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5294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KS5U解析】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KS5U解析】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KS5U解析】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KS5U解析】四川省仁寿市第一中学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1.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 ”“殴大父母(祖父母) ,黥黥为城旦春。 ”(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春米。 )这突出说明秦律A. 厉行轻罪重罚B. 保留原始习俗C. 条文细细密完备D. 维护伦理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 ”“殴大父母(祖父母) ,黥黥为城旦春。 ”说明秦统治者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已认识到道德在保障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故 D 项正确;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 ”说明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的是伦理道德的作用,没有体现出

2、原始习俗的作用和法律条文的完备,故 BC 项排除。2.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儒学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阐述用“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可见是指政治需求对文化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 B 项,A 项中的“开始”不能体现,C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3.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

3、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A. 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B. 儒家思想的法制化C. 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 外儒内法的社会化【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其目的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特别强调“忠君就是爱国” “孝悌”思想,材料中“逆子” “乱臣” “卖国”是世俗道德、政治、人生观领域里不遵循“三纲五常”的体现,人们对此极为鄙视,说明了儒学观念的世俗化,故答案是 A。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和程朱理学的系统化,故 B、C 不准确。外儒内法的社会化与材料表述没有任何关

4、系,故 D 不准确。4. 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澳门管理B. 取消外交活动C. 严控中外接触D. 禁止海外贸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洋船出入中国海岸需要严格审查,外国人也不能直接接触清廷大员,办理事务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通过这一系列的管控体现了清政府严格控制中外接触的目的,加强澳门的管理也是为了严控中外接触。A 不是主要目的;BD 项说法与材料相互冲突。故答案为 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清朝时期对外贸易

5、的发展5.1843 年与 1858 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棉花 担 6.54% 5.72%棉纱 担 6.94% 4.86%印花布 匹 14.25% 4.98%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A. 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B. 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C. 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 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 18431858 年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断下降,这有利于西方棉纺织品在我国的倾销,这说明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没有体现出资本的进入和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加,故 A

6、B 项排除;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是在三大改造之后,故 C 项错误。点睛:解题首先分析表格,依据棉花、印花布和棉纱在 1843 年和 1858 年进口税率的变化,进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棉花、印花布和棉纱进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 )A. 政党林立,国家分裂 B. 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C. 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D. 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成立的政党的宗旨都为维护国家统一,追求民主政治和法治,故可得知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局面正在向民主政治转变,故B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不同政党间的政

7、见问题,故排除 A 项。材料论述的是民主政治的转变,并不是民国建立之时民主共和制的完善,故 C 项错误;材料表格体现不出革命党人参政议政的信息,故项错误。7.下面是 1929 年至 1932 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 。导致图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 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B. 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 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降低D. 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知,1929 年至 1932 年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不断下降,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

8、列强的经济侵略,故A 项正确;B 项是在一战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关税大幅度降低,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不应该减少,C 错误;D 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8.下图是新中国人口发展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A. 经济状况好转促进人口增长B. 计划经济体制加快人口增长C. 传统生育观念影响依然存在D. 经济政策调整决定人口变化【答案】A【解析】图示反映的 1964 年前后人口增长较快,是由于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成效,经济状况好转。故答案为 A 项。人口增长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排除 B 项;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 项说法绝对,排除。点睛: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表格要“三看”:一看图表的时

9、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表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表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要将教材、图表、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本题不仅要分析图表反映的信息,还要根据时间信息联系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作答。9. 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A. 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 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C. 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D. 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项能体现该规定的震慑性用意,但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故 A 项错误;唐律的规定具有残酷性,体现了司法制度的野蛮特点,而

10、罗马法的规定更为公正合理,故 C 项正确;B 项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律和罗马法的内容,而不是司法执行,不能体现西方法律比中国法律宽松灵活,故 D 项错误。故答案选 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特点【名师点睛】用“一、二、三、四”归纳罗马法: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三大原则: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点影响: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11、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10.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A. 共和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B. 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C. 政府分权和制衡影响行政效率D. 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 ,

12、材料主旨,即体现“权力应该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所以 D 正确。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 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 总统对宪法负责;C 题干没涉及分权制衡的影响。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权力制衡11.下图名为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骑自行车的妇女 ,图中的现象可以说明A. 工业革命增强妇女经济和社会的独立B. 宪章运动促进了男女平等观念的产生C. 女王执政提高英国上层妇女社会地位D. 议会改革有利于中下层妇女参政议政【答案】A【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71901 年属于工业革命时期,骑自行车的妇女体现了妇女在一定程度上有经济和社会

