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四)(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宁 欣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据估测,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约为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唐初,长安等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所需从业人员。从而吸纳了一批批外来劳动力的到来。唐中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这些人口就有相当一部分
2、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且主要是以京城长安和洛阳为主的大城市。虽然史书上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乂,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 “日佣人”等,遗憾的是建筑工人的来源没有记载。显然,应该有专门的建筑行业的工匠和民夫才能营造颇有规模的“窦家店” 。京城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所得回报也比从事农业生产更高。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小商品销售业、雇佣服务业、运输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
3、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还有很多流动的艺人和民间表演团体活跃在京城的开阔场地。这些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承担了都城建设的重要任务,活跃了长安的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商业和服务业的需求,解决了随着城市发展居民日益增长和拓展的日常需求,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饮食、人力、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需求。这一时期,为城市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行业不仅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据唐国史补记载,长安城东西两市的餐饮业就很发达,三五百人的礼席,“立待可办”;唐朝前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流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生活的需要,官府对农民和工匠居住地和户口限制的松弛,长安外来人口的
4、涌入更多是出于主动行为。唐朝对这些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总趋势是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逐渐松弛:一是推行两税法;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不仅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选自 2017 年 6 月 26 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初期长安的建筑业跟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一样都发展迅速,但后者工作强度更小,外来劳动力对此类行业更感兴趣。B.唐朝京城长安给外来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
5、,这些外来劳动力的报酬也比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时的收入高。C.唐后期长安的外来人口比其前中期要多,他们不但白天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到了晚上,还会为了生存进行各种表演活动。D.外来人口对唐朝京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因为他们从事的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难以形成规模化。2解析:B A 项,无中生有,“外来劳动力对此类行业更感兴趣”于文无据。C 项,对象不当,进行各类表演活动的不是所有的外来人口,只是那些艺人和民间表演团体。D 项,推断不当,文中有“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第一段首句就提出了“人口向大城市尤其
6、是向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唐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论点。B.文章用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乂因从事多种经营而雇请外来人口的事例论证了相当一部分人口向城市流动和集中。C.在论证唐朝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时,文章引用了大量史料来说明前者;而对于后者,则将史料和说理综合阐述。D.文章层次分明,在论证时,按时间和逻辑顺序,先论述唐朝外来人口涌进大城市的情况,然后阐述了唐朝的户籍管理情况。解析:C “而对于后者,则将史料和说理综合阐述”错误,后者只是分条目列举措施说明“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逐渐松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据估测约为百万
7、,这些人口既包含长安城内常居人口,也包含那些因各种原因来自各地的外来从业人口。B.史书不光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没有具体记载,对从事其他行业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也难以具体记载。C.大量外来人口后来主动涌入京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活需要以及政府对户籍限制的放松有一定关系。D.城市外来人口充溢着多种行业,活跃了市场,唐朝政府并未出台严格的管理措施,但在一定程度上针对某些方面进行了管理。解析:B “对从事其他行业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也难以具体记载”错,从原文中并不能得出此结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没文
8、化俄罗斯安德烈马卡罗夫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 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
9、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没有带图的。 ”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3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 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
10、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 。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
11、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这些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 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
