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伟人之音4.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 1 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肄业( ) 相勖( ) 訾詈( )指摘( ) 造诣( ) 砥砺( )商榷( ) 会晤( ) 沦丧( )敷衍( ) 贻误( ) 轻侮( )干禄( ) 当轴( )(2)给多音字注音干Error! 教Error!轴Error! 塞Error!2辨形组词Error! Error!Error! Error!3词语释义(1)肄业:_(2)干禄:_(3)弭谤:_(4)相勖:_(5)终南捷径:_(6)刮目相看:_(7)另眼相看:_(8)责无旁贷:_(9)开诚布公:_4近义词辨析(1)指摘指责二者都有批评责备之
2、意,但二者的词义轻重不同。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词义较轻。指责:指摘;责备。词义较重。例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阿克毛死刑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中国方面的判决显然是无可_。可英国外交部却 _说,中国在英国首相以及一批英国、欧洲官员的再三强调下,仍然没有考 虑到阿克毛的精神问题 ,“中国的做法会使中英两国进一步陷入外交纠纷” 。(2)商榷商量二者都有交换意见的意思。商榷:就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言,使用频率较低,一般不带宾语。商量: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带宾语。例句:中国能源网总裁韩晓平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前期国际油价回落时, 发改委并未同步下调;同时目前国内需求萎靡,加之目前下游
3、企业普遍 经营困难,在此 时段上调油价值得_。期望值是可以_的。如果能力不 够,但需求很迫切价值很大,那就换个方式减低期望来满足需求。就好像史玉柱 卖脑白金一样,可能期望是“面子”和“保健”两个,但他搞不出来真正的保健品,那就用褪黑素加自来水,只满足“面子” ,一样可以搞定问题,赚到钱。(3)会晤会见二者都有见面的意思。会晤:词义范围较小,就较庄重的场合,具有较高地位和一定身份的人而言。会见:词义范围大,既适合一般场合,也适合庄重场合。例句:1822 年,南美洲民族解放斗争 进入关键时期。 这一年,玻利瓦尔率军队解放了基多省( 今厄瓜多尔),秘鲁“护 国主”圣马丁前来瓜亚基尔与他 _。7 月
4、26 日,两人就独立战争和未来美洲政治问题举行秘密会谈。他 们两人的会 谈是在极端秘密的状况下举行的,没有任何人参加,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7 月 27 日,圣马丁悄然离开瓜亚基尔,回到秘鲁的利马。两个月后,圣马丁辞去秘鲁政府首脑,退休到智利,声称已完成军事战斗者的任务, 1824 年赴欧。圣马丁和玻利瓦尔直到临终都对这次_ 保持缄默。一、整体感知1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都围绕着一个怎样的核心内容?为什么?二、深层探究2演讲中,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但为什么要把“抱定宗旨”作为第一条,而且还运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论证呢?3如何理解蔡元培先生三点要求的精神实质?4作者对北大
5、学子提出了三点期望,请问阐述这些期望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法在文中都有哪些作用?5从这篇演讲辞中可以看出,蔡元培是怎样的一个人?三、技法迁移反问句的运用文本回顾 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 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技法点拨 反问句的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反问句在文中共出现七次。其中 句以反问的语气来告诉听众应做一个堂堂正正、问心无愧的人,激起听众的共鸣。句以强烈语气激起听众的反思。反问句在高考中既可以在句式变换中考查,也可以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在作文中使用反问句还可以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技法
6、运用 试用反问句写一段文字。(200 字左右)答案基础梳理1(1)y x z l zhi y d l qu w sn f y w l zhu(2)n n jio jio zhu zhu si si s2肄业 放肆 弭除 弥补 砥砺 官邸 诋毁 抵赖 贻误 怡然 饴糖 盱眙3(1)修业;没有达到毕业年限或程度而离校停学。文中是就学之意。(2) 求功名利禄。禄,古代官吏的俸给。(3)止息诽谤。弭,消除,平息。(4)相互勉励。(5)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 (6)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7)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 或某种人) 不同于一般。(8)自己的责
7、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9)诚意待人,坦白无私。4(1)指摘 指责 (2) 商榷 商量 (3) 会晤 会见文本互动1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即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行。首先,蔡先生批判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劝告学生要抱定正确的宗旨,要以专心求学的态度读书,不可抱有做官发财的梦,以致误己误人误国。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型知识分子。其次,蔡先生指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道德的沦丧,作者认为大学生有责任去扭转这种趋向。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纯洁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最后,蔡先生希望青年学生要敬爱
8、师友,他尤其指出,道德修行不能仅止于独善其身,更要“道义相勖” ,这样方能共同提高,收“切磋之效”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认为道德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而人格培养又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健全的人格,甚至比第一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所以,演讲中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着健全的人格与道德品行这个核心。2蔡元培先生对学生提出“抱定宗旨” “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的期望。他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向学生提出来,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北京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办学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在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下,社会混乱,人心浮动,人们急功近利、做官发财的风气鼎盛,当时的北京大学也
