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中考1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0.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中考2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79.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互动训练A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7.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互动训练B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6.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3.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知识点达标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1.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堂达标1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5.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堂达标2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4.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预习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92728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下面漫画,回答以下 2 题。(1)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属于( )A.违宪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2)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违法要受到制裁②违法就要承担民事责任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自觉遵守交通规则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③④2.道德与法治课上,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法律案例探究。案例再现2016 年 5 月 25 日,李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查 获。经检测,其 100 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 65毫克。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 酒后驾驶 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 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在道 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注:100 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 20 毫克,小于 80 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 80 毫克为醉酒驾车。2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小张:“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②小王:“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③小李:“他的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④小赵:“他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和犯罪关系的是 ( )4.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将多次拨打 119 谎报火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吴某以“声援”一起案件为由,在法院高声辱骂工作人员,摆放侮辱性的牌子 。吴某因此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 10 天。吴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3D.民事违法行为6.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 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 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7.一般违法行为是指( )①民事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③违反除宪法外其他法律的行为④违背他人意志和利益的行为⑤相对犯 罪而言,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违法行为A.①④B.②③C.③⑤D.①⑤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2 题,共 67 分)1.高三学生阳阳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能经常 去网吧, 他多次手持凶器抢劫同学财物。人民法院认定阳阳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根据违反的法律,阳阳的行为属于( )A.行政 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违纪行为2.法律课堂上,小美所在的学习小组 进行了案例探究 。对 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萍:“他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B.小忠:“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小莉:“他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D.小金:“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二、材 料分析题(共 1 题,共 33 分)1.材料一 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 16 岁的在校生。一天2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结了 10 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 械殴斗,造成多 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 取 行动,小李、小 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依法逮捕。材料二 下边漫画《落脚点》。阅读 材料后,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2)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你什么启示。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共 100 分)1.违法行为包括( )①违反宪法行为② 违反《中 学生守则》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下列选项符 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A.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 满园3.2018 年 2 月 20 日,新浪微博曝光了“两名男子在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身穿仿制二战日本军 服”的照片,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南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依法对涉案人员拘留 15日。涉案人员的做法是( )A.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B.行政违法行为,要接受行政处罚C.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D.—般违法行为,要接受刑罚处 罚4.下列 几种行为中,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为了寻开心,一中学生多次拨打“1 19”电话,谎报险情B.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画C.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D.几位年轻 人在广场草地上胡 打乱闹,对“勿踏 草坪”的 牌子视而不见5.—天,学生杨某拾获一个皮包,内有一部手机和几百元人民币,他拒不交还失主想占为己有。杨某的行为 属于( )A.不道德行为2B.民事违法行为C.应受 到学校批评的行为D.不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共 100 分)1.2018 年元旦刚过,网友感叹“高铁很受伤”:先是为等丈夫强行扒阻 G1747 次列车车门关闭的罗某;而后是宝鸡一对夫妇吵架,丈夫中途下车,妻子拦在门口阻拦发车。上述当事人 皆被处以罚款。对上述事件分析,你赞同( )A.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 们行为的底线B.二者的行为属行政违法,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C.部分公民素质较低,但处以罚款过重D.网友的感叹侵犯了 当事人的名誉权2.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A.主刑和附 加刑B.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 为3.2018 年 2 月 23 日,上海男子孟某因在微信群中公然侮辱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被处以行政拘留 5日。孟某的行为属于( )A. 不良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4.在高铁列车 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起烟来,致使烟雾警报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韩某被处 以 500 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D.公民要正确行使 权利,自觉履行义务5.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 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 的行为分别属于( )A.