12、化吗?”“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 ”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套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B.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
13、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C.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D.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 。解析:B B 项,“决心定做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错误,科利亚决心定做书柜是为了使自己家有文化气息,像“书香门第” 。5.科利亚和他妻子“没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5 分)解析:“没文化”是文章的标题,也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解答此题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如他妻子对他的调侃“没有带图的” “使劲儿回忆了半天可也都
14、是两三行而4已”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分类,用自己的话进行整合即可。答案:从妻子调侃他“没有带图的”可知,他平时可能只看一些图画书或书中的插图。科利亚拿着诗集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以前上学时学过的一些零碎的片段。他家中添了很多家具,却没有地方放一个书柜。6.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6 分)解析:文章反映的社会现象从标题“没文化”就可以看出来,文章是在讽刺或批判不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关于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可以先对文章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然后联系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可以结合现实提出希望等。答案:本文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人不爱读书、排斥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
15、(2 分)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书是没有价值的东西。(2 分)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是浮躁的,他们静不下心来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轻视读书。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现象。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做有文化的人,就应该爱惜书籍,静下心来多读书。(2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79 题。陆孝彭1958 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为
16、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总体设计。1949 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加坡、韩国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1952 年,他曾在沈阳 112 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
17、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 。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形,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几万张图纸,几
18、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有时为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但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400 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 000 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 那锥形的机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线型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和许多事物一样,“强-5”的设计既有一般喷气式战斗机的性能,又有自己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陆孝彭注意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又勇于大胆创新。为了提高“强-5”的飞5行速度,他大胆地采用了跨音速面积律理论。
19、1961 年 8 月,随着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顺利进行,“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100 多人的车间,仅剩下 14 人搞“强-5”机研制。可陆孝彭仍痴心不改:“强-5飞机我搞定了,14 个人也要把强-5飞机拿下来。”陆孝彭坚持和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边设计、边劳动,加班加点,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1962 年秋,陆孝彭和他的同伴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喜讯传到北京,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空军司令部等立即发来了贺电贺信。1966 年 6 月 10 日,“强-5”的飞行实验开始了。随着叶剑英元帅的一声令下,机场上的 “强-5”
20、战斗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在强大气流的推动下,昂首挺胸冲向蓝天。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编写的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1983 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为应用查普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相关链接1983 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举行飞机表演。在与世界第一流的美国“F-16”战斗机、法国的“幻影-5”战斗机等的比赛中,我国的“强-5”赢得了低空、超低空飞行和打地
21、靶三个项目的第一名。洪都航空集团公司在编印的洪都报纪念陆孝彭的专刊中,用通栏对联赞扬他:“科学报国百折不挠,无愧航空功臣巨擘;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堪为世人一代楷模。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喷气式强击机对于提升中国空军在空战、陆战、海战中的战斗力至关紧要,中央军委把研制的设计任务交给陆孝彭,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B.新中国诞生后,陆孝彭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加入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这反映了他热爱祖国、报效新中国建设的情怀。C.陆孝彭通过查阅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认为强击机能够在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情况下出其不
