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滚动小专题(三)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01 专题概述1物质的转化与推断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解题思路一般为类型 1 物质的转化1(2017甘肃)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D)AH 2OH 2 BMgMgOCNa 2CO3NaOH DKNO 3NaNO 32(2018潍坊)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及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D)选项
2、甲 乙 丙 丁A C CO CO2 CaCO3B Na2CO3 NaOH NaCl CuCl2C Ca(OH)2 CaCO3 CO2 H2CO3D H2SO4 H2 Fe Fe3O43.(2018武汉)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 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D)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C若丙是碳酸钠
3、,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 M4(2017邵阳)如图 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 A 为黑色单质,D 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C 的化学式是_CO 2_。(2)B 的一种用途是_作燃料(或冶炼金属)_。(3)A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2CuO 2CuCO 2_。= = = = =高 温 25(2018孝感)A、B、C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
4、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 A 为黑色固体,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 B 与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 C 的化学式为_CO 2_;BC 的反应类型_不一定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2)若 A、B、C 均为碱,且 C 为蓝色沉淀,写出 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Na 2CO3Ca(OH)2=CaCO32NaOH或 Na2CO3Ba(OH) 2=BaCO32NaOH _。(3)若 A、B、C 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 C为气态,则 B 的化学式为_H 2O_。类
5、型 2 物质的推断6(2017随州)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有如下关系:甲乙丙丁。(1)若甲、丙是单质,乙、丁是化合物,且甲、乙均为黑色粉末,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置换反应_,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_减少_(填“增加” “减少” “不变”或“无法确定”)。(2)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且丙是蓝色沉淀,则丁属于_盐_(填“酸” “碱” “盐”或“氧化物”),写出一个符合这一条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CuSO 42NaOH= =Cu(OH)2Na 2SO4_。7(2017西宁)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 A、C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 C 是一
6、种最常用的溶剂;D、I、J 均为无色气体,其中 I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 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 B 物质的作用是_催化作用_。(2)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O 2C 2CO_。= = = = =高 温 (3)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e 2O33CO 2Fe3CO 2_。= = = = =高 温 8(2018菏泽)AI 是初中化学接触到的物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B、F 为气体,B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F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H、I 为两种白色沉淀,I 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硝酸,请回答:(1)A 的化学式为_(NH 4)2CO3_;F
7、的一种用途为_灭火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H 4)2CO32NaOH Na2CO32H 2O2NH 3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为_Na 2CO3Ba(OH) 2=BaCO32NaOH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复分解反应_。类型 3 流程图问题9(2017黄石)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的处理问题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某垃圾处理厂对金属垃圾(主要成分是铁、铜、氧化铁、二氧化硅)处理及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3(1)、均为_过滤_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_引流_。(2)步骤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复分解反应_。(3)请写出步骤、所发生反
8、应的化学方程式:_Fe 2O33H 2SO4=Fe2(SO4)33H 2O_;_2Fe(OH) 3 Fe2O33H 2O_。= = = = = 10(2017长沙)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加热混合固体_。(2)步骤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_除去 Ca2 和 Ba2 _。(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不严谨,加入的过量的 K2CO3未除去,加热煮沸后并不能得到纯净的 KCl 溶液_。11(2018随州)有一包固体,可能由 Cu(NO3)2、K 2SO4、KCl、K 2CO3、KO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推论,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K2CO3,理由是_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无气泡产生_。(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Cu(NO 3)2、K 2SO4_。(3)步骤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Ba(NO 3)2K 2SO4=BaSO42KNO 3_。(4)步骤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Cu 2 、K 、H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