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晋城一中,临汾一中)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毎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百米赛跑的成绩时,胖子不能看成质点而瘦子可以看成质点B. 研究和观察月食时,可把月球看做质点C. 蚂蚁搬起一粒大米时,可把大米看做质点D. 子弹在射击小鸟时,可把子弹看做质点【答案】D【解析】研究百米赛跑的成绩时,运动员的大小
2、和忽略不计,故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都可以看成质点,选项 A 错误;研究和观察月食时,月球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可把月球看做质点,选项 B 错误;研究蚂蚁搬起一粒大米时,大米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把大米看做质点,选项C 错误; 子弹在射击小鸟时,子弹的大小可忽略不计,故可把子弹看做质点,选项 D 正确;故选 D.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 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白色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
3、径迹巳知毎层砖的平均厚度为 6.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2.010-2s,则( )A. 石子下落到 A 位置时的速度约为 60m/sB. 石子下落到 A 位置时的速度约为 12m/sC. 石子下落到 A 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 0.6sD. 石子下落到 A 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 1.2s【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12cm(0.12m) ,曝光时间为 2.010-2s,所以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因时间很短,处此速度很接近石子在 A 点的瞬时速度,则石子下落到 A 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m/s,选项 AB 错误;石子下落到 A 位置所需的时间
4、约为 ,选项 C 正确,D 错误;故选 C.点睛:由于 AB 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 AB 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A 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时间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3. 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4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02s 内的位移为 6m,质量为 2.5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2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03s 内的位移为9m,则 F1与 F2的比值为( )A. 1:3B. 3:4C. 12:5D. 9:8【答案】C【解析】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 ,则由运动公式 可得: ,解得 F1=12N;同理,第二个物体的加速度: ,则由运
5、动公式 可得: ,解得 F2=5N;则 F 1:F 2=12:5; 故选C.4.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竖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方某一高度自由落下A 点为弹簧自然状态时端点位置,当物体到达 B 点时,物体速度恰好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从 A 点下降到 B 点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B. 物体在 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C. 物体在 A 点时处于超重状态D. 物体在 B 点时处于超重状态【答案】D【解析】在 A 下降到 B 的过程中,开始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做加速运动,弹力在增大,则加速度在减小,当重力等于弹力时,速度达到最大,在以后运动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
6、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弹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到达最低点,速度为零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物体在 A 点时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在 B 点时,加速度向上,合力不为零,处于超重状态;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5.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731014Hz 和 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 钙的逸出功大于钾的逸出功B. 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C. 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钾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波长D. 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答案】A【解析】根据 可知,钙的截止频率较大,则逸出功大于钾的逸出功,选项 A 正确;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 可知,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选项 B 错误;根据 可知,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钾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小的波长,选项 C 错误;根据可知,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小的动
8、量,选项 D 错误;故选 A.6.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速度均相同的子弹分别水平射入静止在光射水平地面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矩形滑块 A、B 中,射入 A 中的深度趙射入 B 中深度的两倍上述两种射入过程相比较( )A. 射入滑块 A 的子弹速度变化大B. 整个射入过程中两滑块受的冲量样大C. 射入滑块 A 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 B 中时的两倍D. 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答案】BD【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可知,两种情况下木块和子弹的共同速度相同,两颗子弹速度变化相同,选项 A 错误;两滑块的动量变化相同,受到的冲量相同,选项 B 正确;由能量关系可知: ,因射入 A 中
9、的深度为射入B 中深度的两倍,则射入滑块 A 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 B 中时的 倍,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选项 C 错误,D 正确;故选 BD.点睛:此题是动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解题时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求解共同速度,能用能量守恒列出能量方程,注意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7. 如图所示,原长为 l0、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一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小球用倾角为 30的光滑木板 AB 托住,当弹簧水平时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弹簧的长度为B. 木板 AB 对小球的支持力为C. 若弹簧突然
10、斯开,断开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D. 若突然把木板 AB 撤去,撤去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答案】AC点睛:本题关键是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各个力,撤去一个力后,先求出合力,再求加速度;注意弹簧的弹力是不能突变的.8. 水平面上固定着 A、B 两物体中间有一被压缩的轻弹簧(未与 A、B 拴接) ,某时刻突然放开两物体,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A、B 分别向左右运动,与弹簧分离后最终都停在水平面上,已知与弹簧分离后 A 的位移大于 B 的位移,且 A、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A. 物体与弹簧分离前,弹簧对 A 的弹力大于对 B 的弹力B. 放开物体后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