22、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从而确定了“强-5”的研制目标。D.陆孝彭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无图纸、缺资料等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敢于创新,三四年的时间就成功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解析:B “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中只提到他在国外的工作经历,并没有涉及他的生活状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陆孝彭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在国外经历过相关机型的设计工作,回国后曾担任“歼教-1”的主管设计师,设计经验丰富,说明他有能力担任“强-5”总设计师的工作。B.在“强-5”飞机设计的过程中,陆孝彭对他的助手们不太放心,因而不辞辛劳,每一个数据
23、,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C.从飞机设计负责人的选定到最后的飞行实验,叶剑英元帅都亲临现场,这体现了中央军委对陆孝彭的关心和对“强-5”飞机研制工作的重视。D.陆孝彭他们在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所研制的“强-5”飞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E.陆孝彭有时放下飞机设计研制工作,去专门进行理论研究,因此他编写的教材和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6解析:AD B 项,“陆孝彭对他的助手们不太放心”的分析不恰当,原文中“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 ”表现的是他高度的责任感。C 项,“对陆孝彭的关心”的分析不恰当。飞机设计负责人的选定以及最后的飞行实
24、验,叶帅亲临现场,体现的只是中央军委对“强-5”飞机研制工作的重视。况且,叶帅到沈阳时,还不知道设计负责人的人选。 E 项,“有时放下飞机设计研制工作,去专门进行理论研究”表述有误。原文是“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 9.陆孝彭“科学报国百折不挠”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 分)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概括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科学报国百折不挠”表现,答题的关键是依据文中相关“科学报国百折不挠”的具体事例分析。如“历尽艰辛辗转回国,投身中国航空事业,将一腔报国热忱化作对祖国的贡献” 。答案:历尽艰辛辗转回国,投身中国航空事业,将一
25、腔报国热忱化作对祖国的贡献;从无到有,完成强击机的设计。陆孝彭身负重命,在一无图纸、二缺资料的条件下,带着一帮年轻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强-5”飞机的设计;克服重重困难,试制出“强-5”样机。在“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的情况下,陆孝彭带着仅剩下的 14 人成功地完成了“强-5”样机的研制。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一)李端,赵州人,嘉祐之侄也。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大历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清羸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买田园
26、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 。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初无宦情,怀箕、颍之志 。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 ”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张芬友善唱酬。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主甚喜,一座赏叹。钱起曰:“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 ”端立献一章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
27、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 ”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集三卷,今传于世。(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端)(二)端,赵州人。始,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思,尤招纳士,故端等多从暧游。暧尝进官,大集客,端赋诗最工,钱起曰:“素为之,请赋起姓。 ”端立献一章,又工于前,客乃服,主赐帛百。后移疾江南,终杭州司马。(节选自新唐书文艺列传下)【注】 箕、颍:即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初
28、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7B.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C.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D.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解析:C 根据名词“长安” “诗名” “公子郭暧” “升平公主” “俊士” “官” “宴” “酒”
29、 “诗”,再结合本句意思作答。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进士及第,隋唐指考中进士,明清指殿试的前三名。B.自号,指古人除了名、字之外另起的自称,以彰显自己的情志,文中的“衡岳幽人”即表现了主人公的隐逸之情。C.宿制,即现在的“宿构”,指预先创作好的诗文等作品,与即兴作诗(文)相对。文中指前一晚创作好的诗歌。D.移疾,义同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与唐才子传中“以清羸多病,辞官”同义。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C 项,“宿制”与现在常说的“宿构”有区别;“前一晚
30、创作好”有错误,此处应为“事先准备好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李端居于名山,追求清净虚无。他跟随皎然读书,仰慕僧侣。尽管后来被授予校书郎,但他辞官后住在终南山草堂寺,此二事可见佛、道思想对其影响之深。B.李端隐居田园,慕幽之情颇深。他被起用后,因不喜为官之事,在虎丘山下购买田园,因觉此地不够幽深,故移家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在此弹琴读书。C.李端少尚修仙,后受引导学禅。他初无做官之意,心怀隐逸之志,崇尚修仙,却未能前去;后朋友畅当以佛学引导,知人生追求必然如此,苦于不得法门。D.李端诗调高雅,才思敏捷出众。他和柳中庸、张芬交往密切,常唱