9、学风败坏、腐败盛行。在北大,求学于此的学子,皆有做官发财的思想,这些浮躁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北大的发展,只有澄清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才能推行崇尚科学、民主的学风,为中国造就人才。3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提出的三点要求,即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提出的,极富针对性,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如:匡正大学性质,直指北大多年办学宗旨不明、急功近利和庸俗化的弊端;在思想领域,正值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旧有的道德规范未打破,新的又未确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因此,蔡元培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
10、做道德的楷模。4.期望 论证 作用抱定宗旨方法举例正反对比前半部分作者用触目惊心的事例阐述当时社会做官心热的现实,分析了当时北大不重学术,汲汲于名利的状况。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一部分,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学与不学两种不同的结果砥砺德行理论论证作者先提出分论点,认为风俗关乎国家兴替,非同小可,然后提出又一个论点,肯定大学生是“卓绝之士” ,定能不为流俗所染,能洁身自好,然后要求大学生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这其中有一个推理过程敬爱师友 举例主要从教授职员一心为学生求学便利论应以诚相待;从同学共处一室角度论应互相亲爱;然后举例说明常人互相称谢,作为师生更应共勉5.首先,蔡元培是一个爱国的有
11、志之士。他清醒地看到了当时人人追求功名利禄,道德日益沦丧的社会现实,心中慨叹、忧愤,欲尽自己之力挽救日益颓靡的社会风气。其次,蔡元培是一个满怀斗志的改良之士。当时,北大一些教师满身透着官僚习气,在学术上却无所成就。而少数学生只为混个资历以便将来谋个官位,根本无心读书做学问。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时” ,但他曾经表示:“觉北京大学虽然声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为担任。 ”最后,蔡元培是一个对教育有着科学的、深刻的认识的教育家。在本篇演讲辞中,他指出了大学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告诫人们对待学业不能敷衍塞责,要勤其学。又指出要砥砺德行,还要敬爱师友。从
12、中,我们可以窥见蔡元培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独到认识。技法运用 略第 2 课时 测试与反馈(分值:60 分)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塞责(si) 贻误(y) 造诣(y) 孜孜以求(z)B商榷(qu) 弭谤(m) 肄业(y) 鲜为人知(xin)C当轴(zhu) 相勖(x) 切磋(cu) 大有裨益(p)D訾詈(l) 敷衍(yn) 有案可稽(j) 砥砺德行(d)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怡误 自趋正轨 根基深固 以诚相待B潜修 道德沦丧 无动于衷 旁稽博采C提携 细微末节 光阴虚渡 力矫颓俗D卓绝
13、 大相背弛 精旨奥义 潦草塞责3下列关联词运用正确的一组是( )(1)_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_其造诣,容有底止。(2)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_ 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_必有以励人。A如果 那么 虽 更B苟 则 因为 所以C苟 则 故 更D如果 那么 虽 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新生代武士”系统的作战服采用阻燃性丝绸布料制作,附着在衣服某些部位上的传感器可感知环境,调节改变服装的色彩。B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警惕,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C一个世纪以来,北京大学随着时代的步伐,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D报社记者
14、到校采访,同学们对三个报社的记者说: “你们的报办得真好。 ”二、文本阅读(18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58 题。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 ,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 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 之大小。官 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
15、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 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 发财之目的, 则北京不少专门 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 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 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 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
16、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 乎?光阴虚度,学 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5文章说“一曰抱定宗旨” 。那么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什么样的宗旨?(4 分)答:_6根据文章的主旨,体会画线句子的含意和感情。(4 分)答:_7这段文字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试从本段中举一例说明它的好处。(4 分)答:_8蔡元培先生在这里指出了
17、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这弊端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请你探究一下,产生北京大学多年弊端的原因是什么?(6 分)答:_三、类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富有的是精神在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7 级迎新会上的演讲( 节选)谢 冕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你们 将在这里度过 20 世纪仅剩的最后几年。在这几年中,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 这一世纪无 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 们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并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迎接 21 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你 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
18、欢迎本系博士生和 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 讲, 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 过许多革命者。 这些学者中的出色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 创的。如李大 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 钊, 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 统一, 爱国
19、和敬业精神的统一。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 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 ,一 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 边有的道理,你 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 读,古今中外都 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
