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例题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46.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44.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48.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43.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47.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生物上册6.1.2从种到界练习新版新人教版20181102145.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从种到界典型例题【例题一】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哪个等级的植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 ) A.属 B.科 C.纲 D.目【答案】 A。【分析】因为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属在此四个等级中最低,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例题二】下列有关“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为生物分类学上的最小单位 B.同属必同种C.同种的雌雄个体可互相交配并产生后代,而该后代也都具有生殖能力D.不同种之个体可用人工方法达到交配之目的,但产生之后代并无生殖能力 【答案】 B。【分析】同属内包含有很多的种。【例题三】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分类中,阶层愈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也愈多 B.同种的雌雄个体可以互相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C.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构造上的特征 D.学名以拉丁文由属名与种名组成,属名为形容词,种名为名词 【答案】 D。【分析】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例题四】有关学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生物有时也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俗名和学名 B.学名是由两个字所组成,而前一字表示该生物的种名 C.通常种名是名词,而属名是形容词 D.属名的第一字母必须大写【答案】 D。【分析】属名和种加词要用斜体,属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命名人的名字要放在最后用2大写,正体。【例题五】简答题:拉丁文中,Papilio 是凤蝶,而 erythhrocephalus 则是红头的,若今天在某地发现一种新的凤蝶他的头是红色的,那么你会怎么命名?【答案】 Papilio erythhrocephalus【分析】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例题六】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哪个等级的植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 ) A.属 B.科 C.纲 D.目【答案】 A。【分析】因为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属在此四个等级中最低,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例题七】下列有关“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为生物分类学上的最小单位 B.同属必同种C.同种的雌雄个体可互相交配并产生后代,而该后代也都具有生殖能力D.不同种之个体可用人工方法达到交配之目的,但产生之后代并无生殖能力 【答案】 B。【分析】同属内包含有很多的种。【例题八】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分类中,阶层愈高所包含的生物种类也愈多 B.同种的雌雄个体可以互相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C.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构造上的特征 D.学名以拉丁文由属名与种名组成,属名为形容词,种名为名词 【答案】 D。【分析】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1第二节 从种到界1.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________关系A.生存环境 B.亲缘 C.外形 D.习性2.下列有关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生物必同属B.同种的哺乳动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后代也具有生殖能力C.不同种的植物,可以通过人工授粉产生后代D.同属必同种3.在动物的分类阶层中,________包括的动物种类比较多A.纲 B.科 C.界 D.种4.下列动物中,与人的血缘关系最近的是A.鱼 B.蛙 C.袋鼠 D.企鹅5.下列有关学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生物有时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俗名和学名B.每个物种的学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而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种名C.通常种名是名词,而属名是形容词D.每个物种的学名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6.四种生物的学名分别为(1)Paramecium aurelia, (2)Aurelia aurelia(3)Paramecium caudatum, (4)Chilonomus Paramecium,则关系最密切的种类是。A. (1)和(2) B. (1)和(3) C. (1)和(4) D. (3)和(4)7.人类与大猩猩在哪一个分类阶层上才分离?A.门 B.目 C.属 D.科8.观察下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1)在分类阶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________,其中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________,生物体间的差异最________;生物种类最少的单位是________,其中生物之间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最________,生物体的差异最________。(2)梅花鹿与马鹿、蟹、牛、蛙之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梅花鹿同一目的动物有(举二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梅花鹿与牛在分类阶层上有________个相同的单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梅花鹿在________这个分类阶层上与人分开。3参考答案:第二节 从种到界1.B 2.D 3.C 4.C 5.D 6.B 7.D8. (1)界 少 大 种 多 小 (2)马鹿、牛、蛙、蟹 (3)长颈鹿、牛 (4)四 界、门、纲、目 目1第二节 从种到界教材分析本节学习的关键是首先认识生物分类的单位,明确从大到小的分类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仔细讨论分析教材中马是怎样被引入不同等级分类单位的实例,再结合常见的一些动、植物物种,掌握将不同物种引入不同等级分类单位的方法和技能。学习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3.