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中学历史 学习理论与方法,History Learning Theories and Methods,学习理论是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关于学习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第一节 学习理论与历史学习,一、学习的概念 中国:学习是一个知与行相结合的过程。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西方:广义的学习,指学习者(人或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
2、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安德鲁(美国教育梅格斯奖获得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育家),学生的学习特点,第一、学习的目的性第二、学习的主体性第三、学习的实践性第四、学习的探索性第五、学习的迁移性,二、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1、行为主义学派联结论和刺激反应理论学习是环境的刺激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2、认知学派个体是作用于环境的,环境的刺激只是潜在的,能否引起人的行为变化是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结构。,3、人本主义学派学习的理念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 4、建构主义学派(情境、协作、会
3、话、意义建构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学习的含义”(即 “什么是学习”)2、“学习的方法”(即 “如何进行学习”),1、Video赵本山捐助中的片段搜狗1.mpg 2、Video搜狗方法教学的PPT.ppt,三、学习的主要类型 1、布鲁姆的学习分类 2、加涅的学习分类 3、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4、潘菽的学习分类,四、学习理论对研究历史学习的 指导意义,1、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思想决定行为,心态决定高度,第二节 历史学习心理与学习效率
4、,一、历史学习心理 (一)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过程1、前认知阶段2、信息接收阶段3、思维阶段4、结构重建阶段5、迁移阶段,(二)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1、动机的特点2、兴趣的特点3、感知的特点 4、记忆的特点5、思维的特点6、态度的特点,二、历史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就是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获得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的最佳发展,即“以最少的能和力支出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影响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第三节 历史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一、历史学习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的情境和活动中,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学习规则的掌握,对学习过
5、程的调控,对学习方法的运用等。,学习策略的功能,1、明确学习任务 2、激活学习动力 3、控制学习行为 4、选用学习方法 5、分析学习得失 6、评价学习效率,历史学习的基本策略,1、认识历史学科功能的策略2、了解历史知识特点的策略3、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策略4、提高历史认识水平的策略5、沟通相关社会知识的策略,二、历史学习方法,1、听课的方法 2、阅读教材的方法 3、观察的方法 4、搜集材料的方法 5、运用证据的方法 6、探究问题的方法 7、评价历史的方法 8、记忆的方法 9、练习的方法 10、复习的方法,案例:美国独立战争,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来克星顿枪声(开始); 大陆会议召开(建军)
6、; 独立宣言发表(建国); 萨拉托加大捷(转折); 英军约克镇投降(胜利); 英美签订巴黎和约(结束)。,第四节 中学历史学科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亦称学习指导,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历史探究的成果,即历史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 英汤普森,二、历史学科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一)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如何进行阅读指导?1、阅读教科书的指导2、指导学生阅读史料3、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扩大阅读面4、指导学生使用历史工具书5、指导学生阅读网络资源,(二)掌握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 2、指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方法 (三)运用历史信息的方法指导,三、学法指导的方式,1、传授2、示范3、讲评4、辅导5、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