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主备人:王竞红第一节 线段、射线和直线【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2 (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 。线段有 端点。(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射线有 端点。(3)
2、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直线 端点。3线段 射线和直线的比较概念 图形 表示方法 向几个方向延伸 端点数 可否度量线段射线直线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即直线 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 点。5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即 确定一条直线。二、教材精读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 A 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解:(2)经过两个已知点 A、B 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解:(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解:归纳:经过两点有且 (“有”表示“存在性” , “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 A、 B、C 是直线 m 上的三点,请
3、回答 BCm(1)射线 AB 与射线 AC 是同一条射线吗?(2)射线 BA 与射线 BC 是同一条射线吗?(3)射线 AB 与射线 BA 是同一条射线吗?(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解:三、教材拓展7.已知平面内有 A,B,C,D 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 A,B,C,D 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第 2 页实践练习:如图,图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在直线 BE 上共有 3+2+1= (条) ,而以 A 点为端点的线段有
4、条,所以图中共有 条线段解:模块二 合作探究8.如图,如果直线 l 上一次有 3 个点 A,B,C,那么(1)在直线 l 上共有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2)在直线 l 上增加一个点,共增加了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3)若在直线 l 上增加到 n 个点,则共有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4)若在直线 l 上增加了 n 个点,则共有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分析:两条射线为同一射线需要两个条件:端点相同;延伸方向相同。由特殊到一般知,若直线上有 n 个点,则可以确定 1+2+3+(n-1 )=n(n-1)/2 条线段解:(1)以 A、B、C 为端点的射线各有 条,因而共有射线_条,线段有_共线段
5、3 条。(2)增加一个点增加_条射线,增加_条线段。(3)由(1) 、 (2)总结归纳可得:共有_条射线,线段的总条数是_。(4)增加了 n 个点,即直线上共有(n+3)个点,则有_条射线,_条线段。实践练习:如果直线上有 4 个点,5 个点,图中分别又有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解:模块三 形成提升1线段有_个端点,射线有_个端点,直线_端点2在直线 L 上取三点 A、B、C,共可得_条射线,_条线段.3.(1) 可表示为线段 (或) 或者线段_(2) 可表示为射线 (3) 可表示为直线 或 或者直线 4图中给出的直线、射线、线段,根据各自的性质,能相交的是( )CA DB5小明从某地乘车到成
6、都,发现这条火车路线上共有 7 个站,且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都不相同,请你帮他解决下列问题。(1)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2)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模块四 小结评价一、课本知识:1线段有两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_个端点。射线有三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_个端点,三是向_无限延伸。直线有三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_个端点,三是向_无限延伸。 2经过两点_一条直线(有表示_,只有体现_)二、本课典型: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画直线,由于这三个点的位置不确定,所以需要分类讨论。aA BO E l BAEDCBAA B C第 3 页第二节 比较线段的长短【学习目标】1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线段中点的概念及
7、表示方法。2学会线段中点的简单应用。3借助具体情境,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并学会简单应用。4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难点:线段中点的应用 。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 。线段有 个端点。2.(1) 可表示为线段 _ (或) _或者线段_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2 节比较线段的长短 ,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二、教材精读4、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_最短。简单地说:两点之间,_最短。5、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1)观察法;
