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度燕岭学校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卷(历史科)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00 分钟 2、答案填写于答题卡、考试完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史学大咖黄仁宇指出:“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 ”这说明内阁( )A. 是专为制约相权而设定的 B. 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的决策C. 拥有制约皇帝的法定权力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雍正元年,雍正帝于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
2、大臣时宣布:“今朕特将此事(按-建储之事) ,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后来,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 “常以随身” 。秘密立储制的建立表明( )A. 传统的宗法制已无法维系 B. 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C. 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顶峰 D.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3、2015 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4、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 、 “反西化” 、 “近代化”三个
3、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C.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5、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以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困驻兵权,一一取消。 ”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2B. 随者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D.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
4、及附件中丧失的6、美国时代周刊记载:“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文章记载的事件指的是( )A. 武汉会战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平型关战役7、 1938 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这些条款”最早是出现于(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中法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8、 陈旭麓,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他曾经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90
5、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9、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材料中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 )A.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的笫二年C.中共进行三大战役时期 D.渡江战役顺利进行时期10、1948 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
6、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11、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5 年,他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 ”下列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B. 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3C. 194
7、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D. 1947 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12、 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黄晓明等联袂主演的史诗影片太平轮彼岸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故事讲述了 1949 年 1 月 27 日, “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败逃台湾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D. 解放战争走势已渐趋明朗13、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
8、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14、普拉特认为, “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内战,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 ”“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 ”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为( )A.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
9、国运动C.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配合清军镇压武昌起义15、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 ( )A. 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B. 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C.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 D. 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16、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A. 中共七大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
1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417、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主人翁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 )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改革开放以后18、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的职务,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
11、士积极性C.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 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9、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下列哪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全体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961 年 6 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说明( )A一国两制当成国家统一方针 B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和
12、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二、非选择题(21 题 18 分 22 题 14 分 23 题 8 分,共 40 分)21、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政权的稳定,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
13、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2 分)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5根本目的。 (2 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 分)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4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尝试如何保证民主防止袁世凯专权的?(6 分)(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 分)22、 2015 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70 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87 年
14、 7 月 7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 ,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 7 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三为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4 分)(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2 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
15、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2 分)(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2 分)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 分)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 ,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 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 。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 年至 1914 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含义时段人民统治与专制君主制相反的制度民选领袖 君主18641894 12 323 7 5618951900 149 640 102 719011908
16、391 1210 39 019091914 76 490 16 0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任意选取两个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任意选取两个时段进行解释)72018-2019 学年度燕岭学校第一学期高一期中历史考试参考答案1、单项选择15 DCCBC 610 BACBB 1115 CDDBC 1620 BABBB二、非选择题21、 【答案】 (1)监察官:御史大夫目的:维护皇权(2)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牵制。(3)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17、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 【答案】 (1)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1945 年日本投降。(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台儿庄战役等。敌后:百团大战。(3)牢记历史,维护和平。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23、 【答案】18641894 年间,民主一词不断出现,含义较多,主要指向民主政体,但总体数量不多,增长缓慢,人们对民主问题不大关注(或民主观念尚未被接受) 。这与西方思想刚刚传入, “师夷长技”主要侧重学习军事和工业技术,及民族资本主义刚刚产生、早期维新派出现有关。189519
18、00 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迅速增加,出现第一个高峰,其含义主要是人民权利、民主政体和民选领袖,表明人们较为关注民主问题(或民主观念逐渐被接受) ,但对民主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这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的思想,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有关。19011908 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第二个高峰,其含义集中在人民权利和民主政体, “民之主”的传统观念已被放弃,表明人们极其关注民主问题。这与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蒙思想宣传有关。19091914 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明显下降,并出现较大起伏,人们对民主政体的关8注远超过人民权利。这与民主政体初建,北洋军阀操纵政权、民主有名无实的政局有关。也与这一时期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共和”一词在使用频率上压倒“民主”有关。对民主问题关注程度和民主内涵的变化体现了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民主制度的艰辛探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