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版卓越学案高考语文(全国版)二轮复习方略练习:第六章专题二从文体入手,了解其他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落实巩固提高.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673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版卓越学案高考语文(全国版)二轮复习方略练习:第六章专题二从文体入手,了解其他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落实巩固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版卓越学案高考语文(全国版)二轮复习方略练习:第六章专题二从文体入手,了解其他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落实巩固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版卓越学案高考语文(全国版)二轮复习方略练习:第六章专题二从文体入手,了解其他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落实巩固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版卓越学案高考语文(全国版)二轮复习方略练习:第六章专题二从文体入手,了解其他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落实巩固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版卓越学案高考语文(全国版)二轮复习方略练习:第六章专题二从文体入手,了解其他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落实巩固提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学生用书 P122)一、(2015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考前强化训练,T19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抗生素滥用是所有人的事谢蜀生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是这样的:在细菌培养液中加入青霉素,当青霉素的浓度为 300微克/ 毫升时,大多数细菌死亡,只有少数细菌可以存活。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菌分离出来,继续放在相同浓度的青霉素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开始逐渐增加青霉素的浓度。结果发现,在 400 微克/毫升、500 微克 /毫升的浓度下,细菌竟然也能逐渐存活下来。以浓度渐增的方法,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筛选,最终获得了完全耐青霉素的菌种。20 世纪 30 年代,经典遗传学理论确立后,拉马克的

2、“获得性遗传”理论就开始走向衰落了。但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在细菌研究领域中,拉马克主义仍大行其道。上述细菌耐药实验似乎更证明了拉马克主义的观点:环境的变化(青霉素) 使细菌的性状逐渐发生了变化( 耐药 ),细菌 “获得”的耐药性逐渐遗传下去,最终产生了完全耐青霉素的 “新种” 。但在 1943 年,德国科学家麦克斯德尔布吕克和萨尔瓦多 爱德华卢里亚的噬菌体实验已经证明,某些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突变是自然发生的,与噬菌体的存在与否无关。1952年,著名遗传学家约书亚莱德伯格夫妇用 “影印培养法” 直接证明了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是细菌自然随机突变的结果,而与青霉素的诱导无关。莱德伯格夫妇的

3、实验是这样的:先在普通的培养皿上培养细菌,等细菌长满培养皿后,用一个与培养皿同样大小、无菌的“细菌影印器”压在培养皿的菌落上,然后通过这个吸附了细菌的“影印器” ,将细菌转移到带有青霉素的培养皿上。上述操作重复三次,莱德伯格夫妇获得了三块影印了细菌的、带有青霉素的培养皿。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培养皿上,大部分转换过来的细菌都被青霉素杀死了,因而培养皿的大部分区域没有细菌生长。但有少量的细菌仍然能存活,并都在培养皿上的相同位置上长出了菌落。显然,这些菌落是由抗青霉素的细菌生长而成的,而这些耐药菌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青霉素,因此这就证明,细菌的耐药性与青霉素的存在与否无关。上述实验还证明,在一个细菌群体

4、中,细菌会产生某种自发的突变(这种随机、无方向性的突变是经常发生的),其中一些是抗青霉素的突变,会让细菌具有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因此,这种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在青霉素发明以前就存在了,与青霉素的使用并无关系。上述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研究,将拉马克主义逐出了细菌学这个“拉马克主义的最后堡垒” 。那么,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现在认为,在某一细菌群体中,存在一些耐药突变的菌株,但它们只是少数,在正常的群体生态中它们不可能无限扩张。因此,大多数感染人体的是非耐药菌株,它们对抗生素敏感,因此很容易被控制。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细菌的群体生态平衡,敏感菌株都被杀灭了,耐药菌则开始变为优

5、势菌株。这样,整个菌种就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已成了当代医学的大难题。为有效遏制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就应当在人类群体水平上防止抗生素滥用。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我们平时尽量少用抗生素,一旦感染了细菌,就可以保持自己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为耐药菌的出现是群体水平的,一旦某种细菌(如肺炎双球菌)对某种药物(如青霉素)的耐药性已经形成,那么每个感染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它们可不管你平时是否滥用抗生素。因此,制止滥用抗生素应是人类的群体行为,只要有相当部分的人在滥用,并最终形成了耐药菌种,所有人都要为因此而产生的耐药性买单。在青霉素发明之初,只要肌肉注射几

6、十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控制细菌感染,到现在初次注射就达几百万、上千万单位已成常规。防止细菌耐药性这件事的艰巨性和严酷性就在这里。因此,我们必须把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滥用的关系讲清楚,使人人都能自己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样才能对付耐药菌。(选自环球科学 ,有删改)1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即文章第二段。然后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如“证明了拉马克主义的观点:环境的变化新种 ”,对其进行概括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并不是只针对细菌的耐药性而言的,所以概括观点时应将涉及范围扩大。答案:环境的变化使生