20、;但是一定要读。 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 位, 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 离骚没有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 读过,那 时工作逼着你 发言,你只好手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 朵夫一口吞了下去?即使吞了下去,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 呢?离开了大学,可以 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
21、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 们要杜绝这种小 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所以我 还要谈谈文学,在我的心目中,文学是非常神圣的。我们讲敬业,就是要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文学,有人说起源于劳动,有人说起源于游戏。在文学的功能中,是有游戏的成分,有让人愉快让人轻松的作用。但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能等同于游戏,因此,我们不能游戏文学 。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 的部分,是人 类崇高精神的诗 化。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劳作。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而
22、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我 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的差。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 们前面的,有我 们一代又一代的老 师,他们一介布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 强者。9作者在本文中告诉北大 97 级新生,进入北大应该做些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一下。(4 分)答:_10文章题目说“富有的是精神” 。为什么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6 分)答:_11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3、4 分)我们不能游戏文学。答:_12作者认为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 ,你认为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 分)答:_四、语言运用(10 分)13看图分析北大校徽的含义。(5 分)答:_14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5 分)杨振宁先生说:“中国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非常大,大学造就出来的人才 对社会的贡献人们时刻都能感觉到。相比之下,中国大一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基础更扎实,学习更专注、更努力。 ”钱学森先生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 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 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问题。 ”杨
24、振宁从_的角度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是成功的。钱学森从_的角度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的问题很大。答案1D A 项“塞” 应读为“s”,B 项“鲜”应读为“xin”,C 项“裨”应读为“b”。2B A 项怡贻,C 项渡度,D 项弛驰。3C 句(1)文言意味浓, 应使空缺处风格一致,故应用“苟则”,句(2)前空处前后分句构成因果关系(前因后果 ),所以关 联词语就为“故”。故选 C 项。4A B 项“防止”的是“再发生”, 删掉“不”;C 项“随着时 代的步伐”缺少中心动词,在“步伐”后加“前 进” ;D 项“ 三个 ”有歧义,可将 “三个”移到“记者”前。5宗旨是为求学而来,爱惜光阴,孜孜以求,研究高深
25、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恳切告诫青年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珍惜大好光阴,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以免误己误人。7例如“宗旨既定容有底止”和“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是自误也”两段文字作对比,说明抱定宗旨的重要性及“宗旨既乖”的后果,孰优孰劣,自可判断。8弊端是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读书,多以实惠取巧为主,不研究学问;教师则不问其学问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原因是: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学校办学宗旨不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日趋庸俗化。9(1)珍惜机会,学习并继承北大精神。(2)学习做人,研究学问,做人第一,研究学问第二。(3)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4)要对文学怀有敬畏
26、之心。10因为北大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丰富,北大出过许多学者和革命者,有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都有着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作为北大学生在北大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11我们学习文学,要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要把文学当成事业去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12当前文学界有一些浮躁和喧嚣, “方便面”式的文化快餐或速成品以及粗制滥造品较多,内容低调,手法粗俗,甚至有的作者和作品走向堕落和颓废,用一种玩世不恭甚至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态度与观点描述和反映社会生活,给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坏的影响,亵渎了文学的神圣。在文学评论上,
27、吹捧和互相吹捧、攻击和互相攻击时有发生,亵渎了文学评论的严肃性,极大地降低了文学评论的功能和作用。13(1)“北”为两个背向之人, “大”为一负重者形象,既可理解为人上有人,学无止境,又可理解为北大学生要担负国家兴亡之重任。(2)“北”为跨河之桥, “大”为行走人形,既可理解为做学问过得 “桥”方可登堂入室,又可理解为入北大如同万人同挤独木桥,过得桥来,皆为人中龙凤。(3)“北”为围墙且设大门, “大”为人形,既可理解为入得此门,学海无涯,天高地阔,又可理解为出得此门难上加难喻北大学风之严。解析 做图形题在思维形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象形,就是它像什么,并且不惟一;(2)象征,就是它象征什么含义;(3)拆分组合,通过拆分组合,衍生多种理解。14大学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大学未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