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3).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27179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陈情表 教案(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陈 情 表教案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兼备、诚款感人;缘情挥洒、流畅自然。在设计时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于难以理解的段落,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新知。同时,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口语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

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说明:从历史的角度介绍李密的写作背景,解析课文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熟读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 ,孝则陈情 ”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用 DVD 播放三国演义中第 64 集)李密,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扬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晋武帝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

3、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婉言辞谢。 (板书标题)二、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题:(1)是谁陈情?(2)向谁陈情?(3)陈什么情? 明确:李密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三、运用多媒体显示文章背景,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背景链接景耀六年(263)冬,魏灭蜀。魏征西将军邓艾慕李密之才,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聘请,在原籍立旌授徒讲学。公元 265 年,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西晋。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臣倾心相

4、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蜀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且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而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推重孝道,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用孝来维持天下安定,因此李密屡被征召。泰台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时李密祖母已 96 岁,年老多病。并且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以威逼魏帝“禅让”的方式篡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不能不有所顾虑。在这种情况下,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就诏的原因。这就是千古名篇陈情表。四、学生有感

5、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五、学生翻译课文,研读探究课文文言知识点1、学生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给同学们解读和翻译课文。第 1 组:第一段 第 2 组:第二段 第 3 组:第三段 第 4 组:第四段 2、师生共同探讨,补充练习完成知识点学习。 (出示投影)(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险衅() 闵凶() 门衰祚薄()期功() 强近之亲() 应门()茕茕孑立( ) 床蓐() 猥以微贱( )陨首() 逋慢() 优渥()拔擢() 盘桓() 矜育()(2)掌握下列词语、句子的用法和意义。臣以险衅:因。舅夺母志:强行改变。躬亲:亲自去做。至于:直到。终鲜:终究没有。臣侍汤药:侍,侍奉,服侍;汤药,名词作动

6、词,吃汤药。上报奉诏:上报,即报上,报答皇上;奉,恭敬地接受。奔驰:奔赴上任。臣之进退: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进,就职;退,辞职养亲。不矜名节:注重。至微至陋:微,身份卑微;陋,见识浅陋。更相为命:活命,生活。是以:因此。庶:庶几,或许。谨拜表以闻:谨,恭谨地;以,而,来,状中连词;闻,使皇上知道。不胜:禁不住。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成语: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通假字闵悯 蓐褥 零丁伶仃词类活用:夙遭闵凶 :名,忧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动,作孝廉,为孝廉 臣之进退: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举臣秀才:动,作秀才,为秀

7、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动,远离 猥以微贱: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则刘病日笃:状,一天天地 判断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 修辞方式:比喻,对偶, 婉曲(“舅夺母志”讳母亲改嫁) 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六、学生练习背诵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设计说明: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标要求,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更充分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一、激情导入一篇文章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

8、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有人说,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研习课文。 二、分组讨论、细致探究每小组指定两名学生,一人组织讨论,一人负责记录,并选取代表向学生们汇报学习成果,展示才艺。第一小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划出文章写作脉络。第二小组:

9、深入体会作者通过“陈情”来达到为祖母尽孝的目的。讨论:第三小组:作者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打动晋武帝的心?第四小组:表达一下对中华传统美德“孝”的看法。三、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教师作巡回指导第三课时(第三课时设计说明:在尊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才艺加以展示,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一、学生集体讨论成果汇报,群策群力(一)第一组集体讨论成果汇报:融情于事,情辞恳切学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在尽孝)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想尽孝)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

10、臣之不矜名节;(当尽孝)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乞尽孝)(二)第二组集体讨论成果汇报:形象生动,自然精粹这篇文章是在晋武帝要其做官,李密辞而不就的情况下写的。 “忠”“孝”是封建政权赖以巩固和延续的最高伦理准则,作者在忠君、孝亲二者之间暂不能兼顾的矛盾中上表请求“矜愍”,因此,他为了达到目的,在“ 孝”字上大作文章,从封建的道德观念出发,同时又以巧妙的抒情方式情辞恳切,娓娓道来,字字发自肺腑来打动晋武帝,也赢得了后世人们的赞誉。在写作文章时,作者有三种交错出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

11、。但写作此文时,作者压抑了前两种感情,而对后一种感情大肆渲染,并造成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情境。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

12、臣”、 “拜臣”、 “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

13、,死当结草。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引导: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

14、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很多,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小结: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三)第三组集体讨论成

