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同步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5.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同步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4.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3.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8.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7.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70.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6.ppt
-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6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单项选择题1.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要将酒曲和糯米搅拌均匀 B.经常打开容器查看情况 C.保持清洁,切忌油腻 D.酒曲和糯米要按一定的比例配置2.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冰箱时,人们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下列对食物的处理方法中,哪个与发酵技术无关( )A.人们把可可豆和细菌混合在一起,酿制成一种巧克力味的饮料B.用细菌处理后的牛奶,可产生固体的凝乳,再把凝乳加工成干酪C.将大豆、小麦、盐等碾碎,混以真菌等微生物,制成豆酱D.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挽救了大批糖尿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 )A.大肠杆菌容易寻找 B.大肠杆菌生产成本低C.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 D.大肠杆菌易受人控制4.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气的溶量B.在甲中,酵母菌的能量来源将全部消耗干净C.甲与乙放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D.丙容器必须密封,否则会有酸味产生5.关于对细菌和真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自然界中没有了细菌和真菌,整个生物圈将失去平衡B.有些细菌和真菌可寄生在动植物体中,而有些细菌和真菌则能与动植物共生C.保存食品的原理是防止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D.科学家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细菌武器”、生产药品等,说明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细菌和真菌6.剩菜剩饭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短时间储存,保鲜膜的作用是( )A.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食物B.阻挡住灰尘2C.隔绝空气,把食物中的细菌闷死D.释放出化学物质杀死细菌7.如图测定 3 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 3 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右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Ⅰ、Ⅱ B.Ⅲ、Ⅱ、ⅠC.Ⅰ、Ⅱ、Ⅲ D.Ⅰ、Ⅲ、Ⅱ8. 酸奶中的酸味是由下列哪种细菌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 )A.枯草杆菌 B.乳酸菌C.棒状杆菌 D.甲烷细菌9.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人们采用许多方法来防腐,下列防腐措施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高温杀菌 ②真空包装法 ③冷藏法 ④冷冻法 ⑤腌制法 ⑥室温保存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10.有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使污水净化,其原因是 ( )A.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使污水中的病毒被杀死C.使污水中的有害细菌被杀死 D.使污水中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11.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的生物学道理是 ( )A.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C.食盐中有杀菌物质 D.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B.利用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C.青霉素是由于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D.绝大数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导致人患不同的疾病13.两个未经消毒的瓶子,甲为 500 毫升,乙为 250 毫升,装入 200 毫升牛奶后密封,放在同样的环境中,它们所盛牛奶的变质情况是( )3A.甲先变质 B.乙先变质C.同时变质 D.没有规律二、简答题14.回答在家庭制作甜酒过程中的问题:(1)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蒸熟的糯米用凉开水冲至 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在糯米饭的中间挖了一个凹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盐和糖是怎样影响酵母菌生活的?下面是探究这两个因素对酵母菌活性影响的实验。你能完成这个实验吗?材料用具:盐、烧杯、矿泉水瓶 5 个、干酵母粉、温水、5 个小气球、标签纸、玻璃棒、笔。实验步骤:①把 5 个瓶子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分别加入等量的温水(45℃左右)。②在乙瓶内加入 5 克盐,丙、戊瓶内加入 5 克糖,丁瓶内加入 30 克糖,甲、乙、丙、丁都加入适量并且相等的干酵母,分别用不同的干净的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③迅速在 5 个瓶的瓶口上套上一个气球,用线扎紧。④将上述 5 个瓶子放在一个温暖但不通风的环境中。(1)请预测一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2)糖是酵母菌的食物吗?为什么?盐是酵母菌的食物吗?为什么?(3)如果去除戊瓶,能得出“糖是酵母菌细胞的食物”的结论吗?为什么?瓶子 内 容 物 预 测 实 验 现 象甲 只有酵母 乙 酵母+5 克盐 丙 酵母+5 克糖 丁 酵母+30 克糖 戊 只有 5 克糖 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B 5.D 6.A 7.A 8.B 9.D 10. A 11.D 12.D 13.A 二、简答题14.(1)杀灭其他杂菌(2)防止太高的温度会抑制或杀死酵母菌(3)有利于透气,可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气,在短时间内能迅速繁殖。15.(1)瓶子 内 容 物 预测 实 验 现 象甲 只有酵母 无变化 无现象乙 酵母+5 克盐 无变化 无现象丙 酵母+5 克糖 膨大 膨大的小丁 酵母+30 克糖 膨大 膨大的大戊 只有 5 克糖 无变化 无现象(2)是 丙、丁瓶上的气球膨大,说明酵母菌能利用糖进行生命活动,释放出气体。 盐不是 乙瓶上的气球无变化,说明酵母菌不能利用盐进行生命活动,释放出气体。(3)不能 缺少对照1第 5 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选择题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防止其它细菌的进入C、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水分散失2.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曲霉 14.制作面包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醋酸菌 C .青霉菌 D.乳酸菌3.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4.我州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5.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A.生物反应器 B.转基因生物 C.仿生学 D.乳房生物反应器6.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发酵作用(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7.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A.果脯 B.腊肉 C.鱼干 D.罐头8.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B C D温度 温度 温度 0000产酒量产酒量产酒量产酒量A温度29.