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内容 三:问现在症,第三节:问 诊,一、问诊的意义,问诊是了解病人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位置。1. 问诊所获得的与疾病有关的资料,是医生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辨证治疗的可靠依据。2. 通过问诊还可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二、问诊的内容,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二、主诉:病人的主要痛苦,一般不超过20个字,能够反应疾病的概况,主诉往往反映疾病的主要矛盾。 三、现病史:围绕主诉进行详细的说明,内容包括:1.发病情况;2.病变过程;3.诊治经过;4.现在
2、症状。 四、既往史:1.既往健康状况;2.既往患病情况。 五、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生活起居、饮食嗜好、婚姻生育史等。 六、家族史:对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尤为主要。,三、问现在症,一、问寒热寒热是阴阳盛衰的表现,即寒为阴象,热为阳征。 (一) 恶寒发热:表证寒热的表现1、病机要点:,2、临床类型:,(三) 但热不寒:里热证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的,称之。,(二) 但寒不热:里寒证,1、壮热:发热特点:高热(T39以上)持续不退,恶热。 证候特点:面赤、汗多、烦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洪大,风寒入里化热 邪正相搏 蒸达于外 温病气分证风热内传 阳热内盛 伤寒阳明经证,半表半里
3、证,(四) 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界限清楚),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发无定时:少阳证发有定时:疟疾,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二、问汗,(一) 有汗无汗,3、里热汗出:里热炽盛,阳气过亢 迫津外出,多汗,伴发热,口渴 。,1、自汗: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2、盗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 3、绝汗:病情危重时,出现大汗不止,可致亡阴、亡阳,又称脱汗。亡阴之汗:病情危重,面色潮红,高热烦渴,汗出如油,热而粘手,脉细数。亡阳之汗:病情危重面色苍白,
4、身凉肢厥,大汗淋漓,汗稀而冷,脉微欲绝。 4、战汗: 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 汗出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邪胜正衰之危候。,(二) 特殊汗出,(二) 局部汗出,1、头汗:,仅见头汗或头颈部汗多,实,虚,上焦热盛,迫津外泄头汗、面赤、烦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逼津上越头汗、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进食辛辣、酒热阳气旺盛,热蒸于上素体阳盛者尤为多见。,阴寒内盛,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气泄,头额冷汗不止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亡阳、脱汗)。,气虚不摄产后妇女,老年体胖者头汗不止。
5、,2、半身汗出:,3、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汗多,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脉细数。 阳明热盛(阳明腑实证)手足心汗,连绵不断,烦渴,便秘尿赤,脉洪数。 中焦湿热郁蒸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4、心胸汗:,5、汗之性状:,冷汗阳气亏虚; 热汗外感风热或内热蒸; 黄汗风湿热邪交蒸。,三、问疼痛,(一) 疼痛的病因,(二) 问疼痛的部位,1、头痛:,(1)根据头痛部位确定病在何经 头痛连项太阳经 两侧头痛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 巅顶痛者厥阴经 (头痛昏沉,伴呕吐太阴经) (头痛连齿少阴经),2、胸痛:,3、胁痛:,肺悬饮,4、脘痛胃病,5、腹痛,6、背痛:,脊痛不可俯仰者,多因督脉损伤所致;
6、 背痛连及项部,常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输而致; 肩背作痛,多为风湿阻滞,经气不利所引起。,7、腰痛:,寒湿痹痛:冷痛沉重,遇天寒,阴雨为著。 瘀血阻络:腰痛部位固定,痛势较剧。 肾虚腰痛:酸痛无力,不能久立,久行,负重。,8、四肢痛:,(三) 问疼痛的性质,1、胀痛:气滞;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2、刺痛:瘀血 3、走窜痛(窜痛):躯干-气滞;四肢风寒湿 4、固定痛:血瘀、寒湿痹病 5、冷痛:寒邪阻络所致实寒证 ,阳气不足虚寒证 6、灼痛:(热证)火邪窜络实热,阴虚火旺虚热 7、绞痛: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8、隐痛:(虚证)多由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 9、重痛: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7、头部重痛,亦可因肝阻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10、掣痛:经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 11、空痛: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其荣养所致一般规律:凡新病疼痛,痛势较剧,持续不解,痛而拒按多属实证 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多属虚证,四、问饮食口味,(一) 口渴与饮水,1、口不渴饮,2、口渴欲饮,3、渴不多饮,湿热证渴不多饮,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脘闷,苔黄腻,温病营分证渴不多饮,身热不扬,舌红绛,谵语。,呕吐后渴欲饮水津液耗伤,饮水自救。,口干、漱水不欲咽瘀血内阻(舌青紫、瘀斑),(二) 食欲与食量,1、食欲减退 包括不欲食、纳少与纳呆。,虚脾胃虚弱,2、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称厌食,或称恶食。饮
