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84988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 试 时 间 : 60 分 钟 满 分 : 100 分 一 、 单 选题 :共 35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70 分 。1.武 则 天 欲 以 武 三 思 为 太 子 , 狄 仁 杰 与 王 方 庆 同 辞 对 曰 : 姑 侄 与 母 子 孰 亲 ? 陛 下 立 庐 陵 王 ( 武 则 天 儿 子 李 显) , 则 千 秋 万 岁 后 常 享 宗 庙 , 三 思 立 , 庙 不 袱 姑 。 后 武 则 天 从 之 , 由 此 可 见 影 响 武 则 天 决 策 的 因 素 是A.儒 家 文 化 的 影

2、响 B.官 僚 政 治 对 皇 权 的 制 约C.宗 法 思 想 的 影 响 D.封 建 伦 理 的 强 化2.每 年 的 春 节 是 农 历 一 月 初 一 。 一 月 古 时 本来 又叫 “政 月” , 到了 秦朝 为了 避皇 帝嬴 政的 讳, 就把 “政 月” 改为 “正月 ”, “正 ”字 的 读 音 也 为 “征 ”了 。 这 说 明 皇 帝 制 度 的 主 要 特 征 是A.皇 位 世 袭 B.独 断 性 和 随 意 性C.神 权 与 王 权 相 结 合 D.皇 权 至 上 , 皇 帝 独 尊3.吕 思 勉 先 生 把 古 代 中 国 划 分 为 “部 落 时 代 ”、 “封 建

3、时 代 ”、 “郡 县 时 代 ”三 个 先 后 相 继 的 时 代 。 这 样 划 分 依 据 的 角 度 是A.社 会 经 济 形 态 B.地 方 行 政 组 织C.君 主 集 权 的 程 度 D.生 产 力 的 发 展 阶 段4 全 球通 史 写到: “新 皇帝 将广 阔的 国土 划分 为若 干行 政区 , 每一 行政 区都 配备 一批 由中 央政 府任 命, 并向中 央 政 府 负 责 的 官 员 。 ”材 料 所 说 的 行 政 管 理 制 度A.具 有 浓 厚 的 贵 族 政 治 色 彩 B.使 中 央 得 以 垂 直 管 理 地 方C.旨 在 充 分 发 挥 地 方 自 主 性

4、D.由 秦 始 皇 首 创 并 推 行 全 国5.秦 朝 中 央 官 制 中 , 具 有 “掌 丞 天 子 , 助 理 万 机 ”职 能 的 是A.丞 相 B.廷 尉 C.太 尉 D.御 史 大 夫6.汉 景 帝 时 , 景 帝 的 弟 弟 梁 孝 王 入 宫 晋 见 , 皇 帝 相 当 亲 热 , 得 知 梁 孝 王 有 五 位 儿 子 , 便 赐 给 他 们 五 人 侯 爵 之 位 , 并 赏 赐 许 多 物 品 。 梁 孝 王 死 后 , 景 帝 将 梁 孝 王 所 遗 之 国 分 为 五 份 , 每 位 侯 爵 一 份 , 又 把 他 们 的 爵 位 通 通 提 升 为 王 。 历 史

5、 学 者 读 到 这 段 故 事 , 最 恰 当 的 解 释 是A.皇 帝 友 爱 兄 弟 , 也 疼 爱 子 侄 B.用 提 升 其 子 孙 的 爵 位 来 削 弱 封 国 实 力C.加 强 位 于 边 境 的 梁 国 屏 障 功 能 , 以 抵 御 外 患 D.皇 帝 推 行 开 发 边 疆 政 策 , 使 边 境 国 梁 国 迅 速 发 展7.下 面 是 汉 武 帝 时 期 丞 相 任 职 离 职 表 ( 部 分 ) , 从 表 中 能 获 取 的 信 息 是姓 名 离 职 原 因 任 职 时 间 姓 名 离 职 原 因 任 职 时 间窦 婴 免 职 1 年 又 2 月 李 蔡 畏 罪

