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届高三第二次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中国首架空客 A380 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 3000 m,着陆距离大约为 2000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速度的 1.5 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A. 3:2B. 1:1C. 1:2D. 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着陆时的速度为 v,则起飞的速度为
2、1.5v,根据 ; ,得t1:t2=1:1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尤其是平均速度求解位移时;此题是基础题.2.如图所示,一长为 l 的轻绳,一端固定在过 O 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整个装置绕 O 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并恰能通过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经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0B. 小球经最低点时的速度为C. 绳子对小球的最大拉力为 6mg
3、D. 绳子对小球的最大拉力为 5mg【答案】C【解析】【详解】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 ,小球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解得 ,对小球在最低点列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故选 C。3.如图所示,宽为 L = 0.6m 的竖直障碍物中间有一间距 d=0.6 m 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h=0.8 m,与障碍物相距 s=1.0 m 处有一小球以 v0=5 m/s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g 取 10 m/s2.为使小球能无碰撞地穿过该孔,小球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H 的最大值为( )A. 1.6 m B. 1.7 mC. 1.8 m D. 1.9 m【答案】A【解析】【详解】 ,
4、,解得: , ,故选 A。4.甲乙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对于 0 t1时间内两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B. 乙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C.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 斜率代表速度,由图得,甲、乙均做减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均相反;两物体位移大小均相等,所以平均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故选 B。5.如图所示,当小车经过图示位置时,小车的速度为 v,与小车相连的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 ,则( ) A. 当小车经过图示位置时,
5、物块 M 的速度为B. 当小车经过图示位置时,物块 M 的速度为C. 如果小车匀速向左运动,绳的拉力等于 M 的重力D. 如果小车匀速向左运动,绳的拉力大于 M 的重力【答案】BD【解析】【详解】小车参与两个分运动,沿绳子拉伸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绕滑轮转动)的两个分运动,将小车合速度正交分解,如图所示:物体上升速度等于小车沿绳子拉伸方向的分速度为:,小车向左匀速运动, 角越来越小,物体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拉力大于重力。故选 BD。【点睛】本题注意将绳子末端小车速度分解。6.如图所示,物块 m1、 m2均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 abc 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
6、已知m1 m2, 1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斜面体 ab 面和 ac 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同B. 斜面对物块 m1的作用力垂直 ab 面向上C. 物块 m1对斜面的作用力竖直向下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答案】AC【解析】【详解】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力为重力和支持力。故 D 错误;对 m1 受力分析得;斜面对物体的总作用力与 m1 的重力等大反向共线,竖直向上,m1 对斜面的总作用力竖直向下,故 C 正确,B 错误;对 m1 列式: ;同理对 m2 列式: ,故 A 正确。故选 AC.【点睛】本题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7.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
7、大小恒为 v2m/s,一物块从 B 端以初速度 v04 m/s 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4, g 取 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如果物块从 A 端离开传送带,两端 A、 B 间距离可能为 3 mB. 如果物块从 B 端离开传送带,两端 A、 B 间距离可能为 3 mC. 如果两端 A、 B 间距离为 4 m,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2 m/sD. 如果两端 A、 B 间距离为 4 m,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4 m/s【答案】BC【解析】【详解】物块刚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传送带足够长,物块先做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
8、后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若物块向右匀减速从 A 端离开,设物块运动到 A 端速度减为零,则 得: ,AB最长为 2m;故 A 错误;B、若从 B 端离开,只要传送带长度大于 2m 即可,故 B 正确;C、若AB 间距为 4m,则物块向左匀减速 2m,然后向由开始匀加速运动 2m,故 C 正确;故本题选 BC.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 m 的重物相连,重物套在固定的粗糙竖直杆上开始时重物处于 A 处,此时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现将重物从 A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重物下落过程中经过 B 处时速度最大,到达 C 处时速度为零。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物与杆