8、食不节,停滞胃腑,腐熟水谷功能失常:常兼嗳气酸腐,脘腹胀满; 脾胃湿热:厌食油腻之物,兼胸闷呕恶,脘腹胀满; 肝胆湿热: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身热不扬; 妊娠反应,严重者为妊娠恶阻。,3、消谷善饥,胃强脾弱多食易饥,大便溏泻。,除中:久病或重病,食少无味或不能食,如突然欲食或暴食,属脾胃正气将绝,病危(假神)。,五、问二便,(一) 大便,1、便秘,黄疸肝胆疏泄失常,胆汗外溢,不能下输大肠以助消化。大便色灰白(陶土色),溏结不调。,2、泄泻,大肠郁热,下迫直肠肛门灼热。,实证,大肠湿热,泄泻湿热蕴结,肠道气机传导不畅。腹痛,泻下黄糜烂,粘滞不爽,肛门灼热。,痢疾湿热交阻于肠,脉络受损,气
9、血瘀滞。腹痛窘迫里急后重,脓血便 偏于热,病在气分血多脓少;偏于湿,病在血分脓多血少。,伤食泄泻便泻不爽,酸腐臭秽(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肝脾不调大便时干时稀(溏结不调),泄后则安。,肝气犯脾,肠道气滞腹痛腹泻,排出不爽,腹胀矢气,寒湿泄泻大便清稀如水样,急性发病,腹部冷痛较剧。,新病,腹泻势急,大便失控,或神昏,大便自行流出为热迫津泄,非虚证。,虚证脾肾,脾胃虚寒(脾阳虚)或肾虚命门火衰(肾阳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 脾胃虚弱(气虚)大便先干后稀,面白,腹胀纳少。脾虚,中气下陷久泄久痢不愈患者,肛门气坠。脾胃虚寒或肾阳虚便溏而腥。肾虚命门火衰
10、,阴寒湿浊内积五更泄。肾阳虚下利清谷。,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称之。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为痢疾主症之一。 完谷不化:即大便中经常含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多见于脾胃虚寒或肾虚命门火衰所致的泄泻。 五更泄: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称之。多由肾虚命门火衰,阴寒湿浊内积所致。 滑泻失禁:指大便不能控制,滑出不禁,甚则便出而不自知,称大便失禁,又称滑泻。多因脾肾虚衰,肛门失约所致。 肛门气坠:即肛门有下坠之感,甚则脱肛,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多属脾虚中气下陷。见于久泻或久痢不愈患者。 溏结不调:即大便时干时稀。多因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而致。若大便先干后
11、稀,多属脾胃虚弱。,(二) 小便,癃闭,实下焦湿热,瘀血,结石。 虚肾阳亏虚,气化无力,开合失司。,六、问睡眠,通过询问睡眠时间的长短、入睡难易、有无多梦等发病情况,便可了解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心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临床常见的睡眠失常有失眠、嗜睡。,(一) 失眠,失眠又称不寐或不得眠。是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睡而不酣时易惊醒,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证候,且常并见多梦。,(二) 嗜睡,嗜睡是指患者不论昼夜,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或称多寐、多眠睡。,七、问耳目,(一) 问耳,1.耳鸣: 耳鸣有虚实之分: 实证:突发耳鸣,声大如蛙聒,或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者,多属实证。多因肝胆火
12、盛,上扰清窍所致。 虚证:渐觉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多属虚证。常是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所致;或由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成。 2.耳聋:一般耳暴聋者,多属实证。常由肝胆火逆,上壅于耳,清窍失灵而成。若温病 出现耳聋,多由热邪蕴结上焦,蒙蔽清窍所致。久病耳渐聋者,属于虚证。多因精气虚衰,不能上充清窍所致。此外,年老耳渐聋者,多是精衰气虚之故。 3.重听:日久渐致重听,以虚证居多。常因肾之精气虚衰,耳窍所荣所致。多见于年老体衰的患者。若耳骤发重听,以实证居多。常见痰浊上蒙,或风邪上袭耳窍。,(二) 问目,1. 目痒:一般目痒甚者,多属实证。如两目痒如虫行,畏光流泪,并
13、有灼热之感,是肝经风火上扰所致。若两目微痒而势缓者,多属血虚,目失濡养所致。 2.目痛:一般痛剧者,多属实证;痛微者,多属虚证。但临床上实证较多,如目痛难忍,兼面红目赤,口苦,烦躁易怒者,为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羞明眵多者,是风热之邪上行之象,多为暴发火眼或天行赤眼。若目微赤微痛,时痛时止,并感干涩者,多由阴虚火旺所引起。 3.目眩:目眩的病机有虚有实。风火上扰清窍,或痰湿上蒙清窍所引起的目眩属实,多兼有面赤、头胀、头痛、头重等邪壅于上的征象。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亏血虚,以致目窍失于充养所致的目眩属虚,常伴有神疲、气短或头晕、耳鸣等虚性征象,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衰之人。 4
14、. 目昏、雀盲、岐视: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而致。常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28,八.问经带,(一) 月 经 正常月经:初潮 14岁左右周期 28天左右经期 3 - 5天经量 50 -100 ml经色 色红无块,29,1 、经期异常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病证 - 气虚 热盛 阴虚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病证 - 血虚 阳虚 气滞 寒凝月经不定期 - 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错后,无规律可循。病证 - 肝郁气滞 脾肾不足瘀血内阻,30,2、经量异常(1)月经量多 - 血热气虚瘀血 (2)月经量少 - 血虚 寒凝血瘀痰湿,31,(3)崩漏: 概念 - 月经大下不止谓之崩。月经淋漓不断谓之漏。 临床病证: 气虚瘀血热盛,32,(4)闭经虚证 血虚气血两虚实证 气滞血瘀寒凝痰浊,33,3 、经色异常淡红质稀 血虚 深红质稠 血热色紫黑有块寒凝、瘀血,34,4 、痛经行经腹痛或通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 根据疼痛的时间经前痛 气滞经中痛 血瘀经后痛 血虚 根据疼痛伴有症状小腹冷痛喜按 阳虚小腹冷痛喜温 寒凝-,35,(二)带下,白带 阳虚寒湿黄带 湿热下注赤白带 肝经郁热湿热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