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运用训练,一、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内涵,1.教学口语: 教学口语是知识信息的载体 。 教学口语是组织、管理、指导课堂活动的教学手段。 教学口语具有潜在价值的示范作用。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于学生的语言的总称。,2.幼儿园教师教学口语 (1)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是儿童化的。 (2)幼儿园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3)幼儿园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有效交际的产物。 (4)幼儿园教学语言对幼儿的影响是潜在的。 3.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分类 导入语、讲解语、过渡语、提问语、结束语。,二、导入语训练,(一)什么是导入语? 导入语就是开场白。好的导入语有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引导
2、幼儿尽快进入教学状态。 (二)导入语的种类 悬疑式导入、直入式导入、渐入式导入,1.悬疑式导入,例: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摩擦起电 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彩色纸,说:“今天老师要用这把尺子为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注意看!”教师直接用尺子去吸纸屑,纸屑不动。“哎,怎么吸都吸不上来呀?”教师故做为难状,然后惊喜地拿出一块绸布。“有办法了!”教师把尺子和绸子来回用力摩擦,然后去吸纸屑。“吸起来了,吸起来了,哈哈,看到了吧,我的尺子会变魔术吧!你们想试试吗?” 教师用这种方法时通常要带点神秘感,注意表情、眼神、语气、体态的配合。,例:大班科学活动看时钟教师先用一个谜语开头:“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
3、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选择的内容简单、押韵、琅琅上口。,1.悬疑式导入,例:小班社会活动我学小猫来钓鱼教师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形象生动,活泼有趣,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明确了教学目标。注意故事不能太长,因为幼儿注意力焦躁时间有限。,2.直入式导入,幼儿园教具包括图片、手偶、玩具、实物、影音资料等。 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快乐鸟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鸟的图片,并请幼儿作介绍。又播放了几种鸟的录像,进一步的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使用这种方式要注意的是教具必须与本课主题契合,教具要精致美观有童趣。,2.直入式导入,例如社会课快乐的班级 师生共同玩老鹰捉小鸡,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刚才玩
4、游戏的时候,大家心情怎么样啊?” 幼儿:“高兴!快乐!” 教师“如果你天天一个人,没有朋友,你会这么高兴吗?” 幼儿:“我不会,我不高兴。” 教师:“我和小朋友们一样,一个人也不开心,和你们在一起才会感觉幸福,因为我们有一个快乐的班级。,3.渐入式导入,(三)导入语设计的要求,1.切题: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2.求精:语言力求概括精炼,不可喧宾夺主;3.求巧:要根据教学内容力求巧妙、新鲜、富有吸引力;4.设疑:好的导入语能引起幼儿的思索。,(四)导入语设计实践练习,小班社会课认识肥皂(请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导入语) 活动目的: 1.初步感知肥皂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2.尝试运用各种感官
5、感知和发现问题。 课外练习:P255,三、讲解语训练,(一)什么是讲解语?教师较系统、完整地阐释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将相关内容转化为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主动提供给儿童的过程。“语言是教师用来表达、组织和论述其概念、观念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皮亚杰),(二)讲解语的种类,幼儿园中的讲解语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一定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要有层次感。一般以摆现象提问题讲原因谈结果的顺序完成,注意寓教于乐,不可一味说教。一般有独白讲述、提问点拨、归纳总结,有时也会交叉进行。,1.独白讲述,以教师独自讲述为主。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课自然测量,教师教幼儿以冰棍为测量工具
