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908719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广州学业水平测试)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 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A )禅让制 世袭制 公有制 私有制A BC D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再根据“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现象可知,公有制逐渐被私有制取代。因此, “大道”是指禅让制和公有制,故选 A 项。2(2018广州学业水平测试)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

2、,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C )A商夏周 B商周夏C夏商周 D夏周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商朝建立于公元前 1600 年,周朝建立于公元前 1046 年。3(2018临沂高一检测)商代时,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 ,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C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王权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解析 封建迷信思想是指盛行于封建社会,人们相信星相、占卜、风水、鬼神等的思想和行为,材料仅提及统治者与神的关系,与封建迷信思想不符,故 A 项错误;社会人

3、伦是封建社会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商周时期统治者借助神的力量维护自身权威,故 C 项正确;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是宗法制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4(2018长春高一联考)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B )A王位世袭 B诸侯分封C宗法瓦解 D中央集权解析 根据“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可知,晋、齐的姓氏源自诸侯国晋、齐,故 B 项正确;材料现象与王位世袭、宗法瓦解、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A、C、D 三项。5 “其(指周) 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

4、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B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扩大统治范围解析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6 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 A )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 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 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解析 依据“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 “政治就乱了 ”分析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政治地位,B 项为表面现象,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

5、项为直接目的。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A 项。7(2018长沙高一联考)孝经 记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这一观念源自于( C )A王位世袭制 B三公九卿制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解析 依据材料中“忠孝观念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C 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指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排除 A 项;B、D 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8(2018威海高一检测)“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 ”,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A )A嫡长子继承制

6、 B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 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解析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说明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并成为同姓中的大宗,故 A 项与题意相符。9(2018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B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宗法制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选 B 项。10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B )A

7、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解析 “庶出,不得立” “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11(2018郑州高一联考)吕思勉的 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 ”材料反映的制度( A )A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C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D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解析 从材料中“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 可以看出,用血缘的亲疏来区分正、庶,维系大宗、小宗的政治等级,故 A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中央对地

8、方的统治无关,故 B 项错误;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是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行政管理制度还不够成熟,故 C 项错误;禹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是“家天下”局面开始的标志,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12(2018广州高一检测)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它们( B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最突出的相同点” ,分封制是将王国的土地分给宗室臣属以巩固统治的制度,而宗法制则是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族权和政权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因此最突出的相同点是都以血缘关系为

9、纽带,故 B 项正确;C 项从属于 B 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分封制在西周后期削弱了天子的权威,故A、C 、 D 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南宋 郑樵通志材料二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1)材料

10、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结合。从材料内容可直接得出是分封制。答案 分封制。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概括材料二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说明其特点和等级关系。答案 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构建帝国组织。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制度基础:分封制、宗法制。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

11、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 ,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 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 ,谓非封建之弊乎?(明) 张燧千百年眼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解析 根据材料“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可知反映的是宗法制。 “核心内容”根据所学回答即可。答案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2)材料二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解析 根据材料“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 ,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日益衰亡。答案 封建:实行分封制( 封邦建国) 。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