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两极格局的形成1、 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A解析: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苏由战时盟友变为敌人,为遏制苏联,美国对日本采取了扶植政策,故选 A 项。此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B 项不正确;美国战略的重心在欧洲,C 项不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D 项不正确。2、1946 年 2 月 22 日,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2、“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儿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这篇电文意在提示美国政府( )A.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B.应该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C.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D.应该与苏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虽然战后初期美国没有利益在苏联, 但苏联的存在是美国未来发展的障碍,即美国国家利益受到苏联的威胁,故 C 项正确。3、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
3、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显示法德两国的和解是指美苏两国冷战的背景下发生的,这说明欧洲的联合是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谋求生存的结果,答案选 C,A B D 三项不能准确概括欧洲联合的时代背景和目的。点评:在欧洲联合的原因中应该注意相关不同原因的区别:根本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但欧洲的联合本身即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还应该仔细体会欧洲联合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所占的
4、重要地位。4、1954 年 4 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称:“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在共产党手中,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后来,美国在这一地区( )A.挑起朝鲜战争 B.策划分裂德国C.发动越南战争 D.引发古巴导弹危机答案:C解析:朝鲜战争在 1953 结朿,故排除 A。德国位于欧洲,故排除 B。1964 年美国扩大在南方的特种战争,1965 年将特种战争扩大为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故选 C。古巴位于美洲,不符合题意,排除 D。故选 C。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时间排除法。解题时注意时间提示“1954 年 4 月”。A 项是在 1950 年,B 项是在 19
5、49 年,C 项是在 1953 年,D 项是在 1961 年。因此答案为 C。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主要组成部分,故选 B 项。6、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
6、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答案:C解析:“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和图中的美元符号、苏联标志,体现的是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欧洲复兴、对抗苏联的政策,这是马歇尔计划和二战后欧洲格局的准确再现,故 C 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北约、华约的对峙,A 项错误;欧共体成立时美国已停止对欧洲的经济援助,B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仅覆盖欧洲,D 项错误。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拉开了帷幕。关于这场“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战争”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B.朝鲜越南成为“战争”的主战场C.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战争”兴起D.苏联、波兰、
7、西德等国结成盟友答案:C解析:“没有硝烟的战争”指“冷战”,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冷战”开始,故 C 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A 错误;冷战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B 错误;苏联、波兰是社会主义阵营,西德是资本主义阵营,苏联、波兰、西德等国不可能结成盟友,D 错误。【名师点睛】“没有硝烟的战争”指“冷战”,结合冷战相关知识解答即可。8、 下列漫画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根据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A.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复苏起重要作用B.漫画没有揭露马歇尔计划的实质C.欧洲复兴计划遭到苏联的抵制D.漫画反映了美国人的意志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没有马歇尔计划,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
8、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A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实行经济援助,客观上使得欧洲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美国却通过该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故 BD 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图示信息无法体现苏联的态度,且欧洲复兴计划援助对象不包括苏联,C 错误,符合设问,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9、 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观点 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竺培芬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冷战并非美国
9、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所致”。沈志恩在冷战的起源中,英国政府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美苏冷战的爆发起了始作俑者的作用。陈亚峰斯大林把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作假想敌而采取敌视态度,进而冷战不可避免。张 华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B.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10、 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该学者认为“冷战”
10、源于( )A.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D.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答案:D解析:像从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都是反像,作者认为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以至于战后出现了“冷战”,故 D 项正确。11、“1949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深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体系的建立。”“又一事件”是指(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约组织建立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49 年,中国共产党在
11、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应是指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此后不久,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开始于 1948 年,北约组织建立是在 1949 年 4 月,时间不符,故 AB 项错误;朝鲜战争发生在 1950 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 1962 年,两者都是冷战局面下的代表性事件,但从时间上看朝鲜战争更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故答案选 C。12、 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 18 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朝
12、鲜战争 B.柏林危机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由材料“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 18 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冷战背景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朝鲜战争。B、C 两项并非实际战争。越南战争并没有签署停战协议,D 项错误。13、 材料一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的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
13、办法。”材料二 美国总统约翰逊 1964 年 5 月说:“不再是一道铁幕,而是有许多道铁幕。每道铁幕的强度和厚度不同,因而能穿过它的光线和能在它后面增长的希望也不同。我们将继续建造一座座能跨越这一鸿沟的桥梁。它们将是增加贸易的桥梁、思想的桥梁、访问者的桥梁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桥梁。”材料三 1955 年 3 月,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抗的实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
14、二,指出美苏对抗涉及哪些方面。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美苏“冷战”“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答案:1.美苏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美苏对抗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冲突2.美苏对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3.美苏对抗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事年表1939 年 8 月 23 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9 年 9 月 1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 年 6 月
15、22 日 苏德战争爆发1942 年 1 月 1 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42 年 7 月-1943 年 2 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5 年 2 月 雅尔塔会议1945 年 4 月 30 日 苏军攻克柏林1945 年 8 月 8 日 苏联对日宣战1988 年 6-7 月 苏共第 19 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 、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1989-1990 年 苏联 15 个加盟共和国中 14 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90 年 1 月 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1991 年 12 月 苏联正式解体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
16、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 年 9 月 9 日)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答案: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
17、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速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
18、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解析:1.本题考查苏联的历史。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可从二战前和二战中两个阶段回答,二战前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二战中,要结合每个事件分别分析其影响。2.要结合材料概栝回答,第一段材料是从战争冲突的角度切入的,第二段材料体现的是冷战对双方经济以及科技的影响。3.应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回答。15、 出于不同需要,人们对“冷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冷战”,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片段一 孰是孰非时间 派别 观点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正统派”“冷战”是美国政府对
19、苏联威胁的一种防御性回应20 世纪60 年代“修正派”美国对苏联控制的东欧进行经济渗透,试图迫使苏联接受西方提出的战后解决方案。随着美国经济和政治的扩张,苏联被迫采取防御措施20 世纪70 年代“后修正派”“冷战”是美苏两国利己主义政策和一系列错误与误解的结果片段二 剑拔弩张 (1946 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苏联。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片段三 功过是非材料一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
20、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材料二 正是在东西方“冷战”而形成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孕育了两极解体的力量,也孕育了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宽容的态度,同时,它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回看“冷战”徐蓝在凤凰卫视的讲座1.片段一中各派别对“冷战”形成的原因,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片段二中丘吉尔的“行动建议”在军事方面的具体措施,有何影响。3.片段三中材料一、二对“冷战”影响的评价有何不同?我
21、们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事件?答案:1. 答案一:同意“正统派”的观点。理由:二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存在大国沙文主义。 答案二:同意“修正派”的观点。理由: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答案三:同意“后修正派”的观点。理由: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存在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两国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 2.1949 年成立北约组织。影响:为对抗北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
22、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3. 材料一主要从负面影响去评价,材料二主要从客观积极影响去评价。 方法:用全面、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解析:1.作为开放性问题,可任选一个观点,言之有理即可。选择“正统派”,则应从苏联实力增强、影响不断扩大的角度分析;选择“修正派”,则应从美国要称霸世界,把苏联看做最大的障碍的角度分析;选择“后修正派”,则应综合前两种观点从苏联、美国的角度分析。2.注意题干要求是“军事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约成立的影响是苏联等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冷战”的消极影响,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其积极影响。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