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8611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第2章 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习题课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学习目标 1.掌握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其适用条件,会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相关问题. 2.会推导xaT2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内容索引,当堂达标检测,重点题型探究,重点题型探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末速度为v. (1)画出物体的vt图象,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答案,答案 vt图象如图所示,因为vt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可表示为,答案,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适用条件,例1 某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

2、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解析,答案,解析 因为战机在起飞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例2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 m/s,4 s内位移为20 m,求: (1)质点4 s内的平均速度;,解析,答案,答案 5 m/s,(2)质点4 s末的速度;,解析,答案,答案 8 m/s,(3)质点2 s末的速度.,解析,答案,答案 5 m/s,二、位移差公式xaT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从某时刻起T时间内的位移为x1,紧接着第二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x2.试证明:xaT2.,解析,答案,答案 见解析,解析 证明: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 自计时起T时间内的

3、位移,在第2个T时间内的位移,由两式得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位移差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xx2x1aT2. 2.应用 (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xx2x1x3x2xnxn1aT2成立,则a为一恒量,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加速度,例3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4 s内经过的位移为24 m,在第2个4 s内经过的位移是60 m,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解析,答案 2.25 m/s2 1.5 m/s,答案,解析 由公式xaT2得:,而vv0at,得:v01.5 m/s.,例4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4、0.1 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1所示的照片,测得xAB15 cm,xBC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答案 5 m/s2,答案,图1,解析 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相邻的两个小球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0.1 s,可以认为A、B、C、D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由推论xaT2可知,小球的加速度为,(2)拍摄时小球B的速度是多少?,答案 1.75 m/s,解析 由题意知B点对应AC段的中间时刻,可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解析,答案,(3)拍摄时xCD是多少?,答案 0.25

5、 m,解析 由于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所以 xCDxBCxBCxAB 所以xCD2xBCxAB220102 m15102 m0.25 m.,解析,答案,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总结,1.两个基本公式: vv0at,上两个公式中包括五个物理量,原则上已知其中三个物理量可以求解另外两个物理量,由这两个基本公式可以解决所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先根据规定好的正方向确定好所有矢量的正负值.,2.几个导出公式及特点 (1)v2v022ax此式不涉及时间,若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利用此式往往比较简单.,(3)x2x1aT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进一步的推论有xm

6、xn(mn)aT2(其中T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xm为第m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xn为第n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例5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 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 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 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答案 12 m/s 1.5 m/s2,解析,答案,(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答案 48 m,解析,答案,(3)汽车经过B点后再经过2 s到达C点,则BC间距离为多少?,答案 33 m,解析,答案,解析 汽车经过BC段的时间等于经过AB段的时间, 根据公式x2x1aT2 对于AC段有:xB

7、CxABaT2, 得xBCxABaT227 m1.522 m33 m.,当堂达标检测,1.(基本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初速度为5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1,2,3,解析,答案,4,1,2,3,根据加速度a4 m/s2,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即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4 m/s,D错.,4,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一质点从静止开始由A点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然后从B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C点

8、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tAB2tBC,那么在AB段和BC段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答案,1,2,3,解析,4,1,2,3,4,3.(位移差公式的应用)(多选)如图2所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 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答案,1,2,3,图2,A.物体的加速度为20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25 m/s2 C.CD4 m D.CD5 m,4,1,2,3,根据CDBCBCAB,可知CD4 m,故C正确,D错误.,4,4.(平均速度和位移差公式的应用)(多选)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内的位移是2.5 m B.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解析,答案,1,2,3,4,1,2,3,4,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