13、的独立性,故 A 项正确;宪章运动之前已经产生了男女平等观念,故 B 项错误;维多利亚女王之前已经有英国女王执政,故 C 项错误;议会改革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与妇女骑自行车无关,故 D 项错误。故选 A。12. 下图漫画绘制于 20 世纪 60 年代,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该漫画所包含的正确信息是( )A. 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B. 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对抗C. 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D. 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

14、所学知识不难发现,20 世纪 60 年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 “我比你更觉得疼”等等字眼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13.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先秦时期已有许多关于环保的史料, 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 “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 “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文王时期曾颁

15、布保护自然资源的伐崇令 、 野禁等,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北宋十分重视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明清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 。并有所发展。根据古代环保制度之镜鉴整理材料二、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

16、,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及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原因。在治理环境方面英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答案】 (1)措施:制定严格的法律;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划定保护区域; 特点:很早就有环保意识;辩证法、监督、执法互为一体;惩罚严厉;保护全面;继承发展;(2)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煤碳的大量使用;企业为追逐利润不注重环境保护;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经验:注重环保辩证法;明确企业的环保主体地位;转变

17、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力量。【解析】试题分析:(1)从材料“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 “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 ,可以总结归纳得出制定严格的法律和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这两项措施;从材料“当时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 ,可以归纳得出划定保护区域的措施。特点也可从材料归纳得出,如从“中国先秦时期己有许多关于环保的史料” ,可以看出很早就有环保意识;从“虞衡”一为监督机构,另一为执行机构,可以看出监督、执法互为一体;从“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可以看出惩罚严厉。根据材料,还可以总结出保护全面、继承发展等特点。(2)联系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环境污染特别严

18、重是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广泛使用,燃烧煤炭造成环境污染;从材料“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和“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可以看出企业为追逐利润不注重环境保护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对于可以借鉴的经验,从材料“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 ,可以看出注重环保立法和明确企业的环保主体地位;从“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 ,可以看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

19、努力” ,可以看出要发挥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环境问题。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名师点睛】对于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一要注意理清思路:落笔前先分析答题的思路和角度,力求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答案全面。二要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答题语言要经过认真斟酌、精心构思,不滥用文学语言,不“白话”连篇,不拖沓冗繁,要尽量用历史学科术语答题,形成答题要点,努力做到准确规范、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三要做到不要照抄材料原文词句来答题,除非题目明确要求摘引材料原文作答,或这些语句本身已经较为明确的反映了材料内容、又符合设问要求。四要答好第一问。

20、材料题一般有多个设问,设问之间常常互相联系,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五要注意分值。要根据各问的分值,看分作答,详略有据。一般情况下,分值大的要详尽回答,反之,则相对简要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一览表上表能够反映出奥运会举办城市分布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的一个特点并说明该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示例 1特点:百年来,奥运会举办城市大多集中在欧洲。原因:历史上,奥运会起源于欧洲;现代奥运会也由欧洲人发起和主导;近现代欧洲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长期处丁世界中心地位。示例 2特点:二战后,奥运会举办城市日益成分散趋势,几乎世界各主要大洲都有分布

21、。原因: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欧美以外的新的力量和经济体不断崛起;奥运会办会宗旨和规则的调整与变化。【解析】本题据材料表格“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一览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奥运会举办城市分布的多个特点中提取其中的一个特点。例如:奥运会举办城市大多集中在欧洲。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奥运会起源于欧洲、现代奥运会由欧洲人发起和主导、近现代欧洲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长期处于世界中心地位等方说明该特点形成的原因。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15.【历史一选修 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 “中国度量衡

22、之制,创始于黄帝” 。但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1903 年。清政府尝试度量衡划一。但还未及施行。便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未果而终。稍后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也因为两制换算繁琐和政局动荡,及推广举措不力等诸多因素,仅在北平、山西两地短暂推行,便草草收场。度量衡混乱局面愈演愈烈。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国民政府以“但求全国同律,并求世界之统一,量务求其正确,法务求其简明“为前提,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随后,作为标准制之过渡制的“一二三”市用制也应运而生。该制表述了公制与市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即:l

23、公升=1 市升;1 公斤=2 市斤;1 公尺=3 市尺,它的产生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摘編自吴森、郑展坤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答案】 (1)晚清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混乱;北洋政府度量衡改革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计量制度的传入。(2)有利于改变度量衡混乱状况,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民众生活;为现代计量体系的构建莫定基础。【解析】(1)从材料“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 “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便草草收场”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 “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中可以概括从答案。(2)从材料“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改变混乱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便利生活等方面来分析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