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 -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379481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7T -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7T -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7T -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7T - 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B 16DB 3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37/T XXXXXXXXX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山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7/T XXXXXXXXX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丽莉、于毅、门兴元、陈浩、张安盛、郑礼、董保信、郑方强、关秀敏、周仙红、庄乾营、翟一凡、王鹏。DB3

2、7/T XXXXXXXXX1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二点委夜蛾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的综合防治,其他作物田发生的二点委夜蛾及玉米田发生的其他委夜蛾属害虫的综合防治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GB 4285、GB/T 83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3、适用于本文件。3.1 性诱剂昆虫性信息素,也叫性外激素,是性成熟昆虫在求偶过程中释放到体外以引诱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配的化学通讯物质。在生产上应用的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叫性引诱剂,简称性诱剂。3.2 性诱剂诱捕器本规程所述性诱剂诱捕器种类包括两种:水盆型诱捕器和夜蛾类诱捕器(水盆诱捕器设计详见附录B,夜蛾类诱捕器可选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或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主要用于二点委夜蛾的诱集防治。3.3 杀虫灯一种物理杀虫工具,即利用昆虫具有趋光性的行为特点,设计特定波长光源的诱虫灯,在夜晚将趋光性害虫吸引至光源处灭杀。4 防治原则DB37/T XXXXXXXXX2贯彻“预防为主,

4、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早防早控,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有效降低二点委夜蛾发生量与危害程度。根据二点委夜蛾的发生量与危害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方法防治。5 防治技术5.1 农业防治5.1.1 旋耕粉碎冬小麦收获后,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秸秆粉碎或旋耕整地后再播种玉米。5.1.2 清洁田园5.1.2.1 玉米田玉米播种时,及时清除播种行麦秆、麦秸、杂草等覆盖物,破坏二点委夜蛾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对被危害倒伏的大苗,在防治的同时,培土扶苗,促使气生根健壮,恢复正常生长。5.1.2.2 其他作物田在二点委夜蛾的寄主作物如棉花、花生、甘薯、大豆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作物残体集中销毁。

5、春播前翻耕消灭越冬虫源。5.2 物理防治(使用时间 6 月 1 日开始至 7 月 10 日)5.2.1 灯光诱杀成虫有条件的地区,每5080亩地架设一盏杀虫灯(20 W),光波长主峰在340 nm380 nm和420 nm480 nm,灯距地面高度为1.5米,每日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杀二点委夜蛾雌、雄成虫。5.2.2 糖醋酒液诱杀成虫每亩设置46个水盆糖醋液诱捕器,两两间隔10 m12 m,诱捕器底部高出作物冠层顶部10 cm20 cm,诱杀二点委夜蛾雌、雄成虫。注意每天及时添加糖醋液和捞出虫体。推荐糖醋液成分体积比:白砂糖:乙酸(95 %):乙醇:水=3:4.5:1.5:90。制作

6、方法如下:先把白糖和水按比例放在锅内煮沸,然后闭火放凉加入醋,再加入酒搅匀既成。5.2.3 杨树枝把诱杀成虫每亩放置1015把杨树枝把,傍晚插于垄上,日出前用化肥编织袋套住杨树枝把并扎好袋口,拍打然后集中灭杀二点委夜蛾雌、雄成虫。制作方法如下:用60 cm70 cm长的带叶杨树枝(阴干使叶呈新鲜萎蔫状),1015枝捆成一束,倒置后,中间插一粗木棍。5.3 生物防治(使用时间 6 月 1 日开始至 7 月 10 日)每亩设置46个二点委夜蛾性诱剂水盆诱捕器或夜蛾类诱捕器,两两间隔12 m15 m,诱捕器底部高出作物冠层顶部10 cm20 cm,每天上午从水盆中捞出虫体,并加足0.1 %1 %洗衣

7、粉(或洗涤液)水,夜蛾类诱捕器及时更换虫袋。5.4 化学防治DB37/T XXXXXXXXX35.4.1 种子包衣选用40 %的溴氰虫酰胺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制剂用量450 g/100 kg种子。使用方法:按照播种量,量取推荐剂量的药剂,加入水充分搅拌均匀制成药浆,加入种子充分搅拌,直至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即可。5.4.2 成虫防治夏玉米播种后,于傍晚夏玉米田喷雾。药剂选用48 %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或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0倍液、或80 %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 %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