能将物种引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4.通过学习分类知识,认识个性与性的关系教学重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教学难点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教学组织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科学家将生物分成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几个界。每个界又分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他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2.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的亲缘关系最密切。3.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 、 、 、 、 、 。4.桃在分类上隶属于 、 、 、 、 。二、导入新课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的分类单位。三、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理解下列问题,回答不了的标出来,可小组间讨论、交流。1.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_________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若有亚科这一单位,其位置应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2.根据资料来分析:(1)马有野马、家马之分,家马还分多个品种,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吗?(2)怎样理解骡子的双亲——马和驴不属于同一物种?(3)一个物种便是一种生物,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同一物种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_________,共同特征比较_________。所以,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____,共同特征越_________。反之亦然。生物学家就是根据生物之间的_________来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把驴归入马科,是因为它们有以下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_。4.想在大百科全书中找到关于马的介绍,须沿这样的路径去找:_______界______门______亚门_________纲_________目_________科___属 __种。5.桃在分类上隶属于_________属_________科_________目_________纲_________亚门_______门6.对生物进行分类什么意义?7.植物园内植物上挂的标牌上的拉丁文写的是该植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四、拓展创新1.下列关于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D.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种、属2.观察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33.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或生物结构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图是将 7 种生物或结构分为 A、B、C 三类的示意,据图回答:(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 A 类,其依据是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请你写出图中 B 类和 C 类的分类依据:将衣藻和叶肉细胞归为 B 类的依据是 。将除病毒以外的其它 6 项归为 C 类的依据是 。(2)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与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相比,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 。(3)青蛙与鲫鱼、蛇、家鸽、家兔相比,在发育上的不同点表现在 。(4)某位同学在野外采集到两种相似的虫子,请你帮他区分一下:两种动物身体都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_是蚯蚓。这种身体结构在蚯蚓的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五、网络构建这节课的收获是:这节课的困惑是:六、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4A.科 B.目 C.属 D.种2.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目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3.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牛和马也有相似的特征,从分类学上看,牛和马它们同属于一个( )A.科 B.属 C.纲 D.目4.下列哪一个分类单位不能包括“桃”这种植物?A.被子植物亚门 B.桃属 C.蔷薇科 D.双子叶植物纲5.下列与马亲缘最远的是( )A 海马 B.鲸 C.牛 D.驴6.鸡有蛋鸡.肉食鸡.草鸡等多个品种,它们都属于( )A.鸟纲 B.同一属 C.同一科 D.鸡这一物种7.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是( )A.达尔文 B.李时珍 C.袁隆平 D.林奈8.“亚纲”这一单位,应处于( )之间A. 门与界 B.纲与门 C.纲与目 D.目与科9.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亲缘关系 越近 D.分类单位越小,与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多少无关10.在公园内,常可看到某些植物上挂着标牌,上面写着该植物的( )A.属名,种名 B.科名,种名 C.界名.种名 D.科名.属名(二)填空与分析简答:1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________,把生物分成了________界,________界和其他几个界。5每个界又被分成六个更小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一般地,分类单位越小,其内生物间共同特征就越________,亲缘关系就越________。13.资料分析:小麦.水稻.棉花的分类地位如下: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门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目 禾本目 禾本目 锦葵目 科 禾本科 禾本科 锦葵科 属 小麦属 稻属 棉属种 小麦 水稻 棉花(1)你会发现,小麦与水稻之间共同特征较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小麦与棉花之间共同特征较___________,原因是它们同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2)有人将小麦与水稻杂交,培育新品种,该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6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种 种.属.科.目.纲.门.界 科 属2.(1)是 (2)驴与马相比,个体较小,但也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同属于马科。 (3)正确。因为“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3.近 多 近 多 相似程度 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4.