31、和。 唐才子传和新唐书均提到李端依钱起要求,以姓作诗立就一事,可见其诗才之高。解析:A “此二事可见佛、道思想对其影响之深”表述有误,此处不能体现道家思想影响,只体现出了佛家思想的影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扑,心甚厌之。(5 分) 译文: (2)作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5 分)译文: 答案:(1)不久,又被启用任杭州司马。整天面对诉讼用刑,他心中十分厌倦。(关键词:“起”“牒诉” “敲扑”) (2)在场作诗的人们既惊讶又佩服,公主赏给他很多黄金和绸缎,李端终身以此为荣。他作诗就是像这样又精美又迅速。(关键词:
32、“作者” “惊伏” “工捷”)参考译文:(一)李端,赵州人,他是李嘉祐的侄儿。李端少年时住在庐山,跟随皎然读书,得佛家清静虚无的要旨,对僧人极为敬仰。大历五年,他登进士第,授职秘书省校书郎。李端因为自己瘦弱8多病,就辞去官职,住在终南山草堂寺。不久,又被启用任杭州司马。整天面对诉讼用刑,他心中十分厌倦。于是在虎丘山下购置了田园。因为他深深地沉溺于以往的癖好中,觉得此地溪泉山丘不够深幽,就搬家到南岳衡山隐居,自称“衡岳幽人” 。在这里他弹琴,读周易,登上高山眺望远方,神情意态恬静安详。当初李端并没有做官的欲望,他向往隐士生活。曾说:“我少年崇尚修仙学道,暂时未得前去。朋友畅当就用佛门来引导我,我
33、心知必然如此,只是未得其门而入。 ”李端的诗高雅,在“大历十才子”中名声响亮。他和处士京兆人柳中庸、大理评事江东人张芬交往密切,相互以诗赠答。李端当初来长安时,诗名大振。当时郭令公的儿子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郭暧贤明有才,招揽了不少杰出的文士,李端等人都在他的门下。郭暧曾有一次升了官,举行盛大宴会,在酒喝得酣畅之时,公主请李端作诗,不一会儿李端诗成,写道:“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公主十分高兴,在座的人都赞赏感叹。钱起说道:“这首诗一定是李端事先准备好的,现在请用我的姓作韵脚再作一首。 ”
34、李端立即又献上一首,写道:“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 ”在场作诗的人们既惊讶又佩服,公主赏给他很多黄金和绸缎,李端终身以此为荣。他作诗就是像这样又精美又迅速。李端有诗集三卷,流传至今。(二)李端,赵州人。当初,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郭暧贤明有才,多招纳杰出的文士,因此李端多跟从郭暧交游。郭暧曾经升职,举行盛大宴会,李端赋诗最为精工,钱起说:“肯定是平时作好的,请以我的姓钱为韵赋诗。 ”李端立即献上一首,比之前的更为工整,宾客于是十分佩服,公主赏赐了他很多丝帛。后因病转到江南,官位终于杭州司马。
35、(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鹧鸪天辛弃疾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 陌上尘。【注】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家乡,陶渊明晚年居家于此。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词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陶渊明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B.作者在词中充分展现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
36、“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晋宋之间事”指的是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战乱不断,乱世下,陶渊明只能选择独善其身,就像其笔下桃花源中的人一样不问世事。D.“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陶渊明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E.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陶渊明的喜爱的词作,写陶渊明其实也是写自己,流露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解析: BE B 项,“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刘禹锡的诗句,不是陶渊明的;E 项,词作主要表达的是对陶渊明的赞颂,作者以陶渊明为榜样,“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无法看出。 915.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
37、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手法的题目,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释即可。此题主要是直接赞美和运用对比的手法,“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句“突出了世人对他的诗歌的认可,以此直接赞颂陶渊明的诗才”;后两句“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进行对比,赞颂陶渊明的超凡脱俗。答案:以陶渊明的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了世人对他的诗歌的认可,以此直接赞颂陶渊明的诗才。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进行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以此赞颂陶渊明的超凡脱俗。(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
38、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 分)(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2)逍遥游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三句是: , ? ?答案:(1)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2)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中国轨道交通近年来异军突起,打破了历来为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全球高端市场,继“波士顿第一单”后,中国有望在美国、欧洲等高端市场连续获得订单。卡里罗是古巴女排不可多得的全面型选手,
39、雅典奥运会上她大力跳发时速 100 以上司空见惯,很多男子选手都要望其项背。中方舰艇在印度洋主要执行反海盗任务,一些舰艇也会以此为契机展开远航训练,专家指出,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活动符合国际法,其行为无可厚非。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在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行政长官报告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规定和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力。人们会把盐城房价模式当成一个榜样,进而期待其他城市也会纷纷效仿跟进。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期待是“镜花水月”,因为盐城房价模式本身是不足为训的。在记者会上黄成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党员应将个人理想追求向国家民族命运看齐,毁家纾难,立大志、入主流、
40、上大舞台、成大事业。 ”A. B. C. D.解析:B 异军突起: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颈的后部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此处应用无可非议。不容置疑:不允许存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不合语境。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以新气象新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B.