9、之间动摩擦因数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物下滑到 B 处时,加速度一定为零B. 重物下滑到 C 处时,加速度一定为零C. 重物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 重物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一直增大【答案】AD【解析】【详解】物体由 A 点静止下滑加速运动,到 B 点速度最大,说明 B 点加速度为零。故 A 正确;物体由 B 点减速运动到 C 点,但加速逐渐增大。故 B 错误; 对重物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在垂直杆的方向平衡,设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弹簧原长为L,故 ,由于 逐渐增加,故 FN 逐渐增加,故滑动摩擦力增加,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A
10、D。三、非选择题:9.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 A 与金属板 B 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 A 的质量 mA=0.5 kg,金属板 B 的质量 mB=1 kg。用水平力 F 向左拉金属板 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 A、 B 间的摩擦力 f=_ N。 若 g 取 9.8 m/s2,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验时,_(选填“需要” 、 “不需要” )金属板 B 做匀速运动。【答案】 (1). 2.50 (2). 0.51 (3). 不需要【解析】【详解】 (1)弹簧秤读数时需要估读,所以读数为 2.50N;(2)
11、得, =0.51;(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如何运动无关,所以本题不需要匀速。10.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 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 A 处由静止释放。 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如图乙所示,则 d =_mm 实验时,将滑块从 A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B 的时间 t。如果由图甲中的刻度尺测得滑块在 A 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为 L,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是_。 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 F 和遮光条通过
12、光电门的时间 t,通过描点作出了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已知图像的横轴为 F,则图像的纵轴为_(选填 ) ,如果图像的斜率为 k,可求得滑块的质量的表达式为_。【答案】 (1). 2.30 (2). (3). (4). 【解析】【详解】 (1)d=2mm+6 0.05mm=2.30mm;(2)由 得,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整理得, 。故图像纵轴为 ,可求得滑块质量表达式为 。11.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 A 处,A、B 间距 L=20m。用大小为 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 t0=2s 拉至 B 处。 (取 g=10m/s2)(1)求物体与
13、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该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从 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t。【答案】 (1)0.5 (2)【解析】(1)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 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解得: (2)有力作用时,加速度为 ,撤去力后 则、 联立解得: 12.如图所示,倾角 =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长 L=1.8m、质量 M=3 kg 的薄木板,现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37.5N,使木板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木板开始运动的瞬间,将质量 m=1 kg 的小物块无初速放在木板的最右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 g
14、取 10 m/s2。 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当物块运动到最高点时与木板下端的距离为多少?【答案】 1.2 s 4.05 m【解析】【详解】 (1)对木板列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物块列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物块滑离木板时间为 t, 解得, (2)物块离开木板的速度 ,此时物块的加速度为 ,物块向上运动的距离为,所用时间为, ;此段实际木板继续上滑,木板此时加速度为,木板上滑的位移为 ,联立解得,当物块运动到最高点时与木板下端的距离为 。【点睛】本题注意不同物理情景下,物体加速度要重新求解。13.一列简谐横波在某均匀介质中沿 x 轴传播,从 x3 m 处的质点 a 开始振动时计时,图甲为
15、t0时刻的波形图且质点 a 正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图乙为质点 a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该波的频率为 0.25 HzB该波的传播速率为 200 m/sC该波是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D从 t0时刻起,质点 a、 b、 c 中,质点 b 最先回到平衡位置E从 t0时刻起,经 0.015 s 质点 a 回到平衡位置【答案】BDE【解析】【详解】 得: ;故 B 正确。质点 a 正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分析得,该波是沿 x 轴正向传播;故从 C 错误。从 t0 时刻起
16、,质点 a 沿 y 轴正向运动,b 质点沿 y 轴正向运动,c质点沿 y 轴负向运动。故 D 正确。 ,波向右传播,再经 周期,回到平衡位置。故 E正确。故选 BDE。14.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 R,折射率是 , AB 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条光线沿平行 AB 的方向射向圆柱体,经折射后恰经过 B 点。 这条入射光线到 AB 的距离是多少? 光线从进入圆柱体至到达 B 点的时间为多少?(真空中光速为 c)【答案】 【解析】【详解】设光线经 C 点折射后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在OBC 中, ,解得:=60,=30 所以入射光线到 AB 的距离为, ,在DBC 中:CB 间的距离为:设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 v, ,入射光线在圆柱体中运动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