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A.啤酒 B.橙汁 C.酸奶 D.面包10.右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是转基因牛 B. 它的这一特异性状能够遗传C. 它具有乳房生物反应器 D. 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11.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中(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12.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二、非选择题1.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 2~3 天。据此,请分析回答:(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 作用?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2.图 6 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 瓶、B 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 瓶煮3沸,B 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3)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___(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 法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 30℃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 将糯米饭放入容器 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 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代号加箭头表示)(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A C C A D D A B B B D 二、非选择题1.(1)两 甲和乙 (2)甲 (3) 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酒曲中除了含有酵母菌外,还含有杂菌2.(1)A 细菌 (2)B A 瓶煮沸,B 瓶不做处理 (3)是 (4)A3.(1)④→⑥→③→①→②→⑤ (2)酵母菌 (3)二氧化碳(4)①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 ②器皿消毒不严 ③器皿没盖严④酒曲含杂菌等(任答一点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1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4.尝试制作米酒。5.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学习重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习难点:制作米酒,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反思与补充: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细菌和真菌与食品制作及保存有什么关系?2.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有什么关系?3. 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有哪些作用?二、预习检测:1.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含有的酶能将 转化为 。2.制作馒头和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能将 转化为 和 ,产生的 气体,是面食变得疏松多空。3.制作米酒需要的微生物是 。4.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这些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所以,食品保存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25.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青霉素是从真菌 中提炼出来的。6.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 、 、 等,【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 曲霉菌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馒头、面包都是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出来的,我们吃的时候,怎么没有酒味?2.为什么制作米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3.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4.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为什么要选择大肠杆菌?5.你知道食品保存有那些方法?(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上分析,它需要什么,就控制什么)6.各种不同的方便面味道美极了,深受人们青睐。为什么膳食专家倡导尽量少食用?主要是食品合格率低吗?检测案一、课堂检测1.唐朝时,长安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这是由于( )A、糨糊能够止血 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C、“绿毛”是一种霉菌能止痛 D、糨糊可以防止伤口进水2.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B、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3C、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D、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4.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可作为细菌“食物”的( )A、无机盐 B、有机物 C、重金属 D、矿物质5.在冬季制作甜酒时,当糯米饭与酒曲拌匀装入容器后,要放在暖气旁,这是因为( )A、制作甜酒需要高温 B、制作甜酒需要一定的温度 C、暖气有帮助发酵的作用 D、暖气旁不利于杂菌生存6.阆中的保宁醋厂在制作食醋要用到 菌,它是把 转化为醋酸。7.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能是不同的。( )8.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9.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B、抗生素能杀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一边早日康复D、抗生素虽然能够治病,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1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知道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重点:学会制作甜酒、酸奶和泡菜。3.重点:能说出食品腐败的原因,并学会保存食品。二、预习检测知识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发酵现象:(1)现象:瓶中有 产生,气球 了。 解释: 分解 ,产生 。 (2)在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 ;加入温开水的目的是 。 2.细菌、真菌在食品中的利用:(1)连线:①酵母菌 a.制醋②乳酸菌 b.酿酒,做馒头、面包③醋酸菌 c.制作酸奶、泡菜④霉菌 d.制酱(2)我们食用的面包或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是( )A.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B.曲霉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C.曲霉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D.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了二氧化碳3.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均匀搅拌在一起 ②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 ③用凉开水将蒸熟了的糯米饭冲淋一次,放置冷却到 30 ℃ 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 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 ⑥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2知识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它们从食品中获取 而大量生长繁殖,使食品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 2.防腐原理是 。 3.将下面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对应的原理连线。