6、自 杀 3 年公 孙 弘 去 世 2 年 又 4 月 赵 周 下 狱 死 2 年 又 7 月许 昌 免 职 3 年 又 8 月 刘 屈 氂 下 狱 腰 斩 1 年 又 2 月2A.分 封 制 瓦 解 B.中 央 统 治 力 量 加 强C.君 主 专 制 加 强 D.丞 相 制 度 废 除8.汉 武 帝 建 立 刺 史 制 度 , 主 要 是 为 了 监 察 丞 相 民 众 诸 侯 王 地 方 高 官A. B. C. D. 9.“举 秀 才 , 不 识 书 , 察 孝 廉 , 父 别 居 , 寒 素 清 白 浊 如 泥 , 高 第 良 将 怯 如 鸡 ”这 段 话 充 分 反 映 了A.两 汉

7、时 期 察 举 制 的 弊 端 B.魏 晋 时 期 九 品 中 正 制 的 腐 朽C.隋 唐 时 期 科 举 制 的 影 响 D.明 清 时 期 八 股 取 士 的 危 害10.在 糊 名 制 出 现 之 前 的 唐 代 科 举 考 试 中 , 出 现 过 一 种 “倒 歧 视 ”的 现 象 , 即 许 多 高 官 子 弟 不 以 门 荫 入 仕 , 而 是 去 参 加 进 士 考 试 。 这 种 现 象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说 明A.士 族 丧 失 政 治 特 权 B.社 会 舆 论 决 定 士 族 选 择C.冗 官 问 题 日 益 严 重 D.科 举 制 的 地 位 日 益 稳 固11

8、 唐 太 宗 时 期 , 大 臣 封 德 彝 建 议 将 征 兵 年 龄 从 21 岁 提 前 到 18 岁 ,虽 然 相 关 诰 敕 经 皇 帝 签 署 并 下 发 到 门 下 省 , 但 给事 中 魏 征 坚 决 不 肯 署 名 , 最 后 诰 敕 没 有 颁 行 。 材 料 反 映 了 唐 朝A.三 省 六 部 制 提 高 了 行 政 效 率 B.给 事 中 负 有 起 草 诏 敕 职 责C.中 书 省 权 力 远 远 超 越 门 下 省 D.相 权 对 皇 权 有 一 定 的 制 约12.地 方 势 力 威 胁 中 央 政 权 的 危 险 基 本 解 除 始 于A.隋 唐 时 期 B.

9、北 宋 时 期 C.元 朝 时 期 D.清 朝 时 期13.史 载 : “通 管 盐 铁 、 度 支 、 户 部 , 号 曰 计 省 , 位 亚 执 政 , 目 为 计 相 。 其 恩 数 廪 禄 , 与 参 、 枢 等。 ”从 中 推 测 , “计 相 ”可 能 是 指A.治 粟 内 史 B.参 知 政 事 C.三 司 使 D.枢 密 使14.北 宋 在 禁 军 的 地 区 配 置 上 , 实 行 “守 内 虚 外 ”“内 外 相 制 ”的 政 策 , 名 为 中 央 驻 一 半 , 地 方 驻 一 半 , 实 际 上 主 要 部 分 驻 守 在 京 师 , 只 有 少 量 驻 扎 在 边

10、境 重 镇 。 这 有 利 于A.提 高 军 队 战 斗 力 B.民 族 战 争 中 处 于 优 势C.专 制 主 义 的 强 化 D.削 弱 地 方 的 割 据 力 量15.宋 代 谏 官 的 职 责 是 每 月 要 向 皇 帝 报 告 一 次 , 称 为 “月 课” 。 他 们 可 以 把 平 时 随 便 听 到 的 一 点 情 况 就 向 皇 帝 报 告 , 无 需 证 据 确 凿 , 若 奏 弹 不 实 , 谏 官 不 必 受 到 惩 罚 。 如 果 御 史 台 的 谏 官 上 任 后 百 日 之 内 无 所 纠 弹 , 则 罢 作 外 官 或 罚 “辱 台 钱” 。该 规定 产生 的

