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阅读导引,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一 【命题题型1】文言词汇解释题。(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解题技巧】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平时要扎扎实实地掌握文中的字词,重视课文下面的注释。,2做好整理归纳,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字词,把它们整理成一条“知识链”,从而形成“知识网”,这样知识就得到了巩固,并转化成能力,从而拓展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3在解答时关键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命题题型2】能正确地
2、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题技巧】 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信”“达”“雅”。 (1)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 (2)所谓“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毛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3)所谓“雅”,就是译文的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2文言句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3翻译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扩、换、留、删、补、调。 (1)扩。就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与另一个字组合,扩充为双音节词,或直接用对应其意义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
3、(2)换。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翻译时应将这些古语换为今语。,(3)留。即保留年代(时间)、地点、人名、官职、典章制度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4)删。凡是古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因而翻译时无需译出。 (5)补。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省略句,翻译时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与介词的宾语等。,(6)调。文言文中有特殊句式: 前置宾语后移。如:吾谁与归?译为:我跟谁一起呢? 后置状语前移。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前置谓语后移。如:汝之不惠!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意动用法、动量结构。 如:a.稍稍宾客其父。译为:渐渐地有人把他的父亲看做宾客。 b日再食。译为:每天吃两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