11、度C.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D. 物体与弹簧分离后,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答案】BC【解析】物体与弹簧分离前,弹簧对 A 的弹力等于对 B 的弹力,选项 A 错误;因 A、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 可知,弹簧分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因 A 的位移大于 B 的位移,则刚分开时,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 ,则,根据 可知放开物体后的瞬间,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选项 B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9. 如图所示,长为 L、倾角为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荷量绝对值为 q、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12、由斜面底端的 A 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最终通过斜面顶端 C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B. 小球在 C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A 点的电势能C. A、C 两点的电势差D. 电场强度大小为【答案】CD10.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的左侧有一半径为 r 的金属线圈,Rr现让金属线圈沿两圆心的连线方向以大小为 v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在线圈从左侧进入磁场区域开始到从右侧完全离开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中一直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B. 进人磁场时线圈中有逆时针电流C. 线圈中有电流的时间
13、为D. 线圈中有电流的时间为【答案】BD【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进入磁场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全部进入磁场后感应电流为零;线圈出离磁场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选项 AB 错误;线圈进入磁场时有电流的时间为 ,出离磁场时线圈中有电流的时间也为 ,则线圈中有电流的时间为 ,选项 D 正确,C 错误;故选 BD.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期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必考题: 1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
14、p 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两根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 O 点位置(1)在本实验中下列举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A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B拉橡皮筋的两根细绳之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或小一些C橡皮筋应贴近木板这与木板平行,其位置要尽量在两根细绳之间的角平分线上D弹簧测力计应贴近木钣且与木板平行拉,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的刻度(2)在某一次实验中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2.70N、3.60N,且两拉力方向接近于垂直,则_(选填“能”或“不能” )用一个量程为 5.0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
15、的合力,理由是_(3)若实验中一只弹簧测力计已损坏能否用余下的另一只弹簧测力计充成此实验的探究?_(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 (1). (1)AD (2). (2)能 (3). 2.7 2+3.62 乙 ;因 ,则 k 甲 k 乙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特别是要明确系统误差的来源,知道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13. 光滑圆柱体 O1紧靠竖直墙壁置于水平地面上重为 G1的均匀圆球 O2用定长度的轻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壁上的 A 点,平衡时 O2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且两圆心的连线与O2A 恰好垂直,其截面图如图所示巳知圆柱体重为 G2,不计各接触面间
16、的摩擦,求:(1)球对圆柱体的压力大小 FN1;(2)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FN2。【答案】 (1) (2)【解析】 (1)对球受力分析可知,圆柱体对球的支持力 ,得球对圆柱体的压力(2)对圆柱体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 ,得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 。14. 如图所示,餐桌中心是一个可以匀速转动、半径为 R 的圆盘圆盘与餐桌在同水平面内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可忽略不计放置在圆盘边缘的小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与餐桌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餐桌高也为 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为使物体不滑到餐桌上,圆盘的角速度的最大值为多少?(2)缓慢增大圆盘的角速度,
17、物体从圆盘上甩出,为使物体不滑落到地面,餐桌半径 R1的最小值为多大?(3)若餐桌半径 ,则在圆盘角速度缓慢增大时,物体从圆盘上被甩出后滑落到地面上的位置到圆盘中心的水平距离 L 为多少?【答案】 (1) (2) (3)【解析】 (1)为使物体不从圆盘上滑出,向心力不能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解得(2)物体从圆盘上滑出时的速度物体滑到餐桌边缘速度减小到 0 时,恰不滑落到地面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滑过的位移餐桌最小半径 。(3)若餐桌半径 ,由几何关系可得物体在餐桌上滑行的距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物体离开桌边的速度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离开桌边后的水平位移由几何关系可得,落
18、地点到圆盘中心的水平距离(二)选考题:请从 15、16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答,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 33】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扩散现象是化学反应的结果B热平衡的两个物体(系统)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D气体的压强与分子的体枳大小有关E物质的汽化热大小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汽化热越大【答案】BC【解析】扩散现象是分子色无规则运动造成的,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选项 A 错误;热平衡的两个物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可知,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这两个系统的温度是相等的,选项 B 正确;内能与温度和体
19、积都有关,同种物质,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内能越大,故 C 正确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地对器壁碰撞的结果,与分子的体枳大小无关,选项 D 错误;物质的汽化热大小与温度无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汽化热越小,选项 E 错误;故选 BC.16.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端开口长 14cm、横截面积为 110-5m2的均匀玻璃管一端与一体积为 3.910-4m3球形玻璃泡相通,当环境温度为 47时在管口封入长为 5cm 的水银柱。假设环境温度改变时大气压强不变。为了不让水银柱进人玻璃泡,环境温度不能低于多少?若将该装置改装成一个环境温度计,可在玻璃管上标上刻度来显示对应的环境温度,请通过分析说明在有效的范围
20、内玻璃管上标出的刻度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答案】 (1)-13(2)均匀的;【解析】 (1)为了不让水银进入玻璃泡,水银柱最多向左移动 9cm,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解得:t 0=-13(2)设环境温度为 t 时玻璃管内左侧空气柱长度为 x,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可得 (单位 m)则玻璃管上标出的刻度是均匀的.【选修 34】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位移与时间关系符合正弦函数规律的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B波长为 0.5m 的水波比波长为 0.6m 的水波绕过 0.8m 的障碍时衍射现象更明显C光导纤维传递信息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D电磁波的接收是利用电谐振把有用的信号选择出来的E狭义
21、相对论中不同惯性参考系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答案】ADE【解析】位移与时间关系符合正弦函数规律的运动是简谐振动,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选项 A 正确;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则波长为 0.5m 的水波比波长为 0.6m 的水波绕过0.8m 的障碍时衍射现象不明显,选项 B 错误;光导纤维传递信息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选项 C 错误;电磁波的接收是利用电谐振把有用的信号选择出来的,选项 D 正确;狭义相对论中不同惯性参考系的物理规律是相同的,选项 E 正确;故选 ADE.18. 某同学用单摆作为计时装置来研究水波波长摆长为 0.392m 的单摆完成 5 次全振动时水波波源完成了 8 次全振动,某个波峰向前移动了 15.7m取g9.8m/s 2,3.14求:单摆的周期;水波的周期、波长与波速。【答案】1.256s;0.785s;1.96m;2.5m/s【解析】单摆的周期 由题意可知:5T=8T 水T 水 =0.785s波速 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