三、合作探究1.结合甜酒的制作过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将糯米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洗干净。其目的是 。 (2)为什么要将蒸熟的米饭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 ℃)的时候?(3) 把酒曲和微热的糯米均匀搅拌的目的是 。 (4)为什么要将容器用毛巾包裹起来?(5)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的原因是 。 (6)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有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说说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①蘑菇—— 。 ②腊肉类熟食—— 。 ③果脯—— ,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④咸鱼—— ,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3以上方法的原理都是除去 ,防止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 ⑤袋装牛奶、盒装牛奶—— ,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⑥袋装肉肠—— ,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的原理。 ⑦肉类罐头—— ,依据高温灭菌及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的原理。 ⑧你还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3.夏天,人们为了防止鲜鱼腐败,常将鱼洗净后在其上撒些盐,这是为什么呢?参考答案:二、预习检测知识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 (1)气泡 胀大 酵母菌 糖类 二氧化碳4(2) 使酵母菌和糖充分混合 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2. (1) (2) A3. (1) ④⑥③①②⑤(2)酵母菌(3) 二氧化碳。知识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细菌 真菌 有机物2. 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3. 三、合作探究1.(1)除杂质,使米充分吸收水(2)这样的温度比较适于菌种的生活。(3)让菌种与糯米充分混合,更有利于分解有机物(4)保温,利于菌种的生活。(5) 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6) ①经常打开容器,糯米饭被杂菌感染了;②器皿消毒不严;③器皿没有盖严;④酒曲含杂菌。2. ①脱水法②晒制与烟熏法③渗透保存法④腌制法 水分⑤巴斯德消毒法5⑥真空包装法⑦罐藏法⑧冷藏、冷冻法;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等)灭菌。3. 菌类繁殖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丰富的有机物,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细菌的繁殖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在洗净的鱼体内外撒上一些盐后,鱼肉中虽有水分却不能被细菌利用。根据细胞吸水的原理,浓盐水的浓度大于菌体细胞内的浓度,所以菌体内的水分会释放到盐水中。在缺少水分的情况下,细菌的繁殖受到限制,这样就可以使鱼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腐败。1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章 节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题目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2、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 5 班,属于初二年级的中等班,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方面的作用。难点: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选择。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2.能力目标(1) 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分组查阅、整理资料,有助于他们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亲自动手制作发酵实验、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学汇报结果,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整个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教学方法(方式)与学习方法新授课型、小组讨论与探究五、教学媒体选择老师:自制的 PowerPoint 课件,准备的面包。学生:自制的演示发酵实验装置、自制的甜酒、自制的泡菜、自制的酸奶以及与其相配的 PowerPoint 课件;食品保存方法的 PowerPoint 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流程图(由上至下,由左至右)3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通过回忆细菌和真菌的危害,提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绝对的有害而无利呢?2. 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对学生回答做总结,导入新课。(板书题目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倾听问题,齐声否定。回答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作用:如可以酿酒、制造食品、制药、净化污水、利用它们进行冶金等。过渡句:正如刚才同学所说,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上联想到课前做的发酵实验,有些同学举4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板书)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一)演示发酵实验(板书)1.询问各组“发酵实验”的完成情况。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 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 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 (出示Flash,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起了发酵实验装置向老师暗示。各组组长举起装置示意,表示课下已完成了“发酵实验”。用 Powerpoint 课件展示。小组讨论、回答 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观看、思索、回答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种物质。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酒精。 观看,记忆。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利用酵母菌制面包和馒头。学以致用: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5 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没有酒味。过渡句: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自制甜酒的历史,甜酒的制作依据的就是发酵的原理。(二)制作甜酒(板书)课前,第二小组已经为我们精心制作了味美醇香的甜酒,下面请他们组给我们介绍一下。1.让一个同学品尝,提出问题:甜酒真的是甜的吗?为什么?2. 总结,我们制作甜酒用的是酒曲,酒曲的主要成分是真菌中的一种曲霉,它能将淀粉分解成糖,所以味道是甜的。教育:其他同学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尽你的一份孝心,给家人制作出美味的甜酒。不过要记得提醒家人,饮酒过量对身体是有害的,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喝酒。用 PowerPoint 展示制作甜酒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出示课下自制的甜酒,邀请其他同学课下来品尝。品尝,思索,回答甜酒真的是甜的,推测可能是酒曲将糯米分解成了糖,所以是甜的。异口同声的回答:有害,不应该。过渡句:甜酒固然好喝,再加上泡菜不是更好呢?(三)制作泡菜(板书) 第三小组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泡菜,大家一起看看他们的作品吧。1.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泡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吗?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一圈水用 PowerPoint 课件展示泡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出示课下自制的泡菜,邀请同学课下品尝泡菜。