动物 脊索动物 脊椎动物 哺乳 奇蹄 马 马 马5.梅 蔷薇 蔷薇 双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6.进行分类的意义在于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7.属名 种加词拓展创新1.B 2.A 3.(1)细胞内都有叶绿体 都由细胞构成(2)体内有脊柱 (3)变态发育(4)体节 B 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达标测试1.D 2.C 3.C 4.B 5.A 6.D 7.D 8.C 9.B 10.A 11.相似程度 植物 动物 界.门.纲.科.目.属.种12.多 近 13.(1)多 它们同科不同属 少 门 纲(2)不能。小麦和水稻虽然属于同科植物,但生理特性相差太大,无法杂交。1从种到界(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按照等级对生物进行归类”的活动,综合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技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活动,认同不同种的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二、教学重点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三、教学难点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四、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制作 PPT;准备大开张白纸若干,供分组活动粘贴图片;打印并剪裁 13 种动物的图片(灰狼、郊狼、狐、虎、牛、猴、兔、白头海雕、蜥蜴、蛙、鱼、蚯蚓、蜜蜂),每个学生小组 1 套,每套含 6 份;布置活动准备,携带胶棒。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观察与思考”尝试对 10 种动物进行分类。图片:增加“蜜蜂”;四种蜂。提问:1.容易分类吗?为什么不好区分?2.动物界是由 150 多万种动物组成的,如何区分?为此科学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分类体系,“界”是很大的一个分类单位,“种”是很小的分类单位。回忆、观察、思考、尝试回答。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创设新情境。2生物分类的等级提问:蜜蜂是一种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小小的蜜蜂有这么多的名称,会不会造成混乱呢?为什么?给出科学的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以中华蜜蜂为例,介绍生物分类单位,并结合已学动物类群名称,从生物分类学角度对这些类群名称进行梳理,将其归于不同分类等级。回忆、归纳、思考、回答以中华蜜蜂为例,讲解分类单位。以生物分类体系为框架,对已学的动物类群名称进行梳理。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提问:“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为什么?以“马”“牛”“驴”“骡子”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它们能否产生可育的后代,讲解物种的概念,说明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倾听、思考、分析、尝试回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以学生熟悉的生物为事例,利于学生理解“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区分 “物种”和“品种”。学生活动:灰狼及给定生物在分类体系中的定位以灰狼为例,将其定位在分类体系中。进一步将给定的动物,按照与灰狼的相似程度,分门别类地归于不同等级。图片:郊狼、狐、虎、牛、猴、兔、白头海雕、蜥蜴、蛙、鱼、蚯蚓、蜜蜂。活动:4 人为一组,将动物图片贴在白纸上相应的等级位置。挑选一组学生在黑板上排列图片,并说明理由。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讨论、展示与表达。学生动手,依据动物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尝试按照等级进行归类。课堂小结提问:1.哪个等级的生物种类最多?2.哪个等级共同特征最多?3.哪个等级亲缘关系最近?通过生物分类体系,我们可以将每种生物都定位到相应的分类等级。这不仅使得一种生物与思考、回答、倾听。总结内容要点,点明生物分类的意义。3其他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目了然,而且为研究整个动物界的进化关系提供依据。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从种到界1第二节 从种到界教学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分类的 7 个等级。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4、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教学重、难点分析:生物分类的等级及单位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学生自从学习生物学以来也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的知识,所以了解分类等级及单位名称对学生们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安排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而只是要求每个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因此,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利用教材有关马的分类图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建议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种和物种是难点,教学中要以具体事例进行说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而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和意义。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邮递员的经历”,来体会不同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怎样利用这些共同特征来确定分类等级。也可以通过小组自学讨论,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教学设计: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5分钟复习巩固 引导学生做习题进行复习巩固 做练习5分钟引言 太空人小明,他要给我们班同学寄一封信,谁来帮帮他如何填写通讯地址?填写通讯地址,其实就是按由大到小同学思考,并帮助小明填写通讯地址:银河系、地2的顺序寻找不同的等级。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分类,人为地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不同的分类等级。板书:第二节 从种到界。一、 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球、中国、某城市、某区、某中学,某班。20分钟马的分类等级以马为例看看马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的分类等级的。每匹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种是最小的分类等级。斑马、驴和犀牛这三种动物哪一种与马的共同特征最多呢?斑马与马虽然相象,却属于不同物种。列为同一个属。驴和犀牛,哪个与马、斑马最像呢?犀牛和马的也有共同特征。同学们知道:马、犀牛、羊、鹿等动物的趾外有蹄,它就像我们的指甲一样。马的蹄仅第三趾发达,其他的都退化了,也就是说,马有一个蹄。犀牛有三个蹄,它和马的蹄的数目都是奇数,所以这两种动物属于奇蹄目。