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四+文本15+兰亭集序 学案.docx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81655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四+文本15+兰亭集序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四+文本15+兰亭集序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四+文本15+兰亭集序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四+文本15+兰亭集序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专题四+文本15+兰亭集序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癸丑( ) (2)会稽山( )(3)修禊事( ) (4)激湍( )(5)流觞( ) (6)骋怀( )(7)放浪形骸( ) (8)趣舍万殊( )(9)一契( ) (10)嗟悼( )(11)彭殇( )二、词语理解1解释加点的词(1)群贤毕至: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一觞一咏: (4)信可乐也: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2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7)虽趣舍万殊: (8)及其所之既倦: (9)向之所欣: (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2)齐彭殇为妄作: (1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2通假字(1

2、)悟言一室之内: - 3 -(2)虽趣舍万殊: 3一词多义(1)修Error!(2)致Error!(3)怀Error!(4)信Error!4虚词归纳(1)诸Error!(2)或Error!5古今异义(1)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今义: (2)或取诸怀抱古义: 今义: (3)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 - 4 -今义: 三、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一觞一咏: (4)所以游目骋怀: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7)齐彭殇为妄作: 四、特殊句式(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5 -(2)死生亦大矣: (3)不能喻之于怀: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3、作: (5)亦将有感于斯文: 五、语句翻译(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 (2)引以为流觞曲水。译文: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译文: (4)悟言一室之内。译文: - 6 -(5)死生亦大矣。译文: 六、名言警句1文本名句(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2文外名言作者名言(1)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带左右,可咏可觞可丝竹怀抱古今。(2)宇宙静无事,山林大有人。(3)室在山林乐,人同天地春。(

4、4)观水得其趣,临文畅所言。(5)清犹临川竹,惠若当风兰。(6)文品极于古,清言足可听。(7)风和春日永,水映暮山清。(8)大水流为九曲,春风又是一年。(9)作文当有清气,临事终期虚怀。(10)幽兰间修竹,流水抱春山。一、作者简介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之为“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 ,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同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 “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

5、,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书圣” 。- 7 -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 乐毅论 ,草书十七帖 ,行书姨母帖 快雪时晴帖 丧乱帖 兰亭集序 初月帖等。二、背景展示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 ,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6、,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声誉。三、文体知识序 言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 ,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b)”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 ;也有请他人作的,叫“他序” 。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文白对译永 和 九 年 , 岁 在 癸 丑 , 暮 春 之 初 , 会 于 会 稽 山永 和 九 年 ,时 在 癸 丑 之 年 ,阴 历 三 月 初 , 我 们 会 集 在 会 稽 山Err

7、or!阴 之 兰 亭 , 修 禊 事 也 。阴 的 兰 亭 ,举 行 驱 除 不 祥 的 礼 俗 之 事 。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 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Error!群 贤 毕 至 , 少 长 咸 集 。众 多 贤 才 都 会 聚 在 这 里 ,年 龄 大 的 小 的 都 聚 集 在 一 起 。 贤 、 少 、 长 : 形 容 词 活 用 为 名 词 ,意 为 “有 贤 德 的 人 ”“年 轻 的人 ”“年 长 的 人 ”。至 、 集 : 后 都 省 略 了 介 宾 短 语 “于 此 ”,作 状 语 。此 地 有 崇 山 峻 岭 , 茂 林 修 竹 ; 又 有 清 流 激这 里 有 高 大

8、 险 峻 的 山 岭 ,茂 盛 高 密 的 树 林 和 竹 丛 ;又 有 清 澈 激Error!湍 , 映 带 左 右 ,荡 回 旋 的 水 流 ,辉 映 围 绕 在 亭 子 的 四 周 ,Error!引汲 引 清 流以 为 流 觞 曲 水 , 列 坐 其 次 。 虽急 湍 ,用 作 流 动 酒 杯 的 曲 折 水 道 , 人 们 依 次 排 列 ,坐 于 曲 水 岸 边 。虽 然无 丝 竹 管 弦 之 盛 , 一 觞 一 咏 , 亦 足 以 没 有 演 奏 音 乐 的 盛 况 , 可 是 饮 酒 一 杯 ,咏 诗 一 首 ,也 足 够 用 来 痛Error!畅 叙 幽 情 。快 地 表 达