回答: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因此,泡菜酸溜溜的。制泡菜利用的是细菌中的乳酸菌,只有在无6来封口,而且经常在凹陷处加水呢?3. 评价、鼓励。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乳酸。过渡句:第四小组也是利用乳酸菌制作了一份食品。(四)制作酸奶(板书)请第四组的代表上前展示。1. 提问:为什么要将鲜奶煮沸呢?2. 提问:根据甜酒、泡菜和酸奶的制做,请同学总结,人类在把细菌和真菌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时,应该给他们提供怎样的条件呢?用 PowerPoint 展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出示课下自制的酸奶,邀请同学课下来品尝。是为了消毒,以免其他的细菌和真菌使酸奶腐败。小组讨论、思索、回答适宜的温度、现成的有机物、潮湿的环境。过渡句:我们平时吃的食品中有机物含量丰富,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大量细菌和真菌在其中生长繁殖使食物腐败,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板书)要想使食物不腐败,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呢?第五小组同学通过收集资料总结出了多种保存食物的方法,请欢迎他们介绍一下。1、提出问题:这些方法最终为了达到什么目的?2、建议:加防腐剂的目的是将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但是近年来,科学家证实,一些防腐剂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我们尽量少食含防腐剂的东西,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包装说明,尽可能选择安全食品。3.请同学讨论 P73 的观察与思考用 PowerPoint 课件展示通过收集资料总结的各种保存食物的方法。有些方法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有些方法将细菌和真菌杀死。听讲,并将老师的话铭记在心,使其在生活中具有指导作用。 小组讨论各种食品的保存方法。将各种食品和对应的保存方法用线连起来。74.用课件出示食品(名称及对应图片)和保存方法情感升华请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感受。谈感受,主要体现出合作、探究的快感,同时体验到了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产生热爱生物学科的热情。课下作业用课件出示作业从甜酒、泡菜和酸奶中选取其中一种,做给家人吃,算是我们对家人的回报。3、板书设计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1. 演示发酵实验2. 制作米酒3. 制作泡菜4. 制作酸奶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题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授课时间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教法 讨论法 学法 互动探究 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学习目标 知识: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4. 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能力:1.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 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1.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提问:你们个人随笔2二.新课讲授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以及注意事项。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列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 :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 :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阅读,小组讨论。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指导阅读课本 76 页“抗生素今百昔”。请同学3三.巩固练习式。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讨论课本 75 页练习第 2题 。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向学生渗透 STS 教育。四.作业 课后作业教学反思及自我完善: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课和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小到日常生活中食品的制作、保存,大到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都跟细菌和真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多媒体展示多一些的生活案例,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跟能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兴趣。1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一、选择题1. 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 )的发酵作用;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曲菌 D. 乳酸菌【答案】D【解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所以此题答案选:D。2. 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A. 被根吸收了 B. 被水冲走了C. 被猫挖吃了 D. 被腐生细菌分解了【答案】D【解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一条死小鱼的遗体深埋在大树旁一段时间后,遗体不见了,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 D 符合题意. 故选:D3. 制作泡菜利用了以下哪种生物发酵?( )A. 乳酸菌 B. 甲烷菌 C. 链球菌 D. 根瘤菌【答案】A2【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可见 A 符合题意. 故选:A4. 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有可能感染了()A. 寄生虫 B. 真菌 C. 细菌 D. 病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据此答题. 有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可见 B 符合题意. 故选:B5. 真菌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 香菇-食用 B. 霉菌-发霉 C. 曲霉-艾滋病 D. 青霉-青霉素【答案】C【解析】解:A、香菇属于大型真菌,可以食用,不符合题意. B、霉菌属于真菌,在食物上大量生长和繁殖,能使食物发霉变质,不符合题意. C、曲霉属于真菌,制酱要用到曲霉.艾滋病是有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符合题意. D、青霉属于真菌,青霉能产生青霉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二、多选题6. 下列有关生物类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病毒和细菌对人类都有害B. 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C. 水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D. 乳酸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答案】AD【解析】解:A、有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够治疗化脓性疾病,乳酸菌能够制作酸奶; B、在自然界,无脊椎动物种类占 95%,脊椎动物种类占 5%,可见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 C、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两者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型细胞核. 故选:AD 37. 有关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细菌和真菌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B. 细菌和真菌能使人类感染疾病,应该消灭它们C. 细菌和真菌都是通过孢子繁殖D. 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答案】BC【解析】A、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多数种类的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正确. B、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我们不能全部消灭它们.