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在理论上,孟子认为“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A. 仁政和道德教育B. 王道和民主政治C. 兼爱和自我节制D. 人治和以法治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仁政和道德教育。因此选 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考
2、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比。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相似之处: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孟子承仲尼之志,称述尧舜及三代德政,孜孜追求仁政王道;苏格拉底,对政治具有执著、热烈、卓越的观察力,立志改革社会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
3、贤” ,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A. 实现社会和谐B. 巩固统治者地位C. 强调民本思想D. 促进儒学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孟子和荀子都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已经掌握政权,孟子和孟子的民本思想实质上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都不是其根本出发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荀子3.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4、已不能满足统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汉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上述材料说明A. 汉武帝好大喜功B. 儒家思想取代道家思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C. 黄老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对立D. 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是错误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统治思想转变的原因。西汉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汉武帝谋求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新发展的儒家思想便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4.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是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从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 “的局面儒家思想渗透到社
5、会生活的各个方面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结束了战国以来” 百家争鸣“ 的思想活跃局面,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开始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思想上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说法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选 A。考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一
6、种思想能否成为正统思想关键在于其能否迎合统治者统治的需要而不在于其本身有多么正确。这一结论也可以从法家和道家学说主体地位的变迁中得到说明,其实儒家学说,法家学说和道家学派就其主张而言都有去合理性,他们也有相互吸收和融合的地方存在。5.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伦者,天理也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是明朝王阳明的言论; 是明末李贽的言论; 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的言论; 是汉代董仲舒的言论,因此选 D。考点:中国传统
7、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王阳明和二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6.宋代理学家的著作中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的是A. 五经正义B. 春秋繁露C. 四书章句集注D. 二程遗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与“五经” 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
8、这首诗反映了A. 孟子的 “仁政”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的“心” ,与“仁政” “独尊儒术” “经世致用”等思想无关,故 ABD 项排除;依据“万化根源总在心”可得出此诗反映的是“心”是万物的本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故 C 项正确。【点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诗句含义的准确理解,明确其论述的内容是“心是万物的本源” ,得出是心学的思想,与备选项对比判断出正确答案。8.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A.
9、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 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 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 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 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 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 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与韩非子比较。9. 明清时期
10、一位思想家说: 官员应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呼吁废除“ 一家之法” ,建立“天下之法”。有西方学者称其为“中国自由主义先驱”。该思想家是A. 王夫之 B. 顾炎武C. 朱熹 D. 黄宗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C 项首先可以排除;A 王夫之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唯物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这两项也可排除;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其思想和材料一致,故选 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
11、思潮10. 把“亡国”与“亡天下” 区别开来,后人据此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古代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梁启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易号改姓,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最早提出此主张的是顾炎武。故选 B。A 项反对孔子是非为是非;C 项主张反对宋明理学;D 项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考点:明清进步思潮点评:儒家思想主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思想在明清之际被进步的思想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明清时期进步的
12、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11.古希腊某位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A. 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B.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 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 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答案】B【解析】材料中“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强调了善恶与智慧(知识)之间的具有直接紧密联系,这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内涵一致,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13、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 B 正确;A是普罗泰戈拉的思想,故排除;C 是柏拉图的主张,故排除;亚里斯多德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故排除 D。12. 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 探索自然 B. 人文主义 C. 探索社会 D. 个人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一个自由的人是为自己活着” 等信息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 B 项正确;ACD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13.下列言论不符合人文主义精神
14、基本内涵的是A.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B.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C. “幸福在人间”D.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答案】B【解析】【详解】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表明哲学仍然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故不符合人文主义精神,故 B 项正确;A 项的主旨是肯定人存在有价值,体现了人文主义;B 项表明幸福是在人间,与人有关,而不是在来世,体现了人文主义;D 项强调在尊重生命,尊重人,故体现了人文主义。故排除 ACD 三项。14.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都反对宗教信仰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15、D.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都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关,故正确。文艺复兴是借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宗教改革则是体现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使人获得精神上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正确。 都反对宗教信仰这一说法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未与天主教决裂,宗教改革虽与天主教决裂的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 BD。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排除 C,所以选 A。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分析、比较和辨别等能力,命题切入点较广泛,可以是背景、原因、历程、结果、作用、
16、特点、影响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5.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以下字体曾经被中国古代某一中央政府强力推行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ABCD 四项分别为甲骨文、 小篆、楷书、行书,秦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推行小篆,故 B 项正确,排除 ACD 三项。16.康德在 1784 年写道:“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说明A. 康德高度肯定法国大革命的现实意义B.
