感,会受到激励去遵守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或解决方案。老师们发现,当孩子们参与了决定的制定时,就会非常愿意合作,即使最后的解决方案是老师以前提出过很多次而毫无效果的。让孩子们参与班会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老师们常常惊讶于孩子们在班会上学到的学业知识和社会能力。由于孩子们频繁地参与解决那些与他们自己相关的问题,
2、他们就学会了正确的表达、开阔的思路、倾听的技巧、记忆的技巧、客观思考的技巧以及自己的选择造成的逻辑后果。他们解决一些与健康和安全相关的问题。他们学习并实践如何解决冲突包括当时的处理方法以及预防的手段。解决冲突的更大价值在于,它包括了每一个学生,而不只是选出来的几个学生。他们还获得了对于学习的价值和方法的鉴别能力。在一次班会上,作弊被列入了议程。孩子们讨论了不该作弊的所有理由(包括“你会学不到真本事” ),而以前老师用这些理由对他们进行说教时,似乎总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二:成功之路成功班会的态度和指导原则在班会上要避免的一些态度和行为:1不要把班会当作说教的另一个平台。最关键的是,老师们
3、要尽可能客观,并且不要评判。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可以提出看法。你仍然可以把你的问题放入议程,并表达你的观点。2不要把班会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们的手段。孩子们会一眼看穿,而且就不会合作了。3.小学里,班会应该每天开一次(或至少每周三次) 。中学可以适当延迟。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1围成一个圆圈2练习致谢和感激3设立一个议程4培养沟通技巧5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6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7分辨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个理由8专注于非惩罚性的解决方案班会的目的1向别人致谢2相互帮助3解决问题4筹划班级活动把相互尊重的含义教给学生们的一个方法,是与他们讨论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几个人同时说话是不尊重的?(我们无
4、法听清每一个人在说什么。应该说话的那个人会觉得别人不在意他说的话,等等。 )2为什么打断别人的话是不尊重?(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并且无法从中学到东西。 )3为什么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听?(这样才能做到互相学习、表现出互相尊重,而且我们都愿意别人能够听我们说。 )班会指南1:使用议程2:使用冷静期-要向学生们解释,为什么人在生气的时候不能解决问题。他们很喜欢听你用第 7 章的“爬形动物脑 ”来做比喻(当人生气的时候,他们会失去理性,而且不愿意听别人的观点)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你可以通过问为什么当我们生气时很难解决问题,来激发起他们的讨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要向他们解释,在解决议程上的问题之前
5、等待几小时或者一两天的目的,是给人提供一个冷静和平静下来的机会,这样才能以尊重的态度解决问题。班会的组织1:首先等所有人都准备好2:从致谢开始提高注意力3:从第一到最后一个问题,把发言棒传递两圈,以便有新的好的意见时可以被提出。4:宣读所有的建议5:问做出选择的学生,何时开始执行自己选定的建议老师的态度和技巧1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2做出榜样3问启发式问题(“苏格拉底法 ”)4要为一些问题承担起责任5要客观,不要评判6寻找每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7要互相帮助,要解决问题过程:1学生围坐成一圈,老师和学生同高度地坐在圈中。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坐在地板上,老师也坐在地板上;如果学生坐在椅子上,老师
6、也坐在椅子上。这和老师平常站着上课不同。 )2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学生来主持班会,越早越好。3主持班会的学生通过让大家传递发言棒(或用于此目的的其他物品)开始致谢,每个同学都可以致谢、或要求别人致谢,也可以直接把发言棒传下去。4受到感谢的同学要说声“ 谢谢你” 。5老师或主持的学生负责议题,宣读下一条需要讨论的内容。6议程宣读过后,写这条议程的学生可以做以下三个选择:1 )诉说他的感受给大家听;2)讨论问题,但不做定论;3 )请求大家帮助解决问题。7如果上述学生要求的是第 2)和第 3)个选择,就让发言棒再次绕场传递,请大家讨论,或用头脑风暴法提建议。8老师不要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评论(除非你是
7、为了提醒学生应该给别人提建议你可能需要说:“你怎么把它变成一种建议?” )当发言棒传到老师手里时,老师也可以进行评论或提出建议但仅限此时。9每条建议都由老师写在议程本上或者活页夹上。如果可能,让学生来写。10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言棒传递两圈,让那些听了别人的发言后又有了新的想法的孩子有机会再提建议(第二圈花的时间会比第一圈少很多) 。11把问题写入议程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建议。如果另一名同学牵涉其中,他也可以选一条建议。如果俩人所选的建议相冲突,让他们私下里讨论决定怎么做会对双方都有帮助。当讨论的问题涉及全班同学时,可以投票表决。班级会议失败的六个原因1没有围成圆圈。2没有定期召开班级会议(小学生需要每星期三到五次) 。3老师的审查(把学生的担心看作是搬弄是非) 。4没有给学生时间学习非惩罚式解决问题的技能。5老师小瞧(贬低)学生,而不是信任学生的能力。6没有绕场传递发言棒给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