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突破练 12 化学实验基础专题突破练第 23 页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 个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72 分)1.(2018 陕西西安第八十三中阶段考试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在桌子上歪倒着火, 立即用水浇灭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加入碎瓷片或不时移动试管 ,以免暴沸伤人C.使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性时,先把 pH 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量D.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内部 ,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答案 B解析 酒精灯在桌子上歪倒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故 A 项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故
2、B 项正确;使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性时,要用干燥的 pH 试纸,故 C 项错误; 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故 D 项错误。2.(2018 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阶段检测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采用图所示装置收集 SO2B.可用图所示装置比较 KMnO4、Cl 2、S 的氧化性强弱C.实验室制取的溴乙烷中常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溴乙烷中的溴D.称取 0.40 g NaOH 固体,直接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可配制 0.10 molL-1 NaOH 溶液答案 B解析 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
3、气的密度,所以收集二氧化硫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 项错误;高锰酸钾能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反应中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氧化产物是氯气,所以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气;氯气和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单质,氯气是氧化剂,硫是氧化产物,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由此得出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硫,B 项正确; 溴和溴乙烷都易溶于苯,所以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 项错误; 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只能是先把氢氧化钠放在烧杯中溶解,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至容量瓶中,D 项错误。3.(2018 河南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 ,能达到实验
4、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 K+B.用装置乙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用装置丙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 NaOH 固体答案 B解析 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图可知,缺少蓝色的钴玻璃,A 项错误;Fe 为正极,Zn 为负极,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 项正确; 为了使反应物充分反应,需要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由图可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 C 项错误; 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能与 NaOH 反应,仪器选择不合理,应使用铁坩埚,D 项错误。4.(2018 陕西西安第八十三中阶段考试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 ( )A.制备干燥的 NH3:加热浓氨水,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B.提纯含有少量 HCl 的 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C.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 取少量的食盐溶液,加稀硫酸酸化 ,再滴入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将盛有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的烧瓶,先后置于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烧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答案 D解析 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应用碱石灰干燥,A 项错误;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来除杂,B 项错误;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碘酸钾中不含碘单质,所以不会变色,C
6、项错误;温度不同,导致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平衡改变而向吸热或者放热方向移动 ,能达到目的,D 项正确。5.(2018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 )实验室在 500 时隔绝空气加热硫酸亚铁铵 (NH4)2Fe(SO4)2至分解完全并确定分解产物成分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分解的固体产物可能有 FeO、Fe 2O3 和 Fe3O4,气体产物可能有 NH3、N 2、H 2O、SO 3 和 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 ,试剂 X 最好选用碱石灰B.装置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SO3 气体生成并除去 SO3 和 NH3C.取中固体残留物与稀硫酸反应并向其
7、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则残留物一定为 Fe2O3D.装置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SO2 气体生成,装置用于收集生成的 NH3 和 N2答案 B解析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试剂 X 应选用无水硫酸铜,A 项错误; 装置用于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 SO3 气体生成,若有 SO3 气体生成则装置中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并用氯化钡和盐酸除去 SO3 和 NH3,B 项正确;中固体残留物中也可能还含有 FeO,也可能不含有 Fe2O3 而含有 Fe3O4,而不一定只有 Fe2O3,C 项错误;NH 3 极易溶于水,若分解产物中有 NH3,则 NH3 被装置中的
8、溶液所吸收了,装置中不可能收集到 NH3,D 项错误。6.(2018 湖北襄阳四校高三联考 )下列操作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铁B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有 Na+C 充分浸透了 Na2SiO3 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小木条不燃烧 Na2SiO3 可用作木材防火剂D 向某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答案 C解析 铝热剂可能含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再滴加 KS
9、CN 溶液,出现红色,故A 项错误;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玻璃棒含钠元素,则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有 Na+,应选铂丝或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故 B 项错误 ;Na2SiO3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现象可知,Na 2SiO3 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故 C 项正确;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由现象不能说明食盐中是否添加 KIO3,故 D 项错误。7.(2018 河北邢台高三质量检测 )钌(Ru)是一种硬而脆呈浅灰色的多价稀有金属,性质很稳定,且耐腐蚀性很强。实验室用 H2 还原 RuO2 来制备金属钌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前,应先收集气体并点燃 ,通过爆鸣声判断气体的纯度B