17、康德反对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C. 康德主张用理性的武器实行社会变革D. 康德认为新的偏见会取代旧的偏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主张思想启蒙会比革命更有用,但思想上也要理性,而不能用偏见看问题,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可知,康德认为革命有其作用,但思想启蒙比革命更重要,因此他不反对革命,但并没有高度肯定法国大革命的现实意义,故 AB 项错误; D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故排除 D 项。17.明朝医药
18、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的著作是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齐民要术【答案】C【解析】A 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创造性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被后世誉为“万世宝典” 。C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对 16 世纪以前中医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故选 C。18.我国古代历法制定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发展的需要B. 统治者的提倡C. 科学家的爱好D. 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
19、,故历法受到重视主要是农业发展的需要,故 A 项正确;BC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BC 两项;D 项与历法受重视无法,故 D 项排除。19. 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 。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A. 达官显贵B. 市民阶层C. 知识分子D. 社会游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以来中国商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市民阶层开始兴起,这就为文化下移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文学开始以市民文化为主导取向, AC 两项是宋代之前文学创作的主体,D
20、项不可能成为稳定的文化创作主体和欣赏对象。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社会阶层20.从汉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 贵族化B. 平民化C. 神秘化D. 宗教化【答案】B【解析】【详解】汉赋、唐诗以文人作品为主;宋词来自民间,文人的词作也大量流传民间,适应了城市市民生活的需要;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通俗文学小说逐渐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从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故 A项正确;排除 BCD 三项。21.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
21、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 元曲和傩戏 B. 话本和小说C. 汉赋和唐诗 D. 风俗画和文人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元曲和傩戏、话本和小说都体现了文化的世俗性,不能体现高雅文化得倾向,故 AB 两项排除;汉赋和唐诗既不能体现文化的世俗性,也不符合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 C 项排除;风俗画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文人画体现了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 D 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风俗画和文人
22、画22.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 “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A. 篆书B. 隶书C. 行书D. 楷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所以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应是行书。故选 C 项,不选 ABD 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体23. 有人说:“19 世纪物理学大厦已经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 ”这所“大厦” 的奠基者是: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迪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
23、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所述,19 世纪的物理学大厦无疑是指经典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它的奠基人是牛顿,故 B 项正确。A 项是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C 项是进化论思想;D 项发明家。所以答案选 B。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24.1899 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A.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B. 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已经超越器物阶段C.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D. 中国引进无线电报机是为了抗击八国联
24、军侵华【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中国与英国同年使用无线电报,因此是与西方同步的,C 项正确;材料中国引进无线电报,并不能说明中国在科技上就领先世界,中国在科技领域仍然落后世界,排除 A 项;引进无线电报机说明中国的学习仍然在器物阶段,排除 B 项;根据材料“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但无法证明是为了抗击八国联军,这时期还没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 D 项错误。25.下图源自生物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经典著作。对该图隐含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 这种观点普遍流行于 18 世纪西欧B. 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C. 肯定了“神创论”和“物
25、种不变论”D. 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答案】B【解析】达尔文进化论提出是 19 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排除 A;B 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故选 B;C 是进化论所反对的观点,排除 C;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排除 D。故选 B。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26.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
26、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孟子 战国荀子南宋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概况指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4)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古代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
27、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答案】 (1)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等(2)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战国荀子 以礼治国,礼法并施南宋 朱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统一大业的需要)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解析】【详解】 (1)根据所学,回答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即可。(2)根据所学可知,孟子的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主
28、张是以礼治国,礼法并施。根据“南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上课得出是朱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主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方面回答。(3)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概括得出其思想。结合所学,回答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的作用概括即可。影响,从儒家思想在汉代主流地位确立,及对后世儒学的影响的角度概括即可。(4)结合所学,回答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主张即可。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
29、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材料四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材料五 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 ,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 ,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 ,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
30、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3)阅读材料四,如何
31、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答案】 (1)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4)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理性主义【解析】【详解】 (1)根据“人是万物的尺度”得知是普罗泰格拉;根据“美德即知识”可判断是苏格拉底。(2)根据“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32、可得出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故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3)根据所学,回答“因信称义”对打击宗教神权统治,否定教会权威,促进思想解放等方面的影响即可。(4)根据材料“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 ”得出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抨击君主专制。根据材料“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得出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根据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它原是天所赐予的”结合所学可得出卢梭主张“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结
33、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28.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少,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 100 周年材料二 2017 年 8 月 4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34、以下简称为报告 ) 。 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这到 751 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46 个百分点。在郭文珺获得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气手枪金牌之后,一则郭文珺拿金牌寻父的消息便迅速走红于媒体和网络24 岁的陕西姑娘郭文珺向人们吐露了她的秘密:她要用金牌作为寻人启事,寻找离别 9 年的爸爸,这一消息引发了众多热心网友启“人肉搜索” 。关实,这一消息并不是郭文珺提出或授权的,媒体的误读使得郭文珺及其长辈、亲友陷入巨大尴尬,也令家人的那份痛再次加剧。郭文珺的母亲和不少网友事后通过各种方式表示希望广大网友停止这种“人
35、肉搜索” 。有同学通过手机上网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学上网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回答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答案】 (1)成果: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 。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2)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人们更快捷地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生活
36、带来了不便,同时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 ,可知成果有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2)依据材料,可知互联网的作用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 “中国网民规模这到 7.51 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4.6个百分点”, “有同学通过手机上网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人们更快捷地交流与学习。消极方面, “人肉搜索” “但还有些同学上网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王者荣耀等虚拟世界之中”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