11、直 接影 响是A.致 使 皇 权 达 到 顶 峰 B.助 推 耳 目 机 关 分 化 相 权C.助 长 谏 官 滥 用 弹 劾 权 D.导 致 地 方 权 力 过 度 削 弱16.“( 明 朝) 洪武 皇帝 希望 牢 牢 将权 力抓 在自 己手 中, 并试 图 独自 处理 国家 大事 。但 是这 样的 工作 负担 被证 明 是无法 承 担 的 , 他 于 是 召 集 一 些 忠 诚 的 中 级 官 员 组 成 了 一 个 特 别 的 政 府 部 门 ”材 料 中 的 “中 级 官 员 ”的 主 要 职 责 是A.执 行 诏 令 B.审 核 政 令 C.决 策 军 务 D.协 理 奏 章17.乾

12、 隆 三 十 八 年 , 将 秘 密 立 储 制 度 化 。 为 防 止 意 外 , “又 另 书 密 封 一 匣 , 常 以 随 身” 。 并 称: “建 储 册 立 。 非 国 家 之 福 , 召 乱 起 衅 , 多 由 于 此 ”, “不 可 不 立 储 , 而 尤 不 可 显 立 储 ”。 该 制 度A.使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发 展 到 顶 峰 B.杜 绝 了 皇 族 内 部 权 力 倾 轧 , 有 利 于 政 局 稳 定C.摆 脱 了 宗 法 观 念 的 束 缚 , 有 助 于 选 贤 任 能 D.减 少 了 其 他 势 力 对 皇 位 继 承 的 干 扰 ,

13、加 强 了 皇 权18.自汉 代到 明 清 , “中 朝、 内 阁 、军 机处 ”三 个机 构的 共 同 点是 取 代 了 相 权 由 皇 帝 近 臣 取 代 重 臣 强 化 了 君 权 始 终 由高 官 任 职A. B. C. D. 19.梭 伦 曾 被 柏 拉 图 和 亚 里 士 多 德 赞 誉 为 “优 良 的 改 革 家 ”, 是 因 为 他 A.不再 以 出 身 划 分 公 民 等 级 B.彻 底 化 解 了 雅 典 社 会 矛 盾 C.向 所 有 公 民 开 放 各 级 官 职 D.制 定 陶 片 放 逐 法 制 约 贵 族20.“他 以 地 域 结 合 的 体 系 取 代 了 人

14、 身 结 合 的 体 系 。 作 为 一 种 政 治 方 式 , 它 奠 基 于 必 须 永 久 固 定 的 地 域 以 及 以 此 为 基 础 的 财 产 之 上 , 这 一 体 制 通 过 地 域 来 和 它 的 公 民 打 交 道 。 公 民 已 经 定 居 在 各 个 乡 区 中 了 。 一 个 人 要 成 为 雅 典 公 民 , 首 先 必 须 成 为 一 个 乡 区 的 公 民 。 氏 族 或 胞 族 的 关 系 不 再 支 配 他 作 为 一 个 公 民 的 责 任 了 。 ”这 里 的 “他 ”指 的 是A.梭 伦 B.克 利 斯 提 尼 C.伯 里 克 利 D.苏 格 拉 底

15、21.在 古 代 雅 典 , 公 民 法 庭 的 审 判 员 人 数 根 据 不 同 程 度 和 性 质 的 诉 讼 来 确 定 , 从 200、 401、 500、 700、 1001 到 1500、2000、 2500 人 不 等 , 涉 及 重 大 公 事 案 件 审 判 员 人 数 更 多 。 这 一 规 定 , 力 图 A.防 止 贿 赂 法 官 行 为 的 发 生 B.避 免 苏 格 拉 底 的 悲 剧 重 演 C.最 大 限 度保 证 司 法 的 公 正 D.促 进 雅 典 民 主 政 治 的 确 立22.“从 当 代 民 主 的 视 野 来 看 , 希 腊 民 主 在 理 论

