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鲁人版必修一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025786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鲁人版必修一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版必修一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版必修一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版必修一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鲁人版必修一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能力目标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德育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2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重点难点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2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理解生字、新词、难句,了解主要内容。2通过讲读,理清本文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主动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4通

2、过写练,学习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手法。教学过程(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B. 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C. 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

3、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一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 ,思考: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2.“为了”什么?说明什么?3.为什么要“忘却”?4.为什么要“记念”?明确: A.“为了忘却” 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B. “忘却”是为了摆脱悲哀,奋然前行;C.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二、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同时解决下列问题:1 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2 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3 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4 思考两个问题: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b作者

4、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检查评改1 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不屑 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隐约其辞 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仓皇失措 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迁怒 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永诀 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措词 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禁锢 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锢。被难 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延口残喘 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2 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

5、同时被捕。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3 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4 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例:(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有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2)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

6、,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旧道德:旧有的,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美好道德新道德: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损己利人: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是柔石品格的本质。这一段议论性文字是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和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禅。原来如此!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感情?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解析: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

7、,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这几位遇难的青年不但是作者的朋友,更是无产阶级战士,他们的殉难与民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于是,作者由失去朋友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因为我们民族的损失而加重了。文中两次写

8、到这句话,前后构成反复,加强了歌颂烈士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感情。(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 “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 “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 “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血的

9、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 “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三、布置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和课文第五部分。第二课时一、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二、 课文分析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特点。明确:正直诚实、勤奋坦诚、坚强乐观。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1)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找学生复述)(2) 作者为什么要

10、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 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3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4 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讨论:(1)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5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讨论: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明确:

11、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三、布置作业1 填空。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 ,白莽又名 ,冯铿又名 ,李伟森又名 和胡也频。“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 年起的三十年。“夜”象征 , “路”象征 ;“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2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

12、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 ,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B 也可用“悲哀” ,但名家已用了 “悲愤” ,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C 只能用“悲愤” ,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将悲哀摆脱” ,这里不用“悲愤” ,原因是( ). 既摆脱了“悲哀” ,又摆脱了“悲愤” ,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 ,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13、“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b.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c. 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3.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本文是一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14、 )“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 “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 “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第三课时一、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 ,有表情朗读第五部分。二、提问讨论:1. 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2.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3. 除了写作上的技巧外,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如此感人?三、总结讲解:本文用杂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抒情,调动了多种表达手法,因而成为一篇情文并茂的记实性散文。它之所以感人至深,原因有(结合课文适当举例。 ):1. 有感而发。作者压在心中的悲愤已整整两年了,写出来气贯长虹。2. 详略得当,主次勾连,浑然一体。3. 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内容深刻细致。4. 语言朴实,深刻、含蓄,抒情激越,议论精当。四、作文训练题目:对这件事应该引起重视要求:(1)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介绍班内或校内一件小事;(2)必须写你亲眼见或耳闻的事,不可胡编乱造;(3)500 字左右,课内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