7、物的性状逐渐发生了变化,生物“获得”的性状基因逐渐遗传下去,最终产生了生物“新种” 。2请简述当代医学中关于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找到描述当代医学对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的段落,然后在筛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对两者关系的表述,最后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答案:当代医学认为,在某一细菌群体中,存在一些耐药突变的菌株,而大多数感染人体的是非耐药性菌株,它们对抗生素敏感,很容易被控制,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细菌的群体生态平衡,非耐药菌被杀灭了,耐药菌则开始变为优势菌株,这样,整个菌种就产生了耐药性。3

8、本文详细描述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细菌实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注意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普文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如科学性、趣味性、准确性等,文中详细描述的这两个重要的细菌实验即体现了这些特点。考生在此基础上去思考组织答案,最后分点作答即可。答案:这两个实验写出了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引出了下文关于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两个实验集中表现了科学世界的奇妙、探索过程的巧妙、科学原理的精妙,从而使这篇科普文充满趣味性。两个实验能体现科普文十分强调科学、准确的特点。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讨

9、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写作意图一般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关。本文主要写了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考生应先对文章划分层次,然后结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概括各层主要内容,最后总结出其写作目的并分点列出即可。答案:揭示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提出现实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事实和问题;提醒人们走出滥用抗生素的误区,呼吁全体社会成员避免滥用抗生素。二、(2015诸城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细 菌刘易斯托马斯看着电视,我们会认为,我们是在四伏的危机中作困兽斗,被追逐我们的细菌团团包围,之所以免于感染和死亡,那只是因为化学技术在护卫着我们,每时每刻在杀退众菌。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种种微生物

10、总在图谋接近我们,想把我们撕裂分解成一个个细胞。只是因为我们提心吊胆,勤于防务,我们才得以囫囵个儿活在世上。我们至今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目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实话说,细菌致病是那样罕见,鉴于地球上细菌的家口之众,致病菌的种类相对来说这样少,这件事有着捉摸不

11、定的一面。疾病的发生,通常是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境线,是生物界里边界协定的误解。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我可以想出几种,大概有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还有另外几种。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的产生或造

12、成人的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可怕。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的生命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体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豆科植物的根瘤如果没有根瘤菌,那就会既不会形成,也没有作用。是大量的根瘤菌群集

13、在根毛中,与之结成亲密的关系,以至于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得出,哪些膜属于细菌,哪些属于植物。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液。但最终使我们得病的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做出的反应。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革兰氏阴性菌就是这方面的最好例子。它们在细胞壁里产生类酯多糖内毒素,我们的组织接触这些大分子,就似乎得到了最坏不

14、过的消息。一旦感觉到了类酯多糖,我们就可能动用一切可用的防御手段。我们会轰炸、洒落叶剂、堵截、封锁,直到毁掉那一地区的所有组织。白血球活跃起来,变得更具吞噬作用,释出溶菌酶,变得黏稠,成群密集在一起,堵住毛细血管,切断血液供给。血清防御素相机而动,释放趋化性信号,从全身召集白细胞。血管变得对肾上腺素过度敏感,于是,生理上的集中反应突然具有了使组织坏死的性质。白细胞中放出发热原,又在出血、坏死和休克之上加上发烧。一切全乱套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疾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经常是一些更加远古的记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

15、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有删改)5人们通常对细菌有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人类对细菌的常见看法集中在第段,对这两段的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即可。相关语句:第段中的“我们是在四伏的危机中作困兽斗,被追逐我们的细菌团团包围” ;第段中的“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 。答案:人类生活在细菌的包围中;细菌让人类生病。6细菌为什么能让人们生病?请简要说明。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文

16、章第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这句话是对疾病产生的总的说明,接下来的几段详细介绍了疾病的产生与细菌的关系。考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 “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 “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 “但最终使我们得病的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做出的反应”等,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即可。答案:有些细菌在感染病毒后会产生外毒素,从而使人生病。有些细菌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能引起疾病的产生。有些细菌侵入人体后,人体做出过度的反应,导致人生病。7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该段说了什么内容。第段点

17、明人体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体对细菌入侵的反应过度。然后根据该段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分析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中间段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承上启下。解释上文中人体对细菌入侵做出过度反应的原因,引出下文革兰氏阴性菌的例子,使原本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8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细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清楚细菌的特点、与人体的关系、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等,然后据此回答应该采取的措施、方法。细菌有致病菌、非致病菌两大类,对待方法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答案:因为有些细菌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卫生,以防病从口入、病从鼻入等;虽然细菌无处不在,但我们也没必要时时处处惊慌失措,因为太多的时候,细菌并不会主动危害人类。一旦被细菌感染生病,要对症下药,不可滥用药物,过度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