羊有两个蹄,长颈鹿也有两个蹄,都是偶数,所以它们属于偶蹄目。可见,犀牛和马、斑马、驴同属于奇蹄目。再给他们找找伙伴啊,提供更多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找与上面几种动物有共同特征的动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斑马与马的共同特征最多,但斑马与马相比,除了有白黑相间条纹以外,身形、头、尾巴都不同,而且斑马生活在非洲。所以它们虽然长得很相象,却属于不同物种。驴和马的共同特征更多一些,同归一个科:马科。认识奇蹄目和偶蹄目。根据老师提供的几种动物3刚才列举的这五个纲的动物都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请大家摸摸自己的脊柱,是不是都是由一个一个的脊椎骨组成的?但是还有些低等的动物,它们也有像我们的脊柱一样的轴,但不是骨头样的,它们的轴就叫脊索。所以我们把有脊索和脊柱的动物都归入有轴的脊索动物门。除了脊索动物门的动物外,其他动物都没有脊索或者脊柱,它们又分为环节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等,像蜗牛就属于软体动物门。图片,找到和马、斑马、驴和犀牛有共同特征的动物。发现:蝙蝠、狗、虎、兔、羊和马等都是胎生哺乳的,属于哺乳纲。而鸟类被覆羽毛,卵生,恒温归入鸟纲;蛇没有毛,有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归入爬行纲;蛙的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和皮肤辅助呼吸归入两栖纲;鱼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归入鱼纲。15分钟总结及练习刚才我们按照从种到界的分类等级,了解了马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的分类等级的。现在请从界到种来总结马的不同分类等级。板书:二、马的分类等级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进一步提出问题:1、哪个分类等级中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哪个最多?2、哪个分类等级中的动物的种类最多,哪个最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进行总结。思考并回答:1、界这个分类等级中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种这个等级中的共同特征最多。4练习:找到梅花鹿的分类等级。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生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什么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马有野马和家马之分,家马还有多个品种,那么它们都同属一个物种吗?•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理解?• 植物标牌上除了植物的名称,上面还写了分类单位中的哪一个等级?• 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近,还是同界中的生物个体之间亲缘关系近?• 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在你所学的范围内,生物可以分为哪几界?你是怎样把这几个界分开的?• 你能说出你学过的动物中有哪些门吗?• 列举你所学过的动物分类中的纲的名称。即分类单位越小,里面的动物共同特征越多。2、分类单位越大里面的动物种类越多。练习找到梅花鹿的分类等级。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第二节 从种到界5一、分类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二、马的分类等级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课后反思: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和意义。通过模拟“邮递员的经历”,使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了解分类的等级,再通过寻找与马共同特征多的动物,来体会不同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怎样利用这些共同特征来确定分类等级。并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激发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1从种到界一、选择题1. 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小”的是 ( )A. 界 B. 属 C. 纲 D. 种【答案】D【解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 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故选: D2. 下列有关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同种的哺乳动物,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B. 同种生物必同属C. 同种的植物,可以通过人工授粉产生后代D. 同属生物必同种【答案】D【解析】A.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如同种的哺乳动物,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后代具有生殖能力,故 A 正确; B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因此,同种的生物必同属,同属生物必同科,故 B 正确、D 错误; C.同种生物之间一般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因此,同种的植物可以通过人工授粉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故 C 正确。 故选 D。3. 下列节肢动物中,与蝴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2A. B. C. D. 【答案】D【解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蝴蝶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题中四种动物均为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分为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蜘蛛属于蛛形纲、对虾属于甲壳纲、蜈蚣属于多足纲,蝗虫属于昆虫纲。蝗虫与蝴蝶同属一个纲,其它三种动物与蝗虫同门不同纲。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4. 如图是初二(3)班某同学为“梅”设计的植物挂牌.其中书写学名应该使用的是( ) A. 中文 B. 拉丁文 C. 英文【答案】B【解析】解:双名制命名法规定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加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故选:B5. 生物分类单位的等级越小,所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和种类数量的关系是( )A. 共同特征越少,种类数量越多 B. 共同特征越少,种类数量越少C. 共同特征越多,种类数量越少 D. 共同特征越多,种类数量越多【答案】C【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的等级越小,所包括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和生物种类数量越少. 故选:C. 二、多选题3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C.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ACD【解析】解:A、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A 错误;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B 正确;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C 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错误. 