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河北安平中学 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分)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计 60分)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2 “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 “封爵建藩” 。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
2、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权力的分配与继承”的做法,表述准确的是( )A西周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 B秦朝设丞相协助皇帝,加强中央集权C北宋“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明朝时期内阁“首辅”行使宰相权力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从人治到法治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君主政治到民主政治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
3、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文化专制,以确保思想的一统 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A B C D6 “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2 -7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
4、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8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9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10清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 ,废内阁,恢
5、复内三院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 “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1119 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 ,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 。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12.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 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
6、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英国有明显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13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 3 -一如在本国然。 ”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B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C “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 ”D “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7、。 ”14.1843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所有通商五口,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俾管事官及属员严行约束水手人等,免致兹事。惟官船非货船可比,即不载货又非为贸易而来,其钞税年费均应豁免,该条文实质上( )A.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 B.维护了中英友好关系C.反映清政府违背民意 D.抵制了列强侵略话动15.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B.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局面C.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
8、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 ,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17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可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是( )A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B民族工业缺少技术优势C战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 D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榨18 “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
9、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得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 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下列对“激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决定了甲午战争结局 B. 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 -C影响了中日国际地位 D. 刺激了日本侵华野心19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海上的一次战役。有人曾作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吾军。后来天道终归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此诗是纪念( )A. 丁汝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邓世昌20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处理中国的方针:“把现存的王朝作为一个还在运转的王朝接受下来,并且,一句话
10、,充分利用它。 ”战后议和,列强采纳和实施的正是这一方针。这一方针表明,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植清政府C真正实现瓜分中国的美梦 D彻底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社会21.列强的侵略给中国近代的发展之路带来诸多影响,主要包括( )使中国丧失了主权的独立与完整使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于外人之手使中国彻底沦为殖民地国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A. B. C. D.2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饱读儒家经
11、典著作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D.初具民族主义观念23.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人民大众与专制清政府的矛盾C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D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24.“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25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反帝的任务 B.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26.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12、中国各地迅速掀起抗日救国的浪潮。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部- 5 -分爱国官兵和各阶层群众,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并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表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 )A.体现了全国抗战的长期性 B.主要着眼于抗战的完整性C.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D.突出了国民党抗战的贡献27. 电视剧大刀进行曲中,描写了 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 东北军28毛泽东与朱德于 1937年 7月 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
13、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B中共表明抗日形势和立场C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 D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29. 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 ”该战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30.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 3、第 11师团组成 “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
14、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这一材料( )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B.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C.反映了凇护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31.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 年“天京事变” ,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32.民国外交家蒋廷黻曾指出, “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
15、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6 -A.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B.资政新篇违背历史潮流C.太平军孤军深入,北伐失败 D.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33 “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 ”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34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 ,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
16、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这反映太平天国(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 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35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教义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36. 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 ”这一记载反映了(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武昌起义的爆发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南昌起义的成功37.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 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
17、命” ,是一场失败了的“光荣革命” 。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以温和的方式推翻了旧政权 B. 使中国开始走上民主共和之路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D. 没有从根本上使中国社会转型38.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清政府已日益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团体的成立A. B. C. D.39 . 1912年颁布的 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
18、约法( )- 7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40.“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 ”这说明( )A.民主政治没得到人民的拥护B.辛亥革命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C.民众的权利意识关系到民主政治的实施D.封建旧思想影响到民主政治第 II卷(非选择题,共 40分)2、非选择题(共 2道大题,41 题 20分,42 题 20分,共 40分)41. 2014年 12月 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
19、者国家公祭日。在近代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本侵略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材料二、1937 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
20、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4 分)- 8 -(2)1937 年七七以后,日军除南京大屠杀外,还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2分)(3)材料三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哪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军事上,国共“共御外敌”经典之作是那一次会战?(4 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现今中日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4 分)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9 -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4 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8 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