—般违法和严重违法2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题,共 76 分)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是( )A.法律B.制度C.道德D.纪律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遵守纪律B.遵守规则C.不违法D.尊重他人3.出于过错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是( )A.犯罪行为B.违规行为C.不道德行为D.违法行为4.小王在农贸市场买菜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数张,还有 2000 元现金,小王将钱取出放人自己的口袋,把拾到的钱包放回原处。小王的行为( )A.是正常的,没有触犯法律B.违反了民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触犯了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D.是触犯行政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5.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有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这启示我们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②要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远离社会生活,免受侵害2④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 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这启示我们在社会 生活中( )①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②要严格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③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④只考虑他人的感受即可,不必在乎个人感受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二、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共 24 分)1.结 合案例,回答问题。中学生黄某,一次搭 乘公共汽车不买票,售票员让他买票时 ,他不但不交钱,还振振有词地说:“国家还缺我这几块钱呀?我就是不买,你能把我咋样?”售票员坚持让他买票,他恼羞成怒,照售票员脸上就是两拳,口中还说:“我补你两元!”黄某的行为使车上的秩序顿时乱了起来。后来,司机将车停在派出所门前,将黄某送交民警处理。结果,黄某受到罚款和拘留两天的处罚,并被责令赔偿售票员治伤误 工的损失。(1)从违反法律的类别角度看,案例中黄某的行为属于哪两种违法行为?(2)这两种违法行为被称为什么行为?(3)结合案例说说什么是违法行为。2.小宇(化名)是某中学初二学生,今年刚满十四周岁,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平时对其疏于管教。他沉迷网络,整天泡在网吧里。为上网,他经常在放学路上向初一小同学“借钱”,多次到超市“拿”饮料、零食,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抓获过。但他仍不思悔改,竟模仿电视节目情节,独自一人深夜尾随 单身女性实施抢劫,被当场抓获。最后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小宇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4000 元。法庭上小宇放声 大哭……3(1)材料中小宇的哪种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怎样做遵章守法的人?1《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一、单项选择 题1.在社 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下列关于民事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都属 于民事活动②民事活动都由民法来规范③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④侵犯他 人民事权利或者 没有 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 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都安县职校学生谭某在其 QQ 空间发布“都安首例 H7N9 禽流感在瑶中确诊”等 多篇信息,引起社会恐慌。都安县公安局网安大队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最终认定谭某造谣,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谭某进行治安处罚。(1) 谭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他受到的处罚属于什么类型的制裁?(2)上述案例造成的影响 有哪些?(至少两点)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3 题,共 100 分)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 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 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 们常说的犯罪③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 为,都要承担法律 责任④一般违法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轻微的社会危害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③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④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⑤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 不可逾越的鸿沟⑥犯罪的特征体现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 的区别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③④⑥D. ①④⑤3.片段一:张三开车闯红灯。片段二: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 力。片段三: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坏了,被公安机关处以 200 元罚款。片段四: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 ,口角流血。以上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2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 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 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题,共 86 分)1.漫 画中的司机的行为属于( )A.违宪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2.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违法要受到制裁②违法就要承担民事责任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自觉遵守交通规则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D.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4.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 与犯罪关系的是( )25.下列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谎报险情B.深夜在小区高唱卡拉 OKC.破坏铁路封闭网D.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照片用作广告宣传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下列对于民事活动相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民事活动由民法来规范B.购置财产、订立合同、劳动就业等都属于民事活动C.民事权利是指公民的财产权D.民法用 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二、简答题(共 1 题,共 14 分)1.八年级学生王某,平日不守纪律,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稍有不 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 拦路抢劫 等重违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 6 年。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王某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2)王某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3)请你谈谈从这则案例中得到的警示。1《法不可违》一、单项选择题(共 4 题,共 80 分)1.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是( )A.规则B.道 德 规范C.制度D.法律2.16 岁的王某不喜欢学习,多次在校外纠集社会青年,抢夺 学生的财物达 1000 多元,结 果被判处三年有 期徒刑。可见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 )A.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B.一定会做 出违法的事情C.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D.难免上当 受骗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① 严重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A. 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下列 行为属 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①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活动②几个年轻人在网吧打架斗殴,致网吧老板重伤③王某酒后 躺在马路中间睡觉,导致交通堵塞④损坏他人名誉,情节轻微A.②③B.①④2C.③④D.①③二 、分析说明题(共 1 题,共 20 分)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这组漫画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什么活动?(2)请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这种活动(3)这些活动是由哪部法律规 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