41、适逢在南京大屠杀 80 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10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C.环保部 8 月底通报,京津冀 21 家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仍存在燃煤锅炉散烧整治不彻底,虚报完成情况,整改进展缓慢。D.每年秋季举行的军训是大学、中学新生履行国防教育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解析:A B 项,句式杂糅。应改为“适逢南京大屠杀 80 周年”或“在南京大屠杀 80 周年之际” 。C 项,成分残缺。在句子最后加“的问题”;另“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表意不明。
42、D项,搭配不当。 “履行”不能和“国防教育”搭配,改为“接受”,把“履行”放在“兵役义务”前面。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A.多谢贤弟对愚兄的关照,他日若有用得到愚兄的地方,定当鼎力相助。B.恩师已退休多年,弟子万分垂念,虽不常见面,但常以恩师教诲鞭策自己。C.今日登门请教,您事务繁忙,难以抽出时间,现留下拙作,诚请惠存。D.家父光临商场时,拾到一个皮包,内含人民币若干,请失主尽快认领。解析:C A 项,“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B 项,“垂念”是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D 项,“光临”是敬辞,敬称他人、宾客的来访。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
43、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 。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 ;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延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 。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是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解析:补写句子题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
44、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答案: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 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 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一旦建成,城市的雨水就会被完全吸收。城市生态系统
45、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新方式,城市也就不会再发生任何洪涝灾害。不是只要有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 。 解析:“一旦建成,城市的雨水就会被完全吸收” “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城市也就不会再发生任何洪涝灾害”两个句子,表述太绝对,仿照句句式作答即可。答案:不是海绵城市建成,就能完全吸收城市的雨水(2 分)11不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就能使城市不再发生洪涝灾害(3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对即将成人的高三同学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
46、联想与思考?请以“人生如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写作指导:对于材料作文,首先要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其次从局部落实材料的几个环节点,还有就是在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找到材料的关键短语和关键词语,扣住了材料的关键语句和词语,就抓住了材料的关键。第一道茶“苦若生命”强调一个“苦”字。即艰难、艰苦、挫折、磨难、困境等生活环境,这里的“苦”也指对艰难、磨难的感受。第二道茶“甜似爱情”强调一个“甜”字。即历经磨难、挫折、痛苦、艰难的摔打之后的喜悦、激情,也包括对磨难、艰苦生活之后“苦尽甘来”的感悟。第三道茶“淡若微风”强调一个“淡”字。即返璞归真,回归平
47、静、平凡、平淡的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群山不是山、风轻云淡的人生境界。构思时可从三个角度或某一个角度展开都行。例文:人生如茶三毛曾说过,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题记人生百味犹如茶。这些年来,我仿佛在一一品茶,品这三道茶:想起从前,那求学路上的艰辛,初涉社会谋生的不易,无一不是苦味;邂逅爱情,精彩浪漫,无比蜜甜;而今,已步入中年。回首来时道路,只是过往云烟,放眼未来旅途,又是遥遥不可预期。忽然觉得,此刻才是刚刚好。虽少了一份生命的激情,却多了一份内心的恬淡,恰似那人生的第三道茶,淡淡的,犹如微风!(结合自己经历诠释材料内涵)如果一定要选择,且只能三选一,那么,
48、我选择这人生的第三道茶,无论身处何方,都和这人生的第三道茶须臾不离!(点明本文写作重点)茶如人生。(中心句)有旧日同学邀去茶馆喝茶,他告诉我这些年来奋斗的辛苦,人生低谷期的无奈孤独,以及如今成功带给他的快乐幸福,万丈豪情溢于言表。忽然他指着茶杯问:“这是龙井茶吧,清明前的?”我微笑着点头,猛然间我捕捉到他瞬间掠过的神情,端显的是发达之后的娇贵!我当下沉默不语,只是小口饮茶。(例证)眼前这杯龙井茶,清淡可人,是我人生的第三道茶!(小结点题)要好的姐妹聚会喝下午茶,我们点了一壶柚子茶。闲聊中,有为情所困的姐妹大叹人海茫茫,都等不到一个有缘人!是吗,想起刘若英在上海的演唱会上苦苦唱着情歌,她的师父陈
49、升对她当头一句:“你等的人不会再回来了!”等不到又何妨?不如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细细品味眼前这柚子茶加点蜂蜜的感觉。她们喝起来都说太酸甜,只有我,因为悠然于她们的情事外,心无挂碍,这柚子茶在我的味蕾间倒是浓淡适宜,味道刚刚好,恰似人生的第三道茶!(例证茶如人生)茶味妙在一个“淡”字。(中心句)上个星期天,在南禅寺,遇见一个好久不见的熟人,是以前生意场上的客户。彼此打过招呼后,他似有很多话要对我说。我们找了一家露天茶吧,要了两杯红茶。他告诉我,这一年来,他在股市上仿佛坐过山车,大起大落,高峰时一天账面利润可达十几万,而今,股指跌破四千点,他不但一年的努力全白忙活,连自己后半生的养老钱亦全部深套。股市有风险啊!他苦叹道。忽然他指着茶杯问我:“这是哪里产的茶?我这人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