故错误. C、细菌是靠分裂繁殖后代,真菌中的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繁殖,其他真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故错误. D、细菌和真菌内都无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故正确. 故选:BC8.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 它们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B. 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与动植物共生C. 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D. 它们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答案】AB【解析】解: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故 A 正确. B、有细菌和真菌可以与动植物共生,故 B 正确. C、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使植物和人类患病,如脚气是有真菌引起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但有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故 C 错误. D、细菌和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我合成有机物,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故 D 错误. 故选:AB. 9. 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微生物,那么你认为下面四个同学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小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生活方式是寄生B. 王芳: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 李明: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D. 张磊:腐生性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答案】AD4【解析】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复制,繁殖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繁殖.故正确. B、真菌的种类很多,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蘑菇、青霉、曲霉等.故错误. C、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故错误. D、腐生性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故正确. 故选:AD 10. 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是( )A. 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B. 污水中的无机物可以被细菌分解成有机物C. 无氧环境下,甲烷菌可以通过发酵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起净化污水的作用D. 有氧条件下,甲烷菌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的到净化【答案】AD【解析】解: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可见 AD 符合题意. 故选:AD 三、填空题11. 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 :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2. 蘑菇都是可食用的美味食品 ______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蘑菇属于真菌,有的可以食用(如香菇),有的是有毒的(如毒蝇伞),要仔细鉴别. 故答案为:× 513. 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牛羊有好处. ______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共生:是指细菌、真菌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互惠互利.如牛的胃肠中有专门帮助分解草料中纤维素的细菌,而牛又为该细菌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细菌与牛的关系就是共生,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牛羊有好处. 故答案为:√ 14. 细菌对于人类的生活总的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____________(判断正误)【答案】错误【解析】解: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乳酸杆菌是有益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甲烷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净化污水.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肺炎双球菌是一种致病菌,能使人患肺炎.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15. 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人类的各种疾病,但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能产生 ______ ,我们把这些物质称为 ______ .【答案】青霉素;抗生素【解析】解: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故答案为:青霉素;抗生素. 四、连线题16. 将下列细菌或真菌与其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①乳酸菌 a 制作馒头和面包②酵母菌 b 制作泡菜和酸奶③甲烷菌 c 制醋 ④青霉 d 分解秸杆,产生甲烷 ⑤醋酸菌 e 产生青霉素等抗生素【答案】6【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应用十分广泛,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①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制作馒头和做面包等要用到②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制醋要用到⑤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利用③甲烷菌能够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粪便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制青霉素用④青霉,青霉发酵能提取出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五、识图作答题17. 如图为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微生物包括 和 . (2)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成 水和无机盐等. (3)图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和 等四种主要类群.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① 作用被植物利用.植物又通过② 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答案】细菌;真菌;二氧化碳;苔藓植物;种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识图、分析、作答. 如图是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环中的作用的关系图. (1)、生态系统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把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自然环境中,作为分解者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由上可知,枯枝败叶等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主要被分成四大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不能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4)、如图①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吸7收利用,合成有机物,植物又通过②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故答案为:(1)细菌;真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