8、(2)叠合法:将线段 AB 和线段 CD 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点 A、C 重合,点 B、D 在同侧,若点 B 与点D 重合,则得到线段 AB ,可记做 (几何语言)若点 B 落在 CD 内,则得到线段 AB ,可记做: 若点 B 落在 CD 外,则得到线段 AB ,可记做: (3)度量法:用 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6、线段的中点线段的中点是指在 上且把线段分成 两条线段的点。线段的中点只有 个。文字语言: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_的两条线段 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用几何语言表示: 点 是线段 的中点A)2(21BAB或实践练习:若点 A、B、C 三点在同
9、一直线上,线段 AB=5cm,BC=4cm ,则 A、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提示:C 点的具体位置不知道,有可能在 AB 之前,有可能在 AB 之外)解:归纳: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_,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距离是长度,为非负数。三、教材拓展7、已知线段 ,直线 上有一点 C,且 ,D 是 AC 的中点,求 CD 的长?cmAB20ABcmB6分析:点 A,B,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 C 有两种可能:(1)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2 )点 C 在线段 AB 上解:(1)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 (2)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时,D 是 A
10、C 的中点 _ACaA B第 4 页CA DB CMA DB , , cmAB20cC6AC=_CD=_实践练习:如图所示: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带你 C、 D 把线段 AB 三等分。已知线段 CP=2cm,求线段 AB 的长解:模块二 合作探究如图,C,D 是线段 AB 上两点,已知 AC:CD:DB=1:2:3,M、N 分别为 AC、DB 的中点,且 ,求线cmAB18段 MN 的长。 分析:遇到比例就设 ,根据 ,可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 、 、 ,在根据线段的中点的x3:21:DBCAx23概念,表示出线段 、 、 的长,进而计算出线段 的长。MNM实践练习:如图所示:(1)点
11、C 是线段 AB 上的一点, M、N 分别是线段 AC、CB 的中点。已知 AC=4,CB=6 ,求 MN 的长;(2)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任意一点, M、N 分别是线段 AC、CB 的中点。AB=10,求 MN 的长;(3)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任意一点, M、N 分别是线段 AC、CB 的中点。AB=a,求 MN 的长;解:模块三 形成提升1、如图,直线上四点 A、B、C、D,看图填空: _ ; _; _ACD2、在直线 上,有 , ,求 的长.cm5c3当 在线段 上时, _.(2)当 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 _.A3、如图, , 是 上一点,且 , 是 的中点, 是 的中点,
12、求线段 的长.20mC12EBDEECA D B模块四 小结评价1、本课知识:1、我们把两点之前的_,叫做这两点之前的距 离。2、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AM 和 _,点_叫做线段 AB 的_。3、比较线段长度的方法有三种是_、_、_。 2、本课典型:两点之前线段最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第三节 角 【学习目标】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2.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及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第 5 页换算。【学习重难点】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难点:正确使用角的表示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
13、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射线有 端点。2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3 节角 ,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2、教材精读3.角的概念(1)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_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_是这个角的顶点。(2)角的(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_旋转而成的图形。(3)一条射线绕着它的_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_时,所成的角叫做_;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_时,所成的角叫做_4、角的表示方法:角用符号:“_”表示,读作“角” ,通常的表示方法有:(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_,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只用_表示角。如图
14、4-3-1 的角可以表示为_(2)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方法(如 、) ,这种方法表示角式要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并标注_如图 4-3-2 中的角分别可表示为_、_、_等。(3)用一个数字表示角方法( 、 、 , )这种方法表示角式要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并标注123_。实践练习: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图中的每个角:解: (1) (2)归纳:角的表示方法有三种:(1)用三个_英文字母表示;(2)用_大写英文字母表示;(3)用_或小写_字母表示; 3、教才拓展5.例 计算: (1) 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 65.1(2) 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0271BCOABAC图 4-3-1图 4-3
