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4 页 祝福学案一、认识作者姓名鲁迅 字号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朝代现代 籍贯 浙江绍兴生平简介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先驱。他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1898 年 4 月,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 年公费赴日本留学,1912 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1918 年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此后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直至在上海病逝,享年 55 岁。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主要作品
2、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坟华盖集 ,另有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 ,译著等。作品风格他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形象,如阿 Q、闰土、祥林嫂、涓生、子君,以及孔乙己等。这是鲁迅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方法上的最主要的成就。他采用传统小说中以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揭示心理的方法,有时也有极简要而又极精彩的肖像描写,注重细节的真实性,语言活泼、生动。二、文本知识1.小说集呐喊的得名鲁迅的“呐喊”的含义是想要借由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 取名呐喊 ,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 “有时候
3、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 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令人耳目一新。2.背景资料祝福的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
4、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第 2 页 共 4 页 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3古文化常识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又叫初春。同样有孟冬,孟夏,孟秋。仲 zhn
5、g 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同样有仲夏(盛夏) ,仲秋,仲冬。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又叫暮春、晚春:暮春三月。晚秋:秋季的末期,暮秋、深秋。同样有暮冬、深冬。夏末。三、字词归纳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钝响( ) 寒暄( ) 朱拓( ) 间或( )悚然( ) 踌蹰( ) 不更事( ) 谬种( )淡然( ) 俨然( ) 雪褥( ) 瑟瑟有声( )尘芥堆( ) 形骸( ) 脸颊( ) 沸反盈天( )贺家墺( ) 荸荠( ) 絮絮( ) 呜咽( )驯熟( ) 桌帏( ) 讪讪( ) 咀嚼( )赏鉴( ) 渣滓( ) 瞥见( ) 拗不过( )蹙缩( ) 门槛(
6、 ) 窈陷( ) 惴惴不安( )歆享( ) 牲醴( ) 蹒跚( )2解释下列词语。俨然:讪讪:怔怔:怨府:沸反盈天:3文学常识填空。(1) 祝福选自 ,作者是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 17本。(2) “四书”指 , “五经”指 五部经典著作。 四、内容探究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小说祝福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 ,采用 的记叙顺序,结构严谨,情节完整。其中,序幕和 都是对祝福景象的描述,首尾呼应;主体部分先交代主人公 寂寞死去的凄惨结局,接着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祥林嫂 、 、再到鲁镇等不幸遭遇。(2)有人说祥林嫂是“没有春天的女人” ,这是因为她
7、所有的不幸遭遇都发生在春天:迎春之时, ; 丈夫死亡;孟春之时,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作者将其不幸统统安排在春天,以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自然之春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 ,以冬日里祝福的景象 祥林嫂的悲惨命运。5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第 3 页 共 4 页 叙述顺序 情节 内容 时间序幕 12:结局 333: 三个半月开端 3453: 两年发展 5465: 约两年高潮 66110: 五年尾声 111:6赏读原文,在括号里用原文填空。(1)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 的头发,即今已经 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 不堪,黄中 ,而
8、且 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 是一个乞丐了。(2)我因为常见些但愿 ,以为未毕 的事,却每每 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 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 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 (3)头上扎着 头绳, 裙, 夹袄, 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 ,但两颊却还是 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4)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 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她
9、 满足, 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 了。7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像描写,写出了祥林嫂的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参考答案1dn xun t jin sng chu ch gng mi dn yn r s ji hi ji fi yng o b q x y xn wi shn j je jin zhz pi ni c kn yo zhu xn xing shng l pn shn2俨然:形容庄重严肃。 讪讪:不好意思的样子。 怔怔:呆愣的样子。怨府: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3 (1)彷徨 鲁迅 呐喊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
10、2)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 4 (1)线索 倒叙 尾声 祥林嫂 初到鲁镇 被卖改嫁(2)一命归天 春日之时 被卖改嫁 对比 反衬5第 4 页 共 4 页 叙述顺序 情节 内容 时间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 三个半月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两年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约两年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五年倒 叙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6 (1)花白 全白瘦削 带黑 消尽 一轮 空的 已经 纯乎 (2)不如所料 竟如所料 恰如所料果然 竟 但 (3)白 乌 蓝 月白 青黄 红 (4)彻夜 然而 反 口角 白胖7第一次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第二次 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子,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第三次 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