10、.洗气瓶中盛装的可能是 NaOH 溶液,用于除去 HClC.结束反应时,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 KD.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 D解析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故加热试管前,应先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爆鸣声判断气体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A 项正确 ;洗气瓶中盛装的可能是 NaOH 溶液,用于除去氢气中的 HCl,避免制得的 Ru 含有杂质,B 项正确;结束反应时,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 K,用氢气冷却 Ru,以免生成的 Ru在高温时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 项正确;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 ,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D 项错误。8.(2018 湖
11、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联考 )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择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答案 A解析 NO2 溶于水生成硝酸和 NO,A 项正确; 电镀时电解质溶液应该含有镀层金属离子,故应该用含Zn2+的盐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B 项错误; 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浓硫酸 ,C 项错误;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到试管中,D 项错误。9.(2018 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三质检 )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 CO,其反应原理为 H2C2O4 CO+CO2+H2O。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 CO 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 CO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沉淀) 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12、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 ,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燃装置处酒精灯B.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 ,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D.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 NaOH 溶液吸收等方法答案 A解析 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说明装置中的空气已经排净,然后再点燃装置处酒精灯,故 A 项正确;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故 B 项错误;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 ,故 C 项错误;NaOH 溶液不与 CO 反应,不能用 NaOH 溶液吸收 CO
13、,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28 分)10.(2018 辽宁丹东五校协作体联考 )(14 分).现有四种化学仪器:A.量筒 B.容量瓶C.滴定管 D.烧杯(1)标有“0”刻度的化学仪器为 ( 填代号,下同); (2)实验时,要用所装液体润洗的是 ; (3)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的仪器是 ; (4)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 n mL,仰视时读数为 x mL,俯视时读数为 y mL,若 xny,则所用的仪器为 。 .某实验小组欲从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硫酸亚铁溶液,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 Cu2+、Fe 2+、Fe 3+分别
14、生成沉淀的 pH 如下表:物质 Cu(OH)2 Fe(OH)2 Fe(OH)3开始沉淀的pH6.0 7.5 1.4沉淀完全的pH13 14 3.7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H 2O2、CaO 、CuO、稀硫酸、铁粉(5)分离实验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目的为:(完成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目的步骤 1 在溶液中加入H2O2步骤 2步骤 3 滤出氢氧化铁步骤 4 洗涤沉淀步骤 5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铁粉得到 FeSO4溶液(6)上述步骤 5 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 ; 上述步骤 5 中加入铁粉的作用是 。 答案 .(1)C (2)C (3)BC (4)A.(5)将 Fe2+氧化成 F
15、e3+ 加入适量的氧化铜,调节溶液的 pH 到 3.7 保证将 Fe3+完全沉淀 过滤 除去附在沉淀表面上的可溶物(6)溶解氢氧化铁沉淀并防止生成的二价铁水解 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并防止二价铁被氧化解析 .(1)滴定管自上而下刻度值增大,标有“0”刻度。(2) 滴定管必须用所盛装溶液润洗。(3) 容量瓶、滴定管均有活塞(碱式滴定管里是玻璃球及橡胶管 ),使用前必须查漏。 (4)对于刻度由下而上增大的仪器(量筒) 来说,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时读数偏大,即 xny,则所用仪器为量筒。.(5)由表中数据可知,要制备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应除去溶液中的 Cu2+和 Fe3+,可先加入 H2O2溶液,将
16、Fe2+氧化成 Fe3+,然后加入适量的氧化铜,调节溶液的 pH 到 3.7,保证将 Fe3+完全沉淀,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沉淀经洗涤后,再加入硫酸和铁粉,可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6)加入稀硫酸的作用: 溶解氢氧化铁沉淀并防止二价铁水解;加入铁粉的作用:使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并防止二价铁被氧化。11.(2018 陕西西安第八十三中高三阶段考试 )(14 分)实验室采用 MgCl2、AlCl 3 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 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1)为使 Mg2+、Al 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 ( 填“A” 或“B”), 再滴加另一反应物。(2)如图所示,过滤
17、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高温焙烧时 ,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4)无水 AlCl3(183 升华) 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AlCl3。装置 B 盛放饱和 NaCl 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 中试剂的作用是 。用一个仪器装上适当试剂后可起到 F 和 G 的作用,所装的试剂为 。 答案 (1)B (2)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3)AgNO3 溶液(或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 坩埚(4)除去 HCl 吸收水蒸气 碱石灰(或 NaOH 与 CaO 混合物)解析 实验室采用 MgCl2、AlCl 3 的混合
18、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 MgAl2O4,MgCl2、AlCl 3 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会得到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进行焙烧可以得到MgAl2O4。(1)Mg(OH) 2 溶解性小,如先加入 MgCl2、AlCl 3 的混合溶液,再加氨水,氨水少量,应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先加氨水,因氨水足量,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2)过滤时应该将漏斗的尖嘴部分紧贴烧杯的内壁,防止液体溅出;(3)沉淀中洗涤液中含有氯离子和铵根离子,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AgNO3 溶液(或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 进行检验; 高温焙烧时 ,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坩埚;(4)金属铝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遇潮湿空气会产生大量白雾 ,铝也能和 HCl 反应生成 H2 和 AlCl3 溶液,故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都应除去,并且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F 可以吸收水分,防止生成的氯化铝变质,因为氯化铝易发生水解,故应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E装置,G 是吸收反应剩余的氯气。吸收水蒸气和氯气还可以用碱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