16、上 和 实 践 上 都 存 在 一 个 重 要 的 局 限 性 , 那 就 是 , 公 民 资 格 具 有 高 度 的 排 他性 ”。这 种“ 排他 性” 使古 希腊 的民 主制 度A.只 体 现 公 民 内 部 的 平 等 B.仅 仅 是 城 邦 居 民 的 民 主C.易 致 权 力 的 滥 用 和 误 用 D.开 近 代 西 方 选 举 制 先 河23.伯 里 克 利 在 著 名 的 葬 礼 演 说 中 说 : “我 们 的 政 治 制 度 之 所 以 称 为 民 主 政 治 , 是 因 为 政 权 是 在 全 体 公 民 手 中 , 而 不 是 在 少 数 人 手 中 。 ”这 段 话

17、反 映 出 雅 典 民 主 的 特 征 是A.权 力 制 约 B.主 权 在 民 C.法 律 至 上 D.人 人 平 等24.古希 腊人 曾 说 : “全 希腊 人 的 公款 , 竟 被 从 提 洛 岛 弄 了 来 , 为 雅 典 一 邦 据 为 己 有 了 希腊 真是 受了 奇耻 大 辱,她 显 然 正 遭 到 暴 君 的 独 裁 统 治 。 她 眼 见 自 己 迫 不 得 已 献 出 的 军 费 , 竟 被 用 来 把 我 们 的 城 市 粉 饰 得 金 碧 辉 煌 , 活 象 一个 摆 阔 气 的 女 人 似 的 , 浑 身 载 满 贵 重 的 宝 石 、 雕 像 和 价 值 累 万 的

18、 庙 宇 。 ”这 反 映 了 雅 典A.对 希 腊 盟 邦 实 行 霸 权 主 义 B.公 民 大 会 决 定 希 腊 所 有 重 大 决 策C.追 求 高 超 的 建 筑 艺 术 D.成 为 “全 希 腊 的 学 校 ”25 十 二铜 表法 第 三表 第三 条规 定, 若( 债务 人) 仍未 (自 动) 执行 法庭 判决 ,且 在受 审讯 时无 人代 他解 脱责 任,则 ( 原 告 人 ) 得 把 他 带 到 私 宅 , 给 他 带 上 足 枷 或 手 铐 , 其 重 量 不 轻 于 15 磅 ,而 且假 如愿 意的 话, 还可 以加 重 。 这 一 规定 的 主 要 目 的 是A.缓 解

19、 社 会 矛 盾 B.限 制 贵 族 专 横C.保 障 平 民 利 益 D.保 护 私 人 债 权26.根据 罗马 法 , 若要 使物 品 交 易成 功, 就必 须具 备下 列条 件: 以现 金或 现物 进行 交易 ; 须有 五个 证人 和一 名司 秤在 场, 他 们 皆 应 是 罗 马 公 民 ; 物 件 的 转 移 必 须 在 当 事 人 双 方 在 场 时 当 面 进 行 ; 在 进 行 转 让 仪 式 时 , 必 须 经 过 某 种 正 式 的 手 势 和 言 语 的 阐 述 。 这 些 条 件 缺 一 不 可 。 由 材 料 信 息 可 知 该 法A.强 调 保 护 私 有 财 产

20、B.极 力 维 护 贵 族 的 特 权C.有 利 于 调 解 贸 易 纠 纷 D.体 现 了 注 重 形 式 和 程 序 化 的 特 征27.下 表 是 哈 德 良 皇 帝 ( 117138 年 在 位 ) 以 后 罗 马 皇 帝 创 制 法 律 的 几 种 方 式 。 这 反 映 出 当 时 的 罗 马裁 决 审 特 殊 案 子 所 做 的 决 定复 文 对 呈 报 案 件 的 批 复训 令 对 就 职 官 吏 的 训 诫通 令 对 全 体 人 民 的 命 令A.皇 帝 统 揽 一 切 权 力 的 趋 势 B.皇 帝 高 度 重 视 法 律 的 制 定C.立 法 权 完 全 落 入 皇 帝