8、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或30 %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200倍液,为增加杀卵效果,可以混加10 %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每亩30 kg45 kg药液,全田均匀喷雾防治。5.4.3 幼虫防治5.4.3.1 防治指标玉米苗3-4叶期,玉米苗周边约0.1 m直径范围内3头/株或玉米缺苗率为6 %7 %。5.4.3.2 喷雾法主要用于成虫和2龄及2龄前(幼虫爬行呈屈伸式,体长在0.5 cm左右)幼虫防治。选用4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0倍液、或80 %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8 %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15 %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

9、或30 %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200倍液,每亩用药液45 kg,全田均匀喷雾,药前清理玉米苗周围麦秸,防效更佳。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的,用药前后7天内不能施用苗后除草剂,以防药害发生。5.4.3.3 毒饵法主要用于3龄及3龄后(体长在0.8 cm以上)幼虫的防治。选用48 %毒死蜱乳油200 mL、或30 %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250 mL、或90 %敌百虫晶体250 g,或用48 %毒死蜱乳油100 mL混上80 %敌敌畏乳油200 mL兑水喷在拌有炒香麦麸(5 kg)的碎青菜叶(或碎杂草)(1.5 kg)上(每亩用量),搅拌均匀,成毒饵。傍晚时,在距离玉米苗茎基部约5 cm周围处撒施一小撮,

10、重点撒施在有较多麦秸覆盖包围的玉米苗附近,不要撒到玉米心叶中。5.4.3.4 毒土法主要用于3龄及3龄后(体长在0.8 cm以上)幼虫的防治。选用80 %敌敌畏乳油300 mL500 mL,或48 %毒死蜱乳油 500 mL,或 30 %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 500 mL等药剂,加水适量,均匀喷在25 kg细土中,或用5 %毒死蜱颗粒剂 1 kg拌细土25 kg,拌匀制成毒土(每亩用量),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茎基部周围,不要撒到玉米心叶中。5.4.3.5 喷灌法主要用于3龄及3龄后(体长在0.8 cm以上)幼虫的防治。选用48 %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30 %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

11、15 %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或30 %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0001500倍液,将喷雾器喷头旋水片拧下或用直喷头、扇形喷头顺垄喷淋于玉米苗茎基部周围,每亩喷灌100 kg药液。DB37/T XXXXXXXXX4A 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A.1 卵馒头形,宽不足1毫米,表面有纵脊,初产白色或淡绿色,后土黄色或淡棕色。单粒散产或排列成行产。A.2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420毫米左右,头部黄褐色,胸腹多为土黄色或灰褐色。主要特征是各体节前缘下方有一个倒三角形或“V”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两侧各有1条深褐色且边缘为灰白色的亚背线,气门线白色;每节背面中央有根呈梯形分布的刚毛,刚

12、毛基部为黑色,周围白色。A.3 蛹蛹为被蛹,纺锤形,长10毫米左右,初蛹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尾部腹面可见明显的生殖孔纵裂缝、肛门和尾刺等,且雌雄蛹的生殖孔形态和位置差异明显。A.3.1 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左右。雌虫体略大于雄虫。头、胸、腹部灰褐色。前翅灰褐色,有暗褐色细点;基线隐约可见;内横线和外横线暗褐色,波浪形;环纹为一黑点,有时不明显;肾纹小,边缘由黑点组成,外方有一白点;翅外缘有78个黑点,排成一列。后翅银白色,端区暗褐色。腹部灰褐色。雄蛾外生殖器的抱器瓣端半部宽,背缘凹,中部有一钩状突起;阳茎内有刺状阳茎针。DB37/T XXXXXXXXX5B 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诱捕器类型水盆型诱捕器由诱芯、诱捕盆和吊绳三部分组成。诱捕盆为直径25 cm30 cm的绿色塑料盆,吊绳使用18号铁丝,将三根铁丝的一端扎在一起,再分别将另一端等距离固定在诱捕盆上,盆口处距上沿约2 cm处按直径方向钻两个小孔,用铁丝悬挂一个性诱剂诱芯,诱芯位于铁丝中部,诱捕盆内放入含量为0.1 % 1 %的洗衣粉水或洗涤液溶液,诱芯距离液面高度1 cm。诱捕盆周围距水面约1 cm处等距离钻45个漏水小孔,以防降雨时溢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