9、幽 深 内 藏 的 感 情 。- 8 -Error!是 日 也 , 天 朗 气 清 , 惠 风这 一 天 ,天 气 晴 朗 ,空 气 清 新 ,微 风和 畅 , 仰 观 宇 宙 之 大 , 俯 察 品 类 之 盛 , 所 以和 暖 ,抬 头 观 望 辽 阔 的 宇 宙 ,低 头 品 察 繁 盛 的 事 物 ,用 来游 目 骋 怀 , 足 以 极 视 听 之 娱 ,放 开 眼 界 、抒 发 胸 臆 ,都 足 够 用 来 让 人 尽 情 享 受 视 听 的 乐 趣 ,信 可 乐 也 。实 在 快 乐 啊 。 之 : 定 语 后 置 的 标 志 。品 类 : 物 品 ,物 类 。指 天地 万 物 。

10、所 以 : 这 里 是 “用 来 ”的 意 思 。极 : 尽 。Error!夫 人 之 相 与 , 俯 仰 一 世 。人 与 人 相 交 往 ,一 俯 一 仰 之 间 ,一 生 已 过 。Error!或 取 诸 怀 抱 , 悟 言 一 室 之 内 ;有 时 倾 吐 襟 怀 抱 负 ,面 对 面 在 室 内 畅 谈 ;或 因 寄 所 托 , 放 浪 形 骸 之 外 。有 时 借 其 所 爱 ,寄 寓 自 己 的 情 怀 ,不 拘 形 迹 ,自 由 放 纵 地 生 活 。Error!Error!虽 趣 舍 万 殊 , 静 躁 不 同 ,虽 然 人 们 的 人 生 取 舍 千 差 万 别 ,宁 静

11、与 躁 动 也 不 相 同 ,当 其 欣 于 所 遇 , 暂 得 于 己 ,但 是 ,当 他 们 对 接 触 到 的 事 物 感 到 高 兴 ,暂 时 感 到 得 意 ,快 然 自 足 , 不 知 老 之 将 至 。 及 其 所 之快 乐 而 满 足 ,竟 不 知 道 老 年 将 要 到 来 。等 到 对 已 经 得 到 的既 倦 , 情 随 事 迁 , 感 慨 系 之 矣 。感 到 厌 倦 ,心 情 随 着 事 物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感 慨 随 之 产 生 了 。趣 : 同 “取 ”。欣 于 所 遇 : 对接 触 到 的 事 物 感 到 高 兴 。 向 之 所 欣 , 俯 仰 之 间

12、 ,过 去 感 到 高 兴 的 事 ,顷 刻 之 间已 为 陈 迹 , 犹 不 能 不 以 之 兴 怀 。 况已 经 变 为 旧 迹 ,仍 然 不 能 不 因 它 而 引 起 心 中 的 感 触 。何 况Error!修 短 随 化 , 终 期 于 尽 。人 生 的 寿 命 长 短 ,听 凭 造 化 ,最 后 都 要 消 灭 。Error!古 人古 人云 : “死 生 亦 大 矣 。 ” 岂 不 痛 哉 !说 :“死 和 生 也 是 件 大 事 啊 。”怎 能 不 悲 痛 呢 !每 览 昔 人 兴 感 之 由 ,每 当 看 到 古 人 对 死 生 兴 发 感 慨 的 原 因 , 跟 我 所 感

13、慨Error!若 合 一 契 , 未 尝 不 临 文 嗟 悼 ,的 像 符 契 一 样 相 合 ,就 会 面 对 着 他 们 的 文 章 而 叹 息 哀 伤 ,不 能 喻 之 于 怀 。不 能 明 白 于 心 。Error!固 知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 我 本 来 知 道 把 死 和 生 等 同 看 待 是 荒 诞 的 ,Error!齐 彭 殇 为 妄 作 。把 长 寿 和 短 命 等 同 看 待 是 妄 造 的 。Error!后 之 视 今 , 亦 犹 今 之 视 昔 。后 人 看 待 今 天 ,也 像 今 人 看 待 从 前 一 样 。- 9 -悲 夫 !真 是 可 悲 啊 ! 之

