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州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 9 10D A B A D B D D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C D C C B B D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满分 60 分。21. (14 分)(1)措施:选拔地位较低的官员;扩展尚书的职责;任用外戚、亲信;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形成内朝、外朝制度。 (任答 3 点得 3 分)(2)职能: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
2、书省执行政令。 (3 分)变化: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增加宰相人数。 (2 分)(3)原因: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2 分)职能:讨论国是;提出建议;起草谕旨(跪受笔录) (任意 2 点 2 分)(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约;控制决策。 (任意 2 点得 2 分)22 (10 分)(1)现象:战后国营资本(国家资本)膨胀扩充;而民营资本(民间资本)却日益萎缩。(或国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民营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 分)(2)原因:国家(国营)资本的膨胀与垄断;美国商品的倾销;国民政府的禁运与封锁;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内战的破坏;国民政府的苛
3、捐杂税(或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民营企业自身局限。 (任意 4 点得 4 分)(3)关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导致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民营经济的发展困难加剧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 (4 分)23.(12 分)论点经济体制的正确选择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分单纯强调计划经济的弊端或市场经济的优势得 1 分。论据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苏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资源浪费、民生困境(消费品质量很差而且短2 分超出时间范围的史实倒扣 1 分。缺) 、经济活力减退等,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束缚了经济活力,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弊端美国在罗斯福新政前,奉行自由
4、放任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的弊端成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2 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与优势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新模式,对美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各自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程度地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如英国的“混合经济” 、美国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4 分使用 3 个不同层次的论据论证得 8 分;使用 2 个不同层次的论据论证得 5 分;使用同一层次的论据论证得 2 分。立论完全错误,字数特别少的给 0 分。结合 2 个层次史实进行论证,
5、普通论证。 1 分论证结合 3 个层次史实进行论证,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2 分本部分给分不得超过2 分。24 (12 分)(1)主张:民主的前提必须是自由;民主的形式必须是代议制。 (2 分)(2)内容:天赋人权;个人权利先于国家权力;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 (3 分)限制:制定 1787 年宪法,确立宪政、法治原则;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制约;实行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 (3 分)(3)关系: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民主(应)保障自由。 (2 分)特征:政体的自由化先于民主化、长期性、渐进性。 (任意 2 点得 2 分)25.(12 分)(1)主张:在不损害各国主权的前提下,进行欧洲经济联合。 (2 分)措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欧洲共同体。(任意 2 点得 2 分)(2)变化:由排斥到参与。 (2 分)原因:英国经济境况不好(或改善经济状况的需要) 、帝国瓦解、两极格局影响。 (3分)(3)影响:消极: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破坏了欧洲一体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推动了欧盟的制度改革,为未来欧洲一体化提供发展方向。 (2 分)因素:国家利益。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