故选:ACD 7. 孙默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 水稻 霉菌 甲流病毒 B. 草履虫 醋酸杆菌 衣藻C. 水稻 枯草杆菌 乙肝病毒 D. 马尾松 乳酸菌 流感病毒【答案】CD【解析】解:A、水稻是绿色植物,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甲流病毒属于病毒.A 错误.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醋酸杆菌属于细菌,衣藻属于植物,B 错误. C、水稻是绿色植物,枯草杆菌属于细菌,乙肝病毒属于病毒,C 正确. D、马尾松属于绿色植物,乳酸菌属于细菌,流感病毒属于病毒,D 正确. 故选:C、D 8. 下列那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 )A. 虎和猫 B. 虎和狼 C. 虎和豹 D. 虎和狮【答案】CD【解析】解:猫与虎同属于猫科,虎与狼同属于食肉目,虎和豹同属于豹属,虎与狮子同属于豹属,目、科、属中属最小,因此同属的虎和豹、虎和狮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 CD 9. 根据你说学到的知识,你认为下面那两组分类是完全正确的( )A. 鸵鸟、蟋蟀和西瓜为陆生动物 B. 鸡、鸭和鹅为家禽C. 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 海带、鲫鱼、老虎是水生生物【答案】BC【解析】解:A、鸵鸟、蟋蟀是陆生动物,西瓜是陆生植物,A 错误. B、鸡、鸭和鹅都是家禽,是按照用途分类的,B 正确.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是按照用途分类的,C 正确. 4D、海带、鲫鱼是水生生物,老虎是陆生生物,D 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10.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 ______ ,将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有七个单位,它们 按 ______ 的顺序依次是 ______ .在生物的分类等级单位中, ______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其亲缘关系最密切.【答案】相似程度;从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种【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故答案为:相似程度;从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种.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常识,属于基础性的题目.11. 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____________;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____________.【答案】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解析】解: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等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因此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如玉米、蘑菇、牛羊等,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12.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界;门;纲;目;科;属;种【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故答案为:界;门;纲;目;科;属;种.13. 按形态结构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答案】植物;动物;微生物【解析】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界(一般不能运动,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细胞中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界(能自由运动,异养,细5胞中无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微生物界(个体微小的细菌、真菌、病毒). 故答案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连线题14. 把下列生物与其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答案】解: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衣藻属于藻类植物,也是单细胞的;酵母菌属于真菌,有单个细胞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故答案为: 【解析】试题分析:细菌、酵母菌、衣藻都是单细胞的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据此解答.五、识图作答题15.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角度看,属于种子植物的有 ,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 (2)从生殖和发育类型看,与 E 比较 C 和 D 的共同特点是 发育. (3)从形态结构上看,A 与 B 相比较,A 植株矮小,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是茎内没有 ,叶内没有 ,根为 根. (4)从进化的角度看,通过 A 与 B、D 与 E 的比较,可说明生物进化是从 ,从 的过程.【答案】(1)B;DE; (2)变态; (3)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假; (4)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生物的分类、发育以及进化趋势等内容,分析作答. (1)、如图,从分类角度看,A 是苔藓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6物.B 向日葵,是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C 蜜蜂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E 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从生殖和发育类型看,C 节肢动物和 D 两栖动物在发育的过程中,其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E 哺乳类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不属于变态发育. (3)、A 是苔藓植物,无根,只有假根,但有了茎、叶的分化,且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因此,一般植株比较矮小,且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而 B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都长的比较高大. (4)、从进化的角度看,通过 A 与 B、D 与 E 的比较,可以看出,A 生活在阴湿处,较低等,B 生活在陆地上,较高等.D 水陆两栖,低等.E 生活在陆地上,高等.可见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 (1)B;DE; (2)变态; (3)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假; (4)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