14、: 为 主 谓 之 间 的结 构 助 词 ,不 译 。 故 列 叙 时因 此 我 一 一 记 下 当 时 参 加人 , 录 其 所 述 ,兰 亭 集 会 的 人 ,抄 录 了 他 们 的 诗 作 ,时 : 当 时 的 。其 : 人称 代 词 ,“他 们 的 ”。虽 世 殊 事 异 , 所 以 兴 怀 , 其 致 一 也 。纵 使 时 代 变 了 ,世 事 不 同 了 ,但 人 们 的 思 想 情 趣 却 是 一 样 的 。后 之 览 者 , 亦 将 有 感 于 斯 文 。后 世 的 读 者 ,也 将 会 对 这 次 集 会 的 诗 文 有 所 感 慨 吧 。1脉络梳理2初读感知在本文中,作者的

15、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答: 1第一段“信可乐也”中的“乐”具体指什么内容?答: 2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转入“死生亦大矣”的“痛”的感慨?答: - 10 -3作者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 “齐彭殇”这种消极虚无的人生观,表明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答: 4作者编集兰亭集序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答: 请从思想内容构思、情景关系及语言特点等方面比较本文与苏轼赤壁赋的异同。答: 1课本素材点击素材 诗人以诗为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足以体现这一点。做禊事时,志同道合的老少诗人聚在兰亭。这里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环境更是优美,却没有“丝竹管弦之盛” ,又何以为乐呢?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16、达到了“信可乐也”的境界,足可见作诗是诗人引以为乐的趣事。通过景与事,感悟生命的短暂,体会古人“死生亦大矣”的观念。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地看待人生,他能做到欢乐有终,体现了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运用示例 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 动, 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挥洒如椽的大笔,您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的豪情,您成就墨染一方的壮 举。您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之阳刚与星月之柔芒,您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之光亮,您在群星璀璨中初现锋芒。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 ,草如 龙凤舞动;娇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 让人

17、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 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书法的 伟大。- 11 -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间,放浪形骸之外。您用一支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奇定格于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您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 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兰亭虽已矣,但永不逝去的是兰亭集序 中最豪迈的一次舞动。您也为自己写下了华丽的篇章。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 兰亭集序定格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您,就是方寸展人生的一代书 圣王羲之。2课外素材东床快婿王羲之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璿,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她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他觉得丞相王导家的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

18、佳,于是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的子弟中择婿。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无不卯足了 劲,仔 细打扮一番出来相 见,唯盼雀屏中选。郗府的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的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看见靠墙的床上有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原来王羲之在来郗府的路上再三 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相亲的事早忘光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郗府,因为天气实在太 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喝着茶, 边想着蔡邕的书法。管家见他这般神情,惊呆了, 问他话也不搭理。郗府的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 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

19、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 ”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这“东床快婿”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点评 王羲之能成为“东床快婿 ”,赢得一世美名,和他的真实不造作是分不开的。不粉饰,不虚妄,用真性情来面对周遭的一切,不卑不亢,活得洒脱快意。和他在兰亭集序中所表现的情怀也是相得益彰的,正所谓 “文如其人” “是真名士自风 流”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我读兰亭集序白坤峰- 12 -王羲之也认识到人总是要死的,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王羲之

20、超出常人的地方在于他思索而且正视死亡,向死而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一千年之后,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坦然地思索着生与死的问题:“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 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 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一千年之前,王羲之同样认识 到人的可悲。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高朋 满座的集会之后突然心生悲凉,这是对生命易逝的悲凉,是面对冷冰冰的时间却无可奈何的悲凉,是 灿烂的生命面 对必然毁灭的悲凉。 文章的第一段,王羲之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山阴之兰亭的美丽:正是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名士们都来了,

21、 饮 酒赋诗,流 觞曲水,写不出诗就罚一杯,其乐融融,王羲之不由游目骋怀,笑逐颜开。在朋友的推荐之下,他带着浓浓的醉意,挥笔写下了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虽有涂改之痕,但瑕不掩瑜,从古至今 让很多人赞叹不已。东晋时期的中国并不太平,人命如草,我们可以想象,这短暂的欢乐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悲凉,尤其是当王羲之想到古人发出过有关生命短 暂的感叹却同样没有一点办法的时候,他的悲凉就更加深重了。是的, “死生亦大矣”死与生是大事啊,人都是要死去的。他明白活着的美好,他反对“把生与死、长寿与短命等同”的 观点,其实那种表面荒诞的生死观也是面对多难人生的无奈的自我安慰啊!王羲之的感叹至今也

