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PPT课件.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832438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05第五章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北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目标阐明与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 内容 分析,学习者 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运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改,修改,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第五章 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单元目标 理解目标的分类及层次 理解并运用目标的编写方法 理解目标与测试题的关系 理解目标编写的意义与局限,第一节 学习目标的分类,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对学生通过学习后(如: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应达到的行为状态进行的具体、明确、详细的描述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表述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 2、教学

2、目标:指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达到的最终结果(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 3、教学目的与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不同,概念澄清,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Performance Objectives) 多个内容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 (不同于由低到高的目标层次),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体系,教育目标的编写,二、关于教学目标的历史背景,130年代 行为主义之父“泰勒” 250年代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360年代 马杰,程序教学,行为术语 460年代末 加

3、涅,学习结果5教学目标编写的培训: 编写的内容依据 目标的用途 教学设计系统观 编写的方法,三、各种目标分类法,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2加涅的五大学习结果分类(1970)3 国内目标分类体系4梅里尔的成分展示理论P145图、ISDp28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二维模型(1983),学习领域目标分类/学习结果分类系统,认知领域知道领会(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情感领域,态度,动作技能领域,动作技能,布卢姆目标,加涅学习结果,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比较,1相同点:均描述了学习结果,包含基本的心理过程(由简单事实学习向高智力水平的学习的累

4、积发展过程)教学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目标! 2不同点: 布用可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术语表示,不偏重揭示教学内在机制,偏重于评价,偏重与各种人员之间的沟通 加着重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的内在机制,每类目标伴随着特定的学习条件和评价。(?),梅里尔成分展示理论ISDp28,梅里尔成分展示理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二维模型),P145(ISDp28) 为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划分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学生适于不同目标层次,需呈现不同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要考虑多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练习:目标双向细目表P92,学习结果和目标层次的累积性:,为了学习运用或领会这一概念(或原理),应首先要求学习者学习、掌握的是什

5、么? 作为设计者,我是否已经为学习者设计了达到学习目标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四、布卢姆:认知技能类教学目标(ISDp96),按智力特性复杂程度,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 知识(Knowledge)知道、记忆 领会(Comprehension) 运用(Application) 分析(Analysis) 综合(Synthesis) 评价(Evaluation),1、知识(Knowledge)记忆(了解),对已学的知识的回忆和重复 具体的知识(事实、信息) 术语的知识; 具体事实的知识 日期、事件、人物、地点 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 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2、领会(Comp

6、rehension) 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转化:个体把要交流的内容转化为其他术语或转化为另一种表达形式 解释:交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的认识(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和概述) 推断:力图阐释事物的各种结果(预测发展的趋势),3、运用(Application),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新的情境;复杂的情境 概念、原理、方法、程序等,4、分析(Analysis) 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要素分析 关系分析 组织原理分析:内容的结构和组织,5、综合(Synthesis),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进行独特的交流 制定计划或操作

7、程序 推倒出一套抽象关系,6、评价(Evaluation),对材料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 依照内部依据来判断 依照外部准则来判断,二、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1、接受或注意愿意接受或注意某一件事情或活动等 觉察:意识 愿意接受:中立态度或保守判断 有控制的或有选择的注意,2、反应乐意以某种方式加入某事以及做出反应,默认的反应:遵从,顺从 愿意的反应:自愿 满意的反应:行为伴随着一种满意的感觉,3、价值判断,价值的接受 对某一价值的偏爱:个体对此价值的信奉已达到追求、寻求它 信奉:信仰,4、组织,1)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体系 2)确认各种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3)确立占主导地位的和

8、普遍的价值5、形成品性: 由价值或价值体系形成的性格化,三、动作技能领域(心理运动学习领域),1、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的指导动作 2、准备:为特定的行为做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 3、指导下的反应 4、自动化:经过一定的练习使成为习惯的习得反应 5、复杂的外显反应: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复杂的动作技能 6、适应:改变动作活动以适应环境条件及要求的变化 7、创作:在动作技能领域中形成的理解力、能力、技能,四、人际关系技能领域(新!),1、寻求和提供信息(双方) 2、提议:提出一个新观念、建议或行动方案、让人接受 3、支持与扩充:支持他人的想法,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的能力 4、引导和阻止发言 5、异议

9、:表达不同意见的能力 6、概括:总结讨论的内容要点,五、各类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比较,1相同点:均描述了学习结果,包含基本的心理过程(由简单事实学习向高智力水平的学习的累积发展过程)教学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目标! 2不同点: 布用可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术语表示,不偏重揭示教学内在机制,偏重于评价,偏重与各种人员之间的沟通 加着重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的内在机制,每类目标伴随着特定的学习条件和评价。(?),第二节 学习目标的编写,1、 在确定目标分类的基础上,有两种编写方法 2、行为目标说明要学生知道或能够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3、,行为目标编写法(ABCD法) 采

