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4,自主复习,专家史论,陈旭麓:近代列强侵华的影响,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阶段六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 课时1 18401894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03,02,对接高考,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特点,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及评价等,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自主学习,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读系列图片,简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的发展差异。,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
2、战争,1.读系列图片,简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的发展差异。,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读系列图片,简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的发展差异。,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读系列图片,简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的发展差异。,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
3、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读系列图片,简述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的发展差异。,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资本主义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统治地位,财政困难,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殖民扩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八股取士,愚昧无知,近代科技发展,2.据上表格,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开拓 和 ,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2)主要原因: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实行 政策。,海外市场,掠夺原料,闭关锁国,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3.右
4、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判断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 (1)由此兴起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 (2)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4.在南京条约中直接体现了英国侵华目的的是哪些条款?,5.根据最惠国待遇,美国和法国在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获得了哪些侵华特权?,答案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答案 通商口岸经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居住及租地权等。,虎门销烟,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6. 史料“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材料显示英国人取得 特权,其侵略本质是什么?,7.史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
5、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答案 (1)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洋务运动兴起,拉开中国工业近代化序幕。(3)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协定关税,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8. 史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6、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问题史料反映鸦片战争怎样地位,其站在什么角度认识的?,9.近代外交家薛福成曾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列强获得这两项特权是依据( ) A南京条约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鸦片战争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A,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1.结合所学,完成表格,10. (2012北京文综,改编)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7、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请写一句话对此进行补充。,答案 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北京,传教,天津,九龙司,允许外国公使进京,自主复习,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14. 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 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 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 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12. 判断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相同的,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答案 反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
8、清政府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也随之受到冲击,从而促进了外交近代化。,13.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问题材料中的规定表明了什么问题?,D,自主复习,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1. 马克思:“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判断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激化。( ),2.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185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 /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东征、西征)军事全盛(1856) 重建领导核心/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3.史料“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
9、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问材料体现了 思想?其思想实质是什么?,答案 推翻封建剥削制度,点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鸦片战争使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了中国社会原有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定都天京,天京变乱,1864,平等、平均,自主复习,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4.“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袱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问材料反映的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反映的实质是什么?,5.右图为忠王李为颁发的田凭,该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6.“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
10、太平天国实行 。,答案 说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承认耕者有其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具有革命性。,答案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农民阶级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绝对平均主义,7.(2012重庆文综,改编)太平军某将领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材料反映的信息有 判断 列强曾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自主复习,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8.“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列强
11、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9.下列太平天国运动描述,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重茧者,或一见即杀,B,英国人戈登的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自主复习,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10.史料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问洪仁玕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实际上是 。,洋
12、人助妖,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2.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 A.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任务 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D,C,对接高考,(2016江苏单科,6)天朝田亩制度颁布,(2014课标全国,29)清政府向近代外交的转变,(2013课
13、标全国,40)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及启示,【例1】 (2013课标全国,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知识定位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特点,素养解读 从鸦片战争影响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C,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核心素养,【例2】 (2016江苏高考, 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
14、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 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 基督教平等思想 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 “中体西用”思想,知识定位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素养解读 从太平天国的影响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D,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核心素养,【例3】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
15、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知识定位 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演变,素养解读 从从洪秀全统治思想的转变角度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A,核心素养,对接高考,史料一 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朝贡体系来支配。朝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
16、犯。清廷坚持朝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例4】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对接高考,【例4】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学会用史 (1)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提示 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力强大对周边国家的优势;受儒家礼仪观念的影响。 区别:明清时期中国的朝贡外交体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体系,受到宗藩
17、关系的制约,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西方近代外交体制是平等主权国家为主体,受国际法的约束,有专设的外交机构。,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学会读史 史料一概述了明清朝贡体制基本概况以及与近代西方外交体制的不同。,对接高考,史料二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
18、时期,学会读史 史料二介绍了国际法及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学会用史 (2)根据史料二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提示 特点:成为执行和保障不平等条约的工具;具有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了西方的法律和契约精神。影响: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化。,【例4】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对接高考,【例5】太平天国运动对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史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
19、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学会读史 史料一概述太平天国运动中社会经济政策的特征。,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提示 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对接高考,史料二 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经济,使江南地区自耕农普遍增加。自耕农的增加,是活跃
20、商品经济的有利因素。而地主阶级经过革命的打击,不少人“视田业为畏途”,把部分资金投入工商业,成为民族资本的一个来源。由于太平天国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爱新觉罗氏的皇权不可能再建立起坚强的中央政府,从而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力。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学会读史 史料二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论证了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学会用史 (2)有人说:“没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就不可能在1911年取得最终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的巨大成就。”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观点的合理性。,提示 政治上,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减轻了封建阻力;经济上,打击封建地主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
21、阶级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例5】太平天国运动对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对接高考,材料 有老师在进行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较量”作为本课教学的价值立意,尝试引导学生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观点展开史学争鸣。,【例6】鸦片战争的影响,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读史用史 请以“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为视角,结合史实,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观点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对该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思维提示:围绕“传统与现代的较量”这一核心,运用所学知识,从一到两个角度
22、展开论述;一般分为三个角度:是、不是和两者结合。,对接高考,答题提示,示例一 赞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分)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英国打败了封建化的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经济、思想和外交上都出现了近代化的趋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城市化提供了客观条件;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兴起,推动中国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传统的“华夷秩序”被打破,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10分,若答出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编著的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化方案,亦可),对接高考,答题提示,示例二 鸦片战争并非
2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分)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以君主专制、小农经济、儒家纲常为特征的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国家。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没有产生;专制王朝固守传统制度,没有进行政治变革;传统的华夷秩序虽受冲击,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华夷观依旧;林则徐、魏源等新思潮倡导者仍然恪守封建纲常伦理;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才标志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10分),对接高考,答题提示,示例三 鸦片战争虽非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中国社会的传统性因素受到冲击、近代化因素在增长;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以君主专制、小农经济、儒家纲常为特征的闭关锁国的封建落后
24、国家。(4分)鸦片战争从多方面冲击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性,战后中国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长:中国社会的传统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提出,使中国人的传统心态受到挑战;通商口岸的开放、租界的设立、传教士来华,加速了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挑战;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虽未开始近代化,但传统因素的消解、近代化因素的成长,为后来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8分),对接高考,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25、。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例7】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史料关键“角度”信息,对接高考,【例7】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读史用史 试评论史料
26、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史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提示 观点一:太平天国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促进统治集团内部的调整和更替,客观上为洋务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太平天国肩负时代的使命,在反封建的同时还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在思想上提出了资政新篇,勾勒了中国近代化蓝图,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观点二: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主力、政策等方面来看,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历史潮流;运动长期集中在长江流域,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颁布的资政新篇虽
27、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文件,但并没有付诸实践。,专家史论,【命题素材】近代列强侵华的影响西方人在封建主义中国筑成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由此也打开了若干窗口,使中国人得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近代向西方追求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如容闳、洪仁玕、王韬、康有为等,正是首先从香港和租界里获得传统以外世界的第一个直观印象。由直观而生羡慕,由羡慕而生比较,由比较而生追求,而后才有改革的思潮和实践。香港和租界里的资本主义,曾给封建制度下的众生以观摩、诱发。与憎恶夷场的情感一样,这也是事实。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大创始人之一。生前还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代表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浮想录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专家史论,【解读观点】 作者认为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造成灾难,但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使中国人逐渐觉醒,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命题预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强侵华的主观侵略性与客观进步性。,提示 侵略性: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这是历史的沉沦。进步性: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激发了国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中国的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生活世俗化等缓慢起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