21、之 手 D.法 律 具 有 至 高 无 上 的 地 位28.西塞 罗认 为: “正 义只 有一 个, 它 对所 有的 人类 社会 都有 约 束力 ,并 且它 是基 于一 个大 写的 法, 这个 法是 运 用指 令 和 禁 令 的 正 确 的 理 性 。 无 论 谁 , 不 了 解 这 个 大 写 的 法 无论 这 个 法 律 是 否 以 文 字 形 式记 录在 什么 地方 就 是没 有 正义 。 ”此 “大 写的 法” 指的 是A.自 然 法 B.万 民 法 C.公 民 法 D. 十 二 铜 表 法 29.下 面 漫 画 所 提 供 的 信 息 , 主 要 揭 示 了 南 京 条 约 的 签

22、订A.是 英 国 为 打 开 中 国 市 场 而 签 订 的 B.清 政 府 是 一 个 卖 国 求 荣 的 政 权C.是 英 国 侵 略 中 国 的 不 平 等 条 约 D.使 中 国 社 会 开 始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社 会30.北 京 一 次 会 试 期 间 , 台 湾 举 人 汪 春 源 上 书 朝 廷 沉 痛 指 出: “弃 此 数 千 百 万 生 灵 于 仇 雠 之 手 , 则 天 下 人 心 必 将 瓦 解 , 此 后 谁 肯 为 皇 上 出 力 乎 ! ”此 上 书 的 历 史 背 景 是A. 南 京 条 约 割 香 港 岛 给 英 国 B. 马 关 条 约 割 台 湾

23、给 日 本C. 胶 澳 租 界 条 约 的 签 订 D. 辛 丑 条 约 划 定 东 交 民 巷 为 “使 馆 界 ”31.下 侧 图 片 反 映 的 这 场 战 役A.刺 激 中 国 开 展 洋 务 运 动 B.成 为 双 方 海 军 的 一 次 决 战C.致 使 日 军 取 得 黄 海 制 海 权 D.导 致 北 洋 舰 队 全 军 覆 没32.据 记 载 , 在 攻 陷 涿 州 前 , 义 和 团 从 没 有 对 铁 路 、 电 线 杆 进 行 过 专 门 破 坏 。 到 涿 州 后 , 为 防 止 清 军 的 进 剿 , 义 和 团 才 动 手 破 坏 铁 路 。 材 料 表 明 义

24、和 团 :A.对 于 外 来 文 明 没 有 排 斥 B.对 清 廷 未 完 全 放 松 警 惕C.转 移 了 斗 争 的 主 要 矛 头 D.放 弃 了 “扶 清 灭 洋 ”的 初 衷33.清 末 名 臣 吴 永 亲 眼 目 睹 了 “庚 子 之 拳 匪 , 八 国 联 军 入 京 , 两 宫 西 狩 ”的 情 形 而 写 成 了 庚 子 西 狩 丛 谈 , 对 此 事 理 解 不 正 确 的 是A. 庚 子 西 狩 丛 谈 是 研 究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后 , 慈 禧 出 逃 过 程 的 第 一 手 资 料 B.与 此 “两 宫 西 狩 ”事 件 有 关 而 签 订 的 条 约 是

25、辛 丑 条 约 C.“两 宫 西狩 ”后 , 中 国 开 始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D. 庚 子 西 狩 丛 谈 成 书 时间 至 少 在 1900 年 后34.中 国 近 代 史 上 资 本 主 义 列 强 发 动 了 一 系 列 侵 略 中 国 的 战 争 , 签 订 了 一 系 列 不 平 等 条 约 。鸦 片 战 争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南 京 条 约 天 津条 约 北 京条 约 马 关 条 约 辛 丑 条 约 此 表 反 映 的 共 同 问 题 不 包 括A.给 中 国 人 民 带 来 的 深 重 灾 难