22、让我们有同感,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是的,我们今天也发出 过“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浩叹。王羲之的思想并不是多么深刻,但是真实、真 诚。时间最终战胜了王羲之,时间 最终战胜了帕斯卡尔, 时间也最 终会战胜我们。然而,我 们活过,我们思考过,我们比时间伟大,虽然时间比我们有力量。王羲之因为思索生命的终结,他是一棵会思想的芦 苇。而帕斯卡尔不仅思考生命的终结,而且 进一步明白了人的 伟大与高贵,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人的伟大之所以 为伟大

23、,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 ”所以,帕斯卡尔由芦苇长成了参天大 树。 中国的土壤没有提供让芦苇长成大树的营养。中国的芦 苇 王羲之影响了中国的书法。思悟要点本文题目化用了谁的语录?- 13 -提示 帕斯卡尔的“人是会思想的芦 苇” 。这一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提示 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提示 排比。突出表现了王羲之心中的悲凉之感,开阔了语境。如何理解这句话?提示 “韶华易逝,人生易老”这样的思想并不鲜见,关键在于王羲之提出了这种思想,表现了王羲之对现实的鲜活感受,他 说出了一种普遍性的意义 。最后两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提示 对比。写出了社会土壤对于

24、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写出了王羲之成长的历史局限性。- 14 -答案精析语言知识积累一、(1)u (2)j (3)x (4)j (5)shn (6)chn(7)hi (8)q (9)q (10)ji (11)shn 二、1(1)全,都 (2) 疏导 (3) 饮酒 (4)实在 (5) 相处,相交 (6)同“晤” ,面对面 (7)虽然;同“取” ,与“舍”相对(8)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9)过去 (10) 触发 (11)本来/ 把看作一样 (12) 把看成平等 (13)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1)同“晤” ,面对面 (2)同“取” ,与“舍”相对3(1)高/举行/修理/施行/长/寿命长/ 编写

25、/美好 (2)情致/到达 /招纳/表达 (3) 胸怀/ 感慨/揣着,怀抱/来,使亲近 (4)实在/实情/信任/ 随便4(1)“之” “于”二字的合音/代词,众,各/ 兼词, “之乎” (2)有时/有人/倘若/ 有的/或许5(1)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种类。(2)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3)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也指文化或文人。三、(1)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3)名词作动词,饮酒 (4)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目,使驰骋 (5)副词作动词,尽 (6)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四、(1)定语

26、后置句,即“虽无盛之丝竹管弦” (2)判断句 (3)介宾结构后置,即“于怀喻之” (4)判断句 (5)介宾结构后置,即“于斯文有感”五、(1)(名士们 )会集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2)汲引清流急湍,用作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3)抬头观望辽阔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4)面对面在室内交谈。(5)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整体感知2作者的情感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 ;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无法把握,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 ,批- 15 -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

27、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转向死之“痛” ,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课堂互动1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可谓人贤,此为一“乐” ;聚会时是“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可谓辰良,此为二“乐” ;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可谓景美,此为三“乐” ;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可谓情真,此为四“乐” ;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可谓赏心,此为五“乐” 。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俱备,所以认为

28、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2其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室内清谈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其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 ,便“快然自足” ,但转眼间,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美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之产生了。其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时间的飞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示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人

29、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大患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3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权贵。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漂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们认为,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一死生” “齐彭殇” 。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人活得窝窝囊囊,有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人死得默默无闻,有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

30、,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重视,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轻易地逝去。4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 ,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 。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 16 -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

31、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延伸探究(1)文章的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文都先写乐景,既而由此感悟人生,抒发悲愁,感叹人生短暂,生命终究归于虚空;进而否定消极的人生观,表达作者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但王羲之全文都是自我体悟,表达人生观时委婉而曲折,仅对庄子虚无的人生观进行了否定;而苏轼则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阐述、议论明确有力。(2)文中情和景的关系。两文都是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景是情的外现,情是景的内涵。但是王文基本只在第一段进行了景物描写,而苏文中反复穿插景物描写,悲喜之情随此不断消长,情景融合,贯穿全文。(3)文章的语言特点。总体上,两文的语言都是骈散结合。但是王文以散句为主,行文自由流畅,如潺潺溪流,清新自然;苏文保持了赋的形式,全文整句居多,讲究押韵,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语言汪洋恣肆,富于声韵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