15、-2DC BABCA第 6 页(3) 2475347分析:(1)根据 进行换算061,(2)根据 进行换算)()((3)角度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其运算顺序仍是先乘除后加减,计算的方法是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之间分别进行计算,注意运算中的进位、错位、退位规则。归纳;角的度量(1)角的度量单位有_ _ _(2)角的单位的换算: 1 度=60 分 1 分=60 秒 1 秒= _分 1 秒=_度实践练习:(1)化 为度分秒的形式 (2)化 为度的形式2.43 638175(3) (4)5697 9模块二 合作探究6、 (1)当 1 点 20 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当 2 点 15 分时
16、,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是多少度?(2)从 1 点 15 分到 1 点 35 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各转过了多大角度?(3)时针的分针从 4 点整的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多少度时才能与时针重合?分析:在钟表盘上,分针每分钟转 ,时针每分钟转 ;分针每小时转 ,时针每小时转 ,以此计算所求的角度。65.036030解:(1)_、_(2)从 1 点 15 分到 1 点 35 分,时钟的分针共走了 20 分钟,转过的角度为_,时针转过的角度是_。(3)设经过 分钟分针可与时针重合(即追上时针) ,4 点时二者夹角是 120 度(即相距 120 度) ,则列方x程:_,解得 =_。x分针按顺时针转过
17、的度数为 =_度时,才能与时针重合。6实践练习:时钟的分针,1 分钟转了_度的角,1 小时转了_度的角;5 点钟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_.模块三 形成提高1.(1)钟表上 8 点 15 分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 是 多少度?(2)3 点 40 分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又是多少度?2.102024=_,47.43=_.3.计算: (1)180-4642 (2)2836+7224(3)50243; (4)4928524.模块四 小结评价1、课本知识:1、角是由两条具有_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断点是这个角的_,这两条射线叫做角_。构成角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角的_,二是角的_。2、角的表示方法
18、:(1)用三个_字母表示, (2)用_大写字母表示, (3)用_或小写_字母表示。3、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1)对中;(2)重合;(3)读数第 7 页二、本课典例:角的表示和角度的计算。第四节 角的比较【学习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并能借助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3、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会进行角的运算.【学习重点难点】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角的计算.【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_、_、_2. 角的分类(1)_:大于 0 度小于 90 度的角;(2)_:等于 90
19、 度的角;(3)_:大于 90 度而小于 180 度的角;(4)平角:_;(5)周角:_;3.阅读教材第 4 节角的比较二、教材精读4. 角的大小比较(1)_:把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边得同旁,则可比较大小。如图: 与 ,重合顶点 O、E 和边 、 、 、 落在重合边同旁,AOBCEDACOBED符号语言: 内 部 ,落 在AB(2)_:量出两角的度数,按度数比较角的大小。5. 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_,把这个角分成两个_的角,这条_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符号语言: AOBC平 分( _或AOB =2 ;2AB或AOC= ,BOC = _ )121实践练习:如下图所
20、示,求解下列问题:(1)比较AOB,AOC,AOD,AOE 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2)写出 , , , 中某些角之间的两个等量关系。AOBCAOE分析:因为这 4 个角有共同的顶点 O 和边 OA,所以运用叠合法比较大小很简便;小于直角的角是_,角的两边夹角为 90的角是_,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是_。解:第 8 页DCBOA实践练习:O 是直线 上一点, , 平分 求 的度数?AB53OCDB解:三、教材拓展6、如图:AC 为一条直线,O 是 AC 上一点,AOB= ,OE 、OF 分别平分AOB 和BOC。o120(1)求EOF 的大小;实践练习:上体中当 OB 绕
21、点 O 向 OA 或 OC 旋转时(但不与 OA、OC 重合) ,OE、OF 仍为AOB 和BOC 的平分线,问:EOF 的大小是否改变?并说明理由。模块二 合作探究7、如图 1,已知 , 内部的任意一条射线, 试70ABABC是 ,AOCEBOD平 分平 分求 的度数。DOE分析: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解:归纳:相邻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的夹角始终未两个角的和的一半,而与 的大小无关。BOCA,实践练习:模块三 形成提升1.若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1)AOC=_; (2)AOC= _;(3)AOB=2_.122. 平角 =_直角, 周角 =_平角=_直角,135角=_平角.12143.
