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3847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分。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体现了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2.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 。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 ”下列解决

2、“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A.推行“仁政” B.兼爱、非攻 C.加强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3. 孔子曾说:“舜其大孝也与” ;战国时期的孟子言必称尧舜,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荀子也称善“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 。这些表明A.儒家学说源自于远古的尧舜 B.儒家借助圣王宣扬伦理道德C.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D.儒家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秩序4.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 ”这一思想是A. 阴阳五行家学术 B. “天人合一”理论C. 儒学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 D. “

3、天人感应”观5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 136 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 124 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 146 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6. 荀子主张“天行有常” 、 “人道有为” 、 “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相分思想,而董仲舒则强调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差别反映了西汉时期A政治需求影响学术思潮 B文化专制遏制思想进步2C思想主张推动社会发展 D社会进步丰富思想内涵7. 朱熹说:“天下

4、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故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由于正。 ”因此,朱熹认为A 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君主的一切行为 B 只有以“天理”来约束君主的思想行为C 应以法律手段限制君主以确保其心正 D 儒家应该承担起“正君心”的重大使命8.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 ,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人性本善9.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

5、本心 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10.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 ;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 。这一变化A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B使理学成为正统思想C有利于市民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11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 ,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12.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

6、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13. 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314. 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7、法自然” ;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 、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A. 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 B. 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C. 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 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15.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16.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8、,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7.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B.强调理论概括和抽象科学C.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D.与农业息息相关18.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

9、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9.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20. 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4赵佶锦鸡图 苏汉臣货郎图 夏珪溪山清远图 倪瓒六君子图A.文人画流行

10、B.风格多样化 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2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心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 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22. 晚清重臣李鸿章评论孔子时说:“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 ”这反映了李鸿章A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 B主张技术立国的趋向C “中体西用”的思潮 D “尊孔复古”思潮泛滥23. 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

11、孙中山等油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 原臣分发同志,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梁启超、孙中山他们推崇黄宗羲著作的原因是黄宗羲A.主张工商皆本 B.强调法制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24 (2017 银川一中)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自强运动看来差劲。1860 年间的改革在时间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A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 B因阶级局限无法突破传统惯性C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25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

12、无睹” ,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 ,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 。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5A.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26.下图记录了 1833 年1915 年“共和” “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此图说明了A等级有序的华夷观是国人排斥民主共和的主要原因B近代中国对西方的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C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让国人不断深入学习西方文化D辛亥革命让中国人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27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

13、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28.陈独秀曾撰文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之实 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 ”该文指出了A北伐战争的背景 B辛亥革命失败原因C五四运动爆发原因 D新文化运动的起因29. 1919 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

14、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30. 1919 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 19 世纪总箅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 20 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6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兰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 ”这表明他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31. 1912 年 5 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

15、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这一观点主要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C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32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 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这里的“新的内容”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

16、割据革命理论33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族。 ”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张革命34. 1950 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A.服务社会主义 B.照搬苏联经验 C.强调意识形态 D.脱离生产实际35. 从 1952 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

17、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 201 所减少到 181 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3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7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37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

18、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A.革命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化史观38.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找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

19、信。 ”这充分表明毛泽东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3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第二次”结合的是( )A.“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B.“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40.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

20、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人民公社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科教兴国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 C D8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41、42 两个小题。其中 41 题 20 分,42 题 20 分,共计 40 分)41、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

21、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 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

22、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4 分)(2) 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7 分)(3) 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6 分)(4) 依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3分)942. (20 分)近代

23、历史上“中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学类 生产关系文明阶段主要内容 传播途径“中学” 封建生产关系 农耕文明 “四书” “五经” 传统教育和科举“西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工业文明 近代科学技术 新式学校教育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19 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

24、想观念的更新。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在近代, “中学”境遇不佳的原因有哪些?(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6 分)10(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三种政治制度” 。并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 (6 分)(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4 分)1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二、41.(1) 理由:在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学

25、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4 分)(2) 世界观: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界不变化,则伦理道德不变)(1 分)新特点:以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的儒学体系。(2 分)区别:道家的“道”是指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法则),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法则)。(4 分)(3)深化儒学:理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 分)表现: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注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4 分)(4)社会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发挥精神引领作用。(3)42.

26、(1)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西学东渐的背景下, “中学”不利于新的生产关系和工业文明的传播,不利于近代科技发展,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4)(2)条件: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B C A D A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B C A C C D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C A D C C D B D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D A C C D A D A D D12社会实践: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任 2 点,2 分)(3)三种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苏维埃制度或社会主义制度。三种思想观念:洋务思潮(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变法思潮(君主立宪思潮) ;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 (6 分)(4)特点: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向西方学习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学习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入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