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教学设计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关于汉乐府的相关知识。2、 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在理清全诗脉络,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培养复述的能力。3、 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和它们的表达效果。二、 过程与方法1、 结合多媒体提供的组图,复述这首长诗的主要内容。2、 用梁祝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兰芝盟誓” 、 “严妆辞别”等情节。来源:高$考试(题库 :_ST3、 自主梳理本文文言基础知识。4、 运用数学因果推理法,分析鉴赏全诗。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诗歌,让学生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
2、生命的社会现实。感受焦、刘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教学重点1、 结合多媒体提供的组图,复述这首长诗的主要内容。2、 用梁祝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兰芝盟誓” 、 “严妆辞别”等情节。教学难点运用数学因果推理法,分析鉴赏全诗。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梳理、合作探究;3、例题讲授与学生演练相结合。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加黑的文字是多媒体演示课件内容)第一环节:媒体播放乐曲梁祝 ;教师配乐朗诵自己修改的诗歌咏焦仲卿刘兰芝来源:高考试题库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一朝不幸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注:仿清代袁枚的诗歌马嵬 。导语:孔雀东南飞就是长恨歌的母板,它给我们演绎的是一个凄
3、凄惋惋的爱情悲剧。谁是这出悲剧的始作俑者呢?欲知端详,请走进汉“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 。第二环节:教师紧接着提问:什么是“汉乐府”呢?“乐府双璧”又指的是什么呢?媒体演示:关于“汉乐府”“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 “乐府双璧” 。来源:_st.Com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第三环节:1、 听录音,用()圈出你喜欢的诗
4、句并反复朗读。来源:!s t.Com2、 媒体演示生字词:自缢(y) 徘徊(pi ) ( hui ) 箜篌(kng) ( hu)公姥(m) 槌(chu)床 伶俜(lng ) ( png)萦 (yng) 绣腰襦(r) 葳蕤 (wi ru) 遗(wi)施 蹑 (ni) 丝履(l) 玳瑁(di mo) 纨(wn)素 磐(pn)石 拊 (f) 掌 窈窕 (yo tio) 否(p)泰 要(yo) 络绎(y) 鸿鹄(h) 踯躅(zh zh) 幡(fn)青骢(cng)马 赍(j)钱 鲑(xi)珍 榻(t)晻晻( yn) 摧藏(zng) 仕宦( hun) 华山傍(png)3、师生交流各自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喜欢的
5、理由,然后互相做出评价。本环节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并恰当简洁地作出评价。4、教师展示“兰芝盟誓”这段文字。师生美读这部分,在此基础上比较下面两个誓言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通过图文结合的模板呈现)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饶歌 ) 学生互相讨论后,教师明确: 内容上:前者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后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手法上:前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后者运用
6、的是夸张的修辞方法。媒体依次循环呈现如下组图:夫妻话别 1 夫妻盟誓 2 焦刘合葬 35、教师展示“严妆辞别”这段文字。师生美读这部分,在此基础上比较下面两段诗句中人物描写方法有何异同。 (通过图文结合的模板呈现)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媒体依次循环呈现如下组图:新妇起严妆 4 堂上辞阿母 5 却与小姑别 6学生互相讨论后
7、,教师明确:来源:高$考试(题库 相同点:两段文字都运用了铺排的手法,多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美丽动人的姿态。 不同点:前者是正面直接描写;后者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教师小结:誓言是美丽的,爱情是忠贞的,我们的心是感动的。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凄美的诗句,带着回味结束这节课吧!第四环节: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幻灯片上的“兰芝盟誓” 、 “严妆辞别”内容,争取会背。2、结合注释,分小组梳理本诗中的文言文知识。 第一组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 第二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第三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3、尝试复述这首长诗第五环节:板书设计: 音 乐 机 构 汉 乐 府 诗 歌 体
8、裁 兰 芝 盟 誓 我 们 的 最 爱 严 妆 辞 别第二课时(加黑的文字是多媒体演示课件内容)第一环节: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并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这首长诗的主要内容具体做法: 设置一个超链接“知识回顾” ,依次链接到“汉乐府” 、 “兰芝盟誓” 、 “严妆辞别”等上节课知识点;再从“严妆辞别”这张演示文稿超链接返回“知识回顾” 。 设计艺术字 “今天我最棒”演示文稿,然后以打擂的形式比赛复述这首长诗。 教师评价每一个参与复述的同学的表现。第二环节:1、分小组交流作业诗中的文言文知识整理。来源:高$考试(题库2、教师对各小组的作业情况给予点评。3、教师用演示文稿给出对“偏义复词”的整理。偏
9、义复词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语素构成一个词,其中只有一个词表示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我有亲父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教师小结:文言知识凌杂琐碎,但大家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其实不只这些知识有规律,学科内部其它知识点也有规律,科与科之间一样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将以数学例题的形式呈现语文阅读题的答案形成过程。第三环节:例 1:刘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六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意在说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来源:高$考试(题库 :_ST解:“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可知她会织布裁剪,通晓琴瑟
10、书画。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知书达理的女子。又她多才多艺,知书达理 她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她不可能只在十三岁学织布,同理,也不可能在一年只学一种才能,这是在句式上构成排比。这是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得出上述例题里的推理中的各步的结果即为问题的答案。再看一例:例 2:刘兰芝嫁给焦仲卿 “心中常悲苦”的原因是什么?解: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 刘兰芝悲苦的原因是焦仲卿 经常因公务繁忙而冷落刘兰芝。又“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日夜不停地织布,婆婆依然虐待她。本例题里的推理中的各步的结果仍为问题的答案。大家试着做一道例
11、题:例 3:照应是记叙文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试举例证明?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相互照应的诗句。这一环节结束后,让学生将证明过程写在演算纸上。教师小结:可见,只要大家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各科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下大家合作完成如下例题。来源:高考试题库第四环节:来源:高考(试#题库 ST-布置作业:多媒体课件展示作业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记叙顺序是怎么样的?) 通过哪些描写可以判断焦刘是彼此恩爱的? 焦仲卿是软弱的,也是忠贞于爱情的? 焦母要驱遣刘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刘兰芝的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第五环节:来源:高考试题库板书设计: 复 述 诗 歌 内 容 今 天 我 最 棒 交 流 梳 理 文 言 知 识 多 才 多 艺 , 知 书 达 理 数 学 例 题 寻 规 律 例 1 良 好 的 家 庭 教 养 铺 陈 排 比 婆 婆 的 虐 待 例 2 焦 仲 卿 的 冷 落高?考试题库 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