26、B.“弱 国 无 外 交 ”C.各 条 约 均 涉 及 割 地 、 赔 款 、 开 埠 D.列 强 均 实 行 炮 舰 外 交 政 策35.下 列 文 字 材 料 反 映 的 近 代 反 侵 略 斗 争 , 出 现 的 先 后 顺 序 是 “三 元 里 前 声 若 雷 , 千 众 万 众 同 时 来 ” “大 将 筹 边 尚 未 还 , 湖 湘 子 弟 满 天 山 ” “愿 人 人 战 死 而 失 台 , 决 不 愿 拱 手 而 让 台 ” “神 助 拳 , 义 和 团 , 只 因 鬼 子 闹 中 原 ”A. B. C. D. 二 、 非 选择 题: 共 36、3 7 两 道 大 题 , 其

27、中 36 题 14 分 ,3 7 题 16 分 , 共 30 分 。36 ( 14 分 )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相 关 问 题 。材 料 一 汉 代 宰 相 是 首 长 制 , 唐 代 宰 相 是 委 员 制 。 最 高 议 事 机 关 又 称 政 事 堂 。 一 切 政 府 法 令 , 须 用 皇 帝 诏 书 名 义 颁 布 者 , 事 先 由 政 事 堂 开 会 议 决 , 送 进 皇 宫 划 一 敕 字 , 然 后 由 政 事 堂 盖 印 中 书 门 下 之 章 发 下 。 没 有 政 事 堂 盖 印 , 即 算 不 得 诏 书 , 在 法 律 上 没 有 合 法 地 位

28、 必 得 中 书 、 门 下 二 省 共 同 认 可 , 那 道 敕 书 才 算 合 法 。材 料 二 唐 太 宗 发 现 有 一 人 诈 伪 做 官 , 便 下 令 处 死 。 但 负 责 审 理 此 案 的 官 员 戴 胄 说: “法 者 , 国 家 所 以 布 大 信 于 天 下 ; 言者 , 当时 喜怒 之所 发耳 , 陛下 发一 朝之 忿而 许杀 之, 既知 不可 置之 于法 , 此乃 忍小 忿而 存大 信也 。 ”唐太 宗被 迫收 回 成命 ,对 他说 : “法 有所 失, 公能 正之 ,朕 何忧 也 ! ”材 料 三 明太 祖说 : “自 秦始 置丞 相, 不旋 踵而 亡。 汉、

29、 唐、 宋因 之, 虽有 贤相 , 然其 间所 用者 , 多有 小人 , 专 权乱 政。 今 我 朝 罢 相 , 设 五 府 、 六 部 分 理 天 下 庶 务 , 彼 此 颉 颃 , 不 敢 相 压 。 事 皆 朝 廷 总 之 , 所 以 稳 当 。 ”(1) 根 据 材 料 一 , 唐 代 的 丞 相 制 度 与 汉 朝 相 比 有 什 么 变 化 ? ( 2 分 ) 起 到 了 什 么 作 用 ? ( 2 分 )(2) 材 料 二 所 述 故 事 实 质 上 反 映 了 哪 两 种 权 力 之 间 的 冲 突 ? ( 2 分 ) 结 合 材 料 指 出 , 唐 初 君 主 的 权 力 受

30、 到 哪 些 方 面 的 制 约 ? (2 分 )(3) 根 据 材 料 三 , 明 太 祖 废 丞 相 的 理 由 是 什 么 ? ( 2 分 )(4) 根 据 以 上 材 料 , 说 明 唐 代 和 明 代 丞 相 制 度 的 变 革 对 历 史 发 展 分 别 起 到 了 什 么 作 用 ? ( 4 分 )37 ( 16 分 )山 东 省 因 其 地 理 位 置 重 要 , 我 国 古 代 各 王 朝 都 通 过 各 种 方 式 对 其 进 行 了 管 辖 。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材 料 一 材 料 二材 料 三 元 朝 大 政 委 于 中 书 省 , 今 冀 、 晋 、 鲁 、

