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 34 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第三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这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段首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索,所以没有探索不到之处以
2、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益,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以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 “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 “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便是作者游览褒禅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
3、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而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思路方法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本文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 “于” “以”等另外一些“研讨与练习”中没有涉及的重点实词,也要梳理积累,如“舍” “观” “名” “十一” “明” “相” ,等等这是学习的重点2.把梳理文章思路、理解叙述议论表达方式的结合等内容与熟读、背诵结合起来,在熟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背诵体会“研讨与练习一”提供了思路,可以根据表格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这是学习的难点3.弄清
4、“志” “力” “物”的具体含义,举一反三,拓展涵盖范围,并且由游山说开去,联系到为人、学习、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安排两课时三维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思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语设计情景导入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师: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
5、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情景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 “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1)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
6、,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 ,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曾发下誓言:“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国公,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 )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 ,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2)关于文体“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2.基础积累(1)读准句读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乃华山
7、之阳名之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正音无物以相()之何可胜()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信息筛选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 “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明确:讨论后应确定,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2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
8、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明确: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因为已经“尽吾志”了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3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确:“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至洞之深处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无限风光在险峰”“随之” ;“随之” ,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
9、句的要害能力提升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明确: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 ;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 , “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分析鉴赏翻译第三段,并具体分析明确:(1)重点句子和词语:“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 “之”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 ,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汉语时可省略“险” ,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 ,因为后洞在山上“夷” ,指平
10、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 ,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要注意“焉” “也” “夫” “则” “而” “故” “矣” “然” “其” “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2)“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3)作者先说“古人之观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人?是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4)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 (照
11、应前洞) ,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这让我们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作了注脚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矣亦不能至也” ) ;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 ;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 “无悔”合作探究1.第二段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
12、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略写前洞(19 字)这一段中的对比: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2.作者游洞出来后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后悔?明确:遗憾的心情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际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3.第四段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写这些仆碑
13、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明确: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拓展探究分组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过渡衔接、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 ,其他同学补充订正明确: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来而记之者
14、已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 ;“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 ;“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 ;“可讥”和“或咎” ;“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 ;“仆碑”和“有碑仆道” ;“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 ;“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课堂小结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 “力” “物”的辩证关
15、系,这个同学们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它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用区区几百字就为我们深刻透辟地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作业设计1.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像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应该删去呢?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备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3.试分析王安石
16、菩萨蛮的意境和情感菩萨蛮王安石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明确: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全词以精练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词人在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在安逸恬淡的生活
17、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在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板书设计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第二课时导语设计情景导入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彩;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味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文文本解读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及其他文言基础知识 明确:(1)文中的词类活用(句中加点的词)
18、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出名称)(2)文中的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此余之所得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其他文
19、言基础知识偏义复词:庐冢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明确: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 ,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 , “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 , “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明确: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
20、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明确: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明确: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
21、“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名:名词充当动词,后面省略宾语“之” “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识其本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能力提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2)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4)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而世
22、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2)此余之所得也(得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指仆碑)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指穴;那些,代指游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指作者)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3.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用法分类(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23、、虫鱼、鸟兽,往往有得(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 (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 (6) 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 (2) (4)分析鉴赏1.概括第 1 段的内容明确: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2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并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明确:小石潭记好处: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
2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 “怠而欲出者” “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3.分析下列句子的作用(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明确:这几句话看似“闲笔” ,但却不可或缺它主要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我们”所至的深度不及喜欢旅游的人所至深度的十分之一;二是尽管如此,到这儿来并作记号的人已经很少这就为后文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等议论提供了事实基础(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以肯定的问句加强否定的语气,强调如果尽了力,即使没有成功,别人也不能讥笑这一观点(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明确:作者用感叹的句式,加强了这样的语气:记录有关仆碑内容的古书不存在,后人弄错其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它的情况所带来的感慨,实在太多了并可管中窥豹:学者不“深思而慎取”而产生的谬误实在太多拓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