10、用行为术语的编写法,可观测,“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在五分钟内,完成100到速算题,准确率达98% 动宾短语是基本部分(行为动词要与目标层次相对应) 实际应用中,不一定将条件、标准都列出,Audience,Condition,Behaviour,Degree,行为(B)的表述是基本部分(P93),比较笼统的词汇 比较精确的词汇 理解 背诵 真正理解 确认 欣赏 区分 十分欣赏 解答 掌握的意义 构造 喜爱 列表 相信 比较 信任 对照,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回忆,说出, 为下定义,推断,归纳,阐述,说明,知道,1)行为目标编写法有何缺点?2)内外结合法,行为目标法的特点:,优点:可观察、可

11、测量和可操作 缺陷:易过分机械,而学习的实质并不仅仅是外显行为变化,同时也应有内在的心理变化 格伦兰折衷的陈述教学目标法: 不仅含具体的外显行为的变化,更是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 不仅避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目标时含糊不清的局限性,而且免使教育局限于某种具体行为训练的危险,例1:语文课教学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使学生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反映内在变化的目标)。1)用学生自己的话 解释 运用类比法的条件(行为样品)2)在课文中 找出 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行为样品)3)对提供了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能 指出 包含了类比法的句子(行为样品),例2:1.领会专门术语的涵义,1.1 将专门

12、术语与它所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 1.2 在新造的句子中使用某个专门术语。 1.3 区别术语之间的同异。,情感态度领域学习目标的编写 (内外结合法、间接测量),例: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态度(较易确定) 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主动参加教室的卫生工作 准时参加有关会议 积极承担班委会布置的任务 支持有利于集体利益的建议 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 学科教师共同研究,例:“培养学生对国画的鉴赏力”目标的行为指标为:,喜欢借阅或购置国画图书 经常参观国画展 了解国画名家及其代表作 向美术教师请教作画技巧 乐意给同学讲解国画特点及作品意境 喜欢创作国画“对某门课程产生兴趣”?态度量表的设计,学习目标阐明

13、应注意的问题1:行为目标非“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例:以下哪个是合理的教学目标? 1)使用情景讲解“Excuse me”和“I am Sorry”的用法及意义(5分钟) 2)提供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这两种表达法 3)本课教学目的是讲解英语句子基本成分 4)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指出英语句子中的成分 注意:从学生主体的角度考虑“学习结果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阐明应注意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也不是教材内容、过程和程序; 条件是伴随行为同时发生的环境、人员等因素,不能把学习活动本身作为条件(如:153) 学习条件中的标准是学习质量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不是教师教学成功的最低标准

14、 其他: 行为目标类型应和学生水平相适应; 允许学生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达到目标 编写行为目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材P153-154、ISDP89,教学目标的简化表述 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目标体系的特点比较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第三节 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编写及作用,一、终点目标与从属目标,在学习内容结构分析基础上,理顺目标体系、编写目标群 学习内容分析越合理细致,目标体系越好编写 按目标分类法系统整理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思考:教材中教案设计运用了行为目标法还是内外结合法?(课程、课堂设计表),练习:教案中目标编写工作涉及几个表格?选择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编写目标。 根据P65”两位数“学习内容分析结果,

15、利用P334教学设计表格三撰写”两位数“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与目标层次,二、学习目标的作用,1、学习目标与先行组织者 内容提要、预习指导、概念框架等 奥苏贝尔认为,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即“组织者”,有利于促进学习(记忆、理解、综合等),2、学习目标与评价,学习目标与形成性评价 标准参照测试 3、学习目标与方法及媒体,三、阐明学习目标的意义,1、有利于课程的规范化:1)提供以能力为基础的框架 2)提供课程的方向和稳定性 3)可清楚地检验课程内容的范围 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激发学生的动机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责任感,3、有利于教师的教学,1)

16、以如何达到学习目标的特定方式思考问题、组织教学; 2)为教师成功的决策提供依据;3)为测试题的编制以及教学计划的评价提供方便和依据;4)是对教师的一种开发训练,迫使教师深刻地思考教学 4、有利于交流和沟通 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设计及制作人员,四、阐明学习目标的局限(P140、155),先提出目标不利于发现法教学 写出的目标是教学至少要达到的,还可有更高或内显的目标 目标的罗列并不完全反映学科的知识结构,第四节 目标测试题的编制,一、测试题目与学习目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编写测试题时要考虑目标的条件和标准; 可根据测试题的编写情况,对学习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改。,二、测试题目的形式,1、三种不同形式: 1)回忆性题目问答、填空; 言语信息(概念、规则中也包括言语信息)2)识别性题目判断正误、配对、单项选择 3)结构化回答题目问答题、作文、动手实验等,2、不同学习结果的评定,言语信息 1);2);3) 鉴别 2) 概念 2);3);1)2)3)结合 规则 2);3);1)2)3)结合 高级规则 同上 态度 直接的自我报告,间接的自我报告,观察 动作技能 1)2)3),自己的表演,练习,设计对应一概念不同目标层次的测试题 如:认知类教学目标 设计对应一规则不同目标层次的测试题 如:目标的编写方法,小结,前期分析 为什么目标 是什么策略 如何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