6、,测试桌子的边长。 “测量时,冰棒棍的一头要对准桌子的边角,在冰棒棍的另一头用粉笔画一条短线作为记号。” 注意:表达要自然准确,生动有趣,具体可感。,2.提问点拨,即通过提问掌握幼儿的认知情况,然后再点拨。 例如:在大班语言活动小狗抬花轿 教师想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用八只小狗抬花轿,小朋友们说出了老虎太大太生,小狗少了抬不动。老师就问道:“还有一个原因,小朋友们想想看,这只老虎特别讲排场,觉得让八只小狗来抬显得特别有气派,看上去更威风,你们觉得有道理吗?”,3.归纳总结,即教师用简练精确的语言归纳出一段教学或一个问题的结论,明确其规律。 例如:大班数学“四等分”活动 教师讲正方形的三种分法摆给幼
7、儿看,然后请幼儿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师归纳: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部分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三)讲解语的要求,要深浅适度 要生动有趣 要连贯通畅,优秀幼儿园教学案例赏析,小班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1.为小班教学活动有趣的鞋设计“鞋的分类”的讲解语2.为大班认识风活动设计讲解语(风的形成、风的作用),(四)讲解语训练P260,四、结束语训练(自学),结束语是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环节结束时要说的话。目的在于归纳总结所授内容,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 结束语的表达方式大致如下: 1.画龙点睛式。 2.归纳总结式。 3.指导活动式。
8、4.发散探讨式。 5.过渡衔接式。 6.行为评价式。,设计一次春游的结束语。,作业,视频赏析诗歌活动听雨,中班教育活动谁和谁好 http:/ 教师提问则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从而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例如,“熊妈妈和熊宝宝为什么住在屋子外面?”“请你说说6还可以分成几和几?”这两个句子都有教学提示的作用,因为,它们都以疑问(是什么?)或陈述(说出 )的形式交流了内容。,(二)提问语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填空式、过渡式、选择式、比较式、连环式、信息反馈式、错误诱导式等。,1.填空式,就是把问题组织成填空那样,依次
9、发问。又称为重点式提问。 例如:小花猫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呀? 嘴边长了什么呀? 小花猫走路什么样呀?,2.过渡式,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幼儿可以发现更本质的问题。 例如:教师出示“分享”二字。 教师:“这是什么字?” 幼儿: 分享 教师:“是什么意思?” 幼儿:“和大家一起享受。” 教师:“和别人分享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幼儿:“高兴!”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也爱分享,我们来听听它们分享什么了?”,3.选择式,用选择句提问的方式。这样缩小了问题的范围,而且使辨识的问题更加集中。 例:3和3能组成6,还是组成9呢?10个10是100呢还是1000呢 ?,4.比较式,既有不同
10、点的比较,也有相同点的比较。这种提问方法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例:教小朋友认识沙子时,提问:“沙子和土有什么区别?干沙子和湿沙子在堆小山时有什么不同呀?”,5.连环式,教师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一连串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 例如:“有几只小白兔呀?” “有几只小灰兔呀?” “我贴上一只小灰兔,7只添上1只是几只呀?” “小灰兔和小白兔谁多谁少呀?” “怎样使他们的数量一样多呀?”,6.信息反馈式,针对幼儿的学习效果提出的问题。 例: “你们懂了吗?” “你们是怎么想的?”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7.错误诱导式,教师故意用错误的结论激发幼儿思考,从而发现正确的答案。 例如
11、:“我想爸爸妈妈不给我买玩具,我大哭大叫也没什么不好,我是小孩嘛,你们说这样对吗?”,8.追本探源式,直接请幼儿回答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如: “为什么要有广告?” “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三)提问语的要求,选点准确 启发智能 难度适当 层层递进,(四)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的现状,教师提问的类型 (1)描述性提问。 (2)比较性的提问。 (3)分类性提问。 (4)假设性提问。 (5)选择性提问。 (6)反诘提问。,按提问后的产生的效果分 1.引发讨论的提问 2.激发幼儿想象的提问 3.便于换位思考的提问 4.有助于探究的提问 5.利于双向活动的提问,我们在实践中如何有效的提问呢? 1.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设计 2.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3.丰富集体教学活动问答模式 4.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 5.重视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答问评价、鼓励幼儿质疑问难,提问语训练,1.开放性的提问语 2.激发想象的提问语 3.便于换位思考的提问语 4.填空式提问语 5.环环相扣的提问语 6.两物相比的提问语,视频赏析破译电话号码,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