15、果汇报:寻求共识,措辞得当作者当时的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辞不就职,终养祖母吧,又怕新朝疑忌,招致杀身之祸。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巧妙的说话技巧派上了用场。首先,作者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以确实存在的供养祖母为理由,向晋武帝陈情。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妙。再次,作者思维缜密,顺序合理、考虑周全。最后,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尽孝后尽忠。第一段作者陈述少小时父死母嫁、无兄无弟的孤苦无依的不幸以及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卧病在床的情况。写得凄切哀婉,使晋武帝“ 切峻” 同情。第二段作者写新朝对自己的礼遇、自己的感恩之情以及进退两难的狼狈。尤其是开头

16、作者说“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承认新朝的合法性,让阴谋立朝的晋武帝怕李密反对新朝的疑忌顿消。 第三段作者借新朝“以孝治天下”之政策,为自己“ 辞不就职” 寻找借口,同时不惜卑身自污,说自己“少仕伪朝”,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至此,晋武帝所有猜忌都被打消。最后一段还指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的事实,表明先尽孝后尽忠的观点。这样武帝完全被说服,还“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四)第四组集体讨论成果汇报:社会和谐、孝道先行(1) 孝”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封建社会里,“尽孝”成为考察人们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成了每个家庭成员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孝”也是封建社会里维系人与人之

17、间关系的伦理观念之一。不过,就“孝”字最原始的意义,即狭义与协调家庭之间人与人的关系时,长幼有序、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尤其是对老年人担负起赡养义务等等,还是有合理的因素的。如果我们把李密对祖母的孝敬同当前社会风气中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作一比较,问题就能看的更加清楚。在报刊的道德法庭栏里,不时可以看到对老年父母不敬、虐待,甚至遗弃的事件。在谈恋爱时,有的青年把“家中无老人”看成了仅次于拥有房子那样的优越条件。相对于这些现象,陈情表中的李密对抚养过自己的祖母竭尽孝顺之心,负起赡养服侍责任这一点,是完全值得肯定的。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倡崇尚新时期的高尚道

18、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当然根本不须再去依靠落后的封建伦理观念。但是,任何一种思想和伦理观念都有它一定历史继承性。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必然要继承本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的合理部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崇尚的正直、诚实、勤劳、敬老、爱幼等美德,至今还是人们所崇尚的道德风尚;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不能虐待或遗弃等等,就说明了这一点。总之,我们要对陈情表的思想性作具体分析。对与李密尽孝、关心、赡养老祖母的行为,完全可以肯定;而它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封建君主的感激涕零和再三表示尽忠报恩的思想却是时代使然。(2)学生自编小剧,角色安排有“年迈的母亲”、“功成名就的逆子”、“社区管理

19、人员”、“逆子的同学”,在内容安排上符合现代人的心理,年轻人成名之后忘记了根本,虐待自己的亲人,在他人的教育下终于悔过自新,用心孝顺自己的父母。二、教学小结、课外延伸文章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李密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言辞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学习本文,我们既要学习作者融情于事、真切感人的“情” ,又要理解作者作为“ 亡国贱俘”对新朝国君陈情时的谨慎、得体、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要读懂李密的“孝”情,又要领悟其中的感激之“情” 。 在宋书孝义传中介绍了何子平的孝义,和本文李密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理解。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l 一 6 题

20、。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惟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

21、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宋书孝义传)注:白粲:白米。 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1下列两句中加线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扬州辟从事史。竭身运力,以给供养。A设立 p 给以 gi B设立 p 使丰足 jC征召 b 使丰足 j D征召 b 给以 gi2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卖出” B都是“买入” C买入、卖出 D卖出、买入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第一组: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希禄本在

22、养亲,不在为己第二组:每有赠鲜肴者,则不肯受 每至哭踊,顿绝方苏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不同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也相同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相同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也不同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何心独飨白粲。 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 县禄惟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A B C D5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23、。B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惟以养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 D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6将文中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2)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3)扶侍私庭;顿绝方苏答案 1C 2D 3C 4C 5D 6(1)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2)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3)在家奉养母亲;困顿晕倒许久方

24、才苏醒。教学反思陈情表是一篇优秀的讲孝道的文章,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教师主要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开头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课文“孝”中来,听录音、背

25、景介绍、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等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孝” ,小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孝”的重要意义。最后落实到文本来看“孝” 字,联系现实谈“孝 ”字,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再现“孝”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意义,更发人深思。最后,用宋书孝义传介绍何子平的孝义故事, 使文章的“孝”得以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语文的学习增加能动力。在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完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从而形成对“孝”的认识的共识,达成学习资源的共享、师生的共进、学生的共创。教师由教学中的主导者转为“平等的探讨者”,为学生学习创造了崭新的条件,营造情景,使“教法与学法”真正相沟通,力图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为语文教学改革献点计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