31、内 蒙 及 河 南 的 黄 河 以 北 地 区 称 “腹 里” , 由 中 书 省 直 辖 。 中 书 省 也 称 都 省 , 为 全 国 行 政 中 枢 。 总 领 各 行 省 , 又 兼 辖 腹 里 。请 回 答 :(1) 材 料 一 体 现 了 哪 个 朝 代 的 何 种 地 方 管 理 制 度 ? ( 2 分 ) 并 结 合 所 学 对 此 制 度 进 行 简 要 评 价。 ( 2 分 )( 2)材 料 二 体 现 了 何 种 地 方 管 理 制 度 ? (2 分 )并 结 合 所 学 说 明 实 行 此 制 度 的 原 因 。 (2 分 )(3)材 料 三 说 明 元 朝 是 如 何

32、 加 强 对 山 东 的 管 辖 的 ?(2 分 )并 结 合 所 学 评 价 元 朝 的 行 省 制。 ( 2 分 )( 4) 根 据 以 上 材 料 , 分 析 我 国 古 代 地 方 行 政 管 理 制 度 的 逐 步 完 善 有 何 积 极 作 用 ? ( 4 分 )成 都 七 中 高 2021 届 期 中 考 试 历 史 参 考 答 案15: CDBBA 610: BCBAD 1115: DBCDC 1620: DDBAB 2125: CABAD2630: DAACB 3135: DBCCA36.( 14 分) (1) 变 化 : 一 相 制 变 为 多 相 制 ( 答 首 长 制

33、到 委 员 制 亦 可) 。 ( 2 分 ) 作用 : 三省 之间 相互 配合 、 相互 牵制 ,提高 了行 政效 率 ; 既避 免了 权臣 专权 , 又加 强了 皇权 。( 任 答 一 点 2 分 )( 2) 皇 权 与 法 权 的 冲 突 。 ( 2 分 ) 皇 权 受 到 相 权 和 法 权 的 制 约。 ( 2 分 )(3) 理 由 : 秦 朝 设 丞 相 短 期 而 亡 ; 设 丞 相 容 易 导 致 权 臣 专 权。 ( 任 答 一 点 2 分 )(4) 唐 朝 处 于 我 国 封 建 社 会 鼎 盛 时 期 , 三 省 六 部 制 完 善 了 中 央 集 权 制 , 有 利 于

34、国 家 统 一 , 社会 稳定 , 促进 了经 济文化的 繁荣 ; 而明 朝以 后我 国封 建制 度日 益衰 落, 专制 主义 的强 化阻 碍 了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的 发 展 , 不 利 于 社 会 进 步 。 ( 4 分) (言 之成理 即 可 得 分)37.( 16 分 ) ( 1) 西 周 的 分 封 制 。 ( 2 分) 评价 : 初期 有利 于加 强对 地方 的控 制, 后期 造成 地 方 割 据 , 诸 侯 混 战 。 ( 2 分 )( 2) 郡 国 并 行 制 (2 分 )原 因 : 刘 邦 认 为 秦 亡 的 原 因 在 于 没 有 实 行 分 封 制 , 导 致 中 央 政 权 出 现 危 机 时 没 有 子 弟 勤 王 ,故 重 新 实 行 分 封 制 ( 2 分 )( 3) 山 东 归 中 书 省 直 接 管 辖 。 ( 2 分 ) 评 价 : 加 强 了 中 央 集 权 , 是 中 国 省 制 的 开 端。 ( 2 分 )(4) 有 利 于 我 国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形 成 、 发 展 和 巩 固 ; 有 利 于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和 政 治 稳 定 。(4 分 )( 言 之成理 即 可 得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