22、如图:AOC= BOD=90(1)AOB=62,求COD 的度数;(2)若DOC2COB,求AOD 的度数。模块四 小结评价一、本课知识:1、角的比较:(1)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再进行比较;(2)将两个角的_及_重合,另一条边放在重合边的_ 就可以比较大小。2、角的分类,小于平角的角按大小分成三类:当一个角等于平角的一半时叫_;大于零度角小于直角的角叫_;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叫_。3、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_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_。O图 1EDCBA第 9 页AD EB C第五节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多边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
23、边形等都是多边形。 2掌握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对角线、正六边形的概念。3从运动的角度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4把圆分成扇形,能理解每个扇形的面积和整个圆的面积的关系,并会求出扇形的圆心角。【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等的概念。难点:多边形、圆的有关概念。【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线段有_个端点,可以用_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与字母的顺序无关,也可以用_个小写字母来表示。2.角是由两条具有_组成的,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_,两条_是角的两条边。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5 节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并完成随堂
24、练习和习题二、教材精读5三角形的定义:由_的三条线段_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用符号“_” 来表示。实践练习:观察图形:图中共有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_ _,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ABC的三边分别是_ _ _,ADE的三个内角分别是_ _.6多边形的定义:由若干条_线段首尾顺相连组成的_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都是多边形。7圆、圆弧、扇形、圆满心角的概念: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_。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_,简称_。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_。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8正多边形的定义:各边_,各_也
25、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实践练习:如图1,图中一共有_个三角形,分别是_在ABE中, A的对边是_,在ABC中, A的对边是_,在BEC中,BC的对角是_,在ABC中,BC的对角是_,以AB为边的三角形一共有_个。分析:此题主要是考察有关三角形的概念,解题时要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寻找,做到不重不漏。EAB CDFC ABED图1 图2 三、教材拓展如图2(1)图中一共有_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_;第 10 页(2)以AB为边的三角形共有_个,它们分别是_;(3)以 A为内角的三角形有_个,它们分别是_;(4)CFD的3条边分别是_,3个角分别是_,(5) BEF 是 _的内角模块二 合作探究(1)一
26、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2)一个四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_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为_;(3)一个五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_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为_;(4)一个 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他各顶点,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_个三角形,所以一个边形的内角和为_。归纳: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不相邻的两个顶点,可以把n边形分割成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为_.模块三 形成提升1、平面内有 5 个点,每两个点都用直线连接起来,则最多可得 条直线,最少可得 条直线。2、从一个八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
27、把八边形分割成_三角形。3、如图,如果 OA,OB,OC 是 圆的三条半径,那么图中有 个扇形4、从多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到 2003 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2001 B、2005 C、2004 D、20065、 已知圆上有 5 个点,这 5 个点把这个圆周共分成_条不同的弧.模块四 小结评价1、课本知识1、 多边形是由若干条_ 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_平面图形。2、连接_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变形的对角线,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_条对角线,n 边形一共有_条对角线。回顾与思考【学习目标】进一步了解线段与角的度量、表示、比较,并能用数学符号表
28、示角、线段。【学习重难点】重点:线段、角的有关概念、性质、图形表示难点:刚开始学习几何知识,对几何知识的概念不理解,对几何图形的识别不熟悉,对几何语言的运用不习惯【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模块一 知识回顾一、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 射线和直线的比较概念 图形 表示方法 向几个方向延伸 端点数 可否度量线段第 11 页射线直线2、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3、线段(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3)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叠合法和度量法(4)线段的中点线段的中点是指在 上且把线段分成 两条线段的点。线段的中点只
29、有 个。1)文字语言: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_的两条线段 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2)用几何语言表示: 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AM=BM= AB (或 AB=2AM=2BM)12例如:如图所示,点 M、N 分别是线段 AB、BC 的中点A NM CB若 AB=4cm,BC=3cm,则 MN= 。若 AB=4cm,NC=2cm,则 AC= 。若 AB=4cm,BN=1cm,则 AN= 。若 MN=6cm,则 AB= 。二、角1、角的概念(1)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_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_是这个角的顶点。(2)角的(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
30、_旋转而成的图形。(3)一条射线绕着它的_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_时,所成的角叫做_;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_时,所成的角叫做_2、角的表示方法:角用符号:“_”表示,读作“角” ,通常的表示方法有:(1)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_,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可以只用_表示角。如图 4-3-1 的角可以表示为_(2)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方法(如 、) ,这种方法表示角式要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并标注_如图 4-3-2 中的角分别可表示为_、_、_等。(3)用一个数字表示角方法(1、2、3) ,这种方法表示角式要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并标注_。3、角的度量(1)角的度量单位有_ _ _(2)角的度量但却诶的换算: 1 度=60 分 1 分=60 秒 1 秒= _分 1 秒=_度4、角平分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AOC=BOC= AOB模块二 合作探究1.如图,B 为线段 AC 上的一点,AB=4cm,BC=3cm,M,N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求 MN 的长。BACD 图 4-3-2BAC图 4-3-1第 12 页2.如图,已知 AOC 是一条直线,OD 是